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冷凝器设计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37.08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1.设计题目: 双效真空蒸发器及辅助设备的设计选择 22.任务书 22.1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22.2 设计项目 23. 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33.1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液浓度估算 33.1.1总蒸发量的计算 33.1.2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量 33.2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的确定 53.3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 83.3.1 则重新分配温差 83.3.2计算各效料液温度 83.4 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 83.5 计算结果列表 104.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114.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 114.2 循环管的选择 114.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124.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144.5 接管尺寸的确定 154.5.1 溶液的进出口径 154.5.2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出口 154.5.2 冷凝水出口 164.6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 165.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 185.1 汽液分离器 185.2 蒸汽冷凝器 186. 工艺计算汇总表 197. 对本设计进行评述 19参考文献 201.设计题目: 双效真空蒸发器及辅助设备的设计选择2.任务书2.1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含固形物16%(质量分率,下同)的鲜牛乳,拟经双效真空蒸发装置进行浓缩,要求成品浓度为46%,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60℃),加热蒸汽压力为250kPa(表,冷凝器真空度为92kPa,日处理量为24吨/天,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试设计该蒸发过程。
假定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双效并流进料,效间流动温差损失设为1K,第一效采用自然循环,传热系数为900w/(m2·k,第二效采用强制循环,传热系数为1800w/(m2·k,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均为1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忽略热损失。
2.2 设计项目2.1写出设计计算书(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尽量表格化)。
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制冷量+压缩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制冷量12527W+压缩机功率11250W23777/230=气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气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18)= 6m2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制冷量(蒸发温度℃×Δt进气温度)制冷量=温差×重量/时间×比热×安全系数例如:有一个速冻库1库温-35℃,2冷冻量1ton/H、3时间2/H内,4冷冻物品(鲜鱼);5环境温度27℃; 6安全系数1.23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kcal/n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CE-40℃;制冷量=31266kcal/hNFB与MC选用无熔丝开关之选用考虑:框架容量AF(A)、额定跳脱电流AT(A)、额定电压(V),低电压配线建议选用标准(单一压缩机)AF 取大于AT 一等级之值.(为接点耐电流的程度若开关会热表示AF选太小了) AT(A ) = 电动机额定电流×1 .5 ~2 .5(如保险丝的IC值)(多台压缩机)AT(A )=(最大电动机额定电流×1 .5 ~2 .5)+ 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总和IC启断容量,能容许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如果使用IC:5kA的断路器,而遇到10kA的短路电流,就无法承受,IC值愈大则断路器内部的消弧室愈大、体积愈大,愈能承受大一点的故障电流,担保用电安全。
要搭配电压来表示220V 5KA 电压380V时IC值是2.5KA。
电磁接触器之选用考虑使用电压、控制电压,連续电流I t h 之大小(亦即接点承受之电流大小),連续电流I th 的估算方式建议为I t h=马达额定电流×1.25/√ 3。
直接启动时,电磁接触器之主接点应选用能启闭其额定电流之10倍。
第一章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蒸发作为化工产品工艺制造过程中的单元操作,有多种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流程和不同的操作方式。
蒸发操作条件的确定主要指蒸发器加热蒸汽的压强(或温度),冷凝器的操作压强(或温度)的确定,正确选择蒸发的操作条件,对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极为重要。
1.1加热蒸汽压强的确定通常被蒸汽的溶液有一个允许的最高温度,若超过了此物料就会变质,破坏或分解,这是确定加热蒸汽压强的一个依据。
应使操作在低于最大温度范围内进行,可以采用加压蒸发,常压蒸发或真空蒸发。
一些化工厂,常装设蒸汽机或透平机以驱动发电机发电,因而蒸发用汽应考虑用蒸汽机、透平机的乏汽,直接采用未经做功的锅炉蒸汽进行减压蒸发是不经济的,乏汽压强一般在200~400 kPa左右。
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
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其它加热用的热源,即要求蒸发装置能够提供温度较高的二次蒸汽。
这样既可减少锅炉产生蒸汽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末效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利用率。
因此,能够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的有利的,但通常所用饱和蒸汽的温度不超过180 ℃,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样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
一般的加热蒸汽压强在400~800 kPa范围之内。
此次设计方案中加热蒸汽压强定为675 kPa(绝压)。
1.2 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若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汽,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
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粘度低,传热好。
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
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
但对于那些热敏性物料的蒸发,为充分利用热源还是经常采用的。
对混合式冷凝器,其最大的真空度取决于冷凝器内的水温和真空装置的性能。
通常冷凝器的最大真空度为80~90 kPa。
此次设计方案中冷凝器压强定为20 kPa(绝压)。
蒸发器主体为加热室和分离室,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包括:加热室和分离室的直径及高度;加热管的规格、长度及在花板上的排列方式、连接管的尺寸。
这些尺寸的确定取决于工艺计算结果,主要是传热面积。
3.1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计3.1.1管子长度的选择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来考虑。
本次设计选用外循环式蒸发器,国产外循环式蒸发器蒸发器的管长一般从2560到3000mm不等,具体参考《糖汁加热与蒸发》[1]第139页表6-1,再根据糖汁的黏度情况,选择加热管以及板管型号如下表3-1所示:表3-1加热选择参数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管板选择考虑到管板厚所占有的传热面积,以及因焊接所需要每端留出的剩余长度,则计算理论管子数n时的管长实际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L=(L0-0.1)m=3-0.1=2.9 m前面已经计算求得各效面积A取500m2n= = =1307加热管的排布方式按正三角形排列,查《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3]第163页表4-6,知道当管数为1303时,排布为a=19层,1307与1303相差不大,在这可以取19层进行计算。
其中排列在六角形内管数为 =1027根,其余排列在弓形面积内,如果按标准间距即管间距离54mm排列,则有四根管排不下,四根管的总面积为:A3=3.1415926×0.042×2.9×3=1.53 m2鉴于前面已经取1.11的安全系数,如果现在取1303根管,则总面积为:=500-1.53=498.47 安全系数为 K= =1.108在安全系数范围内,所以可以不要三根管,取1303根。
3.1.2加热壳体的直径计算D=t(b-1)+2eD-----壳体直径,m;t------管间距,m;b-----沿直径方向排列的管子数目;,在此取 e-----外层管的中心到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e=(1.0~1.5)d1.5。
b =2a-1=2×19-1=37D=0.054×(37-1)+2×1.5×0.042=2.07m参考《糖厂技术准备第三册》[6]第198页表9-2,本次设计常用标准形式的外循环式蒸发器,型号为TWX-550,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取标准的壳体直径为2400mm,具体参数如下表3-2-1,3-2-2所示:表3-2-1外循环管蒸发器有关技术参数表3-2-2 管蒸发器有关技术参数3.3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校核分离室的直径取决于分离室的体积,而分离室体积又与二次蒸汽的体积流量及蒸发体积强度有关。
三效蒸发设计手册三效蒸发设计手册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关于三效蒸发器的设计指南和操作规范。
该手册详细介绍了三效蒸发器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以及设计计算等内容。
一、三效蒸发器原理三效蒸发器是一种利用蒸发原理进行溶液浓缩和结晶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将废水的热量通过一效、二效、三效蒸发器的串联方式进行重复利用,以实现废水的低能耗处理。
二、三效蒸发器特点1. 节能高效:三效蒸发器采用串联方式,使加热蒸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2. 处理量大:三效蒸发器具有较大的处理量,可满足大规模废水处理的需求。
3. 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进料、加热、出料等操作的自动化控制。
4. 适用范围广:三效蒸发器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如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废水。
三、三效蒸发器应用范围1. 化工行业:可用于处理化工废水中的盐分、有机物等杂质。
2. 制药行业:可用于处理制药废水中的药物残留、有机物等杂质。
3. 食品行业:可用于处理食品加工废水中的盐分、有机物等杂质。
4. 其他行业:如冶金、印染、造纸等行业也可使用三效蒸发器进行废水处理。
四、三效蒸发器设计计算1. 设计原则:根据废水处理的要求和规模,选择合适型号的三效蒸发器,并按照设备结构、工艺流程等因素进行设计计算。
2. 工艺流程:根据废水处理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
一般情况下,废水经过一效、二效、三效蒸发器的处理后,可得到浓缩液或结晶物。
3. 设备结构:根据工艺流程和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设备结构,包括加热室、蒸发室、冷凝器等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4. 操作参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液位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5. 安全措施: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爆、防腐、防泄漏等措施。
总之,三效蒸发设计手册是进行三效蒸发器设计和操作的必备工具。
通过该手册的指导,设计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三效蒸发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从而更好地进行设备选型和设计计算,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蒸发器设计NaOH 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第一章前言?1?1蒸发及蒸发用途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如盐类)的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单位部分杂质,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
蒸发操作广泛用于浓缩各种不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是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中较为常见的单元操作。
化工生产中蒸发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目的:1、获得浓缩的溶液产品;2、将溶液蒸发增浓后,冷却结晶,用以获得固体产品,如烧碱、抗生素、糖等产品;3、脱除杂质,获得纯净的溶剂或半成品,如海水淡化。
进行蒸发操作的设备叫做蒸发器。
蒸发器内要有足够的加热面积,使溶液受热沸腾。
溶液在蒸发器内因各处密度的差异而形成某种循环流动,被浓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
蒸发器内备有足够的分离空间,以除去汽化的蒸汽夹带的雾沫和液滴,或装有适当形式的除沫器以除去液沫,排出的蒸汽如不再利用,应将其在冷凝器中加以冷凝。
?1?2蒸发操作的分类按操作的方式可以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工业上大多数蒸发过程为连续稳定操作的过程。
按二次蒸汽的利用情况可以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若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经冷凝器冷凝后排出,这种操作称为单效蒸发。
若把二次蒸汽引至另一操作压力较低的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气,并把若干个蒸发器串联组合使用,这种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多效蒸发中,二次蒸汽的潜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
按操作压力可以分为常压、加压或减压蒸发。
真空蒸发有许多优点:(1)、在低压下操作,溶液沸点较低,有利于提高蒸发的传热温度差,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2)、可以利用低压蒸气作为加热剂;(3)、有利于对热敏性物料的蒸发;(4)、操作温度低,热损失较小。
?1?3蒸发操作的特点从上述对蒸发过程的简单介绍可知,常见的蒸发时间壁两侧分别为蒸气冷凝和液体沸腾的传热过程,蒸发器也就是一种换热器。
但和一般的传热过程相比,蒸发操作又有如下特点:(1) 沸点升高蒸发的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的溶质,在港台压力下溶液的蒸气压较1NaOH 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低,使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液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沸点的升高。
蒸发器冷凝器设计计算
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化工设备中常见的两种换热器,用于实现物料的蒸
发和冷凝过程。
设计计算是设计这两种换热器的主要过程之一,本文将详
细介绍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一、蒸发器设计计算:
蒸发器是将液体物料转化为蒸汽的设备,常见的蒸发器有单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和蒸发浓缩塔等。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传热面积和换热
系数的确定。
1.传热面积的确定:
传热面积是蒸发器设计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蒸发器的传热效果。
传热面积的确定需要根据物料的流量、物料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蒸
汽的温度等参数来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传热面积=传热负荷/(换热系数×温差)
其中,传热负荷是蒸发器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可以根据物料的
蒸发热进行计算;换热系数是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可以根据物料的性质和
流体的动力参数来进行计算;温差是物料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之差。
2.换热系数的确定:
换热系数是蒸发器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蒸发器的传热
效果。
换热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物料的热传导性、物料的流
动状态、传热面的清洁程度等。
常用的换热系数计算方法有经验公式法、
理论分析法和实验测定法等。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还需要考虑物料的性质、工艺要求和设备的结构等
因素,以确保蒸发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冷凝器设计计算:
冷凝器是将蒸气转化为液体的设备,常见的冷凝器有泡沫塞式冷凝器、表面冷凝器和混合冷凝器等。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传热面积、传热
系数和冷却介质的流量等参数的确定。
1.传热面积的确定:
传热面积是冷凝器设计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冷凝器的传热效果。
传热面积的确定需要考虑蒸汽的流量、蒸汽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以及冷
却介质的温度等参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传热面积=传热负荷/(换热系数×温差)
其中,传热负荷是冷凝器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可以根据蒸汽的
焓值进行计算;换热系数是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可以根据蒸汽和冷却介质
的性质和流体的动力参数来进行计算;温差是蒸汽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
之差。
2.传热系数的确定:
传热系数是冷凝器传热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冷凝器的传热
效果。
传热系数的确定需要考虑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性质、流动状态和传热
面的清洁程度等因素。
常用的换热系数计算方法有经验公式法、理论分析
法和实验测定法等。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还需要考虑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性质、工艺要求和设
备的结构等因素,以确保冷凝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结:
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化工设备中常见的两种换热器,它们在各种工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传热面积和换热系数的确定,而冷凝器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和冷却介质的流量等参数的确定。
这些参数的准确计算对于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设计人员应该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来进行合理的计算和选择,以实现最佳的蒸发和冷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