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单元复习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13.34 KB
- 文档页数:3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1. 课程回顾
1.1 回顾内容一
•主要知识点1:介绍内容
–子知识点1:详细解释
–子知识点2:详细解释•主要知识点2:介绍内容
–子知识点1:详细解释
–子知识点2:详细解释1.2 回顾内容二
•主要知识点1:介绍内容
–子知识点1:详细解释
–子知识点2:详细解释
•主要知识点2:介绍内容
–子知识点1:详细解释
–子知识点2:详细解释2. 考点梳理
2.1 考点一
•学习重点:详细解释
•相关知识点:介绍相关知识点2.2 考点二
•学习重点:详细解释
•相关知识点:介绍相关知识点
3. 复习策略
3.1 整理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记忆和理解
3.2 制作课件笔记
•将重点内容整理成课件笔记,方便随时温习复习
3.3 解题巩固
•选择相关题目进行解答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复习方法
4.1 制定计划
•制定每天的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和内容安排
4.2 多渠道复习
•利用不同的学习资源进行复习,如教材、笔记、题库、视频等
4.3 合理休息
•学习的同时要注意休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健康的身体
5. 复习建议
•提醒学生重视复习,及时解决问题
•建议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推荐学生使用多种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方式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复习提纲,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复习方法和工具,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良好的复习策略,相信同学们能够顺利应对历史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
八年级历史基础知识一、近代史概况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4、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剥削制度,综合国力衰弱。
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四次侵华战争及影响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侵华罪行1、洗劫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人民抗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洋枪队”,镇压;组成八国联军,镇压运动。
3、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中国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1)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9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运动。
2、爱国官兵:(1)禁烟运动:1839年,在虎门销烟,显示了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四)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凶,__________为帮凶。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鸦片战争一、林则徐销烟——道光年间鸦片贸易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②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摧残吸食者体质④削弱军队战斗力,给中华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虎门销烟禁烟措施: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派人翻译外国书报停止中英贸易虎门销烟设禁烟局林则徐虎门销烟二、鸦片战争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根本目的: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物,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1840年6月—1842年《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先进的资本主义战胜落后的封建主义社会。
第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主凶:英法,帮凶:美俄列强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占领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
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
”其中,“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
“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两次鸦片战争共同原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太平天国运动:背景:清政府腐败,妥协退让,鸦片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爆发:1851年,洪秀全,广西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太平军”经过:①1853年,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政权②李秀成在青浦打败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③慈溪战役中击毙华尔性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结果:被中外反动势联合镇压第三收复x疆一、x疆危机阿古柏建立伪政权,自立为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初二的同学已经学完了历史的全部课程,接下来就要进入复习阶段了,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复习呢?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一、三大战役1、背景:(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站,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2)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3)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概况:战役名称领导人参战部队重要战果(或意义)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解放长春,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歼灭大量敌人,奠定了解放长法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和平解放北平,解放华北5、意义:(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2)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月。
2、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
3、战果:(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2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2、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
(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战力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广大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
(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用小车推出来的”)5、军事进攻与政治用手段相结合。
(如北平的和平解放)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二一、张謇办实业1、张謇的生平: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
3、张謇提出的口号:“实业救国”。
4、张謇创办的主要实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5、张謇创办企业的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6-1842.8年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0-1860.1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八年级历史基础知识一、近代史概况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2、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4、中国为什么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剥削制度,综合国力衰弱。
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四次侵华战争及影响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侵华罪行1、洗劫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人民抗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洋枪队”,镇压;组成八国联军,镇压运动。
3、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中国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1)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1899年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运动。
2、爱国官兵:(1)禁烟运动:1839年,在虎门销烟,显示了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
(2)鸦片战争: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四)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火线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凶,__________为帮凶。
初二历史上期总复习提纲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1课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22 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在哪次战争之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徐,成为民族英雄。
《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影响: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 《辛丑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结果: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
国商定) 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最新修正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I. 概述本提纲将帮助八年级学生回顾并巩固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和概念。
通过按照章节的顺序进行复,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
II. 复内容1. 第一章:远古的人类和文明的起源- 重点内容:-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文明的起源-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2. 第二章:过渡时期的三大发明和早期的动态社会- 重点内容:- 农业革命和畜牧业的兴起- 陶器制作和纺织技术的出现- 城市和贸易的兴起3. 第三章:古代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 重点内容:- 第一次人类定居和农耕的地区-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科技、文化和制度发展4. 第四章:古国古城古文明- 重点内容:- 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 古印度5. 第五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重点内容:- 希腊城邦- 罗马共和国- 文化、科技和思想的发展6. 第六章:中国古代文明- 重点内容:-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夏朝、商朝和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7. 第七章:世界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重点内容:- 封建社会的特征与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其引发的变革8. 第八章:中国的封建社会- 重点内容:-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特征- 宋朝、元朝和明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文化与科技的繁荣III. 复方法- 阅读课本中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结构- 完成课后题和练题,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历史课外书籍和相关在线资源,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IV. 复计划以下是一个简要的复计划,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周:复第一、二章- 第二周:复第三、四章- 第三周:复第五、六章- 第四周:复第七、八章V. 复建议- 将复内容分块,每天专注于一到两个章节的复- 制定合理的复计划,坚持每天固定的复时间- 多做题,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与同学讨论,分享复心得和理解- 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解答疑惑VI. 结语希望本复习提纲能够帮助八年级学生高效复习历史上册的重要内容,并取得好成绩。
第1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开始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广州虎门领导者:林则徐经过:将收缴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
意义: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2.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3.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过程开始:1840年6月英舰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重大事件: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1842年英军抵达南京江面。
时间:1842年地点:南京双方:中国、英国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2.赔款2100万元(赔款);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共商)。
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结果:中英《南京条约》直接原因:影响: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1949年)。
附:1.世界近代史开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近代史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997年7月1日,中国收回香港。
时间:1840~1842年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八年级上册第3课 收复新疆时间:1860年 地点:北京圆明园 军队:英法联军 经过:掠夺了大量珍宝,为掩人耳目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史实: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割地区域:中国东北和西北 割地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列强的罪行火烧圆明园大片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主凶:英法 帮凶:美俄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时间:1851年地点:广西金田(金田起义) 领导者:洪秀全 国号:太平天国发展: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一、古代文明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特点和文化遗存。
2.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古代河流文明的兴起和特点(尤其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4.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
5.古代希腊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二、古代亚洲1.西周和东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3.周朝灭亡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4.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华夏文明的形成。
5.儒、道、法三家思想的兴起及其主要代表和思想特点。
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1.希腊城邦的发展和特点。
2.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
3.古希腊的艺术和文学成就。
4.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
5.罗马法律和城市文明的特点。
四、日本、朝鲜、越南的古代文明1.日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日本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3.朝鲜古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科技发展。
4.越南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特点。
五、东南亚和印度的古代文明1.东南亚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2.印度古代的古代王国和宗教文化。
六、海洋贸易与丝绸之路1.东南亚地区的海洋贸易和瓷器贸易。
2.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
3.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商业繁荣。
4.丝绸之路的贡献和影响。
七、宗教文化与科技发展1.佛教和道教的传入与传播。
2.印度的佛教和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3.科技之窗,岭南地区对外交往和科技发展。
八、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1.罗马帝国的衰亡和中世纪欧洲的分裂。
2.封建制度的兴起和特点。
3.中世纪欧洲的宗教和天主教会的权势。
4.中世纪欧洲的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文化交流。
九、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繁荣1.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被阿拉伯语取代的伊斯兰帝国。
2.阿拉伯世界的科技发展和对欧洲的影响。
十、中世纪中国的科技发展1.中世纪中国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的影响。
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3.造船术、纺织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十一、中世纪日本的文化传统1.平安时期的文化繁荣和政治制度。
2.武士道精神和茶道文化的兴起。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古代历史文明- 简述古代文明的概念和含义- 介绍古代中华文明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分析古代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的发展及其影响- 探讨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和对世界的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黄河流域的重要性- 解释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战争- 探讨秦统一六国和秦始皇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建设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变革与创新- 介绍秦汉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国家建设- 探讨秦始皇的法律制度和文化事业- 分析汉武帝的改革与皇度建设- 简述汉代的科技发展和丝绸之路的意义第四章精英的较量:魏晋南北朝- 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和动荡局势- 探讨三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和文化发展- 分析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第五章留下了璀璨文化遗产的唐宋时期- 介绍唐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 简述唐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分析宋代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 解释唐宋时期的外交关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第六章人们的欢喜和忧愁:元明清时期- 探讨元代的政治体制和文化遗产- 解释明代的政治变革和海外扩张- 介绍清朝的政治格局和对外战争- 分析明清时期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制度第七章近代中国的开端- 介绍近代中国的政治局势和对外关系- 探讨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解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变革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与发展- 介绍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格局- 分析经济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解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内容- 探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第一单元(第1——5课)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9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国际禁烟日”6月26日。 虎门硝烟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鸦片战争中战死虎门的民族英雄是关天培。 5.《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6.《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P4-P5图) 7.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8.1860年,英法联军 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中俄《瑷珲条约》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10.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1851年, 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11.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取得了青浦大捷。在慈溪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12. 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1876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初二上册历史到底学习什么内容?在考试之前,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行复习?下面是由WTT整理的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同学们要做好复习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具有反帝斗争的性质。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七单元复习提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国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3、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
4、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1、1986年3月,我国四位科学家为了发展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做了批示,此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经过半年的论证,形成了《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第八个领域。
2、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机网络变成了现实。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说的。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增加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二、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意义: P4振奋了民族精神,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三、1840-1842)1、 英国根本目(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导火线 鸦片危害: 1.白银大量外流, 威胁到清朝的财政, 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人们身心健康收到严重摧残。
3.官吏更加腐败, 军队战斗力削弱。
3、结果:清政府战败, 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6、 4.南京条约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5.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 2100万银元;③开放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危害: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便利外国的倾销和他们原材料。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6——1860)1、 根本原因: 英法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美国俄国是帮凶 借口: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结果: (1)英法攻占北京, 抢劫、火烧圆明园。
(2)两次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抽醒清朝官员, 开始“洋务运动”的自救运动。
火烧圆明园对中国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也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清政府2次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1.1851年1月, 洪秀全发动农民起义, 定国号为“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 太平军攻克南京, 改南京为天京, 定为都城。
在浙江的一次战役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2.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旧式农民运动3.意义: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第三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事迹: 1875年率领大军进军新疆, 收复除伊利以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单元复习提纲
一、三大战役
1、背景: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站,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
(2)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3)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概况:
战役名称领导人参战部队重要战果(或意义)
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解放长春,攻克
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中原解放军
和华东解放军歼灭大量敌人,奠定了解放长法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东北解放军
和华北解放军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和平解放北平,解放华北
5、意义: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
2、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
3、战果:
(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2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了。
★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2、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如在适当的
时候进行了战力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广大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解放用小车推出来的”)
5、军事进攻与政治用手段相结合。(如北平的和平解放)
一、张謇办实业
1、张謇的生平: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
3、张謇提出的口号:“实业救国”。
4、张謇创办的主要实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5、张謇创办企业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
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
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
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阶段:
⑴出现萌芽:洋务运动至清末
⑵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⑶凋谢、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2、发展原因:⑴西方大机器生产对中国的冲击;
⑵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制度;
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掠夺;
⑷实业家的努力。
3、受阻原因:⑴帝国主义的掠夺;
⑵封建主义的阻碍;
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特点:⑴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⑵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民族工业比较发达,
广大内地比较薄弱;
⑷发展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