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期胆红素及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84.94 KB
- 文档页数:2
婴儿黄疸68例胆汁酸检测的意义作者:赵雨香林芸文秀敏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0期[关键词] 黄疸;胆汁酸;婴幼儿[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159-01为探讨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的变化及其意义,2006年1~10月笔者对本院收治的患儿中作过全套肝功能检查,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患儿68例进行了有关检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黄疸患儿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
出院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2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27例,其他高胆红素血症20例。
根据胆红素测定情况分为3组。
A组:仅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胆红素90~320μmol/L,直接胆红素25 μmol/L),其中,新生儿17例,婴儿13例。
C组:直接胆红素升高(血清总胆红素280~560 μmol/L,直接胆红素>91.1 μmol/L),其中,新生儿10例,婴儿8例。
对照组:30例(血清总胆红素各组性别、年龄、体重经统计学处理,具可比性。
1.2方法全部患儿入院后禁食2 h以上抽取静脉血2 ml送检,TBA及肝功能均使用日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比色法进行测定,TBA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提供。
此外,对婴肝中27例在治疗5~7 d后复查TB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表1显示,黄疸患儿血清TBA与对照组比较,仅间接胆红素增高时,TBA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双相升高时差异非常显著,但TBA与胆红素升高的程度相关性不大。
27例婴肝患儿入院时TBA阳性(≥15 μmol/L)为24例(88.9%),ALT阳性(≥40 U)为8例(29.6%),TBA异常显著高于ALT(χ2=11.25,P3讨论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其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总胆汁酸(TBA)的关系,以及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肝胆疾病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TBIL和TBA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TBIL,和TBA浓度进行相关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TBA值增高,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胆汁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新生儿期血中胆红素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等黄染,重症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1]。
高胆红素血症时常可引起肝细胞损伤。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目前常用的反映肝实质损伤的灵敏指标之一,尤其能反映胆汁瘀积程度。
本文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诊断为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TBA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76例患儿均为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
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24 h>102 μmol /L;48 h>128 μmol/L;3~7 d>205 μmol/L,早产新生儿总胆红素:24 h>136 μmol/L;48 h>205 μmol/L;3~7 d>256 μmol/L,其中男41例,女35例;足月儿62例,早产儿14例。
1.2 方法标本采集于新生儿出生24 h后于上午8:00~9:00喂奶前采股静脉血2~3 ml,即刻送实验室,待凝固后,用半径为15 cm的离心机,以3000r/rain 的速度离心15 min,分离血清。
新生儿黄疸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黄疸诊断中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黄疸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定其中的10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组A,剩余的100例病理性黄疸规定为观察组B,并选定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其血清总胆汁酸,并测定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A患儿血清TBA为(8.96±6.42)μmol/L,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BA为(9.48±5.18)μmol/L,2组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B患儿的血清TBA为(32.51±22.48)μmol/L,该组与对照组及观察组A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1),且观察组B的TBA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
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方面,血清TBA测定具备了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有利于临床对黄疸类型等情况的判断,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诊断新生儿体内,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累积,会导致皮肤等器官黄染的现象发生,此即为新生儿黄疸,在对其的治疗方面,首要要做的是辨别其为生理性和病理性[1],针对此,我院以收治的黄疸患儿200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方面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黄疸患儿200例,其中女112例,男88例,患儿的平均出生日龄为13.2d,临床诊断得出,其中的100例为病理性黄疸,我院规定其为观察组B,另外100例为生理性黄疸,我院列其为观察组A,此外,我院选定10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在出生日龄方面与黄疸患儿类似,均足月顺产,常规肝功能正常,无黄疸、窒息、肺炎、腹泻等。
・920・黑龙江医药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Vol.32No.42019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陈维婉魏楚洪21.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80例疑似小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测总胆红素法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黄疸患儿和非黄疸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诊断小儿黄疸的准确性。
结果:黄疸患儿的经皮测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黄疸患儿(P<0.05);经皮测总胆红素筛查黄疸患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94.44%)o结论: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可为临床诊疗小儿黄疸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测;血清;总胆红素;诊断;黄疸中图分类号:R72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82{2019)04-920-03DOI:10.14035/ki.hljyy.2019.04.080国内足月儿黄疸发病率约为50%,小儿黄疸主要由总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黏膜、皮肤出现黄疸症状所致,多表现为血清总胆红素升高、食欲不振等症状,一旦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造成心肌、肝肾功能损伤,导致患儿出现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等情况,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为此有必要监测黄疸患儿胆红素变化情况“切。
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检出、及时治疗是改善小儿黄疸预后的关3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从而使得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患儿出现皮肤、粘膜黄染的临床症状。
通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症状较轻,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而病理性黄疸患儿症状程度严重,且很难自行消退,甚至加重黄疸症状,若未采取有效措施,不但对患儿生长发育造成,甚至还会造成大脑、心脏以及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不可逆性的损伤⑵。
宝宝黄疸检测报告背景介绍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
宝宝黄疸的原因是由于胆红素在婴儿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出现问题所致。
正常情况下,婴儿的肝脏会将胆红素转化为溶于水的形式,从而排出体外。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婴儿的肝脏功能不良,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导致其在体内积累,从而导致黄疸。
黄疸对宝宝的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及早进行黄疸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宝宝黄疸检测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检测方法宝宝黄疸的检测主要通过测量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来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宝宝黄疸检测方法: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是目前最常用的宝宝黄疸检测方法之一。
这项检测通过抽取宝宝的静脉血液样本,然后使用化学分析仪器来测量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会逐渐降低,直至达到正常范围。
皮肤黄疸指数测定皮肤黄疸指数是另一种常见的宝宝黄疸检测方法。
这项检测通过使用专业的黄疸测量仪器,将仪器对准宝宝的皮肤,然后测量皮肤表面黄疸的程度。
根据测量结果,医生可以判断宝宝的黄疸严重程度。
其他检测方法除了血清胆红素测定和皮肤黄疸指数测定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宝宝黄疸检测方法,例如经验评估和黄疸筛查仪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在日常医学实践中使用,并且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判断宝宝是否患有黄疸。
检测结果分析在进行宝宝黄疸检测后,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宝宝是否患有黄疸以及黄疸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见的黄疸分级标准:•轻度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皮肤黄疸指数轻微升高。
•中度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略高于正常范围,皮肤黄疸指数明显升高。
•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范围,皮肤黄疸指数非常高。
对于患有轻度黄疸的宝宝,常规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注意观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
对于患有中度或重度黄疸的宝宝,医生往往会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如肝功能、血液检查等,以便确定黄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黄疸中的诊断价值冯广荣;班奕;李春燕【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2(7)17【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黄疸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榕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院内100名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不同的病情程度分为轻度黄疸组(33例)、中度黄疸组(39例)和重度黄疸组(28例);按不同的病因分为感染性黄疸组(27例)、阻塞性黄疸组(29例)、溶血性黄疸组(23例)和母乳性黄疸组(21例)。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TBA、TBIL及hs-CRP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TBA、TBIL及hs-CRP水平,比较不同病因的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TBA、TBIL及hs-CRP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TBA、TBIL、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黄疸组患儿血清TBA、TBIL、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黄疸组及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患儿血清TBA、TBIL、hs-CR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黄疸组(P<0.05);感染性黄疸组患儿血清TBA、TBIL、hs-CRP水平高于其他3组(均P<0.05)。
结论血清TBA、TBIL、hs-CRP水平可用于病理性黄疸的诊断,与黄疸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相关,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98-100)【作者】冯广荣;班奕;李春燕【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榕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7【相关文献】1.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2.血清超敏肌钙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3.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总胆汁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治中的应用4.血脂、总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5.血脂、总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检测意义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 检测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42 例婴幼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日本OLYMPUS 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做血清总胆汁酸及胆红素检测,分析总胆汁酸与胆红素间的相关性。
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患儿血清TBA 明显高于以间接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差异有显著性,且总胆汁酸增高的黄疸患儿均有肝实质受损。
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可作为肝实质受损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黄疸,婴幼儿总胆汁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72-01黄疸是婴幼儿时期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当血清总胆红素含量>34.2umol/L 时即可出现皮肤、巩膜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越高皮肤黄疸就越重[1];而血清胆汁酸(TBA) 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以及肝肠循环中的代谢产物,健康人血清胆汁酸水平较低,在肝实质损伤时血清胆汁酸可显著增高,现已将该指标作为肝实质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胆汁郁积症的诊断也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2],TBA 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探讨婴幼儿黄疸时血清胆红素与TBA检测的相关性我们对42 例婴幼儿黄疸患儿进行了血清胆红素、肝功能及总胆汁酸的检测,了解三个检测项目对判断婴幼儿黄疸严重性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42 例我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
男23 例,女19 例;年龄1 月~ 6月31 例,6 月1 天~ 1 岁11 例;发现皮肤黄染就诊。
1.2 方法1.2.1 标本采集 42 例患儿禁食3h 无菌抽静脉血2ml,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检。
1.2.2 检测项目及仪器应用日本OLYMPUS AU5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 和直接胆红素(DBIL);其中TBA 采用循环酶法,参考值范围0 ~15μmol/L,试剂盒购自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LT 采用酶法,试剂盒购自浙江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TBIL 和DBIL采用钒酸盐氧化法,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科技有限公司。
探讨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刘茹【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bilirubin and total bile acid detec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A total of 110 infants with neonatal jaundice were divided into pathologic jaundice group with 69 cases and physiologic jaundice group with 41 cases. Another 90 healthy newborns were taken as control group. Detection was made on bilirubin and total bile acid in all newborn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Pathologic jaundice group and physiologic jaundice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indirect bilirubin (IBIL) and total bilirubin (TBIL)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hysiologic jaundice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difference of total bile acid (TBA) with control group(P>0.05), while pathologic jaundice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Pathologic jaundice infants had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BA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such as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direct bilirubin (DBIL), TBIL,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Conclusion Detection of bilirubin and total bile acid detec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is helpful for clinical judgment of jaundice degree, hepatocyte damage, jaundice type, and cholestasis degree. This method is beneficial for early diagnosis, prognosis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neonatal jaundice.%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检测与诊断·总胆汁酸及胆红素检测在诊断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路珊珊(沭阳仁慈医院检验科,江苏 沭阳 223600)[摘要]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及胆红素检测在诊断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沭阳仁慈医院就诊的5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2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中的28例生理性黄疸患儿作为A 组,将其中的2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B 组,将其中的2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对三组新生儿均进行TBA、胆红素和肝功能检测。
然后,比较三组新生儿的检测结果,并观察B 组患儿TBA 的水平与其胆红素的水平和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B 组患儿TBA 的水平高于A 组患儿和对照组新生儿,P <0.05;A 组患儿与对照组新生儿TBA 的水平相比,P >0.05。
A 组患儿和B 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和直接胆红素(DBIL)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P <0.05;B 组患儿TBIL 的水平和IBIL 的水平均高于A 组患儿,P <0.05。
B 组患儿TBA 的水平与其TBIL、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CG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呈直线相关,r >0。
结论:TBA 及胆红素检测在诊断新生儿黄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总胆汁酸;肝功能指标[中图分类号]R8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9-0110-02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该病是指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升高,使其出现以皮肤、巩膜、黏膜、体液及其他组织黄染为临床特征的病症[1]。
临床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较为复杂,患儿病情的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病情严重患儿的神经系统会受到永久性损害,甚至可使其死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