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作者和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366.50 KB
- 文档页数:16
《红楼梦》一、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曾祖:曹玺,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江宁织造。
妻孙氏为康熙乳母(保姆)。
祖父:曹寅,康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二年江宁织造。
做过康熙伴读和侍卫。
伯父:曹颙,康熙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江宁织造。
曹頫,康熙五十四年至雍正六年江宁织造。
曹府抄家时家产: 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
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
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
二、版本(一)(脂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1、甲戌(1754)本(16回)乾隆十九年2、己卯(1759)本(41回)乾隆二十四年3、庚辰(1760)本(78回)乾隆二十五年4、甲辰(1784)本(80回)乾隆四十九年(二)(程高本)程伟元、高鹗(刊本)1、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2、程乙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三、研究(一)索隐派1、明珠家事说代表人物:陈康祺,《燕下乡脞录》(1881年)。
2、清世祖与董鄂妃(董小宛)说代表人物: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1916年)3、康熙王朝政治状态说代表人物:蔡元培,《石头记索隐》(1917年)(二)考证派1、胡适《红楼梦考证》1921年(历史考证)2、俞平伯《红楼梦辨》1922年(文学考证),1952年改为《红楼梦研究》。
3、周汝昌《红楼梦新证》1947至1950年(三)文学批评派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1904年2、俞平伯《红楼梦辨》1922年3、李辰冬《红楼梦研究》1945年4、王昆仑(太愚)《红楼梦人物论》1948年四、评价(一)人物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红楼梦》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作家呢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研究。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红楼梦》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作家。
本文将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并简要介绍一下这位作家及其作品。
作者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清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曹雪芹于1715年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他的祖父是著名的藏书家,父亲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
由于家族背景的影响,曹雪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红楼梦》的创作背景《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留传下来的作品。
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以及封建社会中人性的复杂和众生百态。
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阴暗面,并对封建伦理进行了批判。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主要受到了自己家族的历史和家族变迁的影响。
他的家族曾经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衰落,甚至走向了没落。
这个家族的兴衰变迁为曹雪芹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也让他对封建社会的虚伪和黑暗有了深刻的认识。
作品特点《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节,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行为真实可信,情感细腻丰富,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红楼梦》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它融汇了诗词、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小说中的诗词插句更是成为了后人传诵的经典,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经典之处《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弱点。
它对于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封建伦理的虚伪和无情。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舛,展现了封建家族的沉沦和彷徨,流露出对封建社会的挣扎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红楼梦》还关注了女性的命运和身份问题。
红楼梦作者是谁啊简介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才华横溢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贾府和贾宅人物的兴衰沉浮,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和人性的善恶。
作者简介《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1715年-1763年)。
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作家,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闻名于世。
曹雪芹出生于江苏扬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祖父曹操是当时著名的文化学者。
曹雪芹从小受到优秀文化人的熏陶,他对典籍和古代文学的研究非常深入。
曹雪芹的家族曾因党争而被贬谪,这给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素材。
在创作《红楼梦》之前,曹雪芹曾撰写了一些散文和诗歌,这些作品显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文学天赋。
然而,他的一生只完成了《红楼梦》的前80回,而后40回则是由后人程伟元整理完成的。
作品风格《红楼梦》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对细节的精心描绘而闻名。
曹雪芹在小说中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精彩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出了贾府人物的各种情感、欲望和矛盾,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喜怒哀乐。
《红楼梦》还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平和深刻的人文思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曹雪芹在小说中对封建社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寄托了他对真爱、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影响和评价《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文学作出了宝贵贡献。
曹雪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深受后世文学家的推崇和影响。
尤其是他对人物的刻画和对情感的描写,在中国传统小说中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重要范本。
《红楼梦》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被广泛传播和演绎。
它不仅被翻译成多种外国语言,也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等形式进行了传播。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往北京,参观故宫内的“红楼梦”展览,感受这部杰出的文化瑰宝。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续作是由高鹗完成。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四岁时迁居北京。
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籍贯沈阳三台子,亦自署铁岭高鹗、奉天高鹗,其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
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
进入21世纪,这一说法遭到越来越强烈的批判。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顒在北京述职期间病逝。
康熙大帝恩旨,以曹顒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
是年三月初七,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
”此遗腹子即曹雪芹,于四月二十六日(公历1715年5月28日)生于南京江宁织造府。
曹雪芹满月后数日,六月初三,曹頫奏折:“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
”此即曹雪芹名“沾”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均占。
“沾”字取《诗经·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
《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由清代作家吴承恩创作,于1792年至1795年间完成。
《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共120回,分为上中下三编,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情况,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落后。
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母、贾琏、王熙凤等。
《红楼梦》被誉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杰作,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史诗。
《红楼梦》参考书目一、初阶书目1、《红楼梦》,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本书由冯其庸、李希凡主持,先后有数十位学者参加校注。
前80回正文以庚辰本为底本,后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注释尤其精善。
本书是目前的权威版本。
许多论文、专著引文皆以该本为据。
由于它过份泥于底本,存在若干该改未改的地方,为一些专家、学人所诟病。
但至今没有一个可以取代它的版本出现。
2、《红楼梦》,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本书以戚本为底本,并根据庚辰本等校改文字,是第一个以脂本系统为底本的整理本。
俞先生以深厚的国学功底校书,在推敲定字上见解精到而不偏颇,是个很见功力的本子。
惜以原本整理时间较早,当时可参考的抄本太少,使其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
本书原为带校字记的白文本,现在这个版本是没有校字记而添加了启功注的普及本。
3、《红楼梦》,蔡义江校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本书前80回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所列12种“脂本”互校,后40回以程甲本、程乙本互校。
是个比较有特色的新校注本,有关专家和普通读者均给以很高评价。
但只印行二次,合共印数9000册,流传不广。
目前作者已经修订完毕,即将出修订版。
值得期待。
参考:《红楼梦》,刘世德校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参考:《脂本汇校石头记》,郑庆山校,作家出版社,20034、《名家解读〈红楼梦〉》,张宝坤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这是一本专门为普通读者而编选的论文选集,内容涉及红楼梦的总论、主题思想、人物、艺术技巧、作者、红学史等方面。
其中作品大多是名家名篇,如胡适的《红楼梦考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论述红楼梦的专章,何其芳的《论红楼梦》等等,具有权威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而不引导读者过分关心局限在学界内部的论争。
5、《红楼梦纵横谈》,林冠夫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红楼梦纵横谈》是经典的红学入门读物。
全书由短小精悍的小文章构成,分《综说》、《作者生平、家世与交游》、《关于版本》、《思想与艺术》、《人物》、《续书及其他》等六部分。
[红楼梦作者简介]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篇一:[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红楼梦的简介导语:《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对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下就是关于《红楼梦》的简介,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篇二:[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趣谈《红楼梦》人名的寓意红学界认为,《红楼梦》的故事是以曹家的兴衰为背景,作者巧妙地将繁荣至抄家的整个曹家故事融合到小说中。
因此,《红楼梦》是现实与虚构的有机结合,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以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
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400多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
这部文学名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在中国家喻户晓。
《红楼梦》出现于清朝“乾隆盛世”年间,这个时期的社会表面好像太平无事,其实各种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精心描述,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玉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
但是,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孤立地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过程,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悲剧写得像《红楼梦》这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小说的标题,以及穿插其间的诗词曲赋,乃至人名,似乎都各有深意,引发读者的无限回思索。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甚至铁器、瓷器等手工业制造的重要史料,所以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研究者众多,由此形成了“红学”这一大综合性人文学科。
以下是长的,可以酌情采用:《红楼梦》,中国清代长篇小说。
一名《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红楼梦》作者是谁,朝代是哪个朝代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创作于18世纪中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它的作者是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
曹雪芹生于1715年,逝世于1763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清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人家族出身,其祖父曹操是著名的诗人,父亲曹寅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曹雪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
同时,他还对古代文人的传统审美和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红楼梦》的创作耗时多年,并未完成整个作品。
曹雪芹的创作过程可以追溯到18岁开始,一直持续到他去世前。
在创作过程中,他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了许多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
朝代特点和社会背景曹雪芹所处的是清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他们取代了明朝的汉族统治者,建立了新的政权。
因此,在清朝时期,沿袭了以往封建王朝的社会制度,继续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
在清朝时期,社会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上层社会主要由皇族、贵族和文人组成,他们享有特权和权力,过着奢华的生活。
而下层社会则居住着大量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贫困,生存状况艰辛。
封建礼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男尊女卑、封建婚姻制度、家族观念等传统观念深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而同时,社会的腐败、贪欲、虚伪现象也随处可见。
这一切都为《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写作背景。
《红楼梦》的题材和主题《红楼梦》以北京城的贾府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为主线,展示了贾府的荣衰兴衰和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
作品以文字精炼、细腻描写人物情感、充满哲理和冷峻的社会批判而著称。
作品中,曹雪芹用绚丽的词藻描绘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刻画了各种性格迥异的形象。
他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各种丑恶和虚伪的一面,引起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红楼梦内容简介]红楼梦简介红楼梦简介篇1:《红楼梦》简介《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八十回据脂本汇校,后四十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同时代人早已发出了“传神文笔足千秋”的赞叹;脂砚斋等对这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之点和独到之处不乏有价值的评点;戚蓼生在为之作序时以“一声两歌,一手两牍”,“注彼写此,目送手挥”等评论,很有见地地道出了小说神妙的艺术手腕。
鲁迅在概括中国小说的历史发展时更说过,“自从《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给予高度的评价。
《红楼梦》的确是一座艺术的宝殿,气象万千,蔚为大观,无论是她的整体还是细部,都能引人入胜,开人心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探讨这部杰作的艺术经验、概括其艺术成就,成为红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热点,大致涉及到下述诸方面。
一、从总体上看,《红楼梦》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她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浑然天成《红楼梦》是一部以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的小说,但并非作家的自传实录。
从生活到艺术,期间经过了极大的提炼、改造、增删、虚构,所谓“十年辛苦不寻常”。
小说虽则是为“闺阁昭传”、写儿女真情,却展开了极其广阔繁富的生活画面。
从贵族世家、宫闱内廷、官衙寺庙,到市井闲人以至村野细民,一幅幅生活图景联缀交织、剪接生发,要耗费作家多少心血!历来对于《红楼梦》的“百科全书”之誉,不过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是赞叹描摹生活的丰富精微;实际上艺术创作更有其特殊艰辛之处,一切都要经过作家感情的熔铸、心灵的孕育,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
《红楼梦》的赏析及作者简介曹雪芹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红楼梦》作者及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曹雪芹简介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
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
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简介《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此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后40回作者尚有争议,但是对于矮化甚至腰斩后40回的极端倾向也应保持警惕。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
《红楼梦》的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