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案例】特色小镇之西湖龙坞茶镇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2
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作者:沈朝阳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5年第12期文 /沈朝阳加快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杭州在新常态下做出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杭州”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新一轮产、城、人、景四者融合的重要平台。
龙坞茶镇依照“企业主体、资源整合、项目组合、产业融合”的原则,以“互联网+龙井茶”系列产业为定位,按照“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从用地、交通、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工程等规划建设入手,打造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龙坞地区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分类特色小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镇”,它既不是行政区域,也不是一个行政单元,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其它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是以特色产业和产业文化为核心、以创业创新为因子,多种经济元素聚合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聚合资源、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是谋划大项目、集聚创新要素的新平台,是打造品牌、展示形象的新景区。
由于特色小镇产业定位明确、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分类,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城市类特色小镇、近郊类特色小镇和乡村类特色小镇,如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城市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近郊类特色小镇,桐庐健康小镇为乡村类特色小镇;按建设程度可分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整治提升类特色小镇和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如武义温泉小镇为建设成型类特色小镇,之江的云栖小镇为整治提升类特色小镇,龙坞茶镇为概念规划类特色小镇;按产业功能可分为:旅游类特色小镇、农业环保类特色小镇、高端装备制造类特色小镇、信息类特色小镇、金融类特色小镇、文创类特色小镇、健康类特色小镇、时尚类特色小镇等。
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龙坞茶镇的概念规划方案基于“多规合一”和开发小镇边界划定,是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目标是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新农村建设XINNONGCUNJIANSHE 文化型特色小镇的调查分析——以西湖“龙坞茶镇”为例张博涵以浙江省西湖龙坞茶镇在规划管理上的探索为例,总结了龙坞茶镇的概况与发展历史,从战略目标与时期规划、土地规划、区域规划、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五个方面对龙坞茶镇的规划管理做了具体分析,并总结出龙坞茶镇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龙坞茶镇未来发展的建议。
龙坞茶镇,地处杭州市西南地带,离杭州市中心约15公里。
茶镇三面环山,景色宜人,是杭州私藏的一处好山水。
龙坞茶镇茶文化历史悠久,当地人对炒茶技艺娴熟,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经济的转型,龙坞茶镇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茶产业,成为西湖龙井的茶产业区域。
龙坞茶镇以“茶产业”为核心,发展延伸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民俗体验、运动休闲、养生健身等其他活动,打造“产业-文化-旅游”一体化的特色茶园文化小镇。
1 龙坞茶镇的区域规划由于茶文化易融合,可以和多种特色主题相结合,衍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第三产业,从而带动岔镇经济的发展。
笔者认为,龙坞茶镇的现有规划,以茶文化街为核心,将茶文化与产业、文化、旅游、运动、养生这五特色相结合,并根据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延伸为五大区域:健康产业区、茶园观赏体验区、文创艺术集聚区、休闲养生度假区、户外运动休闲区。
1.1 健康产业区健康产业区是由产业加工区、创意中心、行政中心、学校和茶叶零散交易中心形成的综合区域。
作为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茶园,茶叶是龙坞小镇的灵魂,也是茶镇经济发展的支柱。
一方面,规划改造旧的产业格局,采用现代科技拓展茶叶加工深度,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健康产业园区。
另一方面,通过对茶叶功能、属性和用途的探讨,进行茶叶包装优化以及产品定位的多样化改造,从精细度和方向维度拓展茶叶的相关产业,从而提升其经济价值。
1.1.1 茶园观赏体验区茶园观赏体验区包含茶农生活体验,茶文化展览馆、茶文化商街等多方面体验区。
游客们不仅能在龙坞茶镇感受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文化沉淀。
消费空间生产视角下杭州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以下满觉陇、龙井、龙坞为例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及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日益得到了政府、学界及社会相关领域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城镇化率超出50%的背景下。
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中,农业产出必须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
适应消费者从小康走向富裕的需要。
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发展路径。
2010年底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正式发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
消费空间生产视角下杭州市美丽乡村发展特征——以下满觉陇、龙井、龙坞为例这是“美丽乡村“概念在政府文件中的首次出现。
由此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
同时,文件指出”美丽乡村”包括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
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并涵盖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目前,杭州市按照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的要求,在“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及2009年“风情小镇”建设基础上,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由此也逐步产生了一系列围绕大都市核心区呈圈层分布的不同类型的乡村空间,成为服务于城镇居民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休闲娱乐游憩的消费场所。
基于上述实践背景,本文将在消费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对大都市外围乡村空间发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进行探讨,并选取杭州3个典型美丽乡村为案例分析对象。
以揭示都市化背景下乡村圈层结构的重要特征。
Part 1理论探讨:经济转型,消费空间与美丽乡村1.1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消费空间消费空间的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
符号消费促使后工业社会开始转向消费的审美化,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引起了消费商品。
消费空间场所等物质文化的大量积累,包括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公园、画廊、博物馆。
多功能复合影院、娱乐城、体育场以及其他公共消费场所等,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的消费地点”J。
历史经典型特色小镇的产业联动发展之路r——以西湖区龙坞
茶镇为例
莫洲瑾;王丹;曲劼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17(035)006
【摘要】特色小镇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着力发展七大新兴产业,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历史经典产业作为传统型产业,具有不同其他七大产业的产业特征,因此如何使其适应特色小镇建设要求、适应经济改革需求是该文重点.茶产业作为龙坞镇的历史经典产业,应以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进行产业升级、转型.通过发展"茶+"产业,以一产带动二、三产业,并反向促进一产全面发展,实现产业联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以产业联动为导向的特色小镇有机更新实践,也将产业规划落到实处,成为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
【总页数】7页(P84-90)
【作者】莫洲瑾;王丹;曲劼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29
【相关文献】
1.基于产业定位打造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龙坞茶镇规划建设为例 [J], 沈朝阳
2.文化型特色小镇的调查分析——以西湖\"龙坞茶镇\"为例 [J], 张博涵
3.以龙坞茶镇带动杭州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J], 徐国英
4.借鉴国外经验建设历史经典型特色小镇--以西湖龙坞茶镇为例 [J], 周易[1];王韵吉[1];吴梦婕[1];张漾[1]
5.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营造以杭州龙坞茶镇九街设计改造实践为例 [J], 朱静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湖以西:龙坞茶村美如画。
当外地游客还在西湖边转悠的时候,杭州人早已把目光投向了西湖以西的群山之中。
西湖以西的群山中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还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最主要的这里还有市区不曾有的清新空气。
西湖以西是个大的地理概念,不仅包括西溪湿地,灵隐寺,龙井村等知名景点,还包括外桐坞风情小镇、田园双浦、钱塘渔村、龙坞茶村、西山森林公园等杭州人珍藏的私家花园。
龙坞是西湖以西概念中的最西部也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区,一个个村落零星散布在青山茶园之中,人们说这里是杭州周边最有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来到这里你不得不说这里的田园风光美如诗画。
“ 龙坞茶村”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上城埭村,距杭州市中心15 公里,与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相邻,村庄的西面是西山森林公园,南面和北面都是大片的茶园,连绵起伏的茶园与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龙坞主打茶文化,据说龙坞产的龙井茶占了西湖龙井的一半产量,观茶园风光,品龙井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也是龙坞茶村主推的项目。
雨后初晴的茶村空气格外清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如画的风光,让身心尽情放松。
移动公司把基站也建到了这里,不用担心手机没信号了。
龙坞茶村几乎家家都有农家乐,杭州市民和上海游客是这里的主要客源。
龙坞拥有杭州最大的连片茶园,这里也是杭州龙井茶保护基地,除了茶园没有其它农作物。
茶园紧挨着西山森林公园,这里也是杭州的天然氧吧。
西湖以西是杭州旅游局这两年主打的旅游项目,龙坞更是主推的地方,龙坞有三隐:湿地,古道和茶园,这里依旧保持着自然淳朴的一面,相比西湖边熙熙攘攘的人流这里是难得的休闲度假之地。
浙江·特色小镇之西湖龙坞茶镇龙坞茶镇龙坞,杭州茶香浓郁的地方。
西湖龙坞茶镇列入浙江省级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力争打造成一个风景优美、底蕴深厚、国际知名的茶乡特色小镇。
规划中龙坞茶产业小镇面积3平方公里,以原龙坞镇所在地葛衙庄社区为中心,辐射龙坞地区慈母桥等其他10个村社。
一期规划时间为3年,总投资50亿元,其中2015年15亿元,2016年15亿元,2017年20亿元。
建设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交易集散区、茶文化体验区、茶乡民俗体验区、文创艺术集聚区、户外运动休闲区、养生健身度假区七个区域。
争取3年下来,龙坞年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茶叶及相关产业总产值35亿元。
二期预计建设时间为2年,总投资10亿元,用于产业提升、延伸产业的发展及上下游配套的进一步完善。
目前,龙坞地区的精品旅游线已经完成,今后,将推出以“茶园漫步·养生之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把外桐坞的“艺术和民俗”,上城埭的“茶、森林、水库、民宿”,白龙潭的“水”、“氧吧”串珠成链。
同时,以上城埭“原本小筑”为代表,在龙门坎、大清、外桐坞等村社发展精品民宿。
何家村:首条标准山地车赛道赛道“藏”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茶园里,总长6642米。
赛道单圈累计爬高 176.5米,其中上坡段2296米,最大落差有107.5米。
一圈骑下来,可以看到龙坞的乡野农居、山林、茶园、灌木丛林、水库、溪流、农家菜地,称得上骑行、春游两不误。
全程由机制路段(起点及终点区域)、乡间茶园路段、临水路段、卵石路段、爬山(森林)路段、高速度下坡路段组成。
这些参数的设置,是请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运动训练研究中心的运动员现场测试过的。
有骑行难度,还增加骑行乐趣。
像茶园路段平均宽2米,最窄处1.5米,运动员在茶园小道之间穿梭很有味道。
爬山(森林)路段中,陡峭山路设计成“S”形弯道组合式赛道,其中3个路段坡度在30°—70°。
龙坞茶镇规划案例项目名称:龙坞茶镇项目区位:浙江省杭州市龙坞茶镇PPP项目:规划区域内小镇中心、工业园区(改造招商运营)、幼儿园、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葛衙庄安置用房、产业平台、停车场、公园绿化景观(包括河道、电力上改下)、旅游配套等,初步规划用地面积217.26公顷,建筑面积78.59万平方米(实际以规划批复为准)。
所谓PPP项目就是引入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开发建设,而这次龙坞茶镇则是引入了业界知名的绿城集团、蓝城集团等联合体为合作开发单位,共同开发建设龙坞茶镇核心区。
龙坞茶镇是浙江省首批特色产业小镇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茶产业省级特色小镇在杭州的众多特色小镇中,这个以农业为特色的,有着“万担茶乡”美誉的转塘街道龙坞茶镇,将通过3-5年的努力,力争创建5A级景区,成为高端民宿、集团总部的集聚区,继杭州西湖、西溪湿地之后又一金名片。
美丽乡村升级版葛衙庄村农转居公寓俯瞰图葛衙庄安置房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8340㎡,总建筑面积108220㎡。
立面细部运用新亚洲建筑风格。
葛衙庄村农转居公寓节点图建筑整体造型上考虑传统形式和现代材料的结合,通过对传统立面要素的抽象与提炼,加入现代元素,在细节上保持中式的语调和精致的美感。
在建筑色彩上,以灰白色的仿石涂料为基调,局部线条采用石材,辅以深灰色石板瓦屋面,整体色彩细腻典雅。
兔子山生态公园俯瞰图龙坞茶镇兔子山生态公园区块位于绕城高速龙坞出入口,上城埭路东侧,灵龙路以西,龙新路以北,总用地面积23.6万平方米,工程计划于今年6月底完成。
茶园效果图该项目保留原有山体,茶园,树林,并利用场地内田埂路、茶园路的有机分割,设计大山势、大斑块、大线条,将80%的茶园保护、10%的茶园利用、10%的茶园改造,营造茶村慢生活、茶园漫步道。
龙坞工业园区厂房改造工程对比效果图龙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升改造工程位于龙坞镇中心位置的龙坞镇工业园,基地由杭州绕城高速和留转线围合而成,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36亩,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茶香龙坞建设美丽乡村好典范龙坞茶镇位于杭州市西南侧,总面积24.7平方公里,离杭州市中心约15公里,钱塘江与西山将之拥抱,山水环绕、森林葱郁、茶园连绵、民风纯朴,处处呈现出原生态的江南农耕特色,是浙江省首批唯一的茶产业特色小镇。
小镇以种植龙井茶为主,有茶园14000亩,是西湖龙井最大的产区,近7成的西湖龙井茶产自于此地,素有“万担茶乡”之称。
今后,龙坞茶镇将力争建成5A级景区标准的中国美丽茶镇,成为高端民宿、集团总部的集聚区,更是继西溪湿地之后西湖区的又一金名片。
近年来,龙坞镇按照西湖区“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要求,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
外桐坞风情小镇,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围绕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城埭龙坞茶村和大清谷旅游特色村脱颖而出。
此外,在之江度假区留泗路整治建设中,还打造了转塘•叶埠桥雕塑特色街、雕塑创意园。
2016年“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荣誉也落户龙坞。
顺势蜕变接轨“一带一路”画蓝图“一带一路”建设,是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建设中国茶业强国的新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这是龙坞茶镇的发展机遇,只有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将产业做大做强。
① 龙坞茶镇全景 叶彬松/摄② 龙坞茶镇·九街 叶彬松/摄③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科技转化中心位于九街①②③早在特色小镇规划之初,龙坞茶镇就以“中国第一茶镇、国际著名茶港”为产业发展目标,立足国际茶产业角度,进行科研、交易、文化衍生等全方位引导,致力打造成为中国茶产业的重要地标和国际范围内有一定代表性的茶文化呈现区。
未来,龙坞茶镇茶产业将围绕“一带、两廊、六区”布局(文化商业带,龙门溪和上城埭溪生态廊,茶镇客厅、国际茶镇产业港、国际茶道园、茶主题文化园、绿色科技总部基地、生活配套区),以打造“国际茶产业会展小镇”和“互联网+茶产业”为抓手,加快实现茶产业三产交融,成为茶产业链全面发展的典范。
通过科学规划,一幅龙坞茶镇蓝图已跃然纸上:先期打造生态茶园和休闲茶乐园、游客服务中心,通过茶主题旅游形成强势带动;中期建设总部山庄,并同步开展老镇的整治更新,通过新产业和新风貌推动龙坞发展;未来引入养生度假功能,并对产业园区进行升级提升,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池静1,崔凤军2(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2.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浙江杭州310001[收稿日期]2006-03-28;[修订日期]2006-06-01[作者简介]池静(1982-,女,浙江永康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开发、旅行社管理;崔凤军(1966-,男,山东利津人,博士(后,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营销工作。
[摘要]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退化、村民无序争夺有限资源等“公地悲剧”现象十分普遍。
乡村旅游资源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公地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它表现为公共资源利用无度、公共秩序混沌失序和公共福利供给短缺,导致了乡村旅游核心资源迅速耗损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并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田野作业方法,主要分析了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龙坞茶村和山沟沟景区“公地悲剧”的产生原因及其演变情况。
文章还探讨了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者主导型和农村集体组织主导型3种制度模式来解决乡村旅游中“公地悲剧”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公地悲剧;制度模式[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7-0017-07近几年来,乡村旅游因为适应了城市居民寻幽访古及休闲体验的需求而成为发展最为迅猛的旅游业态之一。
根据乡村旅游地与当地居民的依存程度特征,笔者可以把乡村旅游地简单的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开发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乡村旅游地是嫁接于开放社区中,当地居民与乡村旅游地彼此之间高度依存,例如城市周边的休闲村庄。
另一种是封闭式乡村旅游地,它依托的是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是乡村旅游景区,与周边社区互相独立,如高科技农业园区等。
随着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开放型乡村旅游地由于更加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参与,全民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符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初衷,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有效而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模式[1]。
打造颜值高、气质佳、国际范的千年茶香特色小镇作者:吴克青来源:《杭州》 2017年第7期“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西湖龙井,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名起于宋,清后走向鼎盛。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从无名走向盛名,从寻常百姓家的饮品走到了皇宫相府中的珍品,西湖龙井逐步走向了它的辉煌时代。
2015 年,“龙坞茶镇”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创建的特色产业小镇之一,一处普普通通不起眼的杭州城郊农村,乘西湖龙井之威名,开启了一段曼妙之旅……璞玉待琢龙坞,地处杭州市西湖区西南隅,隶属转塘街道,被世代杭州人誉为“万担茶乡”,有茶园万亩,是最大的西湖龙井茶产地保护区。
这里,山水环绕,茶地绵延,有着绝佳的生态环境,是杭州城里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区域之一。
不仅如此,这里还保留着原生态茶村落,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由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家家户户都需要茶叶生产的场地,村庄没有统一规划,土地资源被无序利用,棚舍、围墙林立,道路狭窄破损,空中电线密布,地上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就这样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存在了几个世纪。
先破后立“我们要打造龙坞茶镇,要进行 11 个村社的农村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要把我们的龙坞地区打造成世外桃源,打造成我们西湖的金字招牌,更要成为杭州的金字招牌。
”2015 年 3 月14 日,对龙坞的老百姓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这一天,龙坞茶镇整治建设动员大会在当地学校的操场上召开了,近千名当地的党员、干部、群众参会。
但跨出第一步相当艰难,要把违法建筑清理干净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龙坞茶镇范围内有 11 个行政村和社区,区域面积达 24.7 平方公里,有 3322 户茶农,常住人口约1.3 万,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辅房、棚舍和围墙,情况十分复杂,大面积的拆违引起了巨大震动。
开弓没有回头箭。
西湖区和转塘街道抽调了近百名干部组成了 11 个工作组入驻村社;十位区领导包村联系,现场驻村、现场决策、现场推进;区主要领导不下 200 次实地走访推进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拆违工作渐渐顺利起来。
区域经济 近些年,国内特色小镇建设兴起,许多不同定位的特色小镇已建设完成,仍有许多仍在建设中。
虽然国内特色小镇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国际上,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已经高度发展,已有许多发展经验。
本文从历史经典型特色小镇入手,选取西湖龙坞茶镇为例进行调研,与国外特色小镇进行对比,并对它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国外特色小镇做法与经验(一)依靠知名品牌推动小镇发展美国纳帕谷小镇是美国第一个世界级葡萄酒产地,得益于纳帕品牌的树立和维护,小镇从最先以葡萄种植传统业和酿酒业为主的单一产业和自发的粗放无序的生产,建立起了对产品品质严格的维护。
纳帕谷最终也将自己的优势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成了综合性的农业文旅小镇。
另外,诸如美国的好时小镇、法国的依云小镇和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城)等小镇的发展都离不开品牌的效益。
知名品牌一方面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的经济来源,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对于增加特色小镇的宣传力度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有利于政府开展其他建设。
(二)弘扬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历史环境和当地文化,尤其是内生型的特色小镇。
国外特色小镇大多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文化氛围,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对文化古迹的保护与修复,风貌上强调当地原生态的建筑和格局,能充分彰显自身的历史文化魅力。
除了景观风貌具有可识别性,这些小镇还维持了当地特有的生活面貌,将独有的历史文化融入小镇的方方面面。
如被评为法国最美小镇的埃吉谢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葡萄园小村落,仍保留着建成以来的中世纪色彩,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些都使它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三)重视提升休闲度假与购物功能许多欧洲小镇注重营造休闲空间、提供休闲服务,例如咖啡馆、冰淇淋店、休闲餐厅、公共游憩区等设施的配置,不仅与当地居民工作之余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也更好地服务了游客。
欧洲小镇一般都建有商业街,其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的名品店,通过推行免税服务,能够较好地刺激与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 36 •价值工程茶文化小镇旅游开发价值与策略研究—以浙江省龙坞镇为例A Study on the Value and Strateg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ea Culture Town:A Case Study of Longwu Town,Zhejiang Province骆王丽 LUO Wang-li(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诸暨310023 )(Zhejiang Changzhe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Zhuji 310023 , China )摘要:以浙江省龙坞镇在荼文化小镇旅游开发方面的探索为例,从龙坞荼镇的基本情况、荼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及其荼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龙坞镇进行荼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背景,并从荼饮、荼俗、荼景三个方面探讨了龙坞镇荼 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最后提出了龙坞镇荼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策略。
Abstract: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wn in Longwu Town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s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of Long^-u Town from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value of tea culture tourism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ea drinking, tea custom and tea landscape,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in Longwu Town The .关键词:荼文化;特色小镇;旅游价值;龙坞镇Key words:tea culture; characteristic town; tourism value; Longwu Town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0-0036-02〇引言茶文化旅游主要通过设计和开发方式差异化、内容特 色化的茶文化旅游活动来实现的[|]。
关键词:龙坞茶镇、特色小镇、浙江杭州、西湖、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活、特色民宿、民俗、艺术
一、区位特色:
1、西湖区龙坞茶镇,是杭州私藏的一处好山水,是传统西湖龙井茶产业区域,素有“万担茶乡”之称。
2、项目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0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0.72平方公里。
计划3年完成总投资50亿元,其中2015年15亿元,2016年15亿元,2017年20亿元。
二、产业定位:
以“龙井茶文化产业”为主导,集乡村旅游与民俗体验、文创产业及文化商业、运动休闲产业、养生健身产业于一体,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湖龙井茶集散地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三、发展目标:
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中国第一茶镇。
通过3-5年的努力,把龙坞茶镇建设成为全国“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活”的集聚创新平台,高端民宿、集团总部的集聚区,成为杭州西湖、西溪湿地之后,又一金名片。
打造“波尔多式的江南小镇”、最美中国小镇、最佳人居小镇、创建示范生态景区和创新小镇运营模式。
打造一个风景优美、底蕴深厚、国际知名的茶乡特色小镇。
四、运作思路:
依据产业项目,拟规划形成七大功能区块:文创艺术集聚区、养生健身度假区、茶园风光观赏区、茶叶交易集散区、茶文化体验区、茶乡民俗体验区、户外运动休闲区。
1、每个村庄都要进行打造,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
比如何家村的国际标准骑行赛道、画外桐坞的文化艺术气息、龙门坎村的金莲寺与白龙潭、叶埠桥的石雕一条街,都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2、将推出以“茶园漫步?养生之旅”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把外桐坞的“艺术和民俗”,上城埭的“茶、森林、水库、民宿”,白龙潭的“水”、“氧吧”串珠成链。
同时,以上城埭“原本小筑”为代表,在龙门坎、大清、外桐坞等村社发展精品民宿。
3、强化“茶源”保护理念。
通过核心区打造,引进和茶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从而影响周边茶叶种植、加工。
形成规模经济和建立茶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4、龙坞茶镇的旅游茶业也要进一步升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而不仅限于普通的农家乐。
比如,茶镇将精选十种左右花期不同的樱花种植到各村社,形成追花观赏的循环美景。
今后在茶叶采摘的时节,不仅可以采茶,还可以来一趟樱花之旅。
五、小镇特色项目:
1、整体理念是花三年时间打造出一个龙坞茶镇的会客厅,在这个会客厅里要把我们最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出来。
2、画?乡院,一楼是室内公共艺术空间,可以举办各种手作、艺术创作、设计创客沙龙为一体的活动。
还在试营业的画?乡院,已引得不少艺术圈的人纷至沓来。
3、时尚旅游基地,值得推荐的是汽车露营基地,它设房车区、露营区、停车区、烧烤区等,每个车位都有一个家庭活动区,配备露营所需水电设施,供大人烧烤、孩子玩耍、运动等。
六、发展现状:
经过一年多艰苦卓越的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这里有更宜居的生态。
满目樱花红,十里桂花香。
樱花、桂花、石榴、玉兰等在不同的季节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用淡雅的色彩点缀着千亩茶田。
这里有更富裕的生活。
灰头土脸的民居变身艺术工作室、茶楼、餐厅、精品民宿,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茶农们的钱袋子更鼓了,龙坞茶镇品牌进一步打响。
这里有更文明的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按省级标准全覆盖,电线全部上改下,天然气管道通到每家厨房,新建大小公园91个……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媲美城区。
七、发展规划:
预计到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0.98亿元、税收4亿元,接待游客90万人次,集聚中高级人才200名。
争取3年下来,龙坞年旅游人数达到300万人,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茶叶及相关产业总产值35亿元。
八、小镇荣誉:
浙江省第一批37个特色小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