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课程实践报告(网络拓扑建模)
- 格式:docx
- 大小:878.32 KB
- 文档页数:14
基于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设计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是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入手,探讨如何基于这一基础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一、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原理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交通系统中各个路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来了解道路的互通性、通行能力以及交通流动的方式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原理主要包括两方面:节点和边。
节点即交通网络中的交叉口或路段起点终点,而边则是连接节点的道路或联系线。
通过对节点的数量、位置和连接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交通网络的分布特点和拓扑形状,从而设计出合理的交通规划。
二、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基于交通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 空间有效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空间资源,合理统筹布局各类交通设施。
通过合理的节点间距和道路宽度设计,可以增加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状况。
2. 连通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保证交通网络的连通性,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各类交通活动。
通过合理设置节点和边的连接关系,可减少交通阻碍,提高通行效率。
3. 可持续性原则:交通规划应该充分考虑交通系统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优化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三、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应用案例基于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
例如,某城市在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时,根据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发现某一主干道上的拥堵状况严重影响了周边的交通系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城市进行了道路拓宽和交通信号灯优化等改造,使得交通网络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可有效减少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中的路网拓扑结构分析与建模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愈加严重。
而如今,伴随着智能交通的进一步普及,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然而,智能交通中的路网拓扑结构分析与建模研究,对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路网拓扑结构分析的必要性在交通领域,路网的拓扑结构是指路网中交叉口和道路之间的连接关系。
道路的拓扑结构如何组织和分布,在路网的形态和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系统的效能。
在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关注路网拓扑结构的分析和建模,对于优化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路网拓扑结构分析与建模研究的方法1、图论方法图论方法是一种描述路网拓扑结构的有效方法。
在图论中,道路被抽象为边,交叉口被抽象为点,以此来表示路网拓扑结构。
通过开展边、点数量等统计分析,以及极大子图检测、连接分量检测、最短路径等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不同路段间的关系,得到与路网拓扑结构相关的指标和特征。
2、道路可达性分析道路可达性分析是一种有效的路网拓扑结构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不同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和网络距离,快速、准确地得出不同地点之间的可达性状况。
道路可达性分析方法在交通规划和路网优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帮助交通系统规划者和决策者制定相关的项目和政策。
三、路网拓扑结构建模的应用路网拓扑结构建模在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建立路网拓扑模型,可以直观表现不同交通路段间的关系和交通路线。
同时,路网拓扑模型也可以用于交通仿真和预测,以帮助交通运输企业保证去程和回程时间的稳定和准确。
此外,路网拓扑结构建模还可以应用于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通过实时监测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交通管理者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路网拓扑结构建模没有仅仅停留于城市路网的建设和管理,还可以涉及城市交通规划、绿道、步道、自行车道建设以及城市步行分析等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与线路规划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与线路规划。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需要高效且方便的交通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行速度快、能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已经成为了成熟的城市交通系统之一。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变得至关重要。
第一节网络拓扑的概念和意义1.1 网络拓扑的定义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物理或逻辑结构。
1.2 网络拓扑的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拓扑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运行效率、线路通达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网络拓扑规划,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能,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2.1 基本原则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区域覆盖:有效连接起城市的重要区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 网络完整性:确保线路网络的连通性,便利市民在各个站点之间的转换。
- 运行效率:通过减少转乘次数和减少拥挤区域,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 车辆配备:根据线路的容量和需求,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和类型。
2.2 线路分区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可以将线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不同区域的线路规划可以根据人口密度、交通需求以及城市发展战略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2.3 主干线路主干线路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干线路负责连接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主要的客流运输任务。
在设计主干线路时,考虑节点的重要性和相对位置,以满足线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2.4 支线及换乘站点除了主干线路外,城市轨道交通XXX线路的网络拓扑还需要考虑支线和换乘站点的规划。
支线可以进一步服务于城市的次要区域,满足更多市民的出行需求。
实践报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实践报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实践报告旨在总结具体的实践经验,并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二、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是指针对某一地区或市场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布局。
在实践中,交通运输规划需要从多角度考虑,包括人口分布、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1. 数据收集与分析制定交通运输规划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情况等信息。
同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指标,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规划目标与原则在制定交通运输规划时,需要明确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可以包括改善交通拥堵状况、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
原则可以包括可持续性发展、综合协调、公平公正等。
3. 交通需求预测在交通运输规划中,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可以对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
同时,还需考虑因素如人口增长、商业发展等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4. 方案比较与选择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并进行比较和选择。
可以通过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三、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是指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组织、指导和监督,以保证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 运输组织与调度在交通运输管理中,需要对运输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调度。
可以通过运输计划和调度系统,实现对各个运输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协调。
2. 运输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是交通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需要加强对运输工具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交通运输管理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交通规划,熟悉并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实际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模拟软件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城市人口、用地、交通设施等基础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为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2. 交通需求预测:根据人口、用地、出行需求等因素,预测未来城市交通需求,为交通规划提供目标。
3. 交通系统规划:结合交通需求预测,规划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设施等,以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4. 交通拥堵治理: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如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增设公共交通线路等。
5. 交通规划方案评估:对多个交通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交通模型方法:运用交通模型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系统规划。
3. 仿真模拟方法:运用仿真软件模拟交通系统运行,评估规划方案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础数据分析:通过对城市人口、用地、交通设施等数据的分析,发现城市交通拥堵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且高峰时段交通流量较大。
2. 交通需求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城市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3. 交通系统规划:根据交通需求预测,规划了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设施等,包括新建道路、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增设公共交通线路等。
4. 交通拥堵治理: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措施:- 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通过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 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居民出行。
- 推广绿色出行:鼓励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辆出行。
5. 交通规划方案评估:通过仿真模拟,评估了多个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发现方案一在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方面效果最佳。
路网拓扑结构的建模与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越来越复杂,路网拓扑结构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路网拓扑结构是指路网中路段之间的邻接关系和连接方式,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网拓扑结构建模与优化研究,旨在通过对路网拓扑结构的分析与探究,提出优质和高效的方案,以确保交通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
一、路网拓扑结构建模路网拓扑结构的建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 路段划分首先,将道路划分为若干个路段,通常按照路段长度和交通流密度进行割分。
每个路段应该被标注上唯一的标识,以方便模型遍历。
2. 邻接关系建立接着,在路段之间建立邻接关系。
邻接关系是指两个相邻路段之间的连接关系,通常用箭头表示,被连接路段的标识分别被标在箭头两端。
建立邻接关系需要考虑到路段的方向、长度、道路类型、道路交通状况等。
3. 拓扑结构生成最后,在建立好邻接关系后,通过将所有的路段和邻接关系以拓扑结构的形式组织起来,生成路网拓扑结构模型。
拓扑结构模型通常是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其中节点代表路段,边代表邻接关系。
二、路网拓扑结构优化路网拓扑结构优化的目标在于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效率性和质量。
路网拓扑结构优化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交通流优化交通流是交通系统的核心。
将路网拓扑结构中的交通流进行优化,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交通流优化的方法包括交通信号系统优化、车道规划优化等。
2. 空间分布优化路网拓扑结构中的道路网络空间布局,决定了整个交通系统的排布。
优化路网拓扑结构空间布局,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优化空间分布的方法包括路网规划、城市规划等。
3. 路段功能优化在路网拓扑结构中,不同的路段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主干道、支路等。
优化路段的功能分配,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优化路段功能的方法包括交通镶嵌和道路等级设计等。
结论路网拓扑结构建模与优化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在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下,理性建模和优化路网拓扑结构对于改善交通系统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状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是交通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其涉及到城市交通的效率、安全、环保以及人们的出行体验。
本文将着重探讨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和应用。
一、什么是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交通网络拓扑结构是指交通网络的空间形态、组成要素、空间关系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构成方式和组成特征。
在城市交通领域,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水平、垂直两个方向,水平结构是指城市道路的空间形态和联系方式,垂直结构则是指城市道路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组织关系。
二、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意义1. 优化交通流量分配对于城市交通管理者来说,了解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组成要素和空间关系,有助于优化交通流量的分配。
比如,通过研究道路网络的交通流量,交通管理者可以合理地分配道路通行权,增加拥堵容量,提高道路利用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目的。
2. 提高交通安全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也是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城市道路的空间结构和组成要素,交通管理者可以精准地把握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交通安全指数。
3. 促进城市空间开发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也可以为城市空间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城市交通网络的组成要素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周边地区的通过性。
因此,研究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科学地规划城市空间,发挥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
三、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应用实践1. 交通网格化设计通过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研究,可以建立节点和路段的空间坐标体系,从而实现交通网格化设计。
交通网格化设计可以有效地优化城市道路的通行设施和功能组成,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和可操作性。
2. 城市道路监测系统基于交通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可以实现城市道路的远程监测和智能管理。
城市道路监测系统是利用传感器、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交通的拓扑结构,即网络结构,是影响整个城市运转效率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成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1. 什么是城市交通拓扑结构?城市交通拓扑结构,是指城市中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交通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
其关系会影响到城市交通运转的效率和安全。
城市交通拓扑结构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节点、路径和边。
其中,节点是指城市中各种交通设施的交汇点,路径是指交通设施之间的联通路径,边是指路径所连接的两个节点。
2. 为什么需要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的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状况。
进而,可以为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拓扑结构,可以发现拓扑结构的瓶颈、强弱节点,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同时,分析交通拓扑结构还可以发现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短板,便于决策者推进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转效率。
3. 如何进行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需要多种数据和方法,以下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1)地图上的分析法地图上的分析法是通过地图来进行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
在这种方法中,需要先获得城市的相关地图数据,如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线路等。
然后使用地图软件或GIS软件,进行数据叠加、空间分析等操作,得到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模型。
(2)测量数据的分析法测量数据的分析法是通过实际的测量数据来进行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
这种方法通常是使用采用交通流量计或GPS 轨迹仪等设备进行的实地测量。
然后利用测量数据,计算交通节点的重要性、城市拥堵情况等,得到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模型。
(3)仿真模拟法仿真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进行城市交通拓扑结构的分析与建模。
这种方法通常是使用仿真软件,将城市拓扑结构转换为计算机中的模型。
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交通运输工程设计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程设计能力,了解交通运输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实习单位的培训班,学习了交通运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实习单位的设计流程和规范要求。
同时,我们还复习了相关课程的知识,如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以下几个环节:(1)设计方案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对设计项目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设计任务和技术要求。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优化。
(2)设计计算:根据设计方案,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包括道路长度、宽度、车道数、交通流量、桥梁结构等。
计算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规范要求,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设计图纸: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设计图纸的绘制。
图纸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在绘制图纸过程中,我们注意图面的整洁、清晰,确保图纸的质量。
(4)设计报告:根据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图纸,我们编制了设计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设计依据、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图纸说明等。
报告要求文字表述清晰、数据准确、格式规范。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交通运输工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反思实习过程,我们发现自己在设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规范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不够熟练等。
在今后学习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高速交通网络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高速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涉及到复杂的网络拓扑优化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拓扑优化的角度,探讨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
传统的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高速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成为解决交通瓶颈的重要途径。
高速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
因此,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问题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问题主要包括网络结构设计、网络布线以及网络容量规划等方面。
1. 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结构设计是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首要问题。
在设计网络结构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理环境、交通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高速交通网络,使得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最短、路径最优,并且能够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2. 网络布线网络布线是指确定高速交通网络的具体路线和交通节点的位置。
在进行网络布线时,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地形地貌、现有道路的分布以及交通需求的集中区域。
网络布线的目标是使得高速交通网络的路线尽量直线、快速,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3. 网络容量规划网络容量规划是指确定高速交通网络的各个节点和道路的容量。
在进行网络容量规划时,需要考虑到交通需求的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容量规划的目标是使得高速交通网络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和运输能力。
三、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方法为了解决高速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的网络拓扑优化问题,需要借助于数学建模和优化方法。
1.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布局课内实践实践题目:交通网络拓扑建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交通网络拓扑建模》课内实践指导书一、实践目的为了预测交通网络的交通量,而将实际或规划的交通网模型化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以利于进行科学计算和直观显示。
网络可以描述道路和交又口、铁路和车站、电话线和电话局等物理性构造,以及各种信息流与其节点之间的概念性结构。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分析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便捷性与可达性等进行定量地分析与评估。
二、实践内容当前,国内外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特性分析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其分别基于空间句法或复杂网络理论对网络拓扑性能进行评估。
无论哪种结构,网络都是由点(道路交叉口、铁路车站和电话局等)集和与此连接的线(道路、铁路和电话线等)组成,并将点的集合称为节点(Node)集,用N表示;将连接节点的线段的集合称为路段(Link or Arc)集,用A表示;因此,网络可以用由点和线段组成的有向图G(N,A)进行数学描述。
在交通网络中,节点集N由发生节点集R、吸引节点集S和交又口之类的交汇节点等组成。
一般,用正整数n表示和识别。
对于将交通小区内诸指标进行集计处理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发生、吸引节点表示交通小区人口密集或政府行政机关的集中的地点。
将这些发生、吸引节点对与RS对应,并称之为OD对。
1.相关概念网络:由点集(道路,交叉口、铁路车站和电话局等)和与此连接的线(道路,铁路和电话线等)组成,并将点的集合称为节点集,用N表示;将连接节点的线段的集合称为路段集,用A表示;将连接路段的集合称为路径。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交通流的载体,现状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通过第二章交通调查获取,而布局规划的将来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结合交通需求预测方法获得。
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及作为国家、地区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形成及基本骨架,因此网络布局和线路规划及其重要。
交通网络布局和线路规划:利用节点重要度确定网络中重要节点的位置,利用区位重要度确定线路的轴向,利用线路重要度确定线路的等级。
具体而言,节点重要度用以确定交通枢纽和车站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线路重要度用以确定线路的走向和线路的等级,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完成交通网络布局。
2.路网特性分析图2-1表示选取某区段道路交通网络示意图,用由点和线组成的有向图表示。
图中,单项箭头表示单向通行道路,其余路段表示双向通行。
◯表示节点;◎表示发生、吸引点。
对于图2-1所示选取某区段道路实际交通网络示意图,图2-2表示为道路CAD 图,对于道路网络,建立表2-3所示网络拓扑关系和属性数据库,以供径路搜索和交通流分配用。
图2-4表示手绘网络拓扑模型,图2-5表示某片区手绘图。
道路交叉口用网络节点表示,节点之间的路段用线段表示.表中的属性数据包括:道路长度、车道数、断面通行能力、单向通行与否等。
我们选择的网络交通图是:北至西大街,南至顺城南路,西至南马道巷,东至夏家十字双仁府。
3.网络拓扑建模(1)构建对应的网络拓扑模型,并绘制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及属性数据。
图2-1 道路交通网络示意图图2-2 道路CAD(2)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及属性数据表路段号起点终点长度(km)车道数道路名1 5 1 0.082 2 西大街2 1 2 0.207 2 西大街3 2 3 0.346 2 西大街4 6 3 0.212 2 西大街5 3 4 0.028 2 西大街6 4 13 0.200 2 桥梓口7 13 18 0.220 2 桥梓口8 18 24 0.365 2 甜水井街9 24 27 0.098 2 甜水井街10 27 26 0.367 2 顺城南路西段11 26 25 0.162 2 顺城南路西段12 25 14 0.387 2 南马道巷13 14 7 0.190 2 南马道巷14 7 5 0.333 2 南马道巷15 1 8 0.148 2 龙渠湾16 8 1 0.148 2 龙渠湾17 8 9 0.049 2 龙渠湾18 9 8 0.049 2 龙渠湾19 9 7 0.068 2 龙渠湾20 7 9 0.068 2 龙渠湾21 10 8 0.058 2 菜坑岸22 8 10 0.058 2 菜坑岸23 11 10 0.130 2 菜坑岸图2-3 手绘网络拓扑模型图2-4 手绘某片区实际路网4.确定路段连接矩阵及路径-路段相关矩阵下图为截取某一部分路段,用由点和线组成的有向图表示。
图中,单项箭头表示单向通行道路,其余路段表示双向通行。
◯表示节点;◎表示发生、吸引点。
(1)节点和路段数:N=27; A=59;(2)路段连接矩阵;1→27 1→2→3→4→13→18→24→271→2→6→3→4→13→18→24→271→2→11→12→13→18→24→271→2→11→12→17→18→24→271→2→11→12→17→23→24→271→8→10→11→12→13→18→24→271→8→10→11→12→17→18→24→271→8→10→11→12→17→23→24→271→8→10→15→16→17→18→24→271→8→10→15→16→17→23→24→2727→127→26→25→14→7→5→127→26→25→14→7→9→8→1路段径路连接矩阵δa,k rs是交通需求预测中表示网络流拓扑关系的重要概念。
当径路k通过路段a时,δa,k rs等于1;相反, δa,k rs等于0。
1 2 3 4 5 6 7 8 9 101 0 0 0 0 0 0 0 0 0 02 1 1 1 1 1 0 0 0 0 03 1 0 0 0 0 0 0 0 0 04 0 1 0 0 0 0 0 0 0 05 1 1 0 0 0 0 0 0 0 06 1 1 0 0 0 0 0 0 0 07 1 1 1 0 0 1 0 0 0 08 1 1 1 1 0 1 1 0 1 09 1 1 1 1 1 1 1 1 1 110 0 0 0 0 0 0 0 0 0 011 0 0 0 0 0 0 0 0 0 012 0 0 0 0 0 0 0 0 0 013 0 0 0 0 0 0 0 0 0 014 0 0 0 0 0 0 0 0 0 015 0 0 0 0 0 1 1 1 1 116 0 0 0 0 0 0 0 0 0 017 0 0 0 0 0 0 0 0 0 018 0 0 0 0 0 0 0 0 0 019 0 0 0 0 0 0 0 0 0 020 0 0 0 0 0 0 0 0 0 021 0 0 0 0 0 0 0 0 0 022 0 0 0 0 0 1 1 1 1 123 0 0 0 0 0 0 0 0 0 024 0 0 0 0 0 1 1 1 0 125 0 0 1 1 1 0 0 0 0 026 0 0 0 0 0 0 0 0 0 027 0 0 0 0 0 0 0 0 0 028 0 0 1 1 1 1 1 1 0 129 0 0 0 0 0 0 0 0 0 01 21 1 02 0 03 0 04 0 05 0 06 0 07 0 08 0 09 0 010 1 111 1 112 1 113 1 114 1 015 0 016 0 117 0 018 0 119 0 020 0 121 0 022 0 023 0 024 0 025 0 026 0 027 0 028 0 029 0 030 0 031 0 032 0 033 0 0 34 0 035 0 036 0 037 0 038 0 039 0 040 0 041 0 042 0 043 0 044 0 045 0 046 0 047 0 048 0 049 0 050 0 051 0 052 0 053 0 054 0 055 0 056 0 057 0 058 0 059 0 0三、实践总结按照需求牵引的理念,本文将跳数的思想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性能的评价中,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特性建模与分析方法,旨在结合世界及我国典型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运行积累的经验,站在使用者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拓扑网络的功能、性能及应用边界等进行挖掘,形成指导后续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或网络升级的技术依据;以世界六大典型城市的轨道交通拓扑网络的基础数据为出发点,遵循空间句法和复杂网络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按照网络拓扑特性的综合分析流程,对聚类系数等拓扑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对小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如香港和新加坡等站点布局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其会比换乘站比例高的网络具有更好的便捷性。
2)对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如北京、上海、东京和巴黎,换乘站比例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一般拥有较高的网络邻近性系数,即此类网络拥有更好的网络可达性。
3)上海和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在网络规模、可达性、网络便捷性及网络邻近性等方面与东京等国外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结合客流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