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
- 格式:pdf
- 大小:290.81 KB
- 文档页数:2
园林树木配置的6种方式园林树木配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和整体氛围。
不同的树木配置方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下面将介绍6种常见的园林树木配置方式。
一、对称配置对称配置是指将树木按照对称的原则进行布置,如将两侧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保持一致,呈现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这种配置方式常用于正式的花园或宫廷式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和稳重的感觉。
二、错落有致错落有致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根据园林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将树木以不同的间距和高低错落地进行布置。
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效果,常用于公园和风景区等开放式的园林设计中。
三、层次分明层次分明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将不同种类的树木按照高度和形状进行分层布置,形成明显的层次感。
这种方式常用于大型园林设计中,能够营造出一种壮观和立体感的效果。
四、重点突出重点突出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中选择一些具有特殊形态或独特色彩的树木,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突出布置。
这种方式常用于景观点或节点的设计中,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园林的亮点。
五、四季有景四季有景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合理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叶色的树木进行布置,使园林在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这种方式常用于公园和庭院等常年开放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变化丰富的感觉。
六、生态环保生态环保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设计中注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的树木进行布置。
这种方式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园林氛围。
总结起来,园林树木配置方式有对称配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四季有景和生态环保等六种。
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适用场景,园林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空间。
同时,合理的树木配置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够提供阴凉、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为人们带来舒适的休闲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3)1.1 园林景观设计 (4)1.2 中国古典园林 (4)1.3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造景作用 (5)2 植物造景的概况 (5)2.1 植物造景的概念 (5)2.2 植物造景的意义 (6)3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6)3.1 色彩相宜的原则 (6)3.2 季相相宜的原则 (7)3.3 因景制宜的原则 (7)3.4 位置相宜的原则 (7)4 植物造景的设计形式 (7)4.1 列植 (8)4.2 群植 (8)5 结语 (8)2浅析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0)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生态要求 (10)1 植物景观与自然景观失调的原因 (10)1.1 种植规划设计的意识淡薄 (11)1.2 缺乏有实力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才 (11)1.3 种植设计模式化,景观缺乏特色 (11)2 做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1)2.1 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11)2.2 确定景观种植方式的原则 (13)3 做好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 (13)3.1 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13)3.2 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14)3.3 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14)3.4 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14)4 结束语 (15)3园林艺术的植物景观设计 (16)1植物景观设计概述 (16)2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6)2.1主体性原则 (16)2.2艺术性原则 (17)2.3生态性原则 (17)2.4文化性原则 (18)3园林艺术中的植物景观设计工作策略 (18)3.1根据园林分区功能,调整设计思路 (18)3.2根据植物特征,打破园林设计固有问题 (19)3.3引入园林全局景观设计思路 (19)4结语 (20)4园林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1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所有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植物造景也可以帮助园林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必备条件。
日渐繁茂的沟壑花境的植物是它的一大特色,也给它的景观注入了无
限的活力与灵气。
选择恰当的植物,不仅可以减少日后的维护开支,
也是最好的视觉层次结构。
接下来介绍一下沟壑花境植物的配置案例。
第一,要把握植物的大小,使其配置更加合理。
大类植物如枫树、杨树、菩提树都不宜配置的太多,可以适当搭配上紫藤、银杏、三叶松
等树木,营造出柔和而清新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配置一些亚高类植物,比如水仙、兰花、银叶桃等,营造出湿润而繁花似锦的自然景观
理想。
第二,要注意植物的种类搭配,一个景观空间里应有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例如搭配一些低矮灌木,比如木麻黄、红润树、北极杜鹃、裸果
小石楠等,既可以充分利用低空间,又可以营造出节奏感的景观,进
而更有利于让植物与其他植物互相融合。
再搭配一些观赏草花,如马蹄草、杂色紫绒草、鸢尾草等,可以快速
的补充景观的色彩及空间的层次,以及给景观注入气息自然的营造出
一个独特的时尚氛围。
最后搭配一些室外开放式的植物,如木棉、隐冬、木兰、非洲丁香、
杜松子等,一方面可以给植物配置增加抗性,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调和
景观空间的作用,使景观空间显得更加精致大方。
总而言之,沟壑花境植物的合理配置,选择恰当的植物,使其既具有
活力感又能补充场地的色彩和视觉趣味,有利于营造更加美观的景观,更有利于空间的引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植物配置方案。
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3篇)目录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1)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 (1)1引言 (1)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3植物配置方式 (5)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 (7)1植物配置的含义和作用 (7)2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8)3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 (9)4结语 (10)3景观设计时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11)1、植物的分类 (11)2、植物的美学功能 (11)3、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 (11)1、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基本流程 (12)2、植物种植设计的一般原则 (12)3、乔灌木的种植设计 (12)1、乔木 (12)2、灌木及藤本植物 (12)3、地被植物和竹类 (13)4、水生植物 (13)1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案摘要: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园林绿化工程中如何搞好植物配置,从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方面考虑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以达到最佳自然生态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1引言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科学,它讲究创造美、环境美、自然美,同时用艺术手法体现出自然效果,达到鸟语花香的境界。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是主体,是绿化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达到最佳综合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应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和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如山石、建筑小品等。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2.1生态性原则2.1.l注重适地适树首先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带性,适地适树选择植物。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胡斯武(武汉大花山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城市建设中景观园林工程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对于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需要经过合理的配置,使不同类型植物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性,能够将自身的观赏性和美学性充分发挥出来,使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更加明确,进一步提升景观园林设计水平。
本文对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加强绿化植物选择及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选择;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6-0077-0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水平是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水平。
对此,加强景观园林设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需要加强对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保证景园园林的整体质量。
同时,对于景观园林的设计,还需要从城市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充分展现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1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是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自然的核心象征,设计人员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植物元素与时代要素、文化要素等紧密结合,将城市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出来。
植物造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观赏功效,全面利用植物形态设计增加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同时,植物造景能够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滋养水源等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1]。
因此,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功效,将其灵活科学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将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和生态性价值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2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基本原则2.1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景观园林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共同搭配组成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植物类型从形态和功能上能够加以组合搭配。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风格,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和舒适的环境。
在植物配置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配置手法。
1.群植手法:群植是指将同类或相似特性的植物集中在一起种植,形成一片颇具特色的植物群。
这种手法可以营造出浓郁的视觉效果,可以选择一些花色丰富、形态各异的植物,使景观更加丰富多样化。
同时,群植也能够凸显植物的独特性,突出其特点。
2.直线排列手法:直线排列是指将植物线性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条平行的直线上。
这种排列方式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植物的立体感。
比如,可以将一些形态高大且有纵向分支的树木沿着道路或入口线性地排列,营造出庄重、大气的氛围。
3.曲线排列手法:曲线排列是指将植物呈曲线形状排列,可以是一条曲线,也可以是多条曲线交错排列。
这种手法能够营造出柔和、流畅的感觉,增加景观的动感和变化。
设计师可以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选择适当的曲线形状和角度,让植物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
4.层次疏密手法:层次疏密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度差异,将植物分为不同的层次,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作为主景植物,辅以一些中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使整个植物配置更加丰富,生动。
5.色彩搭配手法:色彩搭配是指根据不同植物的花色、叶色等特点,进行搭配和组合,使植物配置呈现出统一的色调和氛围。
设计师可以选择相似色系或对比色系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鲜明、丰富的视觉效果。
同时,色彩搭配还可以和周围环境相呼应,增加整体的美感和协调性。
6.种植区域划分手法:种植区域划分是指将植物按照不同的功能或需求进行划分,在不同的区域内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配置。
比如,可以在休闲区域选择一些树木和草坪植物,营造出舒适放松的氛围;在入口区域选择一些观赏性较强的花草植物,增加视觉冲击等。
植物配置手法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场地环境、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适应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提纲: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3.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颜色搭配及其效果4.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高度、形态和密度的运用技巧5.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保养和管理问题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常用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每种植被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点。
乔木:乔木高大,形态优美,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主体。
常见的乔木有紫玉兰、银杏、红豆杉等。
这些树木高大且形态各异,可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灌木:灌木是一种中等高度的植物,体态分枝矮小,枝干丰满。
常见的灌木有月季、花叶竹等。
灌木在园林中可作为景观的衬托和过渡。
草本:草本植物低矮,简单而自然,常用于绿化和景观中。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紫苏、牵牛花、百合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可增强园林的视觉效果。
藤本:藤本植物可以爬上墙壁或树木形成形态多样的树丛,在设计上可以打破水平线、增加垂直线,提升景观的空间层次。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等。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与池塘、溪流和湖泊形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芦苇等。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丰富园林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水系。
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植被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衬托主体建筑、填补空白、绿化环境等等。
在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和利用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功能要求以及设计风格来考虑。
在大面积的庭院或公园中,可以将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布置在园中的主轴线、重要视觉节点或边缘防护中,起到衬托和突出建筑体量、强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草本植物可与景观水池搭配,形成一个水景庭院,增加视觉感受且绿化效果显著。
在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可将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等小型植物放入花园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摘要园林景观不但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
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高度的统一。
造景中植物的种植设计与配置,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强调其生态性。
该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的原则,以及配置的方法和种类等。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绿化;生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设计和自然景观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给人带来新鲜的空气、愉悦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
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该文探讨了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以供园林工作者参考。
1 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1.1 调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其近似性和一致性,这样的配置会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1.2 韵律体现造景韵律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杭州白堤,堤旁桃、柳间种,花开时节不同色彩极富韵律感。
此外,“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的毛竹林,如果相隔50~100 m配植1株枫香,则不会使游人感到单调。
1.3 统一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免变化太多,使整体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体现植物景观统一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重复的方法,如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等方法构建行道树绿带,就是重复方法在现实中应用的实例。
1.4 均衡均衡配置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会使景观显得稳定。
如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会给人以轻盈的感觉[1]。
2 不同背景下的园林植物配置方式2.1 皇家古典园林为了反应帝王的至高无上、兴旺不衰,常选择体形高大、四季长寿、苍劲延年的树种进行规则式配置,如侧柏、桧柏、油松、白皮松等。
Research on the Allocation of Fengshui Plants in Lingnan Gardens——A Case Study of Yuyin
Mountain House
作者: 吴语婧[1];张跃[1]
作者机构: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版物刊名: 艺术科技
页码: 175-17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1期
主题词: 风水理论;岭南园林;余荫山房;植物配置
摘要:面对当今时代园林因照搬模仿设计导致本土文化流失的情况,造园师应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古代造园活动息息相关的风水理论,应以科学的姿态重回造园师的视野中。
本文以岭南代表性私家园林余荫山房为例,以风水思想中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探究植物配置现状,挖掘风水理论下植物造景的研究价值,旨在为日后现代园林景观行业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这类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性,同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多建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
二、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多样统一的原则 (5)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4、均衡的原则 (6)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3 美学原则 (10)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1、功能分区 (15)2、环境气氛 (15)3、文化内涵 (16)4、历史文化主题 (16)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3、主体植物利用 (17)4、深化主题 (18)1、园林空间功能 (18)2、园林空间特点 (18)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3 结语 (24)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岭南地区城市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造景
发表时间:
2019-09-11T15:50:56.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作者: 曾飞瑜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外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深入,城市绿地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令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
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528000
摘要:随着国内外植物的引种和推广应用深入,城市绿地中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令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
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岭南地
区不同时令花色的植物搭配,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做到四时景致各异。
关键词:生态性;园林;绿地;景观
风景园林景观包含建筑、水体以及地理地形等内容,这些部分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景园林景观。而在风景园林中,园林的植
物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岭南气候、环境、文化的独特性,造成岭南园林植物自带独特的属性,不同季相变化丰富多元的色
彩与完美设计的整体姿态使岭南的风景园林更具灵动性。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同时,也把关注焦点集中到
了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而城市植物景观可以带来大量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因地制宜、注重城市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岭
南园林城市植物景观的关注度逐渐加深。
1.
建设岭南特色的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
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
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
地系统。岭南地处亚热带地区,园林植物具有浓厚的热带性、乡土性和地域性。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
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
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
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对传
统岭南园林的研究可以发现,岭南传统园林中通过模仿自然生态景观与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
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本土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2.
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规划设计的路径
2.1
分析现状阶段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对现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部分,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有效确定植物景观的中心立意,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起到引领的作用。而现状分析所达到的深度及广度是决定后续工作是否能高效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现状的分析可以明
确景观的立意,而这正是对园林景观最为重要的核心所在。现状分析阶段的具体内容为资料的掌握收集、现场的研究和周边环境的考察,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分析完成园林现状分析工作。收集资料主要指的是对所属场地的地域性植被分布、地方性城市绿地规划、地方志中所涉
及到的植物典故与古树名木、当地地质、水文、土壤、气象的基本概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
现场调研主要指的是收集场地信息的过程,包含的内容有水文、地形条件以及植物资源等。在水文方面必须要对场地内植物生长所需
水质情况、水源的容量及位置、水源流域面积和流动方向、洪水水位以及年度洪水循环周期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这些对选择植物种类
有着直接的影响。植物的分布和种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形决定的,对场地内明显与植物景观有关系的山脊山谷分布、坡向、坡度等地形
情况进行了解;对现场内的植物资源进行调研主要包含植物体量和种类。评估树木寿命、生长状况,评价树木的养护要求、病虫害的敏感
程度。在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之前,不仅要熟悉和了解场地的基本情况而且对于城市绿化用地情况也要全面掌握,例如苗木在苗圃用
地中的情况、城市中不同类型绿地的概况、城市的整体绿化面貌等,从而为准确掌握规划用地特征提供便利。
2.2
设计方案阶段
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是深化和调整概念规划阶段内容的过程,必须要从宏观规划的层面逐渐深入到设计层面。园林设计师务
必要对景观设计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并完全熟悉设计规划的内容,只有做到以上两点,园林设计规划才能进入设计方案阶段。方案设计主要
是在完整的植物群落内围绕植物本身特性进行的设计,这里植物方案设计主要分为空间设计、植物选材设计、色彩设计部分。其中空间设
计主要是对人类视线、景观功能以及植物具体规划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角度的研究,将整体园林景观体系分成面积不同的疏林区、密林区
以及草地集中区。在植物的种类方面,主要以亚热带的多年生常绿植物为主,以蓝绿色的植物景观作为岭南园林的背景色,通过假山、石
头、水体的点缀,以及大红花、红背桂等红色系列的观叶植物和红花植物为主,少量使用一二年生花卉(如图
1所示),但是在城市园林景
观中,则会大面积使用色彩鲜艳的时花。
图1 岭南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植物配置与色彩搭配
3.
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中国风景园
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有史以来就始终坚持在以讴歌自然、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求发展,以期达到
“虽由人作”却“宛如
天成
”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
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
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
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
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
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4.
景观的生态设计
岭南地区的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岭南的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
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岭南地区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
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
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适当引入优良的植物品种,增加五种的多样性,并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
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合理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继续保持岭
南园林的风格和特色,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
共享和社会公平。
结论
21
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
人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巧妙地充分利用岭南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
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岭南
城市的生机和野趣。
参考文献:
[1]
麻广睿.植物园发展与更新规划[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
金晓雯.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
杨庆绪,蒋三登,张运德,等.园林建设志在环境友好绿化发展重在资源节约[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7).
[4]
郦文俊.园林景观栽植中的植物色彩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2).
[5]
邢福武 岭南园林植物的特点 中国风景园林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