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缺乏“主观意图”为由抗辩人民币汇率操纵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的杠杆率不得低于( )。
A)4%B)8%C)5%D)2.5%答案:A解析:为有效控制商业银行杠杆化程度,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2015年修订后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
2.[单选题]G20首脑峰会的首要目的在于完善( )。
A)国际金融治理B)国际金融发展C)国际金融统治D)国际金融利益最大化答案:A解析:G20首脑峰会的首要目的在于完善国际金融治理,前几次首脑峰会主要议题都围绕国际金融治理,就金融危机起源、金融市场透明度和问责制、金融市场完整性、强化国际合作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改革等作出了重大决策并进行了重大调整。
3.[单选题]现代信托起源于( )。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中国答案:C解析:现代信托产生在英国、繁荣在美国、创新在日本。
4.[单选题]自2005年7月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1:8.2765变为2013年7月26日的1:6.1720,这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已经有较大幅度的( ).A)法定升值B)法定贬值C)升值D)贬值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1:8.2765变为2013年7月26日的1:6.1720,说明人民币升值。
AB选项,法定升值,法定贬值时官方政府干预的结果,与我国汇率制度不符。
D选项,贬值属于描述错误。
5.[单选题]在理论上,可以用来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
A)松的财政政策B)松的货币政策C)本币贬值D)刺激进口答案:C解析: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①紧的财政政策;②紧的货币政策;③本币法定贬值或贬值等政策。
选择题:根据我国外汇管理法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是多少?A. 1万美元B. 5万美元(正确答案)C. 10万美元D. 无限制下列哪项不属于外汇市场的基本功能?A. 实现货币购买力的国际转移B. 提供外汇交易的风险规避机制(正确答案的反面,即不属于基本功能)C. 形成外汇价格体系D. 实现国际支付与清算外汇交易中的“即期交易”是指什么?A. 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照现在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交易B. 交易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正确答案)C. 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现在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交易D. 交易双方随时可以进行交割的交易下列哪个机构负责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A. 中国人民银行(正确答案)B. 中国银保监会C. 中国证监会D.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外汇交易中,“套汇”行为是指什么?A. 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不同货币种类、不同交割时间之间的汇率差异进行交易以谋取利润的行为(正确答案)B.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外汇的行为C. 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进行交易的行为D. 以上都不是下列哪项不属于外汇风险?A. 交易风险B. 折算风险C. 经济风险D. 政治风险(正确答案的反面,即不属于外汇风险)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汇管理体制?A. 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B.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确答案)C. 固定汇率制度D. 双重汇率制度外汇交易中的“掉期交易”是指什么?A. 同时买进和卖出两种不同种类的货币B. 在买进或卖出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种货币的不同交割期限的外汇(正确答案)C. 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现在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交易D. 以上都不是下列哪个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常用的标价方法?A. 直接标价法B. 间接标价法C. 美元标价法(正确答案的反面,实际上国际外汇市场常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但此处为构造选项差异)D. 交叉汇率标价法。
金融法自考题-22(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在内的利率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固定利率B 浮动利率C 名义利率D 实际利率分值: 1答案:D[解析] 实际利率是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在内的利率水平,反映的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答案为D。
2.贷款利率是指______SSS_SINGLE_SELA 一定时期内利息与贷出金额本金的比率B 一定时期内利息与存入金额本金的比率C 一定时期内利息与贷出或存入金额本金的比率D 一定时期内利息与贷出或存入金额本金和利息的比率分值: 1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贷款利率的概念。
贷款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与贷出金额本金的比率。
答案为A。
3.按利率所反映的货币价值分,有实际利率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名义利率B 浮动利率C 存贷款利率D 同业拆借利率分值: 1答案:A[解析] 利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中按利率所反映的货币价值分,有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答案为A。
4.按照借贷合同中利率的状态可分为固定利率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中央利率B 浮动利率C 名义利率D 实际利率分值: 1答案:B[解析] 利率的分类主要有:(1)按资金融通关系的主体分,有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存贷款利率。
(2)按借贷合同中利率的状态分,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3)按利率所反映的货币价值分,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答案为B。
5.经国务院授权的利率主管机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银监会B 中国人民银行C 中国银行D 财政部分值: 1答案:B[解析]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的中央银行,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利率管理权,是经国务院授权的国家利率主管机关。
答案为B。
6.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是由决定。
______SSS_SINGLE_SELA 中国人民银行B 金融机构自行C 基准利率D 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基准利率以及利率浮动幅度内分值: 1答案:A[解析] 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客户的存贷款利率。
国际金融试题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则是记录国际收支情况的统计报表。
2.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
3.绝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是,一价定律成立,同时,各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占有相等的权重。
在此基础上,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4.套汇:是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在同一时刻的汇率差异,在汇率低的市场上买进,同时在汇率高的市场上卖出,通过贱买贵卖赚取利润的活动。
5.固定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外币之间的比价基本固定,并且汇率波动幅度也在一定X围之内。
6.BSI:即借款一即期合同一投资法。
在有应收外汇账款的条件下,企业首先应从银行借人与应收外汇相同数额的外币,将借入的外币做一个即期交易,卖给银行换回本币,这样外币与本币价值波动风险均已消除,同时将换得的本币存入银行或进行投资,以其赚得的投资收入,抵消一部分防X风险时的费用支出。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5分)BCBCA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划“√”,错的划“×”)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判断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国际经济交易反映到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有若干项目,按交易的性质,这些项目可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类型。
所谓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是指个人或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追求市场、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进行的交易(2分)。
以缺乏“主观意图”为由抗辩人民币汇率操纵摘要: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美国针对中国汇率问题频频发难,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
在实体层面,中国可以在《imf 协定》及2007年《新决定》框架下提出不存在汇率操纵”主观意图”的抗辩;也不存在一种替代性措施,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既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又可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
在程序层面,即使imf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定,该裁定的强制执行力亦值得质疑,因为imf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操纵主观意图 imf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渐行消退,暂被搁置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重新升温,甚至愈演愈烈。
⑴美国一直把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国内政治问题的替罪羊,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对人民币升值不断施压。
汇率操纵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中国当前的汇率政策是否满足这些要素,从而构成汇率操纵?一、概念界定:汇率操纵的”主观意图”《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第(iii)项⑵规定了成员国”避免操纵汇率”的一般义务。
主观意图是该条款的核心要素。
⑶通过对该项的仔细解读,一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具备两个要素时,该成员国构成”操纵汇率”:一是具有操纵汇率的故意;二是”为了(in order to)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对其他成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可见,这一规定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
2007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了《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以下称《新决定》),对”操纵汇率”的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界定:汇率政策目标旨在影响汇率水平,包括引起汇率变动和阻止汇率变动;影响汇率水平的目的是保持根本性汇率失调,为了提高净出口,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而故意将汇率维持在低估的水平。
⑷其实,《新决定》对”操纵汇率”的含义界定并不清楚,仍没有明确规定《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iii)项下”主观意图”的判断标准。
然而,《新决定》在这方面还是作出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规定:imf在判定成员国的”主观意图”时,”应该基于所有可得的证据,包括跟相关成员国的磋商,以作出客观评价”。
⑸二、两个抗辩:主观意图的抗辩及由此引申出的替代性措施的抗辩美国指控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论据是,中国借助低估的人民币向美国倾销商品,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造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并导致制造业工人大量失业,因此违反了《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第(iii)项”避免操纵汇率”的义务。
⑹(一)主观意图的抗辩尽管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实行事实钉住美元汇率制度,但是,中国并不是为了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或者获得巨额贸易顺差)⑺而采取该汇兑安排。
自1995年起,为了去通胀,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后的十年里维持了8.28元/美元的汇率。
⑻因此,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从而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并不是中国汇率政策的主观意图,这是该汇率政策下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
我们可以将此逻辑关系简化如下:若为了追求a结果,而实施某一行为,则说明该行为有x意图;那么,若为了追求b结果,而实施另一行为,却客观地、不受主观意志左右地产生了a结果,则不足以说明该行为有x意图。
从以上逻辑关系推知,当前汇率政策下,中国对美国产生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不足以证明中国的汇兑安排具有操纵汇率的主观意图。
(二)替代性措施的抗辩美国有学者认为,imf在审查成员国有无操纵汇率的意图时,有必要审查是否在该国存在一种替代性措施,该措施可以产生上述b 结果,而不会附带性地产生a结果。
若存在该措施,则亦应认定该成员国有操纵汇率的意图。
⑼暂且不论imf进行如是审查的成本代价与可行性,我们试图用此理论分析中国的汇率政策。
假设中国存在一种替代性措施,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并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即相应地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那么,目前的汇率政策将得到改变,人民币将大幅度升值。
对中国国内经济而言,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是一个世界制造中心。
若人民币过快升值,必然造成低端制造业员工的大量失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⑽对中美贸易平衡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求中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少其贸易顺差是华而不实的做法。
⑾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在中国的投资成本增加,导致在中国的投资下降。
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有可能增加。
⑿汇率可以调节贸易平衡,这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米德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已无用武之地。
⒀比如,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汇率呈逐渐升值趋势,不但无助于纠正双边贸易失衡,而且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
⒁对全球经济而言,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国际稳定器的角色。
⒂由此可见,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经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甚至是全球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这将抵消本段一开始假设的替代性措施理应发挥的经济效应,那么,顺理成章的结论即是中国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替代性措施。
维持人民币稳定,相比人民币过快升值,对中国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更有益。
因此,中国选择目前的汇兑安排,并没有操纵汇率的主观意图,因此不构成汇率操纵。
三、有效实施机制的缺失:imf法律体系的”软法性”中国不仅在实体层面可以提出没有”主观意图”的有力抗辩,而且在程序层面也无需惧怕美国的施压。
国际金融法,包括imf法律体系,由于缺乏强制性实施机制而被称为”软法”。
⒃经第三次修订的《imf协定》赋予了imf一定的强制执行权。
比如,《imf协定》第二十六条第2款规定,对于不履行imf义务的成员国,imf有权宣告该国丧失使用imf普通资金的资格;如经过一段合理期限后,该成员国仍不履行imf义务,经理事会85%总投票权表决,应要求该国退出imf。
然而,imf对不履行义务的成员国一向倚重补救,而不是制裁。
⒄imf成立至今,从未投票驱逐过一个成员国。
”软法”在imf框架下的另一体现是,imf没有类似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这部分原因在于,金融较贸易而言,对一国的经济安全更为关键,因此,国家并不情愿让渡过多的金融主权。
⒅因此,即使imf就汇率政策作出对中国不利的裁定,该裁定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也许,美国可以将此问题诉诸wto,但是,wto并不愿扩大其权利范围。
在2006美国和墨西哥软饮料措施案中,上诉机构认为,做非wto争端的裁决者,并不是dsu意图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应履行的职责和功能。
⒆四、小结针对美国指控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中国应在imf框架下提出有力的法律抗辩。
本文着眼于构成汇率操纵的关键性要素”主观意图”,以《imf协定》及相关法律文本为基础,提出了三点抗辩。
其一,中国目前的汇率政策并不是以追求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为目的,因此并不具备《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第(iii)项下汇率操纵的”主观意图”,因而不构成汇率操纵;其二,中国并不存在一种替代性措施,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既可以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又可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其三,即使imf作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定,比如认定中国存在汇率操纵行为,由于有效实施机制的缺失,该裁定的实际强制执行力值得质疑。
由此可见,美国指控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在imf法律框架下缺乏强有力的依据和执行力。
然而,由于国际金融法的”软法性”,在国际金融领域,往往一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代替法律,起到实质性作用。
⒇因此,中国在国际金融的博弈中,一方面要坚决维护人民币汇率主权,抵抗来自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施压;另一方面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使人民币汇率恢复更多弹性,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注释:⑴2010年3月,美国130名议员上书奥巴马政府,要求将中国列为操纵汇率国。
参见《美百名议员逼人民币升值》,载《环球时报》2010年3月17日第1版。
2011年10月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
参见付碧莲:《美国又玩贸易战”平衡术”》,载《国际金融报》2011年10月12日第1版。
⑵《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第(iii)项: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制度来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对其他成员国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⑶see jeffrey s. beckington & matthew r. amon, “competitive currency depreciation : the need for a more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legal regim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law, vol..10, 2011, p.242.⑷该翻译参见梁艳芬、李琳:《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汇率监督《新决定》》,载《国际贸易》2008年第7期。
⑸see bilateral surveillance over members’ policies executive board decision. annex article iv, section1(iii) andprinciple a. 3. at/external/np/sec/pn/2007/pn0769.htm, oct. 28, 2011.⑹比如,2005年4月,众议员蒂姆·莱恩和邓肯·亨特在《2005年中国货币法案》中指出,中国进行了汇率操纵,损害了美国的制造业。
⑺根据《imf协定》第四条第1款第(iii)项,对该结果的追求是认定存在操纵汇率”主观意图”的关键要素。
⑻在1980-1993年这段货币不可兑换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经常被随意调整,因此不可能成为国内物价水平的标准。
当时,货币控制还得依靠对每家银行的非常不完善的信贷限制,导致了很高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最高曾达到年均20%以上。
see ronald mickinno & gunther schnabl, “china and its dollar exchange rate: a worldwide stabilizing influece?”at http:// wenku.baidu. com/view/0b74e4e9e 009581 b6bd9eb32.html, oct. 20, 2011.⑼see jeffrey s. beckington & matthew r. amon, “competitive currency depreciation : the need for a more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legal regim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law, vo..10, 2011,p.246.⑽另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投资和出口在中国gdp的占比已经逐渐增加到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