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应用-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4
淀粉酶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唾液腺分泌。
血清淀粉酶(AMY)是临床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比较常用的指标,其中AMY一般在发病后的3-12h即开始持续性升高,并于12d内升至高峰。
多数患者AMY水平于发病2d后会基本恢复至正常,另有极少数患者的AMY水平升高后会持续10d以上。
因此一般对上腹部出现剧痛且发病时间在12h内的患者采用AMY检测可对是否发生胰腺炎作出初步的判断。
但部分重症患者因胰腺腺泡受到严重破坏导致AMY的生成量明显减少。
血AMY或尿AMY的水平反而与正常值差别不明显,此时仅采用AMY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血淀粉酶(AMY) 活性增高除急性胰腺炎外, 部份胆道疾患在症状发作时期血总淀粉酶及淀粉酶同工酶( P -AMY) 活性明显增高。
部份胆道疾病患者在症状发作期的高胰淀粉酶血症, 并非胰腺炎所致, 在监测中应注意鉴别。
血淀粉酶升高可见于胰腺及非胰腺疾病。
(1)胰腺疾病: ①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在发病后 2-12h血淀粉酶开始升高, 3-4d 后恢复正常,一般在发病 12-72h 达峰值。
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和胰腺的损伤程度不一定相关, 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 则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就越大;②慢性胰腺炎: 淀粉酶中度或轻度升高;③胰腺癌:淀粉酶升高可见于胰腺癌的早期。
(2)非胰腺疾病:①腮腺炎: 如流行性腮腺炎时淀粉酶也可升高;②腹部疾患: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可有血淀粉酶的升高;③服用镇痛剂: 注射吗啡后 4h血清淀粉酶可达高峰, 并可持续 24-48 h之久;④酒精中毒:在急性酒精中毒时也可能诱使唾液腺或其它组织发生变化,引起血淀粉酶升高;⑤严重糖尿病病人, 因血清淀粉酶水平亦受肝内糖代谢速率变化的影响。
尿淀粉酶升高, 可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及胰腺囊肿等情况。
且常表现为血淀粉酶正常而尿淀粉酶升高, 因此, 当血淀粉酶正常时, 检查尿淀粉酶似乎更有意义。
α-淀粉酶,又称液化酶。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引言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通过标记酶的抗体来检测特定的抗原。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原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的原理进行设计的。
主要原理包括免疫反应、酶标记和酶促反应三个方面。
1.免疫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特异性抗原与其对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免疫反应的特异性保证了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能够准确检测目标抗原。
2.酶标记–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中,为了使免疫复合物形成可检测的信号,常用酶对抗体进行标记。
–常用的酶标记物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
这些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3.酶促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利用标记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可见的色素或荧光信号。
–常用的底物包括TMB(3,3’,5,5’-四甲基苯基亚硝基态苯胺)、ABTS(2,2’-氨基二乙基三甲基苯并噻唑磺酸盐)等。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生物医学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进而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
–可以检测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含量和表达水平。
2.临床诊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常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肿瘤标志物等。
–可以用于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对临床诊断起到重要作用。
3.药物开发–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在药物开发中可以用于筛选药物候选化合物的特异性和亲和性。
–可以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加快药物研发的进程。
总结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其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贡献。
综述: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者:陆双妙 201540007医学检验技术15级17班1组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陆双妙广西医科大学15级17班1组(广西南宁)前言: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本文综合概述了碱性磷酸酶主要在临床检验方面的应用。
摘要:碱性磷酸酶按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骨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以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等,本文分别探讨及阐述了它们各自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1.骨碱性磷酸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①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佝偻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疾病之一。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 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继而使骨发育障碍。
佝偻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造成骨骼的畸形,对患儿生理和心理造成损害,严重的佝偻病还会对患儿的神经、肌肉等系统或组织造成损害,故早期对婴幼儿进行佝偻病的筛查十分重要。
佝偻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患儿常常出现易激惹、夜惊、多汗等,且目前临床上对于、佝偻病的早期筛查尚无较为有效的指标,而对于<2岁,尤其是<1岁的婴幼儿,其血生化、X 线的表现均不明显,故临床上早期诊断婴幼儿佝偻病的困难很大①。
虽然我国佝偻病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下降,但仍然很高②。
佝偻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畸形,严重者甚至会损伤神经系统,故对佝偻病进行早期、有效的筛查十分重要。
BAL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一种生物酶,其含量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正比,佝偻病患儿在临床症状未出现之前,骨钙化受阻就已经发生,当骨钙化不足时,成骨细胞活性增强,BALP含量也随之升高。
通过研究,898.IC 得出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中B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BALP≥200 U/L的阳性检出率高达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P<O.05),这说明在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成骨细胞已经开始活跃,验证了上述的观点,说明BALP对于骨钙化不足较为敏感。
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由于其高效、特异性和可控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中。
本篇文章将探讨酶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一、酶的生物学特性1.酶的定义和分类酶是一种能够催化生物反应的蛋白质。
按其催化反应类型,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缩合酶等多种类型。
酶还可以根据其化学反应过程,被分为静态酶和动态酶。
2.酶的结构和功能酶的催化反应是靠其特殊的三维结构来实现的。
酶的功能受到其结构的影响,因此酶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紧密关联的。
酶可以通过调节其活性位点的构象来控制反应的速度和特异性,从而保证其高效催化反应。
3.酶的反应条件酶的催化反应需要在适宜的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进行。
这些条件会影响酶的构象和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和特异性。
有些酶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其催化作用。
二、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酶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酶在药物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替代传统化学合成方法,生产出更为纯净和安全的产品。
同时,酶也被应用于药物代谢研究、毒理学评价和药效学评估等方面。
2.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酶在基因工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等方面。
酶的表达可以通过外源重组系统来实现,例如大肠杆菌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等。
同时,酶还被应用于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中,例如使用酶来处理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壁,用来增强细胞的整合和增殖等。
3.酶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酶在诊断和治疗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酶的特异性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同时,酶还可以用来制备能够应用于药物储存和植入的材料和装置。
三、结论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制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酶的生物学特性和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理解酶在生物反应中的作用,也为开发更多和更优秀的生物制药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纳米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首先,纳米酶在药物传递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往往受到生物体内环境的限制,导致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佳。
而纳米酶可以通过催化反应,将药物转化为活性物质,提高药物的传递效率和生物利用率。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酶将抗癌药物包裹在纳米粒子中,通过纳米粒子的靶向传递,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精确治疗,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其次,纳米酶在疾病诊断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往往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试剂,而纳米酶可以通过催化反应,实现对疾病标志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酶构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血糖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催化反应将血糖转化为可见的颜色信号,实现了对糖尿病的快速诊断。
此外,纳米酶还可以用于检测其他疾病标志物,如癌症标志物、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等,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除了药物传递和疾病诊断,纳米酶还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组织工程是一种通过人工构建组织和器官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组织的技术,而纳米酶可以通过催化反应促进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生长的人工血管,通过催化反应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的形成,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此外,纳米酶还可以用于修复骨折、创伤等损伤组织,加速组织的愈合和再生。
然而,纳米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纳米酶的合成和制备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其次,纳米酶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此外,纳米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总之,纳米酶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第一篇:生物酶的作用机理生物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外的化学反应速率,使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发生,从而实现生命活动的必要功能。
生物酶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高专一性等特点,施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因此在工业、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生物酶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靶物质与酶分子的亲合作用、酶活性中心的化学反应、附着和解离等过程。
具体来说,生物酶能够通过与其靶物质发生亲合作用,使其结构产生变化,形成酶活性中心。
在酶活性中心的作用下,靶物质能够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并释放出能量。
此外,在生物酶催化下,某些反应可以被逆转,从而能够合成大分子。
生物酶的作用机理还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生物酶通常由多肽链组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和回旋等。
酶的结构确定了其催化机制和催化速率,因此对于生物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了解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关于生物酶结构和功能的重大发现不断涌现,为生物酶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生物酶的作用机理是十分复杂的,包括靶物质与酶分子的亲合作用、酶活性中心的化学反应、附着和解离等过程。
对于生物酶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探究,是实现其应用和推动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篇:生物酶在工业中的应用生物酶在许多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食品加工、制药、纺织、造纸、化学和能源等。
它们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温度和能量消耗,提高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纯度,同时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从而实现高效、环保的工业生产。
在食品加工领域,生物酶能够帮助加速果汁、马铃薯、面粉等的膨化和发酵过程,提高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例如,利用凝乳酶、蛋白酶等制备奶酪和酸奶,利用酵母酶制作啤酒和饮料,利用糖化酶制备糖浆和葡萄糖等。
在制药领域,生物酶能够促进药物的合成、分离和纯化,提高药物的效果和稳定性。
例如,利用大肠杆菌酶和人重组蛋白酶等生物酶制备一些治疗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举例说明同工酶的特点及其临床用途。
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催化作用的酶,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可能有所差异,但功能相似。
同工酶的特点及其临床用途如下:1. 临床检测:同工酶可以用于临床检测,例如乳酸脱氢酶(LDH)是一种常用的同工酶,在临床上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和肝炎等疾病。
2. 药物靶点:同工酶中的某些酶可能作为药物的靶点,通过选择性抑制同工酶来治疗疾病。
例如,磷酸二酯酶-4(PDE4)是一种同工酶,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代谢调节:同工酶在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肝糖原磷酸酶(G6Pase)是调节糖原分解的关键酶,通过抑制该酶的同工酶G6Pase-beta,可以调节糖代谢,对糖尿病等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4. 组织特异性: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
例如,肌酸激酶(CK)是一种同工酶,其表达在不同组织中有差异,可用于鉴定组织来源或诊断肿瘤。
5. 肿瘤标志物:某些同工酶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可用作肿瘤标志物。
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同工酶,其升高可以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监测。
6. 遗传病诊断:同工酶在遗传病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
例如,谷氨酸酸性脱氢酶(GAD)是一种同工酶,在遗传性谷氨酸蓝斑病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7. 酶替代治疗:某些遗传性酶缺陷病可以通过同工酶的替代治疗来改善病情。
例如,酪氨酸酶(Tyr)是一种同工酶,其替代治疗可用于黑色素瘤病的治疗。
8. 酶促药物:同工酶可以用于合成特定的化合物,用作酶促药物。
例如,酮戊酸脱氢酶(KGDH)是一种同工酶,其催化剂可用于合成特定的酮戊酸类药物。
9. 酶工程:同工酶的研究可以为酶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研究同工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改良酶的性质,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具应用价值。
10. 生物能源:同工酶在生物能源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木聚糖酶(Xyn)是一种同工酶,其在生物质降解中起到重要作用,可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临床分析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重要性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其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肝脏疾病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酶活性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血液中特定酶的活性水平,可以提供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监测重要信息。
本文将探讨临床分析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理酶是一类能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对于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酶的活性水平可以通过测定其在体内外催化反应速率来进行评价。
在肝脏疾病中,由于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使得肝脏酶的活性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肝脏酶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
通过测定这些酶的活性水平可以提供诊断肝炎、肝硬化、乙醇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重要线索。
例如,ALT和AST的活性水平在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中会升高,可作为肝脏炎症的指标;ALP的活性水平在肝胆道梗阻时会升高,可作为胆道疾病的指标。
酶活性测定可以通过与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第三部分: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监测中的重要性酶活性测定在肝脏疾病的监测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测定肝脏酶的活性水平,可以评估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病情进展。
例如,对于慢性乙肝病患者,定期测定血清HBV-DNA水平以及谷丙转氨酶活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酶活性测定还可以监测肝脏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和肝脏损伤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其他影响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因素在进行酶活性测定时,应该注意一些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酶工程技术极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摘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酶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酶工程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纺织等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酶的固定化技术、酶催化技术、酶的化学修饰、脱氧核酶、抗体酶和酶学诊断等几个方面来对酶工程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酶工程;医药;应用Enzym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field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enzyme engineering as a hard core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better reflected. Enzyme engineering, as a new high-te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food, light industry, textile and other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told the application of enzyme engineering in the medical industry from these aspects ,Enzymes Immobilization, Enzyme Catalysis, Enzymes Modification, Deoxyribozyme, Catalytic Antibody and Enzymatic diagnosis.Key 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Medicine; Application1 引言:回顾20世纪,生物科学与生物工程在全球崛起并迅速发展,已经从整体水平发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酶制剂应用技术酶制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生物催化剂。
它们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酶制剂的应用技术。
一、酶制剂的分类和特点酶制剂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天然酶制剂和重组酶制剂。
天然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酶,而重组酶制剂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酶。
酶制剂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酶制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 酶制剂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药物的合成过程中。
例如,通过使用酶制剂,可以将不活性的药物前体转化为活性药物,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2. 酶制剂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
例如,血液中的酶制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水平可以用来评估肝功能。
3. 酶制剂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基因工程中的DNA 重组技术。
例如,限制性内切酶可以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切割,用于重组DNA的构建和基因编辑。
三、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酶制剂在面包制作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面包制作过程中的面团发酵。
例如,面团中添加蛋白酶可以降解面筋,使面包更加松软。
2. 酶制剂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果汁加工中的果胶酶处理。
果胶酶可以降解果汁中的果胶,使果汁更加清澈和口感更好。
3. 酶制剂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乳制品的加工过程中。
例如,乳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使乳制品更易消化。
四、酶制剂在环保领域的应用1. 酶制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废水处理中的有机物降解。
例如,过氧化酶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污染。
2. 酶制剂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酶制剂可以用于固体废弃物的降解和转化。
例如,纤维素酶可以降解废弃物中的纤维素,提高废弃物的降解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
生物酶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1. 引言生物酶是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生物酶具有特异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因此在生物酶净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酶净化的原理及其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领域等方面的应用。
2. 生物酶净化的原理生物酶净化的原理主要包括分离、纯化和活性保持三个步骤。
2.1 分离生物酶的分离是通过不同的分离技术将其从生物体的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等。
超滤是通过孔径较小的滤膜将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离子交换是利用酶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凝胶过滤则是利用酶与凝胶之间的分子排列差异实现的。
2.2 纯化生物酶的纯化是指将酶从分离过程中得到的混合物中进一步提纯。
纯化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使酶更纯净。
纯化常用的方法包括柱层析、电泳和凝胶渗透等。
柱层析可以根据酶的理化性质选择不同的填料,实现对酶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
电泳是通过在电场中,根据酶的电荷、大小和形状等差异进行分离。
凝胶渗透则是利用酶在凝胶中的分子尺寸差异进行分离。
2.3 活性保持在生物酶的净化过程中,为了保持酶的活性,需要注意一些因素。
例如,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条件,以避免酶的变性和失活。
此外,还可以使用添加剂,如稳定剂和保护剂,来保护酶的活性。
3. 生物酶净化的应用3.1 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酶进行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生物酶净化可以提高酶的纯度和活性,从而提高工业酶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生物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包括生物催化反应、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
3.2 食品工业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酶可以用于酿造过程中的淀粉糖化、醋酸菌的醋制等。
此外,酶对于食品的增香、保鲜和脱苦味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3.3 医药领域生物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药物生产、诊断和治疗方面。
酶在制药过程中可以用于合成活性药物,提高制剂的纯度和有效成分含量。
生活中的酶一、阅读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多数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因此,酶在生产、生活、医疗诊断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
1 酶在轻工业和化工工业上的应用为使牛仔服柔软、光洁,改善手感和外观,人们用纤维素酶处理棉布,就不会出现以前常用沙石洗工艺对棉布进行处理,容易导致纤维不均匀、损害织物的强度等问题。
我国目前制作牛仔服的棉布,生产过程都采用了纤维素酶处理工艺。
用酶代替化学和物理方法制造纸浆和漂白,解决了造纸产生的大量污染,并提高了纸浆质量。
用废纸制造纸浆时,用酶代替化学脱墨,可保持制成的纸的强度。
用蛋白酶处理毛纺织品,可以防止水洗后出现的缩水,还可以提高染色效果,减少污染。
用蛋白酶、脂肪酶处理皮革,可以缩短皮革鞣制过程,减少污染和提高产量。
2 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将水果制成果汁,既提高了水果的经济附加值,又方便了食用。
但是,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水果出汁率低;耗费的时间长;榨取的果汁混浊,黏度高;不溶性物质含量多;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发生沉淀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工业上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来处理果肉,不仅提高了果肉的出汁率,缩短了出汁时间,而且能使生产的果汁澄清,稳定性强。
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把衣物清洗得更加干净鲜亮。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的,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比一般的酶稳定性强。
残留在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是细菌的美食,也是导致龋齿的祸根。
含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日用化学洗涤剂是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为了进一步增强洗涤剂对某些特殊污垢的去除能力,在洗涤剂中还经常会添加各种酶类,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
蛋白酶是洗涤剂中最常用的一类酶制剂,它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可溶性的多肽,因而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类污垢的去除特别有效。
洗衣粉是偏碱性的,加在洗衣粉中的蛋白酶都是碱性蛋白酶。
在人们衣物上的污垢中,脂肪类污垢约占总污垢量的3/4,因此,在洗涤剂中添加适量的脂肪酶,可以极大地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