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
- 格式:pptx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5
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1)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
(2)CO2是酸性氧化物,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CO2+2OH-===CO2-3+H2O。
(3)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4)Al(OH)3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一、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l2O3是两性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用途(1)冶炼金属铝的原料;(2)良好的耐火材料。
二、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1)色态:白色固体。
(2)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制备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铝盐Al2(SO4)3与氨水反应制取Al(OH)3。
(1)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2)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4.用途(1)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可用来净水。
(2)利用其弱碱性,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三、硫酸铝钾[KAl(SO4)2](1)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2-4。
(2)明矾: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l2O3含有金属元素,是一种碱性氧化物()(2)Al2O3能溶于任何酸碱溶液()(3)Al(OH)3可溶于过量的氨水()(4)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5)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12H2O()答案:(1)×(2)×(3)×(4)√(5)×2.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l(OH)3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解析:Al(OH)3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不溶于弱碱溶液。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
2.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铝的发现及应用背景,引出铝的重要化合物。
2. 讲授新课:系统地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结构特点、制备方法、性质及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铝酸盐电池、铝盐净水剂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的熟悉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无机化学》、《金属化学》等。
2. 课件: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等。
3. 实验器材:实验室用具、铝及其化合物的样品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第三课时: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氧化铝与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1)Al 2O 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熔、沸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2)Al(OH)3为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 Al(OH)3的电离: AlO -2+H ++H 2O酸式电离Al(OH)3碱式电离Al 3++3OH -(1)Al 2O 3与Al(OH)3的两性[注意] ①两性氧化物是指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②两性氢氧化物是指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2)Al(OH)3的不稳定性2Al(OH)3=====△Al 2O 3+3H 2O(用于制备Al 2O 3)3.Al(OH)3的制备 (1)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 3++3NH 3·H 2O ===Al(OH)3↓+3NH +4。
(2)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 AlO -2+CO 2+2H 2O===Al(OH)3↓+HCO -3。
(3)NaAlO 2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 3AlO -2+Al 3++6H 2O===4Al(OH)3↓。
[注意] ①用铝盐与碱液反应制取Al(OH)3时,采用弱碱溶液氨水而不用强碱溶液。
①用偏铝酸盐与酸反应制取Al(OH)3时,一般通入CO 2,而不使用强酸。
(二)常见的铝盐——明矾[KAl(SO 4)2·12H 2O ] 1.明矾的组成与应用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2)化学式为KAl(SO 4)2。
(3)电离方程式为KAl(SO 4)2===K ++Al 3++2SO 2-4。
(4)应用:净水。
净水原理为明矾电离出的Al 3+在水中水解生成Al(OH)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而沉淀,使水净化,其离子方程式为Al 3++3H 2OAl(OH)3(胶体)+3H +。
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两性氧化物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在讲铝的时候,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只熔化不滴落,就是因为氧化铝在存在)化学性质: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2.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1)制备: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2)与酸反应:(可与部分弱酸反应,如CH3COOH)Al(OH)3+3HCl=AlCl3+3H2O(3)与碱反应:(只能与强碱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原因(稍微了解,关系到平衡,还没学到):AlO-2+H++H2O Al(O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Al(OH)3又可写成H3AlO3(铝酸)AlO-2+H++H2O当加入酸的时候,平衡向右移动,当加入碱的时候,平衡向左移动。
3.偏铝酸盐①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也会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白色沉淀就是Al(OH)3NaAlO2+HCl+H2O=Al(OH)3↓+NaCl(也可以看做是强酸制弱酸,盐酸是强酸,铝酸是弱酸)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也可以与碳酸反应)②把Al(OH)3与酸反应的最后溶液,和与碱反应的最后溶液混合时,也可以看到白色沉淀3NaAlO2+AlCl3+6H2O=4Al(OH)3↓+3NaCl(双水解反应,选修4中学,了解)4.有关图像(1)往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先出现白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方程式:NaAlO2+HCl+H2O=Al(OH)3↓+NaCl①1mol1mol1molAl(OH)3+3HCl=AlCl3+3H2O②1mol3mol假设原溶液中,NaAlO2为1mol,生成沉淀就消耗1mol的HCl,生成1mol的Al(OH)3沉淀,而要溶解这1mol的Al(OH)3沉淀需要消耗3mol的HCl,所以两个阶段消耗的HCl的比是1:3(2)往盐酸中滴加NaAlO2溶液:先没有沉淀,而后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方程式:NaAlO2+4HCl=AlCl3+NaCl+2H2O①1mol4mol1mol3NaAlO2+AlCl3+6H2O=4Al(OH)3↓②3mol4mol假设原溶液中,盐酸是4mol,开始加入的NaAlO2是1mol,生成了1mol的AlCl3,过程②中,1mol的AlCl3与3mol的NaAlO2反应生成了4mol的Al(OH)3,所以前后两个阶段NaAlO2的物质的量比为1:3(3)往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方程式:AlCl3+3NaOH=Al(OH)3↓+3NaCl①1mol3mol1molNaOH+Al(OH)3=NaAlO2+2H2O②1mol1mol假设原溶液中,AlCl3为1mol,加入的NaOH就是3mol,生成了1mol的Al(OH)3沉淀,过程②中溶解1mol的Al(OH)3沉淀,需要消耗NaOH为1mol,所以前后两个阶段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1(4)往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先没有沉淀,后出现沉淀,且沉淀不溶解方程式: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①4mol1mol1mol 12mol3mol3mol3NaAlO2+AlCl3+6H2O=4Al(OH)3↓②3mol1mol4mol假设原溶液中NaOH为12mol,加入AlCl3的物质的量为3mol时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了3mol的NaAlO2,过程②中继续加入1mol的AlCl3,与过程①中生成的3molNaAlO2反应就生成了4mol的Al(OH)3沉淀,所以前后两个阶段消耗AlCl3的物质的量为3:15.明矾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2-4Al3+在溶液中会水解,即Al3++3H2O 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第二Al(OH)3(胶体)带有正电荷与带有负电荷的泥土杂质,相互吸附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