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走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以玉溪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98.19 KB
- 文档页数:2
2021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与作用机制范文 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城镇化,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直接影响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
可见,认识和了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我国应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有效提高。
然而,关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到底是什么,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逐渐得到优化和调整,应当先搞清楚道路,然后再开始“化”.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化,国内农民逐渐大规模地向城镇迁移,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怎样的空间模式,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怎样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还需加强,这进一步扩大了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态势。
在市场的宏观调控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中的分散人口、非农产业和资本要素向城镇逐渐集中的过程即是城镇化的过程。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乡村被渗透了更多的城镇中的政治、精神和物质文明,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而衍生出来,进而提高了中国城镇化水平。
提供符合人民群众生活条件、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服务以及产品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原则在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可知,偏向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产生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农村中公共产品收益不平均、产品短缺等众多问题无法解决是这种制度的必然结果,进而难以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最终使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因此,中国城镇化建设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出路。
1、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发展经济学中关于转移劳动力的理论模式是着名的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玉溪坚持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走在全省前列摘要:数字云南、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集聚区“数字”高频出现,我省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提速。
玉溪高新区九龙大数据产业园。
一道道强光划破黑夜,伴随着热辣的音乐在水面起舞,灯光、水幕、音乐相互交织,呈现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同时也演绎着一场数字大戏——这是不久前玉溪市举办点亮抚仙湖暨“时光·印迹”光影秀的场景,它借助现代科技创新手段和新兴媒体视觉艺术,为人们带来了绚丽的视觉盛宴。
数字云南、区块链技术、数字经济集聚区“数字”高频出现,我省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提速。
2018年,玉溪入选中国最适宜投资数据中心城市名单,获得了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
今年1月,《玉溪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出台实施,这是云南省第一个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数字云南,玉溪冲在最前。
先行先试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当前数字经济、智慧经济方兴未艾,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迎来了重大变革。
新旧动能转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玉溪的重大使命,自2014年以来,玉溪市就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作为玉溪市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
几年来,玉溪市按照国家和云南省发展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的战略,制定了经济发展“5577”战略,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出台并落实了培育、扶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多项地方性政策措施。
2018年,玉溪市在大数据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蓝晶科技3500万片LED衬底片扩建项目进展顺利,信德科技等4个智能终端制造项目投产运营,360、易网科技等互联网企玉溪高新区九龙大数据产业园。
业落户玉溪,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联通西南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华为玉溪云计算数据中心通过UPtime Tier III标准认证,玉溪荣获中国数据中心、宽带中国优秀试点城市称号。
玉溪市坚持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驱动发展变革,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创新中心,推动数字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简本联系人:李继明、王宇飞电话:2664423、2664415玉溪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02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1)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部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一、城镇化发展 (5)二、城镇体系结构 (5)三、市域交通 9四、市域旅游 9五、市域基础设施 (9)第四部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0一、城市性质与职能........................................二、10 二、城市规模 (10)三、三、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1)四、四、综合交通 (15)五、五、公共服务设施 (17)六、六、居住用地 (18)..七、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 (18)八、绿地水系 (19)九、城市景观与特色 (19)十、老城更新 (20)十一、规划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20)十二、村庄发展指引 (20)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21)十四、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1)附表 (22)附图 (23)..第一部分总则一、规划编制目的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修编主要背景1.宏观背景(1)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2)滇中城市群及昆玉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玉溪在省域的战略地位获得相应提升(3)云南省提出“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城乡发展新模式 2.中观背景(1)在重新认识资源价值和确立建设“生态市”目标的基础上,玉溪市城乡发展功能需要进一步整合(2)新兴产业成长迅速,发展格局面临改变(3)玉溪市政府提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打造滇中城市群重要核心区,建设“三湖”生态城市群 3.微观背景(1)滇中调水工程、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促使中心城区水资源环境出现重大转变(2)中心城区城市功能有待加强,空间布局需要调整优化三、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
从玉溪现代农业的发展看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40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作为中国农业大省之一的云南玉溪,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农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玉溪市坚定不移地深化农业综合改革,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革命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特别是在农业科技方面,玉溪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玉溪市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体系现代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玉溪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方式革命,大力推行科学种养殖、精细化管理、绿色有机等新型农业模式,逐步建立了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体系。
通过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成为经济支柱改革开放以来,玉溪市农业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玉溪市,茶叶、水果、中草药等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特别是茶叶产业,玉溪市的普洱茶、红茶等知名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三、城乡一体发展助推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玉溪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等工作。
通过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农村产业振兴方面,玉溪市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向现代化、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进产业项目、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产品加工等措施,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在农村改革发展方面,玉溪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户籍制度改革等,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85摘 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玉碗水村是云南省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村落案例,通过对该村落空间与行为活动调研,分析当前该村的传统资源与现状,提出在以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加强对古村落“活化”这一建设思路和途径取向,有针对性地实现修复自然环境、保护古村风貌目标;活化核心建筑,整治新建筑;发展文化及旅游产业,新旧融合,实现玉碗水古村落空间的保护与文化复兴。
关键词:保护;发展;空间;活化Abstract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Yunnan Province, Chunhe street yuwanshui village in Hongta district of Yuxi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resource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 by investigating the space and behavior activities of the village. Should protect "The first" under the premise, should strengthen to the ancient village "The activation" the construction mentality and the way orientation. To repai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 the style of ancient villages; activate the core building, renovation of new buildings;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old and new, to achieve yuwanshui ancient village space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Renaissance.Key words :Protection ; development ; space ; rural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8)-08-85(7)作者简介苏艳妮,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撤县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考——以江川区为例摘要:江川撤县设区是江川主动融入玉溪全市发展大局与滇中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契机。
撤县设区后,江川区的社会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面临着众多挑战。
关键词:撤县设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1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步显现,撤县设区(市)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云南“桥头堡”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大背景下,云南经历了文山撤县设市、腾冲撤县设市、晋宁撤县设区、江川撤县设区等行政区划改革,据不完全统计,云南有三十个县市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这也是云南推进现代城镇化的关键环节。
2015年12月3日,江川撤县设区得到了国务院正式批复。
玉溪市由八县一区变为七县二区,意味着江川“区”时代的到来,江川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将从此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战略时期。
2撤县设区后江川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2.1独特的自身优势是江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2.1.1历史渊源江川历史悠久,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古滇国文化的发源地,自古素有“滇中碧玉”“高原水乡”“滇国故里”和“云烟之乡”等众多美誉。
正因为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促使江川区的渔业、烤烟等产业发达,青铜器驰名中外,悠久的历史为江川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1.2地理位置在空间区位上江川位于滇中城市群的核心位置,距离红塔区21公里,距离省会昆明市100公里,能够最大限度、最小投入满足玉溪-昆明产业转移,同时,如图所示江川地处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桤麓湖)生态城市群的重心[1],三湖生态城市群是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优越的地理区位是江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1.3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江川具有公认的六大优势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包括烤烟、磷化工、纸制品、农产品、文化旅游、建筑建材、青铜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等。
江川撤县设区后可以充分利用江川已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继续发展壮大自身优势。
玉溪研和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的启示2007年5月,玉溪市委、市政府正式组建研和工业园区管委会,承担起玉溪中心城市南部发展工业、建设全市最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的重任。
三年来,研和工业园区攻坚克难,从管理体制创新、招商引资突破、新兴支柱产业培植、园区产业聚集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研和城市化进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园区建设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齐头并进的成功之路,跻身全省工业园区先进行列,其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推广。
启示一:科学的战略发展定位和正确的产业建设规划,是园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玉溪市委、市政府“把研和建成新型钢铁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五金集散地”的战略发展定位和研和工业园区“努力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既充分体现了在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中来谋划发展的战略眼光,又充分突出了玉溪自身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特点,符合走低碳道路、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在具体发展运作中,紧紧依托我市“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和中心城区“南北分工”的城市功能定位,有效整合了研和产业、区位、交通等突出优势,坚持了引进和依托大企业、大集团,积极配套和延伸优势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园区战略发展定位准确,规划思路明晰,先形成以钢铁、装备制造为主的支柱企业,围绕这些支柱企业,逐步形成支柱产业,依托支柱产业,发展产业链,最后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建设玉溪最大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产业优势特色突出。
在此基础上,玉溪市委、市政府对研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组建了强有力的园区管委会,确定了市区合一、园区与镇合一的“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发展”体制,并对园区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这是园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启示二:优势产业的集聚和支撑,是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工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撑。
有一定密度的产业规模的支撑,产业价值链越完善、产业规模密度越大,配套能力就越强,相对成本就越低。
实干兴滇,深化玉溪之变研讨心得实干兴滇,深化玉溪之变研讨心得玉溪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然而,长期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为了改变这种困境,云南省政府提出了实干兴滇的战略,并在玉溪市进行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与创新的尝试,以推动玉溪的全面发展。
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参加了深化玉溪之变的研讨会,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研讨会上,我们了解到实干兴滇的战略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和行动。
这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口号,更重要的是云南省政府将这一理念付诸行动。
他们从各个方面入手,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们改革创新,打破传统的行政体制,注重市场化的运作和资源整合,努力解决发展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研讨会上,我们还了解到实干兴滇的战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改革和发展需要时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云南省政府在推进实干兴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继续前进。
他们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实践和探索,才能找到适合玉溪发展的路径。
玉溪的改革和发展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
首先,云南省政府非常重视民众的参与和民主决策。
他们注重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广泛的民主讨论和调查。
他们鼓励人民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使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玉溪的发展过程中来。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实现玉溪的新奇迹。
其次,玉溪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省政府将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他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保护环境,既可以保护生态资源的利用,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玉溪还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云南省政府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提供各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玉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玉溪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玉溪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在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玉溪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居民生活品质。
乡村振兴战略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乡村就业,推动农村人口结构调整,增强农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玉溪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1.2 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玉溪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土地流转不畅导致农民收入不增反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土地流转不畅是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土地流转难度大、流转价格低、流转收益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村土地仍然闲置或被随意利用。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导致了农民收入的不增反降。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许多乡村缺乏基本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缺乏基础设施也使得外部投资和扶持难以到位,乡村振兴的速度和效果受到限制。
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过度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和创新,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有限且波动较大。
缺乏发展动力也使得乡村振兴效果不明显,无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