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原荣 编著 《光纤通信(第3版)》1第9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9-1 解释为什么用色散补偿光纤(DCF )补偿普通单模光纤的色散答:在具有正色散值的标准单模光纤之后接入一段在该波长下具有负色散特性的色散补偿光纤,就可以对普通单模光纤进行色散补偿,如图9.5.1所示。
其色散补偿的原理可以这样理解,在这两段光纤串接的情况下,输出脉冲包络的幅度变成()()22112221i ,0,exp ()i d 22A L t A L L t ωωββωω∞-∞⎛⎫=+- ⎪π⎝⎭⎰ (9.5.1) 式中,21L L L +=,j 2β是长j L (2 ,1=j )光纤段的GVD 参数。
此时色散补偿条件为0222121=+L L ββ,因为()j j c D 22/π2βλ-=,所以色散补偿条件变为02211=+L D L D (9.5.2)满足式(7.7.4)时,()()t A t L A ,0,=,光纤输出脉冲形状被恢复到它输入的形状。
色散补偿光纤的长度应满足 ()1212L D D L -= (9.5.3)从实用考虑,2L 应该尽可能短,所以它的色散值2D 应尽可能大。
图9.5.1 用负色散的色散补偿光纤对正色散标准单模光纤的色散进行补偿9-2 解释用马赫-曾德尔干涉滤波器补偿光纤色散的原理答:从3.3节已经知道,马赫-曾德尔干涉滤波器的原理是基于两个相干单色光经过不同的光程传输后的干涉理论。
由于两臂的长度差为L ∆,所以经两臂传输后的光,就产生相位差()c n L f ∆=∆π2φ,式中n 是波导折射率。
用平面硅波导已制成用多个马赫-曾德尔干涉器级联的光纤色散补偿器,图9.6.2表示它的原理图,该器件由12个臂长不等的耦合器串联组成,尺寸为2mm 7152⨯,损耗为8 dB 。
在一个臂上镀鉻,以便通过加热改变臂长从而控制光程相位差。
该器件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臂长和 M-Z 干涉器的数量来控制色散均衡特性。
第9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2马赫-曾德尔干涉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这样理解,将器件设计成经较长路经传输的高频分量在输出端满足相长条件,而低频分量则满足相消条件;相反,经较短路经传输的低频分量在输出端满足相长条件,而高频分量则满足相消条件。
第9章形体的阴和影复习思考题答案复习思考题9.1 阴和影有何区别?两者之间又有何关系?答:阴是指物体表面的背光部分,而影是指光线被物体阳面遮挡而在承影的阳面上所产生的阴暗部分。
物体的阴和影是随着光线的照射角度和方向而变化的,光源的位置不同,阴影的形状也不同。
9.2 什么是光线三角形法?答:由投射线和过点的空间光线及光线在平面上的投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称为光线三角形。
用光线三角形求解空间点在平面上落影的作图方法叫光线三角形法。
9.3 什么是端点虚影法?答:当承影面为投影面时,通过已知点的光与投影面的交点就是该点的落影。
如图9.6所示,为了作出通过空间点A的光线与投影面交点,可包含过A点的光线S作一铅垂面铅垂面F与投影面V和H的交线分别为fv、fH,过A点的光线S与交线fv的交点Av就是A点的真影。
假如没有V投影面,A点人形应落在(A H)处,故影点(A H)称为虚影。
虚影一般不画出,在以后的作影过程中,常常利用它来求直线的折影点。
这种求点落影的作图方法称为端点虚影法。
9.4 什么是光截面法?答:过空间点的空间光线,过空间点到投影面的投影线,以及空间光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组成铅垂光平面,利用光平面与立体之截交线求点落影的作图方法叫光截面法。
9.5 在正投影图中常用光线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用这种光线作影有何优点?为什么可以根据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来作其落影?答:在正投影图中绘阴影,选用特定方向的平行光线,即当正立方体的各侧棱面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时,光线从正立方体的左、前、上角射向右、后、下角,即正立方体对角线的方向,常用光线的三个投影s、s′、s″与投影轴的夹角均为45°。
利用常用光线在正投影图中作阴影,可使物体各部分的落影宽度等于落影物伸出或凹进承影面的尺度,也正是每个正投影图所缺少的尺度,故作影后使物体的一个正投影图反映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图形自然有立体感,其原因就是常用光线的各投影与投影轴之夹角为45°9.6 阐述直线落影的平行规律、相交规律、垂直规律。
第九章(张伟建)4•如何理解建设项目管理中信息的含义,它有哪些特征和要求?(P279旧书P262新书)答:A:信息指的是用口头的方式、书面的方式或电子的方式传输(传达、传递)的知识、新闻,或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情报。
在管理科学领域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已被加工或处理成特定形式的数据。
B:特征和要求:1 )信息的准确性2 )信息的时效性3 )信息的有序性4)信息的共享性5)信息的可存储性6)信息的适用性7)信息的系统性。
2•什么是信息管理,其工作基本原则有哪些?( P281旧书P264新书)答:A:信息管理是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与运用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B:工作基本原则:1 )标准化原则2 )有效性原则3 )定量化原则4 )时效性原则50高效处理原则6 )可预见原则.3•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有哪些?(P282旧书P265新书)答:A:1 )编制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规划2 )明确建设项目管理班子中信息管理部门的任务3)编制和确定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4)建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处理平台5)建立建设项目信息中心4■建设项目信息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83旧书P265下面新书)答:1 )信息管理的任务2)信息管理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3)信息的分类4)信息的编码体系和编码5)信息输入输出模型6)各项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图7)信息流程图8)信息处理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规定9)各种报表和报告的格式以及报告周期10)项目开展的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和工程总报告的内容及其编制11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12 )信息管理的保密制度等。
5•建设项目信息管理有哪些主要工程?(P285旧书P267新书)答: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检索和传递6.建设项目文档资料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P290旧书P279新书)答:A:文档资料是指建设项目在立项、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基建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和竣工图的统称。
第九章复习思考题1. 计算机系统中为什么要设置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CPU与外设进行数据传输的桥梁。
外设输入给CPU的数据,首先由外设传递到输入接口电路,再由CPU从接口获取;而CPU输出到外设的数据,先由CPU 输出到接口电路,然后与接口相接的外设获得数据。
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与I/O接口电路之间的信息交换。
2. 简述输入输出接口的作用。
I/O接口电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单片机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匹配;(2)实现输出数据锁存;(3)实现输入数据三态缓冲;(4)实现数据格式转换。
3.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与输入输出接口之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在计算机系统中,CPU与I/O接口之间传输数据有3种控制方式:无条件方式,条件方式,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在无条件方式下,只要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I/O接口就已经为数据交换做好了准备,也就是在输入数据时,外设传输的数据已经传送至输入接口,数据已经在输入接口端准备好;输出数据时,外设已经把上一次输出的数据取走,输出接口已经准备好接收新的数据。
条件控制方式也称为查询方式。
CPU进行数据传输时,先读接口的状态信息,根据状态信息判断接口是否准备好,如果没有准备就绪,CPU将继续查询接口状态,直到其准备好后才进行数据传输。
在中断控制方式下,当接口准备好数据传输时向CPU提出中断请求,如果满足中断响应条件,CPU则响应,这时CPU才暂时停止执行正在执行的程序,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完数据后,返回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即DMA方式,它由硬件完成数据交换,不需要CPU的介入,由DMA 控制器控制,使数据在存储器与外设之间直接传送。
4. 采用74LS273和74LS244为8051单片机扩展8路输入和8路输出接口,设外设8个按钮开关和8个LED,每个按钮控制1个LED,设计接口电路并编制检测控制程序。
第九章植物的成花生理和生殖生理一、教学基本要求(一)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反应类型、春化的条件、春化作用的机理以及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二)掌握光周期现象的概念和光周期反应的类型、光周期诱导的机理、光敏色素在成花诱导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重点)(三)了解花器官的形成、环境条件对花器官形成和性别分化的影响、性别分化的化学调控;(四)了解花粉的组成成分、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条件、受精过程中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二、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LDP)2.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SDP)3. 幼年期(juvenile phase)4.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5.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6. 光敏素(phytochrome)7. 集体效应(population effect)8. 暗期间断(dark period break)9. 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10.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二)问答题1. 设计一简单实验证明植物感受低温春化的部位是茎尖的生长点。
2. 举例说明春化作用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3. 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有哪些?4. 简述植物光周期反应类型在我国的分布,如何引种才能成功。
5. 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价值?6. 光敏色素在植物成花诱导中起何作用?7.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反应类型?8. 自然条件下菊花在秋天开放,如要使它提前开花,你需采取什么措施?三、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42(一)名词解释1. 长日植物: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植物。
2. 短日植物: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植物。
第九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 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SS SS SS、、各表示什么含义?总组间组内3. 什么是交互效应?请举例说明。
4. 重复测量资料具有何种特点?5. 为什么总的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原假设时,若想进一步了解两两之间的差别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二、最佳选择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为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 误差均方必然小于组间均方C.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按设计可以分解成几种不同来源D. 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E. 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3.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式子正确的是4. 总的方差分析结果有P<0.05,则结论应为 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 C.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D. 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 E.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5. 对有k 个处理组,b 个随机区组的资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 A. kb k b -- B. 1kb k b --- C. 2kb k b --- D. 1kb k b --+ E. 2kb k b --+6. 2×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分解为 A. MS MS MS =+B A 总 B. MS MS MS =+B 总误差 C. SS SS SS =+B 总误差D. SS SS SS SS =++B A 总误差E. SS SS SS SS SS =+++B A AB 总误差7. 观察6只狗服药后不同时间点(2小时、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血药浓度的变化,本试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 A. 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B.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C.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D.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E. 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8. 某研究者在4种不同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40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其组间自由度是A.39B.36C.26D.9E. 3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五个总体均数得0.05P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中一个对照组和其它四个试验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可选用的检验方法是A. Z检验B. t检验C. Dunnett–t检验D. SNK–q检验E. Levene检验三、综合分析题1. 某医生研究不同方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将3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一般疗法、一般疗法+药物A低剂量,一般疗法+药物A高剂量三种处理,测量一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的升高数(102/L),结果如表9-1所示。
热工基础第九章思考题答案1 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表达式的一般形式,说明其适用条件及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公式中λ 是热导率,是物性参数,反映物体导热能力的大小。
公式中∂t ∂n 是温度梯度的大小。
表示等温面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
适用条件:适用于各向同性物体。
2 写出直角坐标系三个坐标方向上的傅里叶定律表达式。
答:q x =−λ∂t ∂xq y =−λ∂t ∂yq z =−λ∂t ∂z ,其中分别为三个方向的单位矢量量。
3 为什么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导热性能也好?答:因为金属的导电和导热都是依靠自由电子的运动。
自由电子运动的快,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也好。
4 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方面?答: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单值性条件。
5 何谓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是说明导热过程的具体特点,使导热微分方程具有唯一解。
包括内容: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6 试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平板和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导热处理。
答:平板:当平板两表面分别维持均匀恒定的温度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平壁内的温度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发生变化,并且不随时间而变,热量也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传递,可以按一维稳态导热处理。
圆筒壁:壁内的温度只沿径向变化,采用圆柱坐标系,圆筒壁的导热可以按一维稳态导热处理。
7 试用传热学观点说明冰箱为什么要定期除霜。
答:冷冻室内结霜后,使蒸发管和冷冻室间增加一层热阻,而霜有颗粒状的水组成,中间夹杂着不流动的空气,使其当量热导率比密实的冰小得多,热阻较大,要使冷冻室达到指定温度必须增加压缩机工作时间,耗电量增加。
因此冰箱要定期除霜,以减小接触热阻。
8 为什么有些物体要加装肋片?加肋一定会使传热量增加吗?答:有些物体加装肋片是为了增加换热面积,增加换热量。
第9章思考题9-1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是根据哪些实验定律导出的,其适用条件是什么?9-2内能和热量的概念有何不同?下面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2)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内能愈大?9-3 在p-V图上用一条曲线表示的过程是否一定是准静态过程?理想气体经过自由膨胀由状态(p1,V1,T1)改变到状态(p2,V2,T1),这一过程能否用一条等温线表示。
9-4有可能对物体传热而不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吗?有可能不作任何热交换,而系统的温度发生变化吗?9-5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台电冰箱在运转着,如果打开冰箱的门,它能不能冷却这个房间?空调为什么会使房间变凉?9-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别下列两种说法是否正确?(1)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为功;(2)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9-7 一条等温线和一条绝热线是否能有两个交点?为什么?9-8 为什么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9-9 瓶子里装一些水,然后密闭起来。
忽然表面的一些水温度升高而蒸发成汽,余下的水温变低,这件事可能吗?它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吗?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吗?9-10有一个可逆的卡诺机,以它做热机使用时,若工作的两热源温差愈大,则对做功越有利;当作制冷机使用时,如果工作的两热源温差愈大时,对于制冷机是否也愈有利?(从效率上谈谈)9-11可逆过程是否一定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是否一定是可逆过程?有人说―凡是有热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进行热交换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这种说法对吗?9-12如果功变热的不可逆性消失了,则理想气体自由膨胀的不可逆性也随之消失,是这样吗?9-1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是什么?如何从微观角度理解自然界自发过程的单方向性?9-14西风吹过南北纵贯的山脉:空气由山脉西边的谷底越过,流动到山顶到达东边,在向下流动。
空气在上升时膨胀,下降时压缩。
若认为这样的上升、下降过程是准静态的,试问这样的过程是可逆的吗?9-15 一杯热水置于空气中,他总要冷却到与周围环境相同的温度。
第9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飞机以1s m 200-⋅=v 的速度水平飞行,机翼两端相距离m 30=l ,两端这间可当作连续导体。
已知飞机所在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T 1025-⨯。
机翼两端电势差U 为0.12V 。
2.当穿过一个闭合导体回路所包围的面积内的 磁通量 发生变化时,在导体回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用导线制造成一半径为m 10.0=r 的闭合圆形线圈,其电阻Ω=10R ,均匀磁场B 垂直于线圈平面。
欲使电路有一稳定的感应电流A 01.0=I ,B 的变化率应为__3.18T/s_____________。
4.楞次定律:感生电流的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总是 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5.如果导体不是闭合的,即使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的两端产生_感应电动势____。
6.楞次定律是 能量守恒和转换 _定律在电磁现象领域中的表现。
二、单选题1.感生电场是 。
(A )由电荷激发,是无源场; (B )由电荷激发,是有源场;(C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无源场; (D )由变化的磁场激发,是有源场。
2.关于感应电动势的正确说法是: 。
(A )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回路的磁感应通量成正比;(B )当导体回路所构成的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平移导体回路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C )只要导体回路所在处的磁场发生变化,回路中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D )将导体回路改为绝缘体环,通过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环中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动势。
3.交流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A )电磁感应; B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C )奥斯特实验; (D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4.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铜环和木环静止放置,并使通过两环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相等,则不计自感时, 。
(A )铜环中有感应电动势,木环中无感应电动势(B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大,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小(C )铜环中感应电动势小,木环中感应电动势大(D )两环中感应电动势相等。
第九章方差分析第九章方差分析【思考与练习】一、思考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2. 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各表示什么含义?SS SS SS、、总组间组内3. 什么是交互效应?请举例说明。
4. 重复测量资料具有何种特点?5. 为什么总的方差分析的结果为拒绝原假设时,若想进一步了解两两之间的差别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二、最佳选择题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为A. 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 误差均方必然小于组间均方C. 总变异及其自由度按设计可以分解成几种不同来源D. 组内方差显著大于组间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组间方差显著大于组内方差时,该因素对所考察指标的影响显著E.第九章 方差分析3.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下列式子正确的是4. 总的方差分析结果有P<0.05,则结论应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总体均数全相等C. 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D. 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E.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5. 对有k 个处理组,b 个随机区组的资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其误差的自由度为A. kb k b --B. 1kb k b ---C. 2kb k b ---D. 1kb k b --+E. 2kb k b --+6. 2×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总变异可分解为A. MS MS MS =+B A 总B. MS MS MS =+B 总误差C. SS SS SS =+B 总误差D. SS SS SS SS =++B A 总误差E. SS SS SS SS SS =+++B A A B 总误差7.观察6只狗服药后不同时间点(2小时、4小时、8小时和24小时)血药浓度的变化,本试验应选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是A. 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第九章方差分析B.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C.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D.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E. 两阶段交叉设计的方差分析8. 某研究者在4种不同温度下分别独立地重复10次试验,共测得某定量指标的数据40个,若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其组间自由度是A.39B.36C.26D.9E.39.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五个总体均数得,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中一P0.05个对照组和其它四个试验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可选用的检验方法是A. Z检验B. t检验C. Dunnett–t检验D. SNK–q检验E. Levene检验三、综合分析题1. 某医生研究不同方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将3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一般疗法、一般疗法+药物A低剂量,一般疗法+药物A 高剂量三种处理,测量一个月后患者红细胞的升高数(102/L),结果如表9-1所示。
第九章思考题
1.请写出以下术语的英文表达:进口国、
出口国、比较优势、贸易利益、
关税、无谓损失
2.如果中国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钢材价格,中国将是钢材的进口国还是出口国,请用图形表示。
(第9章)
3.比较优势、产品价格与进出口之间有什么关系?(第9章)
4.用图形分析一国成为某一产品的出口国之后经济福利的变化做分析(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变化PPT9图形)(第9章)
5.贸易的利益是如何来的?对出口国而言,它体现在生产者剩余上是什么情
形?消费者剩余方面是什么情形?出口国的总福利是什么变化?(第9章)
6.请对一国成为某一产品的进口国之后经济福利的变化做分析(第9章)
7.对进口国而言,谁的福利变好?谁的福利变差?一国的总体福利怎么样?(第9章)
8.什么是关税?一个国家通常的关税为何主要对进口产品?出口产品为何会退税(比如机场退税)?(第9章)
9.结合PPT33说明关税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从以下几点来分析:1.关税前的进口量是多少?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是多少? 2.关税后的进口量是多少?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3.政府征收的关税是多少?什么是关税
的无谓损失?PPT35(第9章)
10.关税对经济福利的影响是怎么样的?(第9章)
11.如果说关税主要影响进口商品的价格,那么进口限额控制的是进口商品的什么?拿到配额许可证的贸易商福利状况怎么样?消费者福利呢?进口限额也会引起无谓损失吗?(第9章)
12.贸易可以增进福利,为何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盛行,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9章)
13.列举几个贸易协定与贸易组织(第9章)
拓展思考题:
1.如果长期保持贸易顺差,像中国目前的情形,请分析哪些群体的福利状况变好,哪些群体的福利变差,政府在其中的利益如何体现?
2. 你对出口长期大于进口与当下通货膨胀关系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