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32 KB
- 文档页数:3
软交换1.概念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分层组网是建设低成本融合网络的核心理念2.基本要素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生成接口,接入能力,支持系统。
(1)生成接口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接入能力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支持系统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
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3. 体系结构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 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
信 息 技 术30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软交换技术的兴起来源于美国企业的网络应用中,主要的运行基础是太网电话,并将一种服务器思维呼叫软件来实现其功能。
在这套系统中不需要单独的设定网络设备,而是以局域网共享的方式来实现统一化的管理目标。
这样的系统在成本价格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进而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技术产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1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含义在软交换的设计思想中,主要完成业务开展的控制与分离,承载和接受的理念融合等。
将从前交换机中的功能全面的体现在分散的网络中去,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具体的网络服务中提供了实时性的功能,进而完成呼叫控制和接受相关任务。
软交换网络是将交换网络作为作用的基础,通过对存在的交换机功能进行相关性能的改造和设置来实现控制和接受的基本要求。
这样的改造能够使软交换网络中应用服务器、控制设备以及信令网络有机的联合在一起,以标准的协议来作为连接各层网络之间的纽带。
其中每层的网络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以原有的技术发展而逐渐推进各层技术的改革,多种灵活的接入方式是软交换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以这样特别的方式来实现新提供的商业开发业务。
2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中的协议2.1软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将S I P 协议应用在软交换和服务器之间,在功能上主要用来现实软交换网业务和软交换设备厂之间的独立,这样就能够使软交换网络业物独自实现开放功能,并且使用第三方的服务器来单独开发交换网中的业务,通过设定的Parlary接口来完成具体的开放工作。
2.2软交换机间的协议如果需要对不同的软交换机之间进行相关网络连接,则需要将通信技术引入到软交换机之间,主要需要运用的协议有BICC和SIP -T两种。
将这两项协议充分的运用到其中,进而实现交换机之间的通信功能。
2.3软交换机和网关之间的协议在软交换机和媒体网关之间主要是采用MGC P协议和MEGACO/H.248协议,其中不包含SG的网关媒体。
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摘要从软交换的概念和主要功能、基于软交换的增强型业务框架以及其各层间的协议等方面对软交换技术进行论述。
并针对目前软交换设备所能够提供的业务,提出软交换的应用。
关键词软交换;网络融合;软交换的应用1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则是与业务无关的。
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2软交换的主要功能软交换作为新、旧网络融合和关键设备,必须具有以下功能: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
该功能可以被认为是一类适配功能,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无线媒体网关、数据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
2)呼叫控制功能。
这是软交换的核心功能,它对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资源控制、智能呼叫触发等。
提供支持多方呼叫控制、二次拨号等功能。
3)业务提供功能。
软交换能够提供传统交换机所能提供的全部业务,以及与智能网相配合提供智能业务。
此外,软交换提供可编程的、开放的API,实现与外部应用平台的互通,从而易与新业务的引入和开发。
4)互连互通功能。
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以低成本、高技术为基本思想,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发展,完成传统网络向新型网络的过渡。
因此,软交换网络需要完成与现有网络的互连互通。
可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7号信令网、智能网互通;可通过互通模块,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SIP网络体系的互通;提供IP网内H.248终端、SIP终端和MGCP终端之间的互通。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利⽤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关分开的⽅法来沟通公⽤电话交换⽹(PSTN)与IP电话(V oIP)的⼀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种功能实体,为下⼀代⽹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代⽹络呼叫与控制的核⼼。
软交换是⼀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是⼀个采⽤标准化协议和应⽤编程接⼝(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开发新应⽤和新业务敞开了⼤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分离(de-couplin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成接⼝。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式是通过API与应⽤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能⼒。
软交换可以⽀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设备进⾏控制,最⼤限度地保护⽤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络的作⽤。
3)基于策略的运⾏⽀持系统。
软交换采⽤了⼀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式来完成运⾏⽀持系统的功能,按照⼀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络与传统PSTN⽹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话⾳市场的新的技术⼿段,也是传统话⾳⽹络向分组话⾳演进的⽅式。
NGN网络发展中软交换及IMS的应用分析摘要: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和技术,核心是一个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的开发体系结构,以便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和业务平台。
本文介绍ngn网络发展中软交换及ims的应用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ngn网络;软交换;ims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一、软交换的应用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和技术,核心是一个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的开发体系结构,以便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和业务平台。
软交换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硬件软件化的思想来实现原来交换业务的控制连接和处理,可以同时在同一个网络上提供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软交换体系结构分为业务管理层、网络控制层、核心交换层和边缘接入层。
边缘接入层:负责将各种网络和终端设备介入软交换体系机构;核心交换层:对各种不同的业务和媒体流提供公共的传送平台,多采用基于分组的传送方式,目前比较公认的核心传送网为ip网或atm骨干网;网络控制层:其主要实体为软交换设备,完成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功能,并可向用户提供基本语音业务、移动业务、多媒体业务以及api接口;业务管理层;在呼叫控制的基础上向最终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
在软交换系统中,ip承载使网络调整更为灵活,同时也使媒体能力增强,进而带来一些新的业务,增强运营商网络的网络价值。
另一方面,软交换分离的架构使得网络部署更灵活,可以有效降低运营商网络的建网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
二、ims的应用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在3gpp release 5版本中提出,是对ip多媒体业务进行控制的网络核心层逻辑功能实体的总称。
ims体系结构从上向下分为四层:应用层、控制层、承载层和接入层。
应用层主要实现传统的电话业务、智能网的接入以及提供基于sip的非传统电信业务等;控制层主要完成基本会话的控制、sip会话路由控制等功能;承载层采用具有qos 保证的ip网进行承载;接入层主要完成各类sip会话的发起、终结,完成与传统pstn/plmn间的互联互通。
软交换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未来趋势[摘要]本文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功能和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概念,研究了软交换网络的框架结构、相关协议、特点,探讨了软交换网络发展前景。
[关键词]软交换 h.248协议发展前景 ims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223-011、引言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交换网络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提供业务的方式,通常在制定交换机规范的时候要确定该交换机应提供什么业务,在增加新的业务时必须要对每一个交换机或信令做相应的改造,因此新业务提供时间较长。
利用软交换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即软交换网络。
通过这个平台同时承载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各项综合业务,并提供开放式的业务层标准接口,引入新业务。
软交换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电信网络的投资,能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能快速提供业务,涉足新领域,以创造新的运营利润增长点;能适应技术发展趋势,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软交换网络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业务与控制分离、承载与接入分离的思想,把传统交换机功能实体离散分布在网络之中。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功能实体,为软交换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软交换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在原有电路交换机的基础上,将业务功能(业务提供)、控制功能(呼叫和信令控制)和接入功能(中继和用户接入)相分离,形成软交换网络的应用服务器、控制设备、信令网关和各种接入媒体网关。
软交换网络各层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和接口。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独自发展,每层之内的技术革新不影响其他层,并且软交换网络能够提供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
通过开放的api接口可以支持运营商、第三方业务提供商开发新业务。
3、软交换网络的特点⑴由于采用开放的网络架构体系,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能方便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⑵由于功能的分离,各种接入媒体网关的设置可以更加灵活,软交换机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范围可以很大。
对通信交换技术中的软交换应用研究摘要: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多种功能且不断向前发展的概念,它以应用编程接口的开放结构以及一个标准化协议为核心;广义上说就是使用软交换技术作为控制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狭义上说就是在ngn控制平面上的相关设备,软交换技术成为解决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焦点。
为此,现就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从软交换的概念、主要特点及网络结构入手,进而分析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特点;结构;应用abstract: the soft exchange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multiple function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it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open structure and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as the core; the broad sense is the use of soft switch technique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s the control core, the narrow sense is the ngn control plane related equipment,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e, the soft switch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content spreads out discuss, from soft switching concep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network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soft exchange technology of the main application, for reference.key words: soft switch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haracteristic; structur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626.3通信初期,主要进行点对点通信。
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分
析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通过软件实现的电话交换技术,它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一、软交换技术的原理
软交换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的电话交换技术,它采用软件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硬件电路。
其核心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话务的控制和路由选择,可以很好地实现电话交换中的各种高级功能,如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直呼目标号码等。
二、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1.灵活性:软交换技术可以通过软件灵活地进行配置和调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业务需求进行自由调整,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2.可扩展性:软交换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扩展,可以增加或删除一些模块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减少了网络升级的成本。
3.高效性:软交换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控制话务路由和呼叫控制,从而实现通话的高效性,提高了用户的通话质量和体验。
三、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
1.移动网络的软交换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话务的控制和路由选择,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自由配置,实现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多方通话等高级功能,提高电话交换的效率和质量。
2.移动网培训教育系统的软交换技术
在移动网培训教育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语音和视频的交互式教学,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降低教育成本。
3.移动网医疗系统的软交换技术
在移动网医疗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可以实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远程诊疗,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降低治疗成本。
四、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优缺点
优点:
1.灵活性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自由调整,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
2.可扩展性强,可以增加或删除一些模块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减少了网络升级的成本。
3.高效性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控制话务路由和呼叫
控制,从而实现通话的高效性,提高了用户的通话质量和体验。
缺点:
1.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来实现软
件的开发和维护。
2.安全性较低,软件易受到网络攻击和外部干扰,需要加
强网络安全管理和监控。
3.可靠性不够,软件容易出现故障或意外停机,需要保证
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于移动通信的软交换技术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提高呼叫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通信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和资源浪费,是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