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团队进行了一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了解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推动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研究目标:通过调研了解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调研对象:包括养老服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老年人及其家属等。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 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情况整体还不完善。
尽管养老院数量在增加,但仍然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
此外,大部分养老院设施陈旧,服务质量不高,并且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
2. 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调研结果显示,政府相关部门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提供用地、资金等支持,推动了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
然而,仍然存在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
3. 老年人需求及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更为迫切。
老年人普遍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关怀和陪伴,享受到更多社交交流的机会。
然而,目前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往往偏重于生活照料,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面需求。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养老服务机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大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增加养老院数量,并改善设施和服务质量。
同时,鼓励发展多样化形式的养老服务,如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2. 缺乏专业化人才的问题: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同时,鼓励各类机构和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更多具备养老服务专业能力的人才。
辽宁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分析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搜集资料,以辽宁两所养老机构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医疗设备及急救设施等需求较大,并且大部分养老院很难满足老年人的护理及医疗需求。
文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养老院现状调查分析,找出当前养老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养老院 ___提供合理化依据。
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依然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由于社会分工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现状。
虽然近几年机构养老发展迅速,但还是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养老的需要。
xx年末全国65岁以上人口为13,815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4,994万人。
2000~xx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从9.9%上升到13.1%。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一些学术期刊等资料来收集养老机构的类型、特点等相关资料,并对其他学者对于机构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归纳和分析。
同时,通过 ___ ___ ___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社会调查法。
为了对辽宁的养老机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笔者通过对沈阳两所有代表性的养老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养老院的___及该养老院的老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养老院存在的问题,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来进一步提出合理化意见。
(二)数据与调查内容1、数据。
数据沈阳两所养老院,A养老院为民营性质,共有300张床位,床位基本全部入住。
其中,病、残、困老人居多,需要介助和介护的老人占50%以上。
90岁以上老人有30多名。
收费标准为500~1,000元左右。
B养老院为公办民营性质,共有1,146张床位,现已入住600人,以 ___计算,入住率达到80%。
收费标准为1,800~3,500左右。
调查问卷采用非概论抽样中的偶遇抽样方法,A养老院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B养老院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
Y圆桌论坛UAN ZHUO LUN TAN 辽宁省老年人状况及养老产业现状分析①冯卓摘要:本文以辽宁省养老产业为研究背景,分析辽宁省老年人现状及养老产业现状。
关键词:辽宁;养老产业;现状分析一、辽宁省老年人口状况(一)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加大1996年辽宁省先于全国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4年,辽宁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860.9万人,占总人口的20.28%。
2010 2014年期间,辽宁省共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人152万,平均每年增加30.4万人。
从分析结果看,辽宁省老龄人口数量已经提前达到预期的峰值水平。
(二)老年人口抚养比加大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当辽宁省老年人口靠劳动收入、离退养金和子女亲属提供的占大多数。
其中子女赡养、亲戚支助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1.06%,其次是自己工作挣钱、配偶挣钱和离、退、养老金,所占比例分别为21.29%和19.55%,政府低保、抚恤金、社会救助紧跟其后,所占比例为16.11%,而商业保险和其他(积蓄、房屋出租、其他投资所得)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占8.64%和3.45%。
(三)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急剧变迁,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世纪年代起,我国过去实行的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对现在60岁以上老人的影响极为明显。
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城市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家庭规模明显缩小,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
根据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3.1人。
二、辽宁省养老产业现状(一)养老日用品提供业养老市场是目前国家比较关注一个方面,由于我国老龄人口呈现上涨的趋势,但老龄产品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整体需求。
根据国际市场常见老年产品为代表,国际研究院将老年产品分为以下几类:服装、食品、助行产品、药品、保健品、康复及护理品、视听辅助用品、美容品、文化娱乐用品、智能用品和医疗器械。
这些用品涵盖了整个养老日用品的范围,但是在这些产品中由于需求不同,像轮椅、助听器、血压仪等老年人需求较多的产品市场上供应也较多,但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像智能用品和美容品等大家普遍不太关注的产品在销售上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养老日用品的提供还需要政府和企业拿出更有效的方法,让老年人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能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上,跨出一步。
完善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速度和规模也日益加速,辽宁省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1%,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辽宁省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需要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养老问题。
养老服务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问题,也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为手段,形成有机衔接、覆盖全面、高效运转的服务体系。
目前,辽宁省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养老院设施和服务水平不够高,社区养老机构和服务模式不够丰富多样,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等。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针对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对完善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探讨如何完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的转型升级和发展;3. 提出针对珍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方案和建议,为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本次研究的意义主要有:1. 提高对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为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支持和动力。
2. 推动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 增强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社会的整体养老保障水平。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等方面;2. 探讨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方向和途径,包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发展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3. 就辽宁省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出方案和建议,如提高养老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的质量和多样性、增加养老服务人才的数量和提升其服务水平等;4. 结合现有资料、网络调研、实地观察等综合方法进行研究。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02•【字号】盘政发[2014]20号•【施行日期】2014.07.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盘政发〔2014〕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4号)精神,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注重统筹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的主导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和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盘锦的重要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全市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40张。
基本建成集应急救助、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信息化网络系统。
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
城区建立起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
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养老护理员培训率达到90%,持证上岗率达到80%。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面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富有创新活力的龙头型企业,形成养老服务产业。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
为了解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本次调研对相关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访谈,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以下是本次调研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养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1. 养老院建设本次调研发现,在各个城市和乡村,养老院的建设得到了积极推进。
养老院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然而,仍有一些地区的养老院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2. 社区养老中心建设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在一些城市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这些养老中心提供了各类日间照料、康复服务和休闲活动等,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和舒适的养老环境。
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比较滞后。
三、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保障1. 医疗保障调研发现,在大部分城市,老年人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医保政策也对老年人有所倾斜。
但是在偏远地区和一些低收入群体中,医疗保障的问题仍然存在。
2. 护理服务护理服务在城市和乡村也得到了较好的建设和发展。
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护理和照顾的需求。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力资源匮乏,护理服务尚需加强。
四、养老服务体系的管理和运营1. 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调研发现,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一些机构中,管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 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调研显示,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模式创新,运作良好。
但是,也有一些机构面临着财务困难和运营不善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五、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和建议1. 增加对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的全面覆盖,提高服务质量。
2.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不同个体有不同的养老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如居家护理、社区养老中心等,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盘锦市智慧养老产业变动及整体产业发展联动研究报告盘锦市智慧养老产业变动及整体产业发展联动研究报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行业一直是未来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的行业之一。
盘锦市作为辽宁省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市场早已看到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并在智慧养老产业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进行建设。
一、盘锦市智慧养老产业变动盘锦市智慧养老产业的建设是近年来盘锦市的一项重点工程,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服务水平,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一方面,智慧养老产业的建设为盘锦市老年人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服务方式。
例如,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智慧养老平台将老年人的病历、药品、护理、健康内科等相关信息与医生、护士等相互关联,实现全面的智慧医疗服务。
同时,智慧养老平台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老年人的安全监测和日常生活照料,以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另一方面,智慧养老产业的建设为盘锦市打开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盘锦市政府公布数据,目前盘锦市智慧养老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格局。
从业人员达到了近万人,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初步形成了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企业发展到养老产业综合服务的全产业链。
二、整体产业发展联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建立不仅为盘锦市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推动了整体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盘锦市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推进整体行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盘锦市政府加大了对养老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鼓励养老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费用,推出多样化服务模式等,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前来就诊和住宿。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
盘锦市政府在建设智慧养老产业时,也在着力完善相关的养老服务设施。
政府鼓励社会投入,引导市场发展,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最后,政府推进了养老服务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政府鼓励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养老服务平台,以提供更新、更便捷的服务。
辽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辽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显示,辽宁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620万,占中国总人口的14.5%,而且正以年均3.2%的速度快速增长。
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以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都形成了巨大的服务需求。
老年人正在成为显性群体。
因此,发展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政府及科研机构今后共同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财政政策支持视角探索适合辽宁省省情的养老服务业体系,对于解决老人养老难题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从1996年辽宁省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已走过了近十五个年头,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调研,了解到辽宁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养老服务主体的单一性。
目前,辽宁养老服务主体仍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统一由政府民政部门管理,包括各类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机构及相关设施,都由政府及各级财政支持,对现有养老服务、老年文化、卫生、康体服务等进行福利性投入。
由于财政资源有限,无法惠及所有老人,老年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从这些养老机构获得服务,而那些尚不具备资格的老人便无法获得养老服务。
此外,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和垄断,市场缺乏活力,成型的产业尚未形成,仍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
2.养老服务供不应求。
从辽宁省养老服务业的供求对比表(表1)中可见,目前养老服务业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如收养机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全省有1 149个,相对于有需要的老年人(39.92万人)来说只能服务其中的9.3万人,供求比为1?4;而家政服务等一般生活服务中仅有1/3的比例服务于老年人;健康疗养、临终关怀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有效服务更低。
但是,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的却很有成果,完全能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1]。
3.养老服务模式趋于社区居家为主。
养老模式主要有机构养老、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三种。
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凸显,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我对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养老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以多种形式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一种机制。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和老年人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
因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福利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1.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这些政策文件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规范,促进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量的老年人福利机构被兴建和扩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不断涌现。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供财政支持、减免税费等,来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
2.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的问题尽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
养老服务机构在一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较为集中,而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养老服务设施和资源。
这导致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程度不高的问题。
其次,养老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一些养老机构存在着服务质量差、管理混乱等问题。
有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受到虐待,甚至死亡,这对老年人的权益构成了严重威胁,也损害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声誉。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发文字号】盘政办发[2017]73号【发布部门】盘锦市政府【发布日期】2017.06.05【实施日期】2017.06.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盘政办发〔2017〕7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6月5日(此件公开发布)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办发〔2014〕46号)和《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盘政发〔2014〕20号)精神,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聚焦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核心目标,树立国际化视野、站上国家平台、对标先进地区、结合我市实际,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投资多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智慧化、服务优质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市建设国际化中等发达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1.深化养老体制机制改革。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各类养老服务领域,鼓励探索公办养老设施以公建民营等运营模式运行。
2.全面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
支持小微型或多网点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3.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促进各类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微利的养老服务组织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辽宁省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作者:王怡舒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第09期
摘 要:2017年,在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后,辽宁省盘锦市政府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如配套法规及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社会组织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此,应从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入手,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完善市场维度下社会机构养老项目经营困境的治理,优化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和标准。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6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9-0042-0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7年印发了《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养老服务平台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壮大”这一建设目标。
一、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017年盘锦市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制定了包括《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在内的多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从引入市场机制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方面提出了方案设计和具体措施,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养老服务供给,强化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目前,盘锦市已经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服务体系框架。
1.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与功能建设。第一,注重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一是推进县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如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着手搭建全省首家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建筑面积将达到13 000平方米,预设床位300张;二是推进农村敬老院改造,完成了8个农村敬老院消防改造项目,不断增加和完善农村敬老院文化、娱乐、康复、医疗等服务功能。第二,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健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截至2017年底,盘锦市区和农村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8%和53%,跃居全省前列。第三,推进市级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平台涵盖七大板块:医疗服务、家政服务、日常养老、情感服务、老年用品、法律援助、临终关怀等,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标准化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第一,推进养老院“公建民营”新模式。一是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资助,推进盘锦市老年养护院建设;二是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对社会福利院实行社会化运营。第二,推进医养结合。盘锦市确定了3家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致力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第一,简化养老服务审批程序;第二,对公办养老机构员工实行制度化、长期化激励措施;第三,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使民办养老机构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推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改革工作。
按照《盘锦市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盘锦市梳理出《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12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编制《盘锦市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试行)》《盘锦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规范(试行)》2个盘锦市地方标準,并在9个养老机构和9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
二、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取得系列成效。盘锦市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出台了多项政策,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建设的目标及措施,取得了系列成效。第一,通过对县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农村敬老院、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及市级居家养老实惠服务平台等的建设与改造推进了养老设施建设;第二,通过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及旅游休闲避暑养老产业发展等不断探索开拓养老服务新模式;第三,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体制改革,使民办养老机构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有不少社会组织代表在访谈中表示:“市、区以及街道的领导们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供给,对我们进行了多次指导,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2.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和养老产业。第一,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盘锦市养老服务相关社会组织基于国际化、标准化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例如有的社会组织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养老”,构建“1+1+N”的服务模式,即一个智能服务平台、一个服务热线和N项为老人生活服务,使用机器人和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养老工具,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及长期跟踪管理,综合采用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服务方式,解决老年人生活需求、安康需求和社会需求。第二,开展旅游休闲避暑养老产业。通过研究《盘锦市引客入盘奖励政策》,内含承接京津冀养老产业外溢内容,探索吸引游客短期居住民宿体验“候鸟式”养老;推进旅游休闲避暑养老民宿建设,全市民宿和旅游小镇已按计划建成形成接待能力;大洼区向海街道石庙子村的旅游休闲养老产业模式获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全国养老模式优秀案例。
三、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及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盘锦市政府出台了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相关激励政策,但在养老服务购买范围和内容、供给主体选择、社会组织运行管理、项目风险跟踪、服务绩效评价及监管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在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盘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锦市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政企之间的协作沟通机制尚存在问题,如在实地调研中,有社会组织代表谈到:“既然允许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就应该给予社会组织相应的运营权力,但现实是运营中掣肘较多。比如,我们对提供养老服务用的房屋的装修和装饰等做出任何调整都要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汇报,这严重影响了我们提供养老服务的效率。”在供给主体选择、风险跟踪及质量监管方面,盘锦市政府的把控还需更加严格,如有社会组织代表谈到:“有一些社会组织看到政府给予(养老服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也进来掺一脚,但是实际做的并不是真正提供(养老)服务的事情。”
2.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补偿机制有待完善。目前,盘锦市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成本核算依据、政府补偿标准及范围及仍不够清晰,政府尚未对不同类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仍未完全到位。养老服务具有多样性,盘锦市不同区县的养老服务需求及服务成本存在差异,社会组织承担不同类型养老服务公益性消耗存在差异,使得社会投资者始终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政府尚未建立相应的经营风险补偿机制,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及补偿机制不够完善[1],时间长了导致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开始下降。有社会组织代表谈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费用是两万五,而我们(过冬)交的取暖费就要将近两万块,我们的运转处处都需要资金,政府给予的补贴实在是杯水车薪。”还有社会组织代表提到:“养老产业效益低、风险高,各方面维护都需要资金,人工成本也高,微利需要规模效益,搞不好就亏损。如果收费高,人们接受不了,不愿意将老人送来,规模就无法达到;如果收费低,资金就不能维护我们的日常运转,长期就会亏损。”更有社会组织代表感叹到:“我们的房租、水电费、人员工资等费用合计算下来,很难盈利。随着人员工资等成本不断提高,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的运营状况将变得更加不容乐观。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提供好养老服务的信心也有,决心也有,爱心也有,但最后(因为资金问题)搞得半途而废’。”
四、完善盘锦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机制。政府职能定位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有重要影响,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在养老服务政策制定、养老服务资金支持、养老体系建设统筹与宣传、相关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作用,明确政府职责的同时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确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在确保政府保障兜底性、福利性服务的基础上,其他各类服务则充分交给市场和社会主体[2]。盘锦市政府可根据购买养老服务的成本优势以及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的能力等综合因素,确定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类型及范围。可通过居民意愿调查与分析,明确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有效方式,同时建立和完善盘锦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招投标制度、监管与评价制度等制度。
2.加强社会组织养老服务项目经营困境治理。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期间,盘锦市政府应注重衡量养老服务的可变需求以及养老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等,避免社会组织承担过多风险,同时应结合社会养老机构投资成本确定养老服务项目经营权限的调整或补偿方式。对于经营困难的养老服务项目,应基于项目的社会效率与治理成本构建合作型的政府接管机制。同时,建立经营困境养老服务项目应急机制,建立产权交易平台,努力化解养老服务项目债务,通过财政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资金引导和应急基金救助化解社会组织的经营困境;制定改进社会机构参与养老项目运营绩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社会组织提升管理绩效[1]。
3.优化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和标准。盘锦市政府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以补给需方为主、供需补给相结合的财政补贴方式替代原有的补给供方为主的做法。同时,精简财政补贴程序,进一步推进落实财政补贴政策,避免养老机构因政府财政落实不到位而陷入恶性循环模式。盘锦市政府也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量养老机构运营成本等,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标准,根据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状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优惠措施,注重对农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務机构进行政策倾斜,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3]。
参考文献: [1] ;何寿奎.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困境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8):5-9.
[2] ;王延中,龙玉其.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8,(2).
[3] ;周蕙心.河北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6,(8):56-58.
Abstract:In 2017,after Panjin was approved 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pilot area of home and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reform,the P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done a lot of fruitful work around the “Pens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pension service system in Panjin,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supporting regulations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s need to be improved,and social organization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need to be improved.Therefore,we should start with a clear definition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improv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 mechanism,improve the governance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pension project management dilemma under the market dimension,and optimize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subsidy methods and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