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手指”穗、多穗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农业2016年第6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1.品种特性。
玉米有些品种分蘖性强,有些品种分蘖性弱。
一般情况下,玉米顶端优势强的品种产生的分蘖少些,顶端优势弱的品种产生的分蘖多些;密植品种分蘖多些,稀植品种分蘖少些。
2.苗期高温、干旱造成的影响。
玉米苗期如遇到高温、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造成主茎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就会出现分蘖现象。
玉米的生长受到影响,顶端优势受到了抑制,而此时光照强度较大,制造的养分较多,从而促使植株产生较多的分蘖。
3.密度的影响。
种植密度过小,个体发育过于充分,容易发生分蘖。
对植株体内养分的损耗和对生长造成的影响。
拔除分蘖的时间以晴天的上午9时至下午5时为宜。
但是,作为青贮玉米或青饲玉米生产的地块,田间出现分蘖后不用拔除。
三、多穗现象(一)症状多穗指一般表现为“手指”穗和多穗,1株着生2个以上穗,每节腋芽只成1个穗,称为多穗;1个节腋芽处次生出多个次生腋芽,形成如手指状的称为“手指”穗,多个无效穗,影响产量。
(二)产生多穗的原因1.遗传因素。
从玉米的生育规律看,雌穗又称果子穗,为肉穗花序,5个节外,下部每7节、第8节的腋芽能导致营养不良,1就形成了多穗现象。
会抑制茎秆生长,1果穗的生长和发育,2.严格化控剂的使用:拔节前严禁使用化控剂,避免玉米的茎叶生长受到影响。
3.玉米大喇叭口期及时补充氮肥,保证水分供应,促进玉米正常生长,减少多穗或畸形穗的发生。
4.及时防治病虫害。
5.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四、空秆现象(一)症状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分化出雌穗;二是果穗结实20粒以下,甚至没有籽粒。
河南农业2016年第6期(上)次性肥,肥料本身含量比玉米实际需肥总量低,前期一次性投入,中后期脱肥。
而且,一次性肥中磷钾肥总量不足,导致氮磷钾配合比例不当,增加空秆。
2.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导致单株穗数减少。
玉米为什么会畸形玉米畸形产生原因及预防技术措施玉米畸形穗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严重减产。
玉米畸形穗产生原因复杂,农户们必须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应对该现象的发生。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通过对玉米畸形的类型、产生原因剖析后,提出了预防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
1、玉米畸形的类型1.1秃尖穗表现为在玉米穗前部没有或者极少有籽粒,一般发生在玉米穗前部3-5cm处。
在大田生产中较为普遍。
1.2 缺粒穗表现为玉米穗全部或者大部分部位籽粒稀疏。
在大田生产中,个别年景较多。
1.3籽粒未灌浆穗表现为玉米穗上籽粒很小或者只有表皮。
多在受灾年份发生。
1.4啤酒瓶果穗又叫拧尖果穗表现为玉米穗正常成型,但果穗行数较正常穗减少一半。
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年份较多。
1.5 生长受阻穗又称钝穗综合症或者啤酒听果穗。
表现为玉米果穗长度和粗度明显变小,行粒数明显下降,其他穗部性状不变。
1.6 香蕉穗又叫拉链穗,表现为玉米穗整行籽粒的缺失,果穗弯曲,籽粒类型较多。
外形像香蕉而得名。
在大田生产部多见。
1.7 空包穗又叫滞育穗,表现为玉米果穗基部发育正常,穗顶部发育停止较早,果穗上有稀疏的籽粒,外边果穗包与正常穗无异。
1.8 流苏穗表现为玉米雄穗上长出果穗。
1.9 籽粒红线穗表现为在果穗顶部普遍发生,在籽粒的两侧出现红线且延伸到顶部。
1.10 花束穗又叫多穗综合症,表现为在玉米果柄上有花束状的果穗,是一个穗柄上生出许多果穗。
多使可达5-6个穗。
1.11 腐病穗表现在果穗因病害造成的果穗籽粒上有白色、红色或绿色的腐霉菌,有的部分果穗出现,有的整个果穗出现。
1.12 萌穗表现在玉米未收获前或者收获时,玉米籽粒萌发出芽,并且往往伴随着穗腐病发生。
1.13 杠铃穗表现在玉米果穗中部发育异常,籽粒较少或者没有籽粒,而玉米果穗的基部和顶部发育正常。
1.14 手掌穗表现在雌穗的中部分出几个小穗,且玉米果穗顶端扁平,性状犹如手掌。
1.15 畸形混合穗表现为在一个果穗上会出现以上二个或者二个微黄色的籽粒。
浅谈玉米果穗畸形的发病原因及防治作者:樊志鑫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5期一、玉米果穗畸形的发病原因玉米果穗出现畸形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气候条件、播种时间、种植品种、种植密度、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等。
具体而言,玉米果穗畸形的常见症状和发病原因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空杆、秃尖的发病原因空杆的表现症状是果穗结粒低于20粒。
在进行肥水管理时,肥力越低,空杆率就会越高;和配方施肥相比,单一施肥的空杆率比较高;和三元肥料相比,二元肥料的空杆率比较高;如果氮肥施用过量,就会出现氮、钾以及磷等营养不协调的问题,导致营养生长过旺,为雌穗的发育分化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出现空杆情况;另外,高温、授粉不好以及连阴雨等情况也会引发空杆问题。
秃尖的症状表现是在穗尖处没有籽粒或者是籽粒的数量比较少。
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籽粒在发育初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干旱高温、多云天气以及连续阴雨天气等。
(二)多穗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多穗综合症的重要特点在于一个穗柄上长出了许多果穗,最多可达6个穗,因为和香蕉状比较相似,所以也被称为香蕉穗。
对于边行果穗而言,既有可能发育较好,也有可能发育成少数瘪穗,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缺少花粉或者是花丝抽出较晚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害虫咬断了雌穗上的花丝,导致花粉量减少,进而出现了多穗综合症的现象。
(三)籽粒异常的发病原因籽粒异常主要体现在杠铃穗、缺粒、空包穗、籽粒未灌浆以及滞育穗等几个方面。
其中,杠铃穗的表现症状是玉米穗的中部发育异常,底部及顶端发育正常。
对于一些含有甜玉米遗传基因的玉米品种而言,在雌穗形成期,如果遇到了低温天气,就极可能出现这种问题。
籽粒未灌浆指的是一些玉米籽粒只有表皮,属于一个空壳。
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在授粉时,出现了高温干旱天气,造成受精不完全,只进行了胚的受精,没有对胚乳进行受精。
对于缺粒来说,指的是籽粒很少,只有少数籽粒进行了授粉,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雌穗在形成期间,穗的顶端组织受到了损伤,例如干旱低温、虫咬以及营养不良等,进而影响了它的纵向伸长。
玉米增加穗粒数的调控措施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增加玉米的穗粒数,显然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进而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
下面就介绍一些玉米增加穗粒数的调控措施。
一、适量施肥
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穗粒数。
其中,氮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最为直接,过度施用氮肥会导致玉米的生长过旺,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因此要根据所种玉米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品种性状及发展阶段,进行不同的施用量。
二、选择适宜的品种
不同的品种在穗粒多少方面表现不同,所以玉米种植者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应该根据所选品种的生态环境,来合理的调整施肥方式和施用量。
三、正确的播种期
在确定种植玉米的时间时,应该注意当地的温度、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同时要避开信息险。
将玉米播种期确定在早春至晚春期间,可以保证它在适当的温度、光照下,获得更好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玉米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攻击,这些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穗粒数。
因此,玉米种植者一定要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增强抵御力。
五、良好的管理
玉米生长过程中的管理措施也同样会对其穗粒数产生重要影响。
要及时除草、松土等,可以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加强通风和光照,提高产量。
总之,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增加穗粒数是农业生产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施肥、品种选择、播种
期、病虫害防治和良好管理等方面多下工夫,从而获得更好的丰收效果。
夏季巧防玉米香蕉穗
玉米香蕉穗的发生给玉米的产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防治玉米香蕉穗成了保护玉米的重点,接下来我们对玉米香蕉穗来进行一下详细的了解。
夏玉米的“香蕉穗”属于一种畸形穗,具体表现为植株长势较高,茎杆纤细,主穗发育不良,无籽粒或籽粒相当少,在一些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甚至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似香蕉穗,授粉不良或没有授粉。
同时,一些植株中部连续3~4片叶也有雌穗长出,形成单株多叶多穗。
对作物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预防玉米香蕉穗的生成呢?
农业生产上主要采取的方法:
一是要适期播种,播种时不贪早。
春玉米则要避开早春的极端气温,要等到地温稳定在14℃以上再下种。
二是要合理种植密度,玉米植株密度过大,则会导致部分玉米授粉不良,从而致使玉米“香蕉穗”的形成。
三是要注意肥水,肥水过大,玉米植株营养过剩也会促使潜伏腋芽分化发育,从而形成一株多穗现象。
预防玉米“香蕉穗”的生成,农业上主要靠适期播种,播种时不贪早,这是防治玉米香蕉穗最佳措施。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2021.3 植保技术鲜食玉米几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王军刚 张宗兴刘林张玉林何飞导读:近年来鲜食玉米种植面积 逐年扩大,但生产中多穗,香蕉穗,茎基部分蘖,天花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秕籽,倒伏,牛 鞭苗7种现象常困扰种植者,对 这7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 阐述,并提出了对应措施,以供参考。
玉米香蕉穗王军刚,四川海迈种业有限公司,成都,610066,电话:136****6672张宗兴,刘林,张玉林,何飞,四川海迈种业有限公司收稿日期:2020-11-30鲜食玉米作为餐桌上的一种独特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 各地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但生产管理中出现的多穗等现象经常会困扰种植者,现就比较常见的7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 应对措施。
1玉米多穗多穗是指玉米连续几个茎节处均长出雌穗的现象。
多穗是玉米 的生理性现象,玉米的每个茎节处都有腋芽,除顶部5~8节腋芽不发育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中上部的腋芽可发育成果穗。
一般情况下,只有1~2腋芽可以分化成果穗,但有时会出现3个以上果穗同 时形成,造成商品穗过小,影响经济效益。
其形成一般有以下几个因 素:①品种特性。
多穗的形成与品种本身的特性有关;②营养过剩。
植株的营养过剩也容易发生多穗现象。
预防措施:①水肥不易过多。
一般地块667 m 2整个生育期施复 合肥(15-15-15)75~100 kg 即可;②选用适宜的品种;③人工掰掉除主穗外的果穗。
2玉米香蕉穗香蕉穗是指在1个腋芽处长出了多个果穗,穗茎相连形似香 蕉。
香蕉穗发生后除主穗外其余果穗均不能正常生长,并且主穗的商品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播期不适或异 常气候影响。
播种过早,移栽后遇到倒春寒天气,或者玉米雌穗分化期遇到高于35益的高温干旱天气时,主穗发育受到抑制或者死亡, 在充足的营养环境下诱发茎节处萌生新的雌穗;②品种特性。
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当前,在农业生产中,甜糯玉米的种植范围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甜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分蘖多穗,严重时会大大降低其品质和产量,因此,对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实现甜糯玉米增产提质。
本文对其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在生产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甜糯玉米;分蘖多穗;防治措施近年来,国内积极探索甜糯玉米分蘖多穗现象产生原因,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各个品种特点,分别选取甜玉米和糯玉米若干品种开展试验工作,并且对生产中反复出现分蘖多穗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经常与种植户、经销商、农户进行咨询探讨,分析总结了分蘖多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甜糯玉米概述及分蘖多穗的特征玉米别名有很多,如苞米、苞谷、玉茭、蜀黍,属目为禾本科玉蜀黍,是草本植物一种,生长期是一年,当前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的甜糯玉米,是杂交品种。
它的形成源于人为选育和驯化杂交,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蘖多穗现象,被判定为返祖现象。
相比普通玉米,甜糯玉米发生此种现象概率更高。
甜糯玉米发生返祖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在特殊的外界因素强烈刺激下,内外因同时作用之后产生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分蘖是由甜糯玉米靠近基部节间节上腋芽形成,很少看到顶部优势产生分蘖现象。
玉米节间继续伸长,上面腋芽不断生长发育,形成雌穗。
当然,腋芽发展成为雌穗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必须有激素在果穗发展过程中产生,借助一定力量,从植株体内索取营养物质,对其它幼穗进行抑制,防止分化及发育[1]。
通常只有1~2个腋芽可以形成果穗,其它腋芽会逐渐退化。
分蘖时间:对于玉米而言,最早出现分蘖的时间是出苗发芽时期;若穗花期以后出现分蘖,对玉米产量不会有太大影响,也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进行防治。
大量发生分蘖的时期在玉米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在此期间,玉米极度敏感水肥条件,如果分蘖在这时大量发生,会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分蘖部位:通常情况下,根茎部是玉米分蘖的主要部位,可以采取中耕培土方式,增强抑制玉米分蘖。
农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1期 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任军杨久臣杜荣才王志远王富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10)
摘要从品种、气候、施肥、病虫危害等方面阐述了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科学施肥、 合理密植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甜糯玉米;分蘖多穗;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1-0074—02
Causes of More Tillers Spike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Sweet and Waxy Corn REN Jun YANG Jiu-chen DU Rong—cai WANG ZlIi—yuan WANG Fu—guo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of CAAS.Beijing 1oo810) Abstract Causes ofmore tillers spike for sweet and waxy corn were elaborated from varieties,climate,fertilization,pest and disease etc,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roposed,including choosing suitable varieties,scientific fertilization,reasonable density 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sweet and waxy com;more tillers spike;causes;measures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中品开元种子有 限公司,是主要生产经营的甜糯玉米的专业公司。近几年来 该公司经营的甜玉米品种有绿色超人、绿色先锋、绿色天 使、中甜2号、甜玉10号、东方甜1号、品甜8号、品甜9 号、中甜300;糯玉米品种有品糯28号、中糯1号、中糯2 号、中糯301号、中糯304号、中糯309号、中糯302号、中 糯318号、天紫23号等品种,在生产中多次出现分蘖多穗 现象,时常有种植户和经销商进行咨询。现就此现象进行产 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甜糯玉米产生分蘖多穗的原因 玉米(Zeamays L.)又名玉蜀黍、苞谷、苞米、玉茭,是禾 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现在生产上应用的甜糯玉 米杂交种,是人为选育与驯化杂交形成的生产用种,在生产 过程中出现分蘖多穗现象应该属于返祖现象,甜糯玉米发 生这种现象的情况比普通的玉米杂交种要严重许多。这种 返祖现象是在甜糯玉米生长过程中,遇到特殊的外界条件 刺激而产生的,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甜 糯玉米靠近基部节间节上的腋芽容易形成分蘖,顶部优势 明显产生分蘖的情况比较少见【1-21。节间伸长的节上腋芽可 以发育成雌穗。并不是所有的腋芽都能发育成雌穗,在果穗 发育过程中会产生激素。促进植株体内营养向其体内传输, 抑制其他幼穗的分化发育。一般可形成果穗的只有上部1-2 个腋芽,其余的均退化。 分蘖时间:玉米最早发生的分蘖可能在发芽出苗期;若 分蘖发生在穗花期以后,则不会明显影响玉米的产量,因 此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进行防治。玉米的苗期和大喇叭口 期是玉米分蘖大发生的时期,此时玉米对肥水条件非常敏 感,因此此期大量发生的分蘖会对玉米的生产发育产生不 利影响。 分蘖部位:玉米分蘖的部位一般在根茎部,为了取得较 好的抑制分蘖效果,可进行中耕培土。若分蘖或分枝现象是 由病害造成,其表现为全株发生症状。此种原因的分蘖只能 通过提前对病害进行预防而加以防治。
玉米“手指”穗、多穗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一、表现形式
玉米的"手指"穗或多穗表现为在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叶)处同时长出多个
小穗,形似手指状,基本不结籽。多穗是甜玉米的特性,但若连续在不同的茎节
处抽出太多的果穗就属异常
二、 形成原因
1、遗传特性:从玉米的生育规律看,雌穗又称果子穗,为肉穗花序,玉米
除茎杆上部5个节外,下部每个节的叶腋处都有腋芽,即雌穗原基,如果外界环
境条件具备,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
但不是所有的腋芽都能发育成雌穗,只有其中条
件最好的一个穗子能发育成穗。这是因为在这个穗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激素,促进植株
体内的养分向其体内传输、抑制其他幼穗分化和发育。甜糯玉米品种多穗性强,一般茎秆上
会出现多个果穗,一般只有上部第6、7、8节的腋芽能发育成果穗。
2、严重干旱:玉米原产热带,属短光照作物,在异常气候条件下,雌雄穗
分化阶段,拔节前严重干旱,正处于雌穗分化阶段,造成果穗主轴停止发育从而
使果穗柄(短缩的茎杆)上的潜伏芽萌动发育形成了"手指"穗。当"手指"穗抽丝时
雄穗则到了散粉末期,此时基本无花粉供应从而结实很差。
3、低温寡照:玉米尤其是超甜玉米雌穗幼穗分化敏感期,受气温等影响较
敏感。低温过低,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雌穗分化受到影响,使果穗的主轴不再
发育,中断养分运输。雌穗花丝吐丝不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影响授粉、
受精,导致第一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因此,多余营养供给下一个果穗发育,若第
二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营养又供给再下一个果穗发育,即使后期果穗正常
发育,田间已无花粉可授。因此,都不能结实而形成了多穗现象。对阴雨寡照敏
感的品种尤其严重。
4、大肥大水:穗发育阶段土壤养分太足、水太多,即大水大肥使茎节上的
多个腋芽萌动发育,形成了多苞现象。主要原因是在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若水肥
充足,过多营养物质植株无法消耗,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若散粉期遇雨,花粉
吸水破裂不能正常授粉,也会造成多花丝空杆现象。大肥、大水是玉米形成多穗
现象的原因之一。在玉米拔节后的雌穗发育阶段,如果肥水充足,会造成碳、氮
代谢不协调,影响糖类等矿物质向果穗运输与积累.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多个
雌穗花序发育成熟而形成多穗,此时如果发现多穗,应积极组织人员把多余的果
穗掰掉,只保留1―2个果穗为宜。
5、病虫危害: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危害,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正
常形成,造成多穗现象。玉米受粗缩病等病害危害也会出现多穗现象。这是因为
玉米粗缩病病毒在玉米体内能产生激动素等激素,会打破玉米体内的激素平衡,
导致第一雌穗的穗位优势丧失,形成很多小穗子。病株一般节间缩短、矮化,部
分轻病株仅比正常株略矮,其叶背通常可以检查到病害特征性症状“蜡白条”。
6、不合理的种植方式:不同的品种种植密度要求不一,密度过大.叶片相
互遮阴,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无法正常受精结实.加之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
下一雌穗发育成熟,从而形成多穗。
三、防治措施
1、抽雄开花期供应充足水分,防止干旱。
2、根据甜玉米生长发育规律适时施肥,掌握好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避免养
分过剩。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适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全生育期施肥量约为
N:P2O5:K2O=45-50:20-24:35-40,其中以复合肥作基肥,磷钾肥早施,氮肥
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攻苞期施入。
3、及时打掉多余的侧苞,只保留1―2个果穗为宜,以集中养分供应上部果
穗的正常发育。
4、因地适时适法栽培,良种配良法才能获得高产。选用已通过省品种审定
的甜玉米优良品种。
5、根据品种的异质性规划种植区域。异常现象的发生虽然与品种的异质性
有关,但决不属于种子质量问题。栽培管理技术、气候条件等对产量都有很大的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