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吸传导性杀虫剂大全

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有触杀、胃毒、熏蒸和内吸等几种,其中内吸性杀虫剂是首先被植株吸收、传导到害虫危害部位,然后通过害虫的取食来毒杀害虫的。因此内吸性杀虫剂与其他类型杀虫剂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对内吸性杀虫剂的特点、主要品种、施药技术作以评述。[font=ˎ]

一、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

1、什么是内吸传导性杀虫剂[font=ˎ]

农药制剂被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传导到植株各部位的药量,足使为害这部位的害虫中毒死亡,而药剂又不妨碍作物的生长发育,这就是农药的内吸作用。具有内吸传导性能的杀虫剂称之为内吸传导性杀虫剂,也称作内吸杀虫剂,如乐果、吡虫啉、杀虫双等。内吸杀虫剂的优点,主要是使用方便,喷洒不一定要求很周到,并可采用处理种子的方式使用,省时又省药。内吸杀虫剂还可用于防治那些藏在荫蔽处为害的害虫,如在叶背面的蚜虫、红蜘蛛等。内吸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刺吸植物汁液的害虫,因而当蚜虫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吸取植株汁液时,药液就随植株汁液进入害虫体内,从而杀死害虫。从这个角度讲,内吸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也属胃毒作用。

有些药剂仅能渗透到作物表皮而不能在作物体内传导,药剂从叶表面渗进叶片内能杀死叶背面的蚜虫。因药剂不能从这片叶输送到另一片叶中去,对没有着药的这片叶子上害虫就没有效果。药剂的这种作用叫做内渗作用。仅具有内渗作用的药剂,不能当作内吸剂使用,施药时一定要求喷洒周到。

2、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特点

由于内吸性杀虫剂在植株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因此,这类杀虫剂具有与其他杀虫剂不同的特点。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点:

⑴用途更广泛

内吸性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作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又可进行叶面喷洒。叶面喷洒时不像触杀性杀虫剂那样对均匀度要求过严,一般情况下只要喷洒到位,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⑵有较强的选择性

多数内吸性杀虫剂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喷洒在植物表面后,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用作种子处理或灌根、涂茎、土壤处理时,传导量大,药效持久,对保护天敌和益虫非常有利。

⑶能有效杀灭隐藏害虫

某些害虫能钻到叶表皮内,或卷叶、钻蛀等,内吸性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不受这些隐藏方式的影响,能将隐藏的害虫有效地杀死。

⑷不受降水的影响

如施药后不久即遇大雨,触杀性杀虫剂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既浪费药剂又污染环境;而内吸性杀虫剂由于容易渗透到植物体内,几乎不受雨水冲刷的影响。

⑸省工、省药

有许多内吸杀虫剂的残效期较长,一次施用可维持一个月的杀虫效力,既省工又省药。

但多数内吸性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很大且有残毒,在使用时特别要注意。如处理对象为食用植物,则必须考虑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和收获产品的农药残毒等问题。不能与活菌混用。3、内吸传导实验

我国农业昆虫专家齐兆生于1949年在英国ICI公司进修期间设计了水培蚕豆苗试验,向水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八甲磷,在豆苗叶片上接种豆蚜,豆苗根部与茎叶部分完全隔离开以排除触杀与熏蒸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豆蚜的死亡率与向水中添加八甲磷的浓度成正相关性,首先发现了有机农药某些品种具有内吸作用。

束兆林等对吡虫啉(灭虫精)的内吸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试验设置水稻根部施药、茎部涂药、叶面喷药和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各处理重复5次。

⑴水稻根部施药:将盆钵水稻根部泥土用自来水冲掉,用竹杆将秧苗固定于盆钵中央,用物体将秧苗垫起,使根系散开在物体周围,稻茎与根系处用薄膜隔开,用移液管吸取50mg/L 的吡虫啉10mL加人盆钵中。

⑵稻茎涂药:在水面上茎部,用50mg/L的吡虫啉药液涂2cm宽的圆带,待药液干后,用固体石蜡溶化后封包药带,防止药剂直接接触虫体,在药带上方进行接虫。

⑶叶面喷药:将盆钵倒干水,横置,茎部与叶片用薄膜隔开,用手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叶面上,每盆1Oml,待药液干后再向盆内加水,在稻株茎部进行接虫。

吡虫啉在稻株不同部位的内吸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水稻根系、茎杆、叶片对吡虫啉具有明显的内吸作用,通过内吸输导对白背飞虱显示生物活性。其内吸能力及对白背飞虱的致死速度,以根部施药最强,茎部涂药次之,叶片喷药最慢。喷药接虫后1天的校正死亡率依次为82.04%,80.77%和53.85%,但3天后,不同处理间药效差异不显著(见图1)。上述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被水稻根系、茎杆、叶片吸收并向其它部位传导,以根系内吸作用速度最快,致使在茎部取食的白背飞虱若虫中毒死亡。茎部涂药可以直接为茎表皮组织吸收,并向上向下传导,但其内吸传导速度低于根系吸收。叶面喷药,药剂也可经叶面吸收并向下传导,但药效比较缓慢。

吡虫啉在水稻不同部位施药的防治效果

x

施药后天数;

y

校正死亡率

4、农药内吸传导性的科学利用

内吸作用通过叶部吸收、茎秆吸收和根部吸收等多种途径,所以内吸药剂施药方式多样化。茎秆部吸收一般采取涂茎和茎秆包扎等施药方法,根部吸收则通过土壤药剂处理、根区施药以及灌根等施药方法,叶部的内吸作用则主要通过叶片施药方法。目前发现的内吸杀虫剂,大多数是以向植株上部传导为主,称为“向顶性传导作用”。叶片处理的内吸杀虫剂很少向下传导,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的内吸杀虫剂,如果分布不均匀,往往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杀虫效果。所以,并不是内吸药剂就可以随意喷药,也应注意施药质量。

内吸杀虫剂也可以被种子吸收。如通过浸种方法,药剂分布在种皮和子叶,可以防治害虫为害;种子发芽后,某些内吸药剂(如克百威)可以转运到幼苗中,保护幼苗免受虫害。

内吸杀虫剂可以有多种使用方法,一定要根据作物、天气等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利用农药的内吸作用方式使用农药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理活动特性决定农药使用时间。植物在一天中呼吸作用有差异,在日出前后呼吸作用最强,因此,在日出前后处理植物,更容易发挥其内吸作用,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二、内吸传导性杀虫剂的种类和主要品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