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的生长
- 格式:docx
- 大小:541.55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本节教材分析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在合适的条件下,幼苗将继续长大,因此,本节接着“种子的萌发”,继续阐述“植株的生长”。
要完整理解种子发芽后是怎样形成植株的,对干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本节主要阐述地下部分幼根的生长和地上部分芽怎样发育成枝条,接着还阐述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涉及植物体营养器宫的生长以及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而有关繁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所需营养物质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则在后面的章节中研究;另外本节对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并着重研究了无机盐的作用,而关于水和有机物与植物体的关系安排在之后的章节中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该节的教材内容意在让学生了解根与枝条生长发育过程是以相应的结构为基础的以及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密切联系。
植物的根多数长在地下,学生未必清楚植物根系的庞大,因此,教材“想一想,议一议”栏日中安排的内容,利用黑麦根的数目这一生物学事实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植物根的作用,由此开始这一节的学习。
关于“幼根的生长”,教材安排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幼根的外形,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形态特点,来推断根尖是如何生长的,同时了解根的功能。
之后,教材再总结幼根是如何生长的。
这样学生能够将根的生长与前面所学过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建立联系,因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植株生长的内在机理。
●概述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被萌发的幼苗耗尽,根不断地从外界吸收无机盐和水,叶绿体合成有机物,这些营养物质被输导组织运遍植物体全身,使植物迅速生长。
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为根的向下生长和茎的向上生长,根的生长主要是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使根的长度不断增加。
根的分布范围大于地上部分的范围,根的长度大于地上部分主茎的长度。
茎的生长由生长点和芽原基不断分裂分化,长成为茎和叶,最后长成参天大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植株的生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所需条件。
2、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植株的种植、养护和观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二、教学内容1、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从种子萌发到植株成熟,包括各阶段的形态变化和生长特点。
2、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光照、水分、土壤、肥料等。
3、植株的种植、养护和观察技巧:如播种、浇水、修剪、记录等。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植物生长的主题。
2、基本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所需条件,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
3、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植株的种植、养护和观察,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心得体会,鼓励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5、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结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所需条件,能够进行基本的植株种植和养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做好记录。
五、教学反思1、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在实践中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
2、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植株的生长课件一、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城市的高楼大厦,还是乡村的田野,都离不开植物的存在。
这些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品等必需品,还为我们的环境带来了绿色和生机。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植物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植株的生长过程。
二、植株生长的基本阶段1、种子萌发:这一阶段主要是种子的吸水膨胀、胚芽的萌发和破土而出。
这个过程中,种子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得胚芽得以萌发。
一旦胚芽突破种皮,就标志着种子萌发的开始。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根尖的主要结构与生长。
2. 根尖的生长与根生长之间的关系。
3.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4.根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一、引言:我们一起来看这副图片,它是一棵幼苗了。
那么,这棵幼苗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植株的生长。
(整体感知)植株的生长实际上包括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的茎和叶的生长。
首先,我们来看地下部分——根的生长。
上周我们一起做过探究实验“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做的一组实验及结果(探究过程及数据)。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实验时记录数据,根据你们自己记录的数据讨论书本上的四个问题。
同学们认真讨论,我待会儿要找同学来回答哦!二、课外小组同学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及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1、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
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后总结: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C区,也就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教师引导学生对芽发育成枝条的学习(1)我们就了解植株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那么它地上部分是怎样生长的呢?(2)学生自学后回答:芽的什么部分发育成枝条的某部分的呢?为什么芽能发育成枝条呢?4、合理施肥:“农业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些谚语都说明了什么生物学原理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解释: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除了供自己生长外,还向上运输到茎和叶,供其生长。
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过程;
2.掌握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和控制因素;
3.了解和实际操作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4.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方法
1.理论讲解
2.现场实验操作
3.讨论交流
三、教学内容
1.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过程
2.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和控制因素
3.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介绍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过程。
2.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和控制因素。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探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4.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结果
1.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和主要因素。
2.学生掌握了植物生长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3.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探究植物生长的相关问题。
4.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注重了实验操作和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因素。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授课
时要学生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植株的生长教案篇一:《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课程资源分析上节课测种子发芽率的发芽种子可作为本节课的课程资源,从中挑选一部分生长状况好的,用来探究幼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根尖各部分的生长变化情况和芽发育成枝条的情况,都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可开发多媒体课件资源,使它变得形象直观。
开发利用农民种地都要施肥这一课程资源,学习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农场各连队的农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中以种地为生的,是学生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良好课程资源。
二、教材分析植株的生长过程同种子萌发的过(转自: 千叶帆文摘:植株的生长教案)程一样,也是一个抽象的动态过程,也要靠学生的想象才能理解。
通过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根的生长。
植株为什么会生长能?它是通过什么途径生长的呢?通过对教材中植物生长情况的探究,知道任何生命活动形式都需要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
会促使学生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营养物质的来源等,使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需要学生探讨的东西较多,学生们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由于作业的压力较大,一些探究、调查活动经常完不成任务,为了能保证探究计划的顺利实施,要求各组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具体任务。
四、教学策略利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发芽的种子,引导学生从中挑选一部分生长状况好的,作为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材料,在上面均等地用细毛笔画4条线,每天观察相邻两线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分析判断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开发多媒体课件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生长变化情况和芽发育成枝条的情况。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植物缺少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什么病症。
五、教学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难点:理根与枝条的伸长方式七、教学流程课前布置:1、作完种子发芽率的实验后,要求各小组从中挑选生长状况好的幼根,用细毛笔在上面画等距离的四条线,要求各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段距离的长度,判断哪部分生长最快。
今日复习内容:植株的生长
抽背必提问题:
1.幼根生长最快的的部位是?根尖
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尖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怎样的特点?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组成。
根冠:细胞较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起保护作用。
属于保护组织。
分生区:细胞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能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成熟区: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分化出了根毛和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伸长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伸长区的细胞最后变成了成熟区的细胞,成熟区分化出了根毛和导管。
3.幼根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一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了细胞的数量;二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4.只有当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才能吸水。
5.移栽时往往要带土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移栽后能不能立刻施肥?
保护幼根和根毛移栽后不能立刻施肥,但需多浇水
6.枝条是由叶芽发育而来的。
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叶芽由幼叶、芽轴和芽原基组成,其中幼叶发育成了叶,芽轴发育成了茎,芽原基发育成了芽。
7.芽的类型
根据芽着生的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
根据将来发育成什么,可分为花芽、叶芽和混合芽。
8.植物茎加粗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茎中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使茎变粗。
9.记忆图片中的内容
10.植株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物质?植株是如何获得这些物质的?
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其中水和无机盐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
11.种庄稼要施肥,养花种草也需要施肥。
肥料的作用主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什么?
无机盐
12.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哪几种?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可以促使植物枝繁叶茂,吃叶子的蔬菜应多施氮肥。
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提前开花,使果实和种子提前成熟,吃果实和种子的作物要多施磷肥。
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使茎杆粗壮,增强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13.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会出现什么现象?
只开花,不结果。
14.油菜的营养器官生长时期,应多施含氮的无机盐,而在开花结果时期,应多施含磷的无机盐。
15.在农业生产上过度施用化肥会产生什么后果?
(1)使土壤板结,导致土壤中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2)农田中的化肥随雨水进入湖泊或池塘中,会导致水华,危害渔业生产。
(3)一次性过多施肥,会引起烧苗。
16.使用农家肥的优势有哪些?
不会导致土壤板结;肥效持久;材料来源广,成本低;营养物质比较全面。
17.给植物输营养液时,液体中含有哪些物质?针应插入植物的哪个部位?
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针应插入木质部中的导管
18.阅读课本P101有关无土栽培的知识,在P102补充无土栽培的优势。
无土栽培的优点:产量高,品质好;不受种植空间大小的限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省肥料和水;清洁、卫生;可以进行立体化种植,节约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