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术后患者的康复运动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腰椎手术后康复训练
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理想的康复效果,必须坚持康复操的系统性练习。
以下是腰椎手术后康复训练的内容:
1. 功能性康复训练:
* 晨练:每天早上使用哑铃练习,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活动度。
* 腹部肌肉训练:使用动作练习、蹲起来及绳索抬腿来强化腹部肌肉,改善腰椎转动功能。
* 腰腿肌肉训练:使用蹲起来、半蹲、踮腿抬腿等运动,来强化腰腿部的肌肉,改善腰腿的活动度和灵活性。
2. 机械支撑练习:
* 体位支撑:借助腰腿带和手臂支撑,静止支撑体位支撑,增强支撑肌肉力量和腰椎的稳定性。
* 腹肌模式:使用腹带来束缚上肢,利用内外肌群合力练习腹肌模式,分离内外肌群,增强腹肌力量。
* 背位支撑:使用腰带和腹带束缚上肢,来帮助腰椎保持正确的姿势,增强腰椎的支撑力。
3. 伸展训练:
* 腹部伸展:利用伸直腿后拉伸伸展腹肌,使腰腿灵活,减轻疼痛,改善行动效果。
* 腰腿伸展:横侧伸展、腿部和腹部协同伸展训练,使腰部和腿部的灵活性得到改善,改善脊柱活动度,减轻疼痛。
4. 平衡训练:
* 静止平衡:站立静止练习,改善腰椎好操动度,有效降低摔伤风险,减轻疼痛。
* 变化平衡:练习时间在增加,使腰腿灵活,增强肌肉力量,减轻疼痛,改善平
衡性。
腰椎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应根据个人病情,对其训练量和方式做适当控制,避免过度疲劳和身体太抖动。
聘请专业的治疗师或体能教练,指导合理的运动训练,确保安全性,有利于取得快速的康复效果。
老年人康复指导规范一、老年人康复的内容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运用各种措施减轻身心和社会功能障碍,使老年患者得到整体康复而重返社会。
老年人的康复训练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康复训练可促进老人生理和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为此需要养老护理员和老人的共同努力。
康复护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评估老年人的功能障碍情况评估老人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康复训练中的恢复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与有关人员沟通。
(二)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协助和指导长期卧床和瘫痪的老人预防感染、压疮、挛缩、畸形、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指导老人进行床上活动、就餐、洗漱、更衣、人浴、排泄、移动、使用家庭用具等,以训练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四)坚持进行康复功能训练指导老人学习掌握各种功能训练技术和方法,经常不断地进行功能训练,维持残余功能,激发潜在能力。
(五)做好心理护理了解老人心理变化,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帮助老人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六)指导老人使用自助器、步行支具根据老人的不同情况,指导选择、使用各类自助器、步行支具,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康复护理评估康复护理评估贯穿于整个康复过程,康复评估有利于选择康复方法,评定康复效果。
(一)肌力评定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
肌力测定对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病损,尤其对周围神经系统病损的功能评估十分重要。
在养老机构康复中主要应用手法肌力检查。
手法肌力检查(MMT)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对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估受检肌肉或肌群的肌力级别。
1 .肌力分级标准采用六级分级法,见表01。
表01 肌力分级标准2 .注意事项(1)检查前用通俗的语言给予解释,做必要的示范,取得老人的配合;(2)采用正确的测试姿势和体位,固定近侧关节,防止代偿运动;(3)选择适当的测试时间,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4)测试时应左右比较,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作对侧的对比观察;(5)对患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老人不宜持续地等长收缩,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弯曲康复训练更是至关重要。
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弯曲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的方法。
1.主动活动训练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主动活动训练,以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膝关节的主动屈曲和伸展,以及膝盖的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被动活动训练在手术后的后期,患者可以进行被动活动训练,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弯曲功能。
这种训练可以包括使用物理治疗设备进行被动屈曲和伸展,以及进行被动的膝盖旋转运动。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弯曲范围,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3.力量训练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肌肉力量,以支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力量训练可以包括使用负重器材进行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以及进行膝关节的踝部和髋部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4.平衡训练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平衡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平衡和稳定性,以支持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平衡训练可以包括单腿站立和单腿跳跃等运动。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平衡和稳定性,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膝关节术后弯曲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普外二区减重代谢外手术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时间内容实施时间护士签名效果评价评价者围手术期手术前准备□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家族史、有无减重经历、减重方式、个人的减重预期目标以及患者日常生活形态的了解。
□营养评估: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脂率、基础代谢、内脏脂肪指数,测量五围:腰围、臀围、胸围、大腿围及上臂围。
拍摄录像。
□护理评估(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逆流状态、生活抑郁评估等)评估手术方式、病人预期值。
□糖尿病者相关服药及饮食指导。
□评估术前用药,术前遵医嘱停用抗凝药物,□有吸烟史,告知术前戒烟。
□指导患者肺功能训练,正确使用呼吸训练仪。
□观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PPT。
1.患者配合程度□好□一般□差2.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入院第1-2天□病区环境介绍、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个案管理师。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常规和特殊检查, OGTT试验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留取(最好院前完成)。
胸片、心电图、胃镜+HP、B超、腹部CT检查(必要时)、肺功能测定、营养代谢功能测定;),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
□关心患者,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消除顾虑。
□观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PPT。
1.患者配合程度□好□一般□差2.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手术前1天□确认所有术前检查是否完成。
□观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PPT。
1.宣教知晓程度□好□一般□差手术当日□术前2小时备皮,特别脐部清洁与消毒,静脉滴注万文500ml 。
□术日晨6:00遵医嘱口服脉动300-400ml,执行术前医嘱。
□嘱患者术前排空膀胱。
□做好术前核查,填写术前交接单,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班: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意识状态、查看皮肤情况、输液、伤口敷料情况。
1.活动情况□好□一般□差2.并发症发生□无□有普外二区□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超重患者予斜坡卧位,一般麻醉清醒后即可自由体位。
部分减重步态训练(Treadmill Training with 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华东一、概述部分减重步态训练的临床应用可以追溯到1958年,Margaret H和Margaret HSR 出版了专著“康复治疗中的悬吊疗法”。
但是由于方法的局限和认识不足,没有得到发展。
1973年Grillner证明出生后1周的小猫在下胸段水平破坏脊髓,2 d后将其后肢放于活动平板( treadmill, TM)上可行走。
其后,有学者证明了相同的结论,并提出将这一原理应用于人类。
20世纪80年代末,Visintin等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身上采用减重步行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 BWSTT )取得了较好疗效,部分轮椅依赖患者可不依赖轮椅了。
90年代以后,此装置被陆续应用在截瘫、偏瘫、脑瘫和下肢骨关节病患者的步行训练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自1992年引入减重踏车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方法进行偏瘫患者的下肢康复治疗以来,国内外对此疗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国近年来踏车仪虽开始普及,但将其用于偏瘫患者的步态恢复还较少,有关报道更是极少。
因此,对此疗法我们尚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部分减重步态步行训练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康复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减重吊带将患者身体部分悬吊,使患者步行时下肢的负重减少,步行能提高,如果配合运动平板(Treadmill)进行训练,效果更好。
这种新治疗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重视。
悬挂减重训练机有多种,主要类型有悬吊绳升降控制,即悬吊杆不动,而悬吊绳可上下移动,和悬吊杆升降控制,即悬吊杆可上下移动,而悬吊绳和固定带不动。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减重装置和电动活动平板,减重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支撑架、减重控制台、电动升降绳或杆、身体固定带(即减重吊带)几个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减重术后患者的康复运动指导
作者:张琳 张蓉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 ;要】肥胖症已成为全世界流行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减重手术是医学界认为是治疗
肥胖症唯一长期并且有效的减肥方式。我科与2016年开展减重手术,针对减重术后的患者提
出了:早期运动指导;远程运动指导和长期随访干预,对患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指
导,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
【关键词】肥胖症;减重手术;运动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289-
01
肥胖癥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慢性代谢症群,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
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通常人们用体重指数(BMI)来确定是否肥胖。对于中国人来说,体重
指数大于19小于23.9为正常,24~27.9算超重,大于28就叫做肥胖了。当体重指数大于
35,达到重度肥胖时,不仅影响人体美观性,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甚至
可能诱发多种恶性肿瘤,不仅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会增加死亡风险⑴。手术减重是利
用医学外科手段改善肥胖症患者的全身症状的医疗方法。是重度肥胖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医
学界认为是治疗肥胖症唯一长期有效的方法。
减重手术不仅能减重,同时可治疗肥胖相关的多种代谢疾病。手术改变了胃肠道结构,从
根本上解决了食物摄入和营养吸收的问题,并从根源上杜绝复胖,可以长期有效减重。同时有
效降低和治疗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等肥胖症伴发疾病,延长患者的寿命。
现在,减重手术成为了很多重度肥胖患者的优先减肥方式,但是重度肥胖患者并不是在做
完手术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是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管理,通过控制饮食和适量的体
育锻炼来维持手术效果。减重手术的创伤其实并不大,一般在一两个月内就能恢复得很好,这
时候进行适当的运动对恢复非常有利,而且这也是病人恢复的黄金时期,这时候运动除了达到
更好的减肥效果之外,还能让身体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防止因为减肥而造成的皮肤松弛等问
题,同时也能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防止肌肉和肥肉一起减掉。我科于2016年至2019年3月
进行了50余例减重手术,术后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运动指导,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的减重效
果。术后随访的患者中,减重最多的达到110斤,术后3个月至半年平均减重65斤左右,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
早期运动指导:减重术后的6到8小时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可以指导和帮助患者进
行少量的运动来帮助恢复。例如进行床上自主翻身,坐起,进行四肢肌肉静力收缩。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