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35
北理工珠海学院图书馆读者手册图书馆概况北理工珠海学院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1.5万㎡;图书馆文献“藏、借、阅一体化”开放,文献开架率100%;图书馆开放时间早7.30-晚22.00;新馆设阅览座位3700余席:1-2楼是图书文献外借书库:1楼为社科文献外借书库,设总借还书台、馆藏资源OPAC公共查询检索台、电子触摸屏检索台、文印室、自助储物柜、读者服务部等等;2楼为自科文献外借书库;3楼是多功能阅览室及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有300台电脑提供馆藏电子资源检索。
3楼多功能阅览室有60个座位,能为读者提供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多功能服务工作;4楼是报刊阅览室,提供合订本期刊的外借服务及报刊复印工作;5-6楼是参考咨询阅览室(典藏阅览室),提供包括“在线咨询”、“FAQ对话”等方式的课题查新、专题服务、远程传递等多途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7楼为教师参考研究室及学生考研学习室。
图书馆每一层楼均设置有馆藏资源OPAC书目数据检索台;图书馆采用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设有中央消防、中央监控及中央广播系统,每一层楼区间均设置有环保电开水器为读者提供健康的冷热直饮水。
图书馆总藏量134.63万册(件),报刊资源藏量17143种,电子期刊16387种;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本地镜像的共收录有89年至今的全国各类期刊出版物,有重庆维普科技期刊全库、中国知网CNKI期刊库、万方资源期刊数据库等等;外文期刊Emerald数据库收录有外文期刊217种5个数据库,包括经济类数据库、管理科学数据库、计算机科学数据库、建筑图书工程数据库、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此外,本馆收藏的磁介质声像资料、多媒体光盘数据库及多媒体教学视频数据库有5000多件(册);有涵盖多种领域的考试类数据库、讲座类数据库、法律类数据库、动漫教学数据库、就业培训数据库等30多个;本馆参考咨询远程传递工作,有联通北理工本部100多种数字资源的用户终端,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科研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服务工作。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7年11月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
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
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1.信息化现状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
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某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一、“十三五”规划的依据与目标(一)规划的依据1.教育部、建设部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教高 [2002]3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 [2004]2 1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明确规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综合性本科院校生均图书100册/生;生均年进书量4册;●《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明确规定:5 000学生规模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为2.03m2/生;●《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规定: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1: 4)。
2. 我校转型发展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3.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4. 我馆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二)总体目标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将图书馆建设成资源配置合理、馆藏布局科学、服务功能完善、技术保障有力、员工素质全面、管理工作有序、阅览环境优美, 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综合型”办学需要的现代化图书馆。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改扩或新建图书馆馆舍,强化图书馆服务功能1.现状:馆舍面积不达标,功能不全图书馆大楼现有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与我省高校图书馆相比处于居后的位置。
见表一。
表一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馆舍面积情况(数据来源:2015年6月检索各高校图书馆网站)●阅览座位紧张,经常出现一座难求的状况。
●书库的承受能力已饱和,导致有些图书无法上架。
●教育培训、学术研究、讨论交流、展览、休闲等现代图书馆功能缺失。
2.建设目标通过选择新址新建图书馆或在现有图书馆的左-后-右侧面扩建新馆舍2.4万平方米,使图书馆的总馆舍面积达到4万平米以上。
3.建设内容●扩大书库藏书容量,设立密集书库,使新馆的藏书目标在200万册以上。
联机信息检索一、联机信息检索概述联机信息检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最先发起并且逐渐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信息检索系统,如DIALOG、OCLC等。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国际联机检索服务,现在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联机检索系统。
(一)联机信息检索的定义与特点1、联机信息检索的定义联机信息检索是指用户利用计算机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检索系统联机,以人——机对话方式,运用特定的检索指令与策略,访问检索系统的数据库,查找所需信息的过程。
这种检索方式是实时(real-time). 在线(online)进行的,用户提问一旦传到检索系统主机被接收后,计算机便立刻执行检索运算,并很快将检索结果传送到用户终端,用户可反复修改检索式,直至获得满意的检索结果。
2、联机信息检索的特点由于联机信息检索不仅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而且打破了信息检索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因而与手工检索或者其他形式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相比,它在检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检索内容丰富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世界上公开出版发行文献的90%都可以通过几种主要的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查到。
如DIALOG、OCLC等,这些系统中存有数百个数据库,拥有上亿条文献记录,内容涉及各个领域,能满足不同学科检索的要求。
(2)检索效率高利用联机检索系统可以同步查询多个数据库,3-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个或多个检索课题。
而且用户可以在检索过程中随时根据需要调整修改检索策略,从而保证了检索的快速性以及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检索内容新颖为了满足用户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联机检索系统一般都是由专业人士负责管理,数据库中的信息定期更新,而且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尤其是一些时效性强信息的更新速度更快,有的随时都在更新。
如DIALOG系统的工程索引每周更新,报纸类数据库每天更新,商情数据库有的每天更新,有的随时都在更新。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每题2分,共30分)1. _C_ 是题录型检索工具A. CABI B。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C。
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版) D。
经济纵横2。
浏览超星数字图书馆,应首先安装__D_____。
A. Apabi ReaderB. Adobe ReaderC. CAJ ViewerD. SSReader3. 世界上第一大联机检索系统是_A_。
A。
DIALOG系统 B.OBRIT系统 C.OCLC系统 D。
STN 系统4。
利用baidu搜索信息时,要将检索范围限制在网页标题中,应该使用的语法是___B_______。
A。
site: B.intitle: C. inurl: :5.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英文名称的简称为_A 。
A.CABI B。
AGRINDEX C. BA D.B of A6.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___C___________。
A。
二次检索、高级检索 B。
分类检索、主题检索C。
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 D.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7. 国际上评价期刊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指标是 ___A_____。
A. 影响因子B.读者统计数据C.引文量 D。
价格8。
二次检索指的是:___C__________。
A.第二次检索 B.检索了一次之后,结果不满意,再检索一次C.在检索结果中运用“与、或、非”进行再限制检索 D.以上都不是9.国际连续出版物编号___A__________.A。
ISSN B。
OCLC C.ISBN D. CSSCI10.下列搜索引擎具有书名号检索功能的有______B________。
A.Google B.百度 C。
中搜 D。
AltaVista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 版的“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有_B__ 种。
A.20 B.19 C.17 D.1512.通过追溯检索获得的相关文献与原文献相比在发表时间上__B__。
高校图书馆申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思考作者:李娜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9年第34期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申报教育部科技查新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当前我国教育部科技查新要求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图书馆申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有效策略,以提升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质量,为高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重要资料,保障高校图书馆申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广大高校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教育部; 科技查新中图分类号:G252.6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270-02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较为久远,从古代的藏书阁,到近代的传统图书馆,再到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现代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同变化,尤其是在服务职能上更是适应于时代需求,逐步改变。
在传统图书馆中,主要作用在于保存经典的文化古籍,并将图书馆中的资料予以人们借阅,而现如今的传统图书馆,除了保留传统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外,还拥有新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如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等。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中贮藏了诸多电子信息资源,不仅包括网络教学视频,还有文献资料,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去查找相关文献或课程,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
鉴于此,众多高校图书馆都开始申报教育部的科技查新工作,以促进科研服务水平的提升,满足现代教育需求。
1; 科技查新发展历史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顺应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便产生了科技查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科技查新的目的在于规避国家科研部技术研究课题重复,保障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真实性,是一项有效的情报工作,能够为我国科研人员提供科学研究内容和成果方面等知识信息。
1985年所实施的专利法,便是科技查新工作的体现,但正规的查新工作站最早出现于1990年,高校图书馆查新工作站则于1992年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