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中常用荧光增白剂种类及其性能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XX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荧光增白剂210/220的合成学号: XX姓名: XX年级: XX 级学院: 材料与化工学院系别: 化工系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XX指导老师: X时间: X摘要荧光增白剂(FWA)是一种光学增白剂,其二苯乙烯衍生的荧光增白剂是最重要的一类荧光增白剂,以其生产的品种多和产量大,在荧光增白剂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生产的荧光增白剂产量中有80%以上是二苯乙烯衍生物。
这些品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纸张、洗涤剂和塑料的增白。
本文以三聚氯氰和对氨基苯磺酸为起始原料,依次与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吗啉和二乙醇胺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得到液体荧光增白剂210/220的单体及混合物。
第一步缩合反应,n(对氨基苯磺酸):n(三聚氯氰)=1:1,反应温度0℃,冰水加入量100g,反应pH值为3,时间200min;第二步缩合反应,n(DSD酸):n(三聚氯氰)=0.504:1,反应pH 值为6,温度50℃,时间120 min;第三步缩合反应,n(吗啉):n(三聚氯氰)=1.1:1,反应pH值为10,温度98℃,时间120min。
采用混合加入原料的办法得到的增白剂210和增白剂220的三组分混合物,研究了该混合物混合增效效应。
结果表明:该混合物能使相对于等量的任一组分的荧光增白剂提高增白效果,但存在一个最佳配比。
关键词: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DSD酸);二苯乙烯;荧光增白剂;合成;混合增效AbstractFluorescent whitening is an optical brighteners, the fluorescent brightener derivated from stilbene is of the most important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large kinds and producing capacity in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industry. At present, stilbene derivatives account for over percent of eighty in total producing capacity of in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which are extensivety used for whiteliing textile, paper, detergent and astics. The liquid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10/220 was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Cyanuric Chloride with 4,4'-ami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SD acid) and Morpholine.In the fixed raw material allocated proportion, the reaction tim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responded that factors and so on under pH value determines the condensation reaction conversion rate, the purity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first condensation, n(4-aminobenzene sulfonate): n(Cyanuric chloride)=1:1,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0℃, the volume of ice water was 100g, reaction pH was 3, reaction time was 200 minutes; the second condensation, n(DSD acid):n(Cyanuric Chloride)=0.504:1, reaction pH was 6,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50℃,reaction time was 120 minutes; the third condensation,n(Morpholine): n(Cyanuric chloride)=1.1:1, reaction pH was 10,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98℃, reaction time was 120 min.The enhanced effect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210/220 was study by chemical compounding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useful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in paper bleaching take advantage of chemical compounding methods.Key words: 4,4'-Aminostilbene-2,2'-disulfonic acid (DSD acid) ; Stilbene;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 ; Synthesis;Mixing efficiency目录前言 (1)1文献综述 (2)1.1 荧光增白剂概述 (2)1.1.1 荧光增白剂的历史发展 (2)1.1.2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3)1.2 荧光增白剂的分类 (4)1.2.1 碳环类 (4)1.2.2 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 (5)1.2.3 二苯乙烯-三氮唑类 (6)1.2.4 香豆素类 (7)1.3 荧光增白剂的应用 (7)1.3.1 在纺织纤维上的应用 (8)1.3.2 在塑料中的应用 (8)1.3.3 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9)1.3.4 在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9)1.3.5 其他领域的应用 (9)1.4 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9)1.5 四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工艺进展 (10)1.6 复配及改性 (11)1.7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8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制备 (14)2.1实验部分 (14)2.1.1 原料与试剂 (14)2.1.2仪器与设备 (15)2.1.3 合成工艺原理 (15)2.1.4实验方法 (17)2.1.5 实验操作过程 (17)2.1.6 实验操作过程 (18)2.2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表征 (18)2.3结果与讨论 (18)2.3.1 HPLC谱图分析 (19)2.3.2合成产品的品质结果 (20)2.3.3试验结果分析 (21)3结论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24)前言荧光增白剂(Optical Brighteners或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是一类能吸收短波长的紫外光(300~400nm),同时发射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荧光(420~480nm)的有机化合物。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塑料及洗涤剂等工业领域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使物体表面看起来更白、更亮。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主要是利用荧光效应。
荧光增白剂分子中含有苯并三唑和双咪唑等芳香环结构,这些结构中的π-电子能吸收紫外光,并在经历激发后迅速释放出
蓝光。
这种蓝光可以被人眼所感知,并与原来的物体表面发出的黄光相混合,从而使物体整体呈现出一种更白、更亮的外观。
具体而言,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后激发到高能级电子态,随即通过非辐射跃迁、内部转换等过程回到低能级电子态,释放出蓝光。
而物体表面的黄光在相同波长范围内也被荧光增白剂吸收,然后重新辐射出更白、更亮的蓝白光。
这样,人眼就会感知到物体表面更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在增白过程中并不改变物体本身的颜色,而是利用光的特性来改善物体的视觉效果。
荧光增白剂有很好的增白效果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造纸、塑料、洗涤剂等不同领域。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
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
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增白剂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
增白剂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
因此,带色物不经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获得洁白效果,使用时应注意。
商品名焦亚硫酸钾成分焦亚硫酸钾性能及用途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通常具有氧化硫气味。
相对密度2.300。
190时分解。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钾。
遇无机酸分解成二氧化硫气体。
呈强还原性。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3.54.5。
含量90.0%。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可用于葡萄酒、果酒、速冻虾、干燥水果、淀粉糖浆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
LD50600~700mg/kg(以SO2计,兔,经口)。
GRAS(FDA,§182.3637,1985)。
商品名亚硫酸氢钠成分亚硫酸氢钠与焦亚硫酸钠混合而成性能及用途白色或黄白色单斜晶系晶体或粗粉。
带二氧化硫气味。
在空气中不稳定,缓慢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4.05.5。
2024年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简称FWA)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出蓝色荧光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等行业中。
本文将对荧光增白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及趋势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荧光增白剂市场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增加的纺织品、造纸品和塑料品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对光亮、白净效果的追求。
3. 市场应用领域分析3.1 纺织行业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包括棉织物、羊毛织物、丝绸等。
荧光增白剂能够使纺织品在紫外线照射下呈现出更白、更明亮的效果,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随着纺织品市场的增长,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3.2 造纸行业荧光增白剂在造纸行业中被用作纸张美白处理剂。
使用荧光增白剂后,纸张的白度和亮度得到明显提升,使得纸张看起来更加吸引人。
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印刷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3 洗涤剂行业洗涤剂是荧光增白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荧光增白剂能够在洗涤过程中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出蓝色荧光,增加衣物的白度和亮度。
随着消费者对洗衣效果的要求提高,洗涤剂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
3.4 塑料行业荧光增白剂在塑料制品中被用于改善塑料颜色的亮度和透明度。
通过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塑料制品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更亮的颜色效果,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随着塑料制品市场的发展,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荧光增白剂市场存在着多个主要供应商,包括Clariant AG、Huntsman Corporation、BASF SE等。
这些公司通过研发创新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和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来竞争。
同时,市场入口壁垒也相对较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门槛和品牌认知度等挑战。
增白剂在塑料中应用的原理引言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它能够使塑料表面出现白色,在光线的照射下达到增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增白剂在塑料中应用的原理。
什么是增白剂?增白剂,又称为光亮剂,是一类能够提高某些物质的白度或改变其色调的化学物质。
它们主要作用于聚合物材料,如塑料、纸张等。
增白剂分为荧光增白剂和非荧光增白剂两种。
增白剂的原理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应用原理主要有两种:荧光增白剂和非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原理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吸收紫外线并发出可见光的化学物质。
它们能够吸收紫外线辐射,然后将能量转化为可见光,使塑料表面显得更白。
具体原理如下:•荧光增白剂分子能够在紫外线照射下吸收能量,电子跃迁至一个更高的能级。
•跃迁后的能级不稳定,荧光增白剂分子会迅速跃迁回较低的能级。
•跃迁过程中,荧光增白剂分子发出可见光,使塑料表面产生白色效果。
非荧光增白剂原理非荧光增白剂通过改变紫外线与可见光的吸收和发射关系,使塑料表面呈现白色效果。
非荧光增白剂原理如下:•非荧光增白剂分子吸收紫外线能量后,处于激发态。
•激发态的非荧光增白剂分子能够将紫外线能量通过分子中转移的方式转化为热能。
•在热能的作用下,非荧光增白剂分子重新转变为基态,释放出热量。
•热量的释放导致塑料表面温度升高,与环境吸收紫外线的现象形成对比,使塑料表面看起来更白。
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应用增白剂在塑料中应用广泛,并起到了增白和美化的作用。
以下是增白剂在塑料中的一些应用场景:•包装材料:增白剂可以使包装材料更加亮丽、吸引人,并提高产品的吸引力。
•文具用品:增白剂可以使文具用品如笔芯、橡皮等更白、更明亮,提高视觉效果。
•塑料制品:增白剂常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如塑料容器、塑料家具等,使其表面更加白净。
•电器电子产品:增白剂能够使电器电子产品外壳更白、更亮,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增白剂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在使用增白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塑料材料和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OB-1的深度解读荧光增白剂OB-1,全称为2,2’-(1,2-乙烯基基)-双[4,4’-苯基氧基]二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涂料等领域的荧光增白剂。
本文将从OB-1的化学性质、应用领域、性能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对OB-1进行深度解读。
化学性质OB-1为淡黄色至黄色结晶性粉末,其分子式为C28H18O2N2,分子量为414.44。
OB-1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为436nm,最大吸收波长为374nm。
应用领域由于OB-1具有良好的荧光增白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涂料等领域。
在纺织品中,OB-1可以增加棉、羊毛、涤纶、锦纶等纤维的白度,使之呈现出明亮的蓝白色;在塑料制品中,OB-1可以增加聚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品的白度,使之呈现出明亮的蓝白色;在涂料中,OB-1可以增加涂料的亮度,改善涂料的色泽。
性能特点1.良好的荧光增白性能:OB-1可以发射出具有良好荧光强度的白色光线,增加物品的白度和亮度。
2.耐久性较差:OB-1易受到紫外线和热分解的影响,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容易失去增白效果。
3.对环境较为友好:OB-1不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较小。
4.迁移性较小:OB-1可以与纤维或塑料形成加合物,因此迁移性较小,不易引起污染。
影响因素1.pH值:OB-1在碱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增强,而在酸性条件下荧光强度减弱。
2.温度:OB-1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因此在高温条件下增白效果容易减弱。
3.光照条件:OB-1的荧光强度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光照条件越好,OB-1的荧光强度越好。
总结荧光增白剂OB-1作为一种优秀的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塑料、涂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OB-1具有优异的增白性能,不含有害物质,但其耐久性较差,易受到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PH值、控制温度等手段来优化OB-1的性能。
PVC塑料食品包装中的2种荧光增白剂迁移规律研究靳茂礼;黄雪静;剧京亚;王亚男;张丽娜;艾连峰;魏欣欣【摘要】以食品包装的PVC塑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在纯水、3%乙酸、10%乙醇、橄榄油4种不同模拟物的迁移规律,于一定时间吸取少量浸泡液,研究迁移行为与食品模拟物、浸泡时间、温度、荧光增白剂的初始浓度、材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只在脂肪类食品模拟物迁出;迁移率和迁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材料厚度增加,迁移量增大,迁移率降低;荧光增白剂初始浓度越高,则迁移量越大,迁移率越低.【期刊名称】《食品工程》【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荧光增白剂;PVC塑料;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模拟物;迁移规律【作者】靳茂礼;黄雪静;剧京亚;王亚男;张丽娜;艾连峰;魏欣欣【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050051;石家庄市食品药品检验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050051;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0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6.4食品包装材料作为食品的“贴身之物”对食品质量安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包装与食品长期接触,其含有的单体、添加剂、加工助剂等小分子物质会向食品发生迁移,影响食品的风味,甚至产生毒性,影响食品安全,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FWA)是一种荧光染料,有致癌作用。
荧光增白剂可抵消物体上因黄色光反射量多而造成的黄色感,使物体的洁白度增加。
荧光增白剂开始主要用于洗涤剂、纤维、纸张、肥皂等产品外观的改进,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荧光增白剂也逐渐渗透到这一领域中,因其较低浓度下就能有效提高塑料制品的白度和亮度,所以荧光增白剂在塑料工业的应用也日益普遍。
荧光增白剂用途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洗涤剂、纸张等行业的白色颜料。
荧光增白剂通过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从而使物体表面呈现出更加明亮白净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为荧光增白剂ER、荧光增白剂OB等,它们可以吸收280-400纳米的紫外光,然后以蓝光或绿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荧光增白剂主要的用途如下:1. 纺织工业: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过程中,可以使纺织品呈现出更加白净、明亮的颜色。
同时,荧光增白剂还能够在室外光线下吸收紫外光,然后发射出蓝光,进一步增强纺织品的白度,提高其质感和附加值。
2. 塑料工业:荧光增白剂可添加到塑料制品中,以增加其光洁度和透明度。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荧光增白剂能够与塑料分子相互作用,使塑料表面呈现出明亮的效果,同时可以屏蔽掉塑料颜料中的杂色,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
3. 洗涤剂工业:荧光增白剂是洗涤剂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通过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可以使洗涤剂中的洗衣成分在洗衣液中更加均匀分布,并能够增加衣物的白度和明亮度。
同时,在洗涤剂中添加荧光增白剂还可以在洗衣过程中发出蓝光,提高洗涤剂的增白效果,使衣物更加清洁。
4. 纸张工业:荧光增白剂是制造光面纸、包装纸等各类纸张中的一种重要添加剂。
在纸张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向纸浆中添加适量的荧光增白剂,可以增加纸张的白度和亮度,使其更加吸引人。
尤其是在高品质印刷品制作中,荧光增白剂能够使印刷品呈现出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的效果。
5. 墨水工业:荧光增白剂是彩色墨水和草图墨水中的一种常见成分。
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墨水可以在黑色或彩色的字迹下呈现出更加鲜艳的颜色,使字迹更加清晰可见。
总的来说,荧光增白剂在纺织、塑料、洗涤剂、纸张和墨水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白度和明亮度,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使产品更加吸引人。
因此,荧光增白剂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荧光增白剂的作用:可见的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光,与织物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后,互补形成白光,使织物发出的白光增加,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织物明显变得亮白,这就是亮白效果。
荧光增白剂 OB1、性能:外观:淡黄色粉末熔点:201-202℃纯度:≥99.00%挥发份:≤0.2%透光率:450nm≥96%500nm≥97%2、用途:本产品可用于热塑性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醋酸纤维、油漆、涂料、印刷油漆等的增白,增白剂 OB用于各加工阶段中的聚合物增白,可赋予加工品明亮蓝白色光泽。
3、使用方法:将增白剂OB以相当于塑料重量的0.01-0.05%,与各种塑料离子充分混合均匀进行成型加工即可。
4、包装储存:20、25kg纸板桶包装,存贮于阴凉通风处。
荧光增白剂 OB-11、性能:外观:亮黄色结晶粉末熔点:357-360℃纯度:≥98.50%最大紫外吸收波长:374nm最大紫外吸收波长:434nm2、用途:本产品特别是用于高温下对各种塑料及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由于具有很好的耐热、耐光、耐氯漂白性能,故对涤纶纤维的增白剂涤纶与棉和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增白效果也特别理想,并可用于聚酯原液的增白。
3、使用方法:将增白剂OB-1以相当于塑料或聚酯料粒的重量的0.01-0.05%,在各种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前或聚酯纤维抽丝前,与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4、包装储存:20、25kg纸板桶包装,存贮于阴凉通风处。
性能特点:荧光增白剂OB—1是优良的恶唑类增白剂,不溶于水,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晒、耐氯漂和耐迁移等性能。
适用范围:荧光增白剂OB—1特别耐高温,主要用于热熔轧染法增白,适用于涤纶纤维的增白及涤纶与棉和其它纤维混纺织物的增白。
该产品还可用于ABS、PS、HIPS、PA、PC、PP、EVA和硬质PVC等塑料增白,锦纶纤维、尼龙和聚酯中添加OB—1后也会明显提高白度。
在回收的聚酯纤维废料、瓶料和切片中加入OB—1后回收料会显得更白,而且不同回收料中色度会变得更加一致。
■聚合物添加剂荧光增白剂 KCB 化学成分化学名称2,2-(1,4-亚萘基)双(苯并恶唑) CAS5089-22-5 分子式C24H14N2O2 分子量362化学结构规格指标及物理特性规格单位 标准 外观黄绿色粉末 熔点℃ 210-212 含量 % ≥99.0包装25公斤纸板桶产品特点及应用●荧光增白剂 KCB 属苯并恶唑类型荧光增白剂,最大吸收波长370nm●本品具有极强的增白效果,色调为蓝亮白色光,不溶于水●荧光增白剂 KCB 主要用于合成纤维与塑料的增白,对有色塑料制品有明显的增加艳丽的效果,大量用于塑料薄膜,压膜成型材料的增白,对聚烯烃、发泡PVC ,TPR ,EVA 及聚氨酯泡沫具有极强的增白增艳效果;还可用于聚酯纤维以及涂料,天然漆的增白,对发泡塑料特别是EVA ,PE 有特效 ●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 FP127 在未加颜料的聚烯烃中用量为0.0005-0.0010%,在其他塑料中为0.005-0.050%特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特殊的增白性能,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低挥发性-无毒无味-不与发泡剂、交联剂反应●更多信息请参考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搬运及储存在搬运或使用该产品之前请查阅安全数据表。
若以适当的方式贮存在25°C以下的干燥区域,保质期为一年声明*以下信息替代了买方文件。
关于适销性或适用于特定用途,不存在任何明示或暗示担保。
我们所提供的使用建议,不得被视为侵犯任何专利权的原因。
对于因疏忽或违反条款、严格赔偿责任、民事侵权行为或与产品有关合同而产生的附带、结果性或间接损失,杰得佳概不负责。
买方唯一能要求赔偿的是买方的买价。
数据和结果以受监控的研究或实验室研究为依据,买方应根据预定使用条件进行检测,确认这些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
并未针对以下应用进行检测,因此不建议将产品用于:长期接触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血液;或植入人体。
荧光增白剂ob荧光增白剂ob-1不仅增白效果好,而且价格还便宜,那为什么有的塑料厂用荧光增白剂ob-1,还有的却用荧光增白剂kcb,荧光增白剂ob 呢?下面哲源就简单的给您分析一下荧光增白剂ob-1的优缺点,看完后,您就会知道什么塑料能用ob-1,什么塑料只能用荧光增白剂ob或者荧光增白剂kcb了。
一、耐高温是荧光增白剂OB-1的最大优势众所周知,塑料行业是一个很宽泛的行业,塑料的种类就有300多种。
塑料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大多数塑料的制造过程的温度较高,有的甚至达到了300度以上,目前也只有荧光增白剂ob-1能够承受350度的高温。
面对300度以上的高温,其他的增白剂只能望洋兴叹了。
以下是常见塑料荧光增白剂耐温极限。
OB-1:350℃;KCB:215℃;KSN:275℃;127:220℃。
二、荧光增白剂OB-1的色光强度高不同的荧光增白剂,色光会有不同,有的荧光增白剂发出蓝光,有的是亮蓝光,蓝紫光,蓝绿光等等。
我们都知道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原理是色光的互补,自然界大部分原料都是偏黄的,而且黄光加蓝光肉眼可见为白光,所以蓝光越重的增白剂,增白效果越好,添加量也就越少。
荧光增白剂OB-1分为绿颜色品相产品称为绿相,还有一种为黄颜色品相产品称为黄相,绿相发出的荧光偏蓝光,黄相偏蓝紫光,所以一般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哲源建议直接选绿相。
绿相荧光增白剂ob-1虽然不如ob、kcb等产品发出的蓝光强度高,但也具有相当不错的荧光强度,增白效果良好。
以下是常见荧光增白剂的色光。
OB-1:蓝光;KCB:蓝光;KSN:红光;127:红光。
三、荧光增白剂ob-1的是耐候性是劣势荧光增白剂ob-1最大的劣势就是耐候性。
在同等添加量、同等温湿度下,荧光增白剂ob-1,迁移析出量大,产品更容易发黄变色。
如果对产品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就不要考虑荧光增白剂OB-1,例如鞋材产品就用KCB,油墨就用OB。
以下是常见荧光增白剂的稳定性。
产品名称:塑料增亮剂产品型号:Q-HL-G-5C型英文名称:Plastic brightener产品介绍:塑料增亮剂顾名思义就是增加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光亮度的一种树脂,现如今随着国内外对环保治理的要求同时也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各项政策的落实。
国内外橡塑制造企业都在积极的提升产品的高质量化,目前国内增加塑料·橡胶光亮度的树脂有聚酯酰胺和荧光增白剂、高熔点蜡、润滑剂等这几类树脂,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这几类树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橡塑企业生产制造的需求,为此国内外许多橡塑助剂制造企业都在努力的改进产品的制造工艺和产品用途的稳定性。
为此我司在经过数次实验和严格苛刻技术配方分析后,采用了高聚酯树脂为载体、高结晶树脂、透明成核剂、高密度树脂为辅助载体研发开拓了这款改性塑料增亮剂;改性塑料增亮剂在经过多道工序改性后完全克服了普通增亮剂在没有经过改性使用后所产生的雾状析出物、光亮度不持久、耐高温性能差、异味大不环保、流动分散性能差、透光性能差等诸多缺点。
改性塑料增亮剂其产品优异特点是不影响·不破坏产品树脂的原有性能,在产品添加使用后改性树脂分子会迅速融入到产品树脂分子链中,有效的加快产品树脂分子的结晶速度和流动性;同时提高树脂分子链的密度;迅速在产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光光滑膜,从而使产品表面细腻光亮达到理想的光亮度。
改性塑料增亮剂其特点是产品使用后表面无析出物、光亮度持久、光稳定性能优异、耐高温、分散性能优越、耐老化性能优异、耐寒性能优异、环保无污染·无异味等众多优异特点…产品用途:塑料增亮剂现已广泛使用于注塑、吹塑、吹膜、淋膜、吸塑、涂塑、涂覆、拉丝、玻纤、化纤、尼龙、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塑料板材、再生塑料、塑料颗粒、塑料编织袋、硅胶、乳胶、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橡胶、高低压薄膜等诸多产品以及行业中…使用范围:注塑;挤出;吹膜;环氧树脂;橡胶产品形态:固态加工方式:添加型产品外观:珠状颗粒是否进口:否包装规格:25kg供货方式:现货(支持定制)产品熔点:≧140℃产地(厂家):临沂铭硕商贸有限公司。
94 I FOOD INDUSTRY I理论THEORY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分析文 林达源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二、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中荧光增白剂提取路径在我国食品生产工序中,食品包装材料多以塑料为主,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上,食品塑料包装均具有相应的选择优势。
然而,对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在其生产时,理应加强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管理,并且在塑料包装材料制成后,需对其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予以精准检测,提高材料安全性能,由此保证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材料中不含危害人体健康的荧光增白剂。
一般而言,消费者在误食含有荧光增白剂包装材料内的食品后,人体血液系统、免疫系统肝脏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侵害。
因此,为了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机体健康,需采取多种方法,顺利提取荧光增白剂,借此增加检出结果的准确度。
(一)索氏提取与热水提取对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检测人员可以采用索式提取法、热水提取法予以采样。
前者是要求检测人员先行对包装材料进行研磨、萃取,而后借助滤纸,对溶剂进行加热操作,产生的蒸汽能够伴随着导气管,促使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以溶液形态被萃取流入提取器内部。
此种方法具备高效性特征,能够符合检测人员快速提取待检测物要求。
后者是依靠阶梯式温度,对荧光增白剂加以提取。
根据学者李艳红在热水法与微波法对比结果中,最佳温度应为80℃,促进荧光增白剂的提炼。
(二)加速溶剂提取在对样品予以提取检测时,还可利用加速溶剂提取的方式完成提取操荧光增白剂作为具备增白效能的染料,对人体有害。
在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检测工作中,若能积极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监测荧光增白剂的添加,有利于维护食品安全。
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分型特征及其提取路径,经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白色程度度量检测法、紫外线定性定量检测法等方法,可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我国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的科学监督给予保障。
一、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分型特征(一)吡唑啉型荧光增白剂是主要用在工业领域中的染料添加剂,它在实际使用时,可以产生蓝色荧光,由此给人一种视觉白亮感,使用后方可达到补色增白的效果。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可见光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涂料、纸张、洗涤剂等领域,以提高材料的白度和亮度。
在PVC(聚氯乙烯)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量对最终产品的白度和外观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荧光增白剂用量的确定通常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产品的具体用途、所需的白度等。
以下将介绍一些一般性的PVC 荧光增白剂用量标准以及影响用量的因素。
### 1. 产品用途不同的PVC 制品,由于其用途的不同,对白度和外观的要求也有所区别。
例如,管材、板材、膜材等PVC 制品对白度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确定荧光增白剂用量时,首先需要考虑产品的最终用途,以确定所需的白度和外观。
### 2. 塑化剂和成分配方PVC 制品通常需要添加塑化剂、稳定剂、填料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的种类和用量也会影响荧光增白剂的使用。
在确定荧光增白剂用量时,需要考虑到这些辅助成分的相互作用,以保证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外观。
### 3. 荧光增白剂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荧光增白剂对于同一产品的使用量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荧光增白剂可以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类,具体选择取决于PVC 制品的加工温度。
此外,不同的荧光增白剂在光谱特性和荧光效果上也有差异,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荧光增白剂。
### 4.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PVC 制品的质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通常会规定一定的荧光增白剂用量范围。
在生产中,建议参考所在地区的标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 5. 实验和调试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和调试来确定最佳的荧光增白剂用量。
可以通过逐步增减用量,观察产品的白度和外观变化,找到最适合产品的用量。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过量的荧光增白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和可能的负面影响。
### 6. 环境和法规要求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法规合规性,有时候需要限制某些添加剂的使用量,包括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原理一、荧光增白剂的定义和作用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化学物质,也称为荧光漂白剂。
它能够吸收紫外线,然后发射出蓝色或紫色的荧光,从而提高某些物质的白度和亮度。
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纸张等领域中,能够使这些物质更加亮丽、鲜艳。
二、荧光增白剂的分类1. 亚磷酸酯类:主要应用于纺织品和洗涤剂中。
2. 羰基类: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中。
3. 聚苯乙烯类:主要应用于造纸工业中。
三、荧光增白剂的原理1. 荧光原理当荧光增白剂受到紫外线激发时,分子内部的电子跃迁至高能级激发态,并在极短时间内返回低能级基态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
这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所谓的荧光现象。
2. 白度提升原理由于荧光增白剂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出蓝色或紫色荧光,这些荧光与物质表面反射的可见光相叠加,使得物质表面看起来更加白亮。
3. 荧光增白剂与不同基质的作用原理(1)纺织品:荧光增白剂在纤维内部形成复合物,通过吸收和发射紫外线,提高了纤维的白度和亮度。
(2)塑料制品:荧光增白剂通过添加到塑料中,能够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涂层,并且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透明度和亮度。
(3)造纸工业:荧光增白剂通过添加到造纸浆中,在造纸过程中与纤维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提高了造纸品的白度和亮度。
四、荧光增白剂的应用1. 纺织品: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及其混合物中。
它们不仅可以提高衣物的白度和亮度,还可以增加衣物的柔软度和手感。
2. 塑料制品: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中,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它们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透明度和亮度,从而使得制品更加美观。
3. 造纸工业: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浆中,能够提高造纸品的白度和亮度,并且能够减少使用其他漂白剂的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五、荧光增白剂的优缺点1. 优点:荧光增白剂可以提高物质表面的白度和亮度,使得物质更加美观。
同时,它们不会对物质本身产生化学反应,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浅析塑料制品中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及其性能摘要: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广泛用于各种产品增白。
在塑料制品中也多有添加,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常用于塑料制品的荧光增白剂的性能特性及使
用方法,对各种产品的最高限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荧光增白剂塑料性能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荧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达到增白的效果。
一、荧光增白剂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种类
荧光增白剂可以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波长范围约为360—380 nm),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光或紫色的可见光,因而可以补偿基质中不想要的微黄色,同时反射出比原来入射的波长在400——600 nm 范围的更多的可见光,从而使制品显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其作用是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为补色成为白光,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
增白剂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造纸、洗衣粉、肥皂、橡胶、塑料、颜料和油漆等方面。
荧光增白剂在化学结构上都具有环状的共轭体系,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
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二、塑料制品中常用的荧光增白剂主要性能及用途
荧光增白剂从用途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溶性的增白剂可用于纸张,涂料,洗衣粉,棉织物的增白剂,另一类为水不溶性增白剂可用于化纤,塑料等增白。
塑料制品中常用的荧光增白剂主要有ob、ob-1、cbs-127、ksn、kcb 等,主要用于各种塑料增加色度、增白,减少色粉用量。
1、荧光增白剂ob
cas号:7128-64-5,化学名称2,2’-(2,5-二苯基硫代)双
[5-(1,1-二甲基乙基)]苯并恶唑。
分子式:c26h26n2o2s,分子量为430。
其产品外观为淡黄色或乳白色粉末,透光率为450nm≥96%、500nm≥97%。
从结构类型上说属苯并恶唑型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溶于烷烃、矿物油、通常的有机溶剂等。
荧光增白剂ob可用于热塑性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醋酸纤维、油漆、涂料、印刷油漆等的增白,荧光增白剂ob用于各加工阶段中的聚合物增白,可赋予加工品明亮兰白色光泽。
在实际使用中,荧光增白剂ob应以相当于塑料重量的0.01~0.05%添加,与各种塑料粒子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国外同类产品
有:uvitex ob。
2、荧光增白剂he
分子式:c24h16n2,主要成分是双苯乙烯型衍生物,分子量为332。
外观呈黄色粉末,色光为蓝白。
荧光增白剂he荧光强度好,白度高。
热稳定性好,300℃高温不分解。
分散性优良,极易与塑料混合均匀。
适用于pp、pe、ps、abs等塑料的增白增艳,特别适用于pvc型材、片材、板材、管材及电缆料的增白增亮。
在实际使用中,在每100kg塑料中加入荧光增白剂he 20--60g (与塑料原料重量百分比),特殊情况下(如填料比例高时)须经试验确定。
在pvc电缆料上荧光增白剂he用量只须pf的一半,白度远高于pf。
3、荧光增白剂kcb(fba 367)
cas号:5089-22-5(63310-10-1)属苯并恶唑类型荧光增白剂,化学名称为1,4-二(苯并恶唑基-2-基)萘。
外观呈淡黄色或乳白色结晶粉末。
荧光增白剂kcb广泛用于塑料,涂料,油墨,纺织等各个领域,能使产品不变色,不变黄,防止老化延长寿命的特点.荧光增白剂kcb
对各种塑料及塑料制品均具有很好的的增白效果,对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品增白效果更为优秀,对人造革制品的增白增艳效果特别理想,且具有长期存放不泛黄、不褪色的优点。
实际使用中,荧光增白剂kcb用量一般以被增白物重量的
0.01-0.05%添加为宜。
将该增白剂与所需增白的料粒充分混合均匀,进行成型加工即可。
4、荧光增白剂ob-1
cas号:1533-45-5,化学名称为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外观呈亮黄色结晶粉末。
该产品熔点为351-358℃,可耐375℃高温,是所有增白剂中耐热性最好的,特别适合高熔点塑料如聚酯(pet),ob-1有极强的荧光增白能力,良好的稳定性能,与很多聚合物的兼容性,是塑料制品有效的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abs、ps、hlps、pa、pc、pp、eva和硬制pvc等塑料。
ob-1通常也被用在涤纶矫正纤丝中,丙纶,锦纶纤维,尼龙和聚酯中添加了ob-1后加入也会明显提高白度。
在回收的聚酯纤维废料,瓶料和切片中加入ob-1后回料会显得更白,而且不同回收料的色度会变得更白一致。
荧光增白剂ob-1以塑料或聚酯料粒的0.01~0.05%添加在各种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前或聚酯纤维抽丝前,与塑料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5、荧光增白剂fp-127(fba378)
外观呈淡黄色或乳白色结晶粉末,最大吸收峰:368nm,最大荧光反射:436nm,比重:1.23g/m3。
荧光增白剂fp-127对各种塑料及塑料制品均具有很好的增白效果,对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塑料制品的增白效果更为优秀,对人造革制品的增白增艳效果特别理想,且具有长期存放不泛黄、不褪色
的优点。
将增白剂fp-127以相当于塑料重量的0.01-0.05%添加在各种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前,与塑料粒子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6、荧光增白剂ksn(fba368)
cas号:5242-49-9,分子式:c29h20n2o2。
外观呈亮黄色粉体。
不溶于水,能溶于三氯化苯等高沸点有机溶剂。
结构类型为二苯乙烯双苯并咪唑型化合物。
荧光增白剂ksn与ob-1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但对聚酯纤维及塑料制品的增白效果比ob-1更佳,而且与塑料的相溶性比ob-1更好,很少用量就能产生非常好的增白效果,这是ob-1远不及的。
ksn不仅耐高温性能优良,还具有卓越的耐日晒和耐气候性能。
荧光增白剂ksn还适用于聚酰胺,聚丙烯腈等聚合物纤维的增白,也可用于薄膜,注射成型和挤压成型材料中,在合成高聚物的任何加工阶段加入ksn都具有很好的增白效果。
将荧光增白剂ksn以相当于塑料或聚酯料粒重量的0.01-0.05%添加在各种塑料成型加工前或聚酯纤维拉丝前,与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荧光增白剂的机会很多。
只要不超过一定标准,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少好处。
但如果过量的与它接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科学实验表明,荧光增白剂被人体吸收后,不象一般的化学成分容易被分解。
万一身上有伤口,如果其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相结合,便会阻碍伤口的愈合,并且除去它非常不易,只有通
过肝脏的酵素分解,这无疑的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据医学临床实验证实,荧光物质可以使细胞产生变异性,变异荧光物质可以接收可见光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或放射线,在将这些能量转为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如果对荧光增白剂接触过量,可能有潜在的致癌因素。
因此在加工塑料制品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个荧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标准添加,不得随意增加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