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通气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72.50 KB
- 文档页数:28
麻醉机通气系统回路内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的对比
宛瑛刘素芳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
【年(卷),期】2012(021)011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机回路内消毒的有效性。
方法:240台/次麻醉机按连续使用时间分为3h、6h组,应用回路内消毒机进行消毒,对消毒前后麻醉机吸气端和呼气端细菌培养进行比较。
结果:消毒前麻醉机回路端口存在大量细菌,与3h组比较,连续应用6h的麻醉机,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吸气端(56±12)cf
u/c2m比(386±101)cf u/c2m,t=22.23,P0.05;6h组吸气端和呼气端消毒前、后比较,t分别为0.13,1.24;P>0.05)。
结论:随着麻醉机连续应用时间的延长,回路内的细菌显著增加;麻醉机麻醉机回路内消毒可有效降低麻醉机细菌培养数量。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宛瑛刘素芳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手术室北京100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手术室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对密闭式双加热丝式呼吸机通气管道系统内细菌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的分析[J], 彭万军
2.麻醉机通气系统回路内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的对比 [J], 宛瑛;刘素芳
3.自创麻醉机小儿模拟F回路通气系统 [J], 林传尧;段志山;王秀娟;刘智慧;刘凤娟;安万丰
4.麻醉机通气系统的细菌培养与院内感染 [J], 陈启敏;金文香;何少璋
5.麻醉机内置通气系统的消毒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J], 王伶莉;沈幸;戴小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麻醉设备学考试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关于牙垫形态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A、管腔可通过吸痰管,以便进行口腔内吸痰B、外径略粗于气管导管C、口外部长5~8cm,以便固定导管D、口内部与口外部之间的固定翼不宜太大E、应有半圆缺口与气管导管适配2、下列关于麻醉机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麻醉设备B、可提供氧气C、可提供吸入麻醉药物D、可辅助病人呼吸E、不能进行呼吸管理3、应用密闭式装置麻醉机时,应用氧气与氧化亚氮的流量比是()A、30:70B、40:60C、50:50D、60:40E、70:304、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灭菌法()A、高压蒸汽法B、甲醛蒸汽熏蒸法C、煮沸1小时D、火烧法E、电离辐射法5、下列哪项为当今全身麻醉最常用的麻醉装置()A、来回吸收密闭式装置B、半密闭式装置C、循环吸收密闭式装置D、简单活瓣装置E、开放式和无活瓣装置6、对于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主要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变化是直接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重要因素B、麻醉蒸发器的输出浓度与大气压的变化成反比关系C、麻醉蒸发器的输出浓度与大气压的变化成正比关系D、蒸发器输出口下游的间歇正压可以造成输出浓度的明显升高E、蒸发器输出口下游的间歇正压可以造成输出浓度的明显降低7、下列关于脑电双频谱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A、BIS是在功率谱基础上,对脑电特征参数加上相关分析得到的数字指标B、指数范围为0~100C、表达相应的镇静水平D、指数越高,麻醉越深E、指数越低,麻醉越深8、钠石灰的主要成分包括( )A、Ca(OH)2B、NaOH或KOHC、少量的硅酸盐D、CaCO3E、少量的指示剂9、关于麻醉通气机用于病人之前应完成操作常规,下列哪些正确()A、按照使用说明正确连接气路B、麻醉回路病人端连接模拟肺,最好采用水箱式模拟肺C、按常规给定新鲜气流量,快速供氧充满风箱D、麻醉回路通气模式选择器和麻醉回路排气阀置于机械通气状态E、通气机无须通过自检程序10、下列哪些不是自体血液回收机主要组成部分()A、离心杯B、离心机C、血泵D、氧合器E、储血器及称重传感器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麻醉设备学:2、人工气道的概念:3、麻醉蒸发器:4、NIBP:5、亚超强刺激:三、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是深入了解呼吸、循环与麻醉不可缺少的基础。
麻醉废气污染的控制措施控制麻醉废气污染,要从减少污染源及依靠排污设备着手,二者不可偏废。
原则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吸入麻醉,需要使用时,应取低流量紧闭式静吸复合麻醉。
(一)麻醉气体漏气1.高压系统漏气的检查将N2O中心供气系统的接头浸没于水中,可发现是否漏气。
麻醉机是否漏气,可用下列检查方法:如果是N2O中心供气系统,先关闭输入麻醉机的气源;如果是N2O钢瓶,先开启钢筒阀后随即关闭,然后记录压力表读数,如果存在漏气,压力表指针多在1小时内降为零。
2.低压系统漏气的检查先关闭逸气活瓣,折除贮气囊,用塞子或手指堵住贮气囊接口和Y形管口,然后开启氧流量表,使麻醉机压力值达到3.9kPa(40cmH2O),通过调节氧流量的大小,使压力表值维持在此水平,如果氧流量为零,表示无漏气;否则表示有漏气,其漏气量相当于当时的氧气流量。
应定期作上述检查,特别在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以后应列为常规检查。
(二)减少麻醉废气污染的操作方法在不影响麻醉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采用减少麻醉气体泄漏的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选用密闭度适宜的麻醉面罩;②待麻醉机与患者建立回路通气后才启用麻醉气体;③气管内吸引时先关闭麻醉气源,排尽气囊内残余气体后方可吸引;④麻醉结束拔除气管导管或移开患者面罩之前,先给予纯氧吸入,待麻醉气体完全排入排污系统后再拔除导管;⑤向挥发器内添加麻醉药物时,应在麻醉结束后或麻醉开始前进行,不应在麻醉期间添加;⑥向挥发器内加药过程中应尽量防止麻醉药物外漏,否则将显著升高手术室内的麻醉药物浓度。
如果已经闻到麻醉药气味,其浓度至少达到33ppm,如果已经有强烈气味,则麻醉浓度至少超过规定的100倍以上。
(三)麻醉废气清除系统麻醉废气清除系统,简称清除系统(scavenging system),是将麻醉通气系统中多余的麻醉气体排到手术室外的装置,是减少麻醉污染最重要的措施,污染率减少可达90%左右。
清除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气体捕获装置、处理装置和连接装置。
麻醉期间常见并发症在麻醉期间进行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受到疼痛。
然而,麻醉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手术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手术前,了解和认识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1. 麻醉过敏反应麻醉过程中,有些人可能对麻醉药物或其他使用的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这些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在麻醉之前,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过敏测试,以尽量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2. 血压异常麻醉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血压产生影响。
一些患者可能会在手术期间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高血压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低血压则可能导致器官供氧不足。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监测患者的血压,并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血压稳定。
3. 呼吸系统并发症在麻醉期间,呼吸系统出现并发症是比较常见的。
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呼吸,导致通气不畅或甚至呼吸暂停。
为了防止这种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医生通常会进行定期的呼吸监测,并在需要时采取辅助通气的措施。
4. 恶心和呕吐麻醉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或手术本身的影响。
为了减少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机会,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或治疗。
5. 麻醉醒后痴呆一些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麻醉醒后痴呆(POCD)的情况。
这是一种在手术后短时间内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的状态。
尽管POCD通常是暂时的,但它可能会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对于预防和治疗POCD还没有明确的方法,但关注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麻醉过敏反应、血压异常、呼吸系统并发症、恶心和呕吐以及麻醉醒后痴呆等。
为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此外,患者本人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提供真实的健康信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预期的效果。
麻醉与呼吸器械分类麻醉与呼吸器械是现代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各种医疗环境中。
麻醉器械主要用于给予患者麻醉药物,使其在手术或其他疼痛治疗过程中处于无感觉状态。
呼吸器械则用于维持或辅助患者的呼吸功能,确保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在本文中,将对麻醉与呼吸器械进行详细的分类介绍。
一、麻醉器械分类麻醉器械是为了治疗和操作患者而设计的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麻醉机:麻醉机是进行人工通气和深度麻醉的主要设备,包括呼吸气体的混合、监测和调节。
麻醉机通常由人工通气系统、吸入麻醉药和麻醉剂的系统、监测系统和呼吸回路组成。
2. 麻醉回路:麻醉回路是连接麻醉机和患者的管道系统,负责麻醉药物的输送和废气的排除。
根据回路的构成和使用方式,麻醉回路主要分为封闭回路和半封闭回路。
3. 麻醉面罩:麻醉面罩是一种用于口鼻面部覆盖的装置,可以将麻醉剂和氧气送入患者的呼吸系统。
根据面罩的材料和尺寸,麻醉面罩可以分为塑料面罩和硅胶面罩等。
4. 麻醉针剂泵:麻醉针剂泵是一种可用于输注麻醉药物的设备,可以精确控制药物的输送速率和剂量。
这种设备通常用于需要持续麻醉的手术过程中。
二、呼吸器械分类呼吸器械主要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以下是常见的呼吸器械分类:1. 呼吸机:呼吸机是一种能够通过正压或负压机制提供呼吸支持的设备。
根据其工作原理,呼吸机可以分为压力型呼吸机和容量型呼吸机。
压力型呼吸机通过给予患者一定压力来推动空气进入肺部,而容量型呼吸机则通过给予患者一定的潮气量来实现呼吸支持。
2. 氧气输送系统:氧气输送系统用于给予患者纯氧气,以补充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
该系统通常由氧气罐、氧气流量计、氧气面罩等组成,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调节氧气的输送速率和浓度。
3. 呼吸辅助设备:呼吸辅助设备包括吸氧管、呼气阀门和呼气泵等。
吸氧管用于输送氧气,呼气阀门用于调节呼气阻力,并确保氧气的排出。
呼气泵则通过建立负压来帮助患者排出肺部的废气。
医用气体系统应用及安全分析医用气体系统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提供医疗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气体。
医用气体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供氧、麻醉和呼吸治疗等方面。
然而,由于气体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医用气体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应用和安全两个方面对医用气体系统进行分析。
在医疗过程中,医用气体系统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供氧系统:供氧是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需求之一、供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病患提供纯净的氧气,用于病房、手术室、急诊室等环境中。
供氧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氧气供应,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同时,供氧系统还应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仍能持续供氧。
2.麻醉系统: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麻醉系统主要用于为病患施行全身或局部麻醉。
麻醉系统一般由麻醉机、吸入式麻醉剂和各种气体组成。
其中,麻醉机负责控制药物的输送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吸入式麻醉剂用于控制麻醉的深度。
3.呼吸治疗系统:呼吸治疗系统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包括通气辅助、吸入治疗等。
呼吸治疗系统由氧气发生器、气体分配装置和呼吸机等组成。
气体分配装置用于将压缩氧输送到治疗区域,呼吸机负责为患者提供人工通气或辅助通气。
1.气体品质和净化:医用气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纯度和净化程度,以确保其不会对病患产生不良影响。
医用气体供应商必须对气体的生产、储存和输送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确保气体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2.气体泄漏防护:医用气体系统中存在气体泄漏的风险,这可能导致气体积聚和意外爆炸。
因此,医用气体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泄漏检测和防护措施,如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使用密封连接件等,以确保系统中的气体不会泄漏出来。
3.气体压力控制:医用气体系统中气体的压力必须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控制,以防止气体压力过高或过低。
针对气体压力控制,医用气体系统通常配备了气体压力调节阀和气体压力监测仪,以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
4.储存和输送安全:医用气体系统中的气体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麻醉机技术参数及配置要求★(一)整机原装进口,世界知名品牌,最新一代的智能化全能麻醉机。
(二)呼吸机1、适用于成人及小儿、新生儿手术病人的麻醉。
2、呼吸机类型:电动电控或气动电控型呼吸机。
★3、潮气量设置值20至140OnI14、通气模式:提供辅助/控制通气,通气模式可有:容量控制压力限制模式、手动通气、压力控制通气;SIMV-VC.S1MV-PC、SIMV+PS o5、智能化呼吸机,有防止错误设置功能,保证麻醉安全。
6、PEEP:0-30cmH20o7、呼吸频率:4-65bpms8、I:E:1:6-2:1(0.5可调)9、吸入和呼出端双高精度流量传感器,保证流量自动实时补偿。
(三)主机部分1、有内置后备电池,断电后工作21小时。
2、具备新鲜气体输出口,输出口无需改装可直接连接特殊的开放式回路。
3、屏幕数字显示实际参数,气道压力波形图。
(四)供气系统1、标配空气气源。
2、标准双流量管,适合低流量麻醉。
3、配备后备氧气接口,保证中心供氧中断后能自动转换氧气瓶供氧。
(五)呼吸回路1、气体回路一体化设计,智能安装报警,免工具拆装。
2、呼吸回路部件等可高温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标配废气排放系统,可连接医院吊塔,有效保护医生安全。
(六)挥发罐1、标配同品牌七氟酸挥发罐一只,具备压力、流速和温度补偿、通过CE认证2、可选配地氟酸挥发罐,并带有地氟酸补偿功能。
(七)监测与报警1、采用电子流量设计、电子PEEP。
2、触摸显示屏。
★3、监测参数:呼吸频率、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呼吸比、气道压(峰压、平台压、平均压、PEEP)气道阻力、顺应性,吸入氧浓度监测,麻醉气体浓度(氧浓度,N20,五种麻醉气体),有同一品牌呼末C02监测模块。
4、具有可以接医院手麻系统的数据接口。
5、可显示压力时间波形,流速时间波形,容量时间波形,可选呼末C02波形,切换方便。
6、可提供气道压力上、下限报警,潮气量上、下限报警,分钟通气量上、下限报警,持续气道高压报警,电源故障报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