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及拆装
- 格式:ppt
- 大小:3.30 MB
- 文档页数:25
文章标题:发动机机体组和曲轴飞轮组拆装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引言在汽车维修和保养过程中,对发动机机体组和曲轴飞轮组进行拆装是比较常见的操作。
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发动机机体组和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操作。
二、发动机机体组的拆装步骤1. 备料:在进行发动机机体组的拆装前,首先要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然后准备好所需工具和配件。
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确认无残留的燃油和油渍。
2. 卸下附件:拆卸发动机机体组的第一步是卸下各种附件,例如进气管、排气管、冷却水管等。
在拆卸附件时要注意标记和记录各种连接处的位置和方式,以便后期安装。
3. 拆卸凸轮轴:需要拆卸凸轮轴,这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如凸轮轴拉马。
在拆卸凸轮轴的要非常小心,避免对零部件造成损坏。
4. 拆卸缸盖和活塞:将缸盖拆下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活塞和曲轴,然后需要将活塞和曲轴一并拆卸下来。
5. 卸下曲轴:根据车辆的具体型号和结构,采用适当的工具将曲轴卸下。
三、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步骤1. 卸下传动系统:在进行曲轴飞轮组的拆装之前,首先要将传动系统卸下,包括离合器系统和变速箱系统。
2. 拆卸飞轮: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将飞轮卸下,这需要力度和技巧的掌握,以避免损坏零部件。
3. 拆卸曲轴:将曲轴从发动机中取出,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
4. 清洁和检查:在拆卸下来的曲轴飞轮组需要进行清洁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坏和磨损。
四、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进行发动机机体组和曲轴飞轮组的拆装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造成伤害。
2. 工具和配件:确保使用适当的工具和配件,不要用力过猛或使用不当的工具,以免造成零部件的损坏。
3. 清洁和标记:在拆卸各种附件和零部件时,要注意清洁和标记,以便后期的安装和调试。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发动机机体组和曲轴飞轮组的拆装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适用专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结构与拆装》是中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拆装工艺,会使用各种拆装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能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安全、规范的拆卸和安装,增加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及提高动手能力。
1.2设计思路该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任务中的工作能力,着重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塑造。
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依据“实际生产内容”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职业能力为重点”进行教学目标确定。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形成理论知识的构架,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构建是根据具体的生产任务来摄取,并融合了相关发动机性能标准对知识、技能的强化。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会使用各种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和安装工艺;能对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进行更换、调试。
职业能力目标:3)能熟练识别汽车发动机的零部件和结构关系。
4)能熟练拆装汽缸盖、气门组的零部件。
5)能熟练拆装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
6)能熟练更换冷却系统的零部件。
7)能熟练更换润滑系统的零部件。
8)能熟练进行发动机总装调试。
9.课程内容和要求10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学项目二为例说明。
教学项目二-2更换活塞环10.1目内容专业知识:活塞环的作用、活塞环的种类、活塞环的“三隙”实践内容:活塞环的拆卸、活塞环的测量与更换、活塞环的安装10.2目要求(1)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作用、种类;(2)能够熟识活塞环的“三隙”(3)会使用活塞环专用钳;(4)能正确拆卸、更换、安装活塞环;(5)具有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的能力;(6)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7)具有协调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8)学生分组操作,进行安全、规范的拆装,全面贯彻5s现场管理;(9)撰写实习心得,总结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10)能进行准确、有效的沟通。
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主要由曲轴、连杆、活塞、汽缸和气门机构等部分组成。
汽车构造拆装发动机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拆卸发动机:首先需要将发动机从车辆上取下,并将周围的配件(如水箱、散热器、空调压缩机等)逐一拆下。
拆卸曲轴连杆机构:将曲轴和连杆拆下,拆卸活塞,检查活塞、活塞环和缸体的磨损情况。
拆卸汽缸盖和气门机构:拆卸汽缸盖,检查气门、气门座圈和气门导管的磨损情况,并清洁汽缸内部。
拆卸油底壳和油泵:拆卸油底壳,检查油泵和油道的磨损情况,并清洁油道。
拆卸正时装置:拆卸正时链条和齿轮,并检查正时齿轮、曲轴齿轮和凸轮轴齿轮的磨损情况。
检查发动机零部件: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清洗、检查和测量,确定哪些需要更换或维修。
组装发动机:按照安装顺序,将经过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重新安装到发动机上,然后进行调试和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构造拆装发动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否则可能会导致汽车出现严重故障。
因此,在进行此类操作前,请务必确保已经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一)发电机的分解与组装▪ 1.发电机的分解▪以桑塔纳2000交流发电机为例进行拆装,首先用专用扳手固定发电机V形带轮,旋下紧固螺母,将发电机从车上拆下,如图3-25所示。
▪图3-25 发电机拆装分解图1-带轮 2-发电机 3、4、5-支架▪(1)拆下前端盖连接螺栓,分解前端盖、带轮、转子、后端盖、整流调压器。
▪(2)拆下定子绕组端头,从后端盖上取出定子。
▪(3)拆下电刷架,取出电刷总成、二极管、整流子及电容器。
▪(4)拆下带轮固定螺母,取下带轮、半圆键、风扇、轴套,使转子和前端盖分离。
▪2.发电机装复▪(1)按照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注意不要漏装各绝缘垫片,注意元件板、“+”柱、“F”柱与壳体之间的绝缘垫圈不能漏装。
▪(2)装复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B”接线柱与端盖间电阻应为唴。
测量两散热板之间及绝缘散热板与端盖之间电阻,均应为唴。
若上述电阻较小或者为零,表明漏装了绝缘垫片或套管,应拆开重装。
▪(3)检查发电机前、后端盖上的安装挂脚位置是否符合拆解前作的标记。
▪(4)装上前、后端盖紧固螺栓,并分几次拧紧。
注意各螺栓的拧紧切不可一次完成,而应轮流进行,并且不断转动转子,若转子运转受阻或者内部有摩擦,应调整拧紧力矩。
▪(5)装配完毕后,发电机应能运转灵活。
▪(6)按正确方法将发电机安装在车上,并调整好V形带张紧度。
▪(二)发电机零件检测▪发电机拆解后,先用布或棉纱蘸适量清洗剂擦洗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电刷及其他机件。
然后再检测转子、定子的电阻值及绝缘电阻。
为了取得较准确的测量数值,建议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
最后,要将检测结果记录到表中。
▪1.转子总成的检查▪(1)转子表面检查▪(2)磁场绕组短路与断路检查▪(3)转子绕组搭铁检查▪(4)转子轴的检查▪(5)集电环的检查▪2.定子总成的检查▪(l)定子表面检查▪(2)定子绕组短路与断路检查▪(3)定子绕组搭铁检查▪3.整流器二极管的检查▪可以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用示波器测试二极管波形,也可进行解体检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理解,培养和锻炼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拆装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的设计思路分析教学任务一一提出教学目标一一进行教学设计一一组织教学条件一一实施课程教学一一不断持续改进3.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常用发动机维修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熟练分析。
3)能按装配工艺对发动机进行装配和调整。
职业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4.课程内容和要求5.实施建议⑴教材编写1)以“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知识分解成若干任务进行学习。
2)教材在实际使用中,要以实际的师资、学生、场地和设备等条件进行调整,并结合本地区企业生产实际、具体学习任务对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改。
⑵教学建议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维修手册、维修资料等。
3)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发动机拆装台架及零部件等教学辅助设备。
5)本课程的教学是认知教学,“教”与“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境,尽可能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式参观教学模式。
⑶教学评价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