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奢华乾隆裕陵(含100余幅照片及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7.67 MB
- 文档页数:84
清东陵简介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距离北京125公里、天津150公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
共有帝陵5座,即世祖顺治帝之孝陵、圣祖康熙帝之景陵、高宗乾隆帝之裕陵、文宗咸丰帝之定陵、穆宗同治帝之惠陵。
此外,孝庄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及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东陵4座皇后陵也建在此。
另有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共计埋葬5位皇帝、14位皇后、136为妃嫔以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
除陵寝外,清东陵还有十里神道、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龙凤门、五音桥、小碑亭、隆恩殿、明楼、月牙城和地宫等建筑。
据说清东陵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
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
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
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谥号;明楼之后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
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具服殿、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单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三路三孔神道桥、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
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唐山遵化清东陵简介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
皇帝——雍正的陵墓。
清东陵距北京290公里,西距承德120公里,是一处气势宏伟、布局严整、建筑精美的大型皇家陵园。
她
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耗时近五十年才完工。
陵寝共占地一百二十多万平方米,建筑面
积八十三万平方米,共有大小坟包二百八十多座。
如今的清东陵
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东陵始建于雍正十
二年(1734年),是雍正皇帝为他的父亲孝恭仁皇后所建。
孝恭
仁皇后,就是赫赫有名的孝圣宪皇后。
她于雍正二年(1724年)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去世,年仅三十四岁。
当时她只有二十四岁,
被封为淑嘉皇贵妃。
孝贤纯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她死
后康熙皇帝非常悲痛。
于是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在东陵
为她建造了陵寝。
东陵陵墓群坐北向南,包括:裕陵、景陵、泰陵、昌陵和康熙帝的裕陵地宫,以及其配陵、妃园寝和公主府等。
—— 1 —1 —。
清东陵之乾隆裕陵(乾隆帝)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
裕陵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乾隆皇帝弘历继承父祖之业,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武功十全,拓疆两万里,使清王朝达到了极盛时期。
他的皇陵,工精料美,富丽堂皇,雄伟与豪华程度已不必多言。
且不说他陵前神路上石像生的数量超过了康熙的景陵,单是这座陵寝门前小小玉带桥的奢华与精美,在历代皇陵中可谓独树一帜了。
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1752 )告竣,历时9年,耗银203万两。
乾隆和此前的顺治、康熙、雍正等朝的几代帝王陵寝,其中所用的相当一部分木料和石料,是拆毁明代建筑物和明十三陵而得来的。
清朝在入关后,就曾下令捣毁、劫掠过明十三陵,并焚烧过明定陵、德陵等陵寝。
有实证可考的是,顺怡的孝陵木材多用旧料,而旧料来源就是大肆拆毁明代建筑。
其隆恩殿及神道碑亭天花板,就被后人证实是来自北京西苑明世宗嘉靖年间所建的清馥殿、锦芳亭和翠芳亭。
这一殿二亭所在位置,正是明世宗做道场的地方,大殿前原建有丹馨门和锦芳、翠芳二亭。
清初在兴建顺治孝陵时,将清馥殿及二亭拆除,不但将其楠木材料用来兴建孝陵,就连天花板也拿到孝陵使用了。
此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陵寝,都相继拆毁了大量明代建筑,乾隆还以修复明十三陵的名义,将定陵等大殿改大为小,偷梁换柱,把上等的木料和石料拿来建造了裕陵。
裕陵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旁,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二十七年完工。
裕陵妃园寝初称妃衙门,建有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琉璃花门、宝顶,环以红墙。
峥嵘岁月,浮华退尽,长眠——清东陵不论是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中国古代历代皇帝,总是在即位后第一时间就开始筹建自己死后的陵墓。
帝王们相信祖灵对自己的保护,死后依然要荣华富贵,所以要建一座宏大的陵寝,这项工程从选址、设计、建设、到死后的埋葬,帝王们不惜极巨耗时,不惜倾其国力。
一直以来对清东陵的认识,只停留在孙殿英盗慈禧之墓的神密故事上,直到参观了清东陵之后,才填补了清朝皇室陵寝在脑中的空白。
*****清东陵位置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陵区所葬之人清朝从建朝到未代皇帝276年年间,就有247多年在修建“清东陵陵寝”(从顺治皇帝1661年开始),陵区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除了清西陵几个皇帝,清朝全家繁华退尽,全都长眠于此了。
*****清东陵各陵位的布局历代的皇帝都重视风水,选址都是依山伴水,藏龙卧虎的好地方。
清朝也不例外,顺治皇帝在一次到河北唐山遵化打猎,发现了这块山川壮美,气度非凡的风水宝地,决定选它做为自己的陵寝。
整个陵寝北面背靠连绵的太行山山脉中“昌瑞山“,陵寝的起点以”金星山“为前山,两山之间相距8公里,营造了6公里的神道(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整个陵区西面是一条淋河,聚河成湖,是一个终年有水的龙门湖。
神道的终点就是入关第一世帝祖顺治皇帝的“孝陵”,其余皇帝以此神道为中轴线,以“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依山势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孝陵”左边是其儿子康熙的“景陵”,次左是同治皇帝惠陵,右边是其重孙子乾隆“裕陵”,次右是咸丰皇帝定陵。
皇后陵和妃园寝在本朝皇帝的旁边。
儿孙陪伴突出长者为尊的伦理设计理念。
清东陵的陵墓的规制,基本沿袭了明朝的规制。
看过了明孝陵,走过了十三陵,到时间离我们最近的清朝的清东陵,格局基本都一样。
清东陵之——裕妃园寝清东陵的有一处开放的妃子园寝,规模宏大,埋葬人员很多,规格很高,那就是裕妃园寝。
裕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园寝,位于裕陵西,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完工。
裕陵妃园寝初称妃衙门,建有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琉璃花门、宝顶,环以红墙。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纯惠皇贵妃薨,乾隆帝下令改建妃园寝,增建了东西配殿(各五间)和方城、明楼、宝城;把三座园寝门及两过的面阔墙拆除,改建到享殿两旁。
改建工程于乾隆二十七(1762年)告竣,耗费白银13万两。
被称:纯惠皇贵妃园寝。
乾隆帝去世后改称:裕妃园寝。
裕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皇后一位,皇贵妃二位,贵妃五位,妃六位,嫔六位,贵人十二位,常在四位,共36人裕陵妃园寝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入仪嫔起至道光三年(1823年)葬入晋妃止,前后达七十一年之久。
裕陵妃园寝室是清代妃园寝中规制较高的一座。
园寝石桥正门享殿単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
绿色琉璃的燎炉园寝二门。
明楼,绿色琉璃瓦。
宝顶下面的地宫,修建的也十分讲究。
与皇后地宫一样。
地宫内安放着纯惠皇贵妃、乌喇那拉皇后的棺椁。
纯惠皇贵妃:初侍高宗藩邸,也就是乾隆帝当宝亲王时。
后来很是得宠,因为她的入葬,乾隆帝才舍得花13万两银子对裕妃园寝进行改造升级。
乌喇那拉皇后:为乾隆藩邸侧福晋,雍正帝所赐。
一直很得宠,后来上演了乾隆休妻的故事。
据说乾隆帝下江南,在江南时召了几名妓女上龙舟同眠,别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那拉后非要搅了乾隆的美事。
后得罪于乾隆帝,从而被休,死后未能够进入裕陵地宫,而已贵妃之礼葬入裕妃园寝。
明楼两侧及后面的诸多宝顶。
裕妃园寝还埋葬着另外两位著名的人物,一位是庆恭皇贵妃,曾经抚养过儿时的嘉庆皇帝,后来嘉庆37岁继位,这位贵妃已经去世20多年了,念及当年的抚育之情,追封为皇贵妃。
清东陵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昭西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顺治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孝惠章皇后与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康熙景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北遵化:清东陵(裕陵地宫)简纪
裕陵地宫,是安葬乾隆皇帝的棺木之处,是清高宗陵的最主要建筑。
裕宫采用无梁柱的石结构券式,总面积有三百七十二平米,由明堂、穿堂和金券组成,有四道石门,八扇门页,每页都刻着立式菩萨像,头道门洞两壁刻有四大天王;明堂券有八个安放帝后的册宝的石座,券顶刻有五方佛像;穿堂券内两壁刻有五欲供,券顶刻二十四尊佛像;金券是地宫的主体,宝床正中乾降的梓宫,其下是金眼吉井,井是陵穴占,内里埋藏着乾隆生前最喜爱的物品。
东西壁刻佛像和八宝图,四壁刻有番文经咒二万九千四百六十四个字,梵文经咒六百四十七个字。
裕陵:
陵寝门:
方城:
地宫:
明堂:
石门菩萨像:
墙壁四大天王像:
册宝石座:
门边石雕:
券顶:
券顶五佛:
穿堂;
梵文经:
门柱雕塑:
两壁五供:
券顶二十四佛:
门板菩萨像:
金券:
石门轴上孔:
石门菩萨:
券穹:
券拱两侧雕塑:
穹顶:
券宫:
正面:乾隆左孝贤右孝仪
左厢:慧贤皇贵妃
右厢: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
地宫文物:。
探访清东陵——裕陵妃园寝裕陵妃园寝是乾隆皇帝的妃园寝,位于裕陵西旁,始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二十七年(1762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增加了方城、明楼和东西配殿。
裕陵妃园寝内共葬36人,其中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5人、妃6人、嫔6人、贵人12人、常在4人,其中较著名的人有:乌喇那拉皇后、纯惠皇贵妃、庆恭皇贵妃陆氏、容妃(香妃)等。
纯惠皇贵妃和容妃(香妃)地宫已向公众开放。
裕陵妃园寝裕陵妃园寝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入仪嫔起至道光三年(1823年)葬入晋妃止,前后达七十一年之久。
裕陵妃园寝是清代妃园寝中规制较高的一座,显现了清一代鼎盛时期的特色。
乌喇那拉皇后(1718—1766年),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佐领那尔布的女儿。
爱新觉罗·弘历即位之前即为其藩邸侧福晋,为雍正帝亲赐。
乾隆二年(1737年)封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进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崩,晋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
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途中,突发变故,提前送回京,被打入冷宫,次年七月十四日薨,终年四十九岁。
葬于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墓穴内,无享祭。
降皇后葬礼,在清代仅此一例。
纯惠皇贵妃(1713—1760年),苏佳氏,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月二十一日,苏召南之女。
清高宗时为纯嫔、纯妃、纯贵妃、纯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四月十九日崩,享年四十八,追谥为纯惠皇贵妃。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葬于裕陵妃园寝。
纯惠皇贵妃地宫纯惠皇贵妃内棺和乌喇那拉皇后外椁庆恭皇贵妃(1724—1774年),陆氏,乾隆帝妃嫔,嘉庆帝养母,陆士隆之女,苏州人。
初封陆常在,后晋封陆贵人,乾隆十六年诏封为庆嫔,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庆妃,乾隆三十三年晋封为庆贵妃。
庆恭皇贵妃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七月十五日薨逝,葬于裕陵妃园寝。
清东陵简介及详细介绍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的马兰峪镇境内,距北京约200公里,距沈阳约110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之一,被誉为“东方古罗马”。
其始建于1636年,占地面积528.32公顷,埋葬着乾隆、嘉庆、道光三位皇帝,以及孝仪纯皇后、孝全成皇后、孝穆成皇后等共16位皇后、皇妃和皇贵太妃等妃嫔,共167位妃嫔和1位贵人。
清东陵始建于1636年,1722年竣工。
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是中国古代陵园建筑的杰作。
同时也是一座集满、汉、蒙、藏等民族文化于一体的艺术宝库。
清东陵占地528.32公顷。
陵区东起马兰峪,西至昌瑞山南麓;北起关帝庙前路,南至大石羊广场。
自西向东分别是:崇陵(乾隆陵)、景陵(嘉庆陵)、惠陵(道光陵)和昭陵(孝献皇后墓)。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福陵和裕陵两座帝陵。
福陵:是乾隆的陵寝,位于陵区东北侧的山坡上。
—— 1 —1 —。
清东陵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昭西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顺治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孝惠章皇后与孝东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康熙景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双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景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乾隆裕陵.. (2)裕陵 (2)裕陵妃园寝 (71)道光慕陵遗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咸丰定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普祥峪定东陵(慈安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菩陀峪定东陵(慈禧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治惠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惠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惠陵妃园寝.......................................................................................................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苏麻喇姑老贵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府官房和总兵府二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乾隆裕陵裕陵景陵部分看过之后,沿环陵公路西行至孝陵主神道。
再向南行过七孔桥就来到裕陵神道入口了。
现在来到裕陵神道入口。
先看图片: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乾隆帝.jpg墓主人乾隆帝画像[转帖] 请看清裕陵简介:清裕陵简介[转帖]为清高宗乾隆帝的陵墓,位于清东陵的孝陵西侧的胜水峪。
它的神道在七孔桥南与孝陵神道相接,西行后北折。
第一个建筑即圣德神功碑亭,碑文由高宗第11子成亲王永瑆书写。
神道绕过一个土丘,为五孔桥一座。
桥北有望柱一对、石像生(狮、狻猊、象、骆驼、麒麟、马、武将、文臣)共八对。
北面是冲天牌楼门。
再向北是单孔桥。
经过一段较长的蜿蜒神道,抵达神道碑亭、下马碑。
西侧有神厨库院一座,院墙南有井亭,柱子四根,南、东、北三面砌墙,梁枋上饰雄黄玉旋子彩画。
神道正北为东西相对朝房各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面阔19.76米,深10.25米,房后各有烟囱两座。
朝房北为三路三孔石桥,桥北东西相对各有布瓦卷棚顶值班房一座。
正北为面阔五间的隆恩门,前出月台,门北燎炉两座,保存完好。
东西配殿与孝陵同。
隆恩殿内东侧设为佛楼,此后帝陵皆效仿。
隆恩殿后有单孔拱桥三座,望柱为龙凤头,桥头抱鼓刻成蹲龙。
往北为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再往北,与孝陵皆同。
地宫九券四门式:九券分别是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头道门洞券、明堂券、二道门洞券、穿堂券、三道门洞券和金券,其中罩门券、名堂券和金券上方建有琉璃瓦屋顶(从慕陵开始取消了瓦顶);四个石门分别是罩门、头道门、二道门和三道门。
金券位于最后,是安放帝后棺椁的地方,内有须弥座宝床。
清代帝后的遗体是头冲北的,模拟生前坐立时面南背北姿势躺下,与百姓丧葬头冲南的习俗不同。
相比明代帝陵七道石门,前殿中殿后殿左、右配殿,三条隧道的规模,清代帝陵明显小很多,但是地宫的雕刻远胜明陵,裕陵更是精美绝伦,绝大部分都是喇嘛教内容,有梵文、藏文佛经三万多字,佛像四十多尊,头道门洞券东西两壁刻有四大天王,穿堂券刻有花瓶,四个石门门扇上都刻有菩萨,高1.5米。
清高宗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在养心殿逝世,享年89岁。
1928年,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盗掘破坏。
地宫中还葬有: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13年在随高宗南巡时病逝于德州,生皇二子、皇七子,均被秘密立为皇储,但都早夭)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生母,乾隆时为皇贵妃,乾隆40年病逝,嘉庆元年追封皇后)慧贤皇贵妃高氏(乾隆10年去世,追晋皇贵妃)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雍正13年逝世,追晋皇贵妃)淑嘉皇贵妃金氏(乾隆20年去世,追晋皇贵妃)。
先看看清裕陵建筑分布图: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2裕陵图.gif裕陵图[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3沙盘.jpg裕陵沙盘[转帖]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4裕陵碑.jpg裕陵文保碑,以示进入裕陵裕陵为清高宗乾隆帝的陵墓,位于清东陵的孝陵西侧的胜水峪。
它的神道在七孔桥南与孝陵神道相接,西行后北折。
第一个建筑即圣德神功碑亭,碑文由高宗第11子成亲王永瑆书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5大碑楼.jpg远观大碑楼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6大碑楼.jpg近观大碑楼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7碑楼门.jpg碑楼南面券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8双碑.jpg楼内双碑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9双碑碑座.jpg双碑碑座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0西北华表.jpg大碑楼西北华表以上6幅摄于2006-09-21.下面是新拍的: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1大碑楼.jpg被铁栅栏围住的大碑楼和四角的华表神道绕过一个土丘,为五孔桥一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2五孔桥.jpg五孔桥正面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3五孔桥.jpg五孔桥(由东面拍一张)清东陵由裕陵开始,神道桥桥孔上方有龙头饰件。
桥北有望柱一对、石像生(狮、狻猊、象、骆驼、麒麟、马、武将、文臣)共八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4桥上望裕陵.jpg五孔桥上北望裕陵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5石像生.jpg远望石像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6石望柱.jpg石望柱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7石望柱.jpg近观石望柱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8立狮.jpg立狮.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9立狻猊.jpg立狻猊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0立骆驼.jpg立骆驼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1立象.jpg立象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2立麒麟.jpg立麒麟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3立马.jpg立马.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4武将.jpg武将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5文臣.jpg文臣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6武将正面像.jpg武将正面像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7武将面部.jpg武将面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8武将服饰.jpg武将服饰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9文臣正面像.jpg文臣正面像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0文臣面部.jpg文臣面部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1文臣服饰.jpg文臣服饰北面是冲天牌楼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