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creen宫颈癌筛查系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4.62 MB
- 文档页数:49
2019年11月A 第6卷/第31期Nov. A. 2019 V ol.6, No.3113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宫颈癌筛查系统TS01的临床应用1030例观察齐伟宏,吕秋波*,改天姿,张 伟(北京医院妇科,北京 100730)【关键词】宫颈癌;筛查系统TS01;临床【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31.13.02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危型HPV 病毒持续感染会导致宫颈癌前病变以致宫颈癌的发生,我国目前宫颈癌筛查技术种类繁多,细胞学是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
但我国大部分医院细胞学医师缺乏,水平参差不齐,筛查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漏诊率,严重影响了我国宫颈癌的筛查准确性[1]。
顾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快捷、全面、准确、易于操作的筛查方案。
随着技术进步,妇科肿瘤学家发现光电学方法挖掘了肿瘤病变发展过程中组织和细胞内发生的结构和生物化学改变,可以更精细的反馈宫颈上皮细胞和组织生理的变化,以便识别出可能代表CIN2+的病变[2]。
为了进一步明确宫颈上皮细胞和组织结构变化和光电数据之间的关联,国际阴道镜先驱Malcolm Coppelson 教授和Bevan Reid 一起开始了长达30年的研究。
2008年,全球第一种使用光电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技术获得欧盟CE 和澳大利亚TGA 许可在欧洲上市;之后的2015年中国CFDA 批准了第一个用于常规宫颈癌临床筛查的光电筛查技术TS ,2016年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会ASCCP-新版Modern Colposcopy (第3版)评价:不同光波数据的智能分析,正常、肿瘤及癌前病变电阻抗参数变化分析等新技术在宫颈癌筛查的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价值,以医疗大数据为样本的智能化筛查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和预防研究进展[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区域、人种等差异,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病毒感染、性行为、早产多产等因素导致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目前,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措施包括HPV疫苗及早期筛查发现宫颈病变。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 avirus,HPV )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WHO建议全球实施HPV疫苗的推广。
通过开展适宜的筛查技术提高了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率,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全球各国通过不断加强完善宫颈癌前筛查三级预防体系,宫颈癌有望逐渐被人类消灭。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癌前状态;高危因素;三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 C320.3110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是目前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估计有60.4万例女性诊断宫颈癌,其中约一半死于宫颈癌。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0年全国癌症中心年度工作报告》显示宫颈癌是我国女性高发癌症的第6大高发肿瘤,且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因此对该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1]。
2021年WHO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2版)》[2],对宫颈癌高度重视,以指导临床工作。
宫颈癌预防筛查的社会经济效益大于治疗的效益,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过程,宫颈癌的预防筛查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宫颈癌的筛查预防使宫颈癌发病率下降50%。
本文拟就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及宫颈癌的预防进展做一综述。
1.宫颈癌的高危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个体性行为方式及思想的改变,导致性生活混乱、早孕、多育、遗传,口服避孕药,人口流动性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使宫颈癌的危险暴露因素增加,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国家出现宫颈癌高发于经济地位低及文化程度低的妇女,另外与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与患阴茎癌及其他生殖器肿瘤或其性伴侣有宫颈病变的高危男性性接触等因素有关。
宫颈癌筛查ppt教案contents •宫颈癌概述•宫颈癌筛查方法•筛查对象与时机选择•诊断流程与标准•治疗原则及方案选择•随访管理与健康教育•总结与展望目录01宫颈癌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宫颈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发病原因主要病因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其他相关因素有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其他生物学因素(如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其他行为因素(如吸烟)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晚期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分型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占80%~85%;腺癌约占15%~20%;腺鳞癌占3%~5%。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预防措施通过接种HPV疫苗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阻断其发展为宫颈癌。
重要性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提高女性健康水平;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02宫颈癌筛查方法传统巴氏涂片法优点原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普及度高。
通过在宫颈表面刮取细胞样本,涂抹在玻片上,经过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缺点假阴性率较高,受取材、制片、读片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异常细胞的识别能力有限。
液基细胞学检查法原理将宫颈细胞样本放入特殊液体中,经过处理去除杂质,使细胞单层分布在玻片上,然后进行固定和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宫颈筛查结果异常的临床处理流程与诊治原则
宋学红;徐晓红;毕蕙;魏丽惠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年(卷),期】2009(18)2
【摘要】对宫颈筛查结果异常的女性,严格遵循正确的临床处理流程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是最常见的宫颈疾病,其治疗原则为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
【总页数】9页(P81-89)
【作者】宋学红;徐晓红;毕蕙;魏丽惠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365例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分析 [J], 杨振茹
2.对宫颈癌初筛结果异常患者行TruScreen宫颈癌实时筛查系统价值的研究 [J], 贺笑茜;马秀华;高万里;宋风丽
3.365例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分析 [J], 杨振茹
4.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人群社区管理专家建议 [J],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
5.宫颈癌筛查细胞学结果异常的临床处理 [J], 姜侃;张友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ruScreen宫颈癌实时筛查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目的:探討TruScreen宮颈癌实时筛查系统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
方法:对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292例患者依次行TruScreen(TS)、细胞学(TCT)、高危亚型HPV筛查,对于结果为TruScreen异常、细胞学阳性(≥ASCUS)或高危亚型HPV阳性的83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术,以宫颈活检术的结果即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从而验证TS对宫颈癌前病变(≥LSIL)的筛查价值。
结果:83例患者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43例病理结果异常(≥LSIL),宫颈病变总发病率为14.73%(43/292),TruScreen检测结果异常46例,病变检出阳性率为15.75%(46/292);TS病变检出阳性率与总发病率接近。
TCT、HPV及TS三项检查结果均正常患者209例,三者结果均阳性28例,三者检查一致率为81.16%(237/292);TCT检测宫颈病变敏感度为81.40%(35/43),特异度为93.57%(233/249),HPV检测宫颈病变敏感度为86.05%(37/43),特异度为89.16%(222/249),TS检测宫颈病变敏感度为86.05%(37/43),特异度为96.39%(240/249),三种检测方法中HPV及TS检出宫颈病变敏感性高于TCT组,且TS检测宫颈病变特异性明显高于HPV及TCT组。
TS在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的敏感性为75.00%(15/20),在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敏感度为95.45%(21/22)。
TS的筛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如果TS联合TCT、TS联合HPV或三者联合检测,宫颈病变检测特异性明显增加。
结论:TruScreen与病理学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TruScreen可以尝试在普通综合医疗机构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另一种选择。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第二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