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8传送带模型练习(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06.66 KB
- 文档页数:5
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 =1 m/s 运行,一质量为m =4 kg 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 、B 间的距离L =2 m ,g 取10 m/s 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 处,求行李从A 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解析 (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受力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F f =μmg =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解得:a =1 m/s 2 (2)行李达到与传送带相同速率后不再加速,则:v =at ,解得t =v a=1 s(3)行李始终匀加速运行时间最短,且加速度仍为a =1 m/s 2,当行李到达右端时, 有:v 2min =2aL 解得:v min =2aL =2 m/s故传送带的最小运行速率为2 m/s 行李运行的最短时间:t min =v mina=2 s 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50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2m/s 2.1sin cos =-=mmg mg a θθμ。
运动和力的关系“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素养目标:1.掌握传送带模型的特点,了解传送带问题的分类。
2.会对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能正确解答传送带上物体的动力学问题。
1.(2024·北京·高考真题)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将一物体无初速度地放置在传送带上,最终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开始物体相对传送带向前运动B.物体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到静摩擦力C.物体加速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D.传送带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越长考点一 水平传送带中的动力学问题水平传送带问题的常见情形及运动分析滑块的运动情况情景传送带不足够长(滑块最终未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传送带足够长一直加速先加速后匀速v 0<v 时,一直加速v 0<v 时,先加速再匀速v 0>v 时,一直减速v 0>v 时,先减速再匀速滑块一直减速到右端滑块先减速到速度为0,后被传送带传回左端若v 0≤v ,则返回到左端时速度为v 0;若v 0>v ,则返回到左端时速度为v例题1. 如图所示,足够长水平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的速度大小为1v ,一小滑块从传送带左端以初速度大小0v 滑上传送带,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滑块最终又返回到左端。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 .小滑块的加速度向右,大小为μgB .若01vv <,小滑块返回到左端的时间为1v v g m +C .若01v v >,小滑块返回到左端的时间为01v v gm +D .若01v v >,小滑块返回到左端的时间为()20112v v gv m +【答案】D【解析】A .小滑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右滑动,滑动摩擦力向左,加速度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a m =解得:a gm =1.若01v v >,先匀减速再反方向加速,反方向加速只能加速到1v ,不能加速到0v 。
2025年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附答案解析)1.(2023·江苏扬州市高邮中学期中)如图所示,飞机场运输行李的倾斜传送带保持恒定的速率运行,将行李箱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底端,当传送带将它送入飞机货舱前行李箱已做匀速运动。
假设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已知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实现这一目的前提是μ<tanθB.做匀速运动时,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为零C.全过程传送带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D.若使传送带速度足够大,可以无限缩短传送的时间2.(2023·广东惠州市调研)如图甲所示,将一物块P轻轻放在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取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P最初一段时间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一直受滑动摩擦力B.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速运动C.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加速运动D.物块最终有可能从图甲的左端滑下传送带3.(多选)(2023·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检测)如图所示,由于运力增加,某机场欲让货物尽快通过传送带。
已知传送带两轴心间距为5m,传送带顺时针匀速传动,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驱动系统根据需要设定,一可视为质点的货物以7m/s初速度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已知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则下列传送带的速度符合要求的是()A.8m/s B.9m/s C.10m/s D.11m/s4.(2023·安徽省十校联盟期中)某快递公司为了提高效率,使用电动传输机输送快件,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度L=5.25m,始终保持恒定速度v=1m/s运行,在传送带上A处轻轻放置一快件(可视为质点),快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快件由静止开始加速,与传送带共速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处,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快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始终相反B.快件先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后受静摩擦力作用C.快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0.5mD.快件由A到B的时间为5.5s5.(2021·辽宁卷·13)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典例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
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m/s运行。
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卩=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1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变式1:如图所示,水平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左右两端相距L=3.5m,物块A以水平速度v0=4m/s 滑上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卩=0.1,设A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为v,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速度等于2m/s,物块可能先减速运动,后匀速运动B.若传送带速度等于3.5m/s,v一定等于3m/sC.若v等于3m/s,传送带一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D.若v等于3m/s,传送带可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典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16m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10m/s,动摩擦因数卩=0.5,在传送带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
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
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
变式2:如图所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则图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可能是()同步练习1.(水平传送带)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以一定的速率V。
1: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2 m/s 的速度匀速斜向上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
现把质量为10 kg 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端P 处,由传送带传送至顶端Q 处。
已知P 、Q 之间的距离为4 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取g =10 m/s 2。
(1)通过计算说明工件在传送带上做什么运动;(2)求工件从P 点运动到Q 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 (1)先匀加速运动0.8 m ,然后匀速运动3.2 m (2)2.4 s解析 (1)工件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共同作用,摩擦力为动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 θ-mg sin θ=ma 代入数值得:a =2.5 m/s 2则其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发生的位移为 x 1=v 22a =222×2.5m =0.8 m<4 m 可见工件先匀加速运动0.8 m ,然后匀速运动3.2 m (2)匀加速时,由x 1=v 2t 1得t 1=0.8 s 匀速上升时t 2=x 2v =3.22s =1.6 s 所以工件从P 点运动到Q 点所用的时间为 t =t 1+t 2=2.4 s 2:如图,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答案 (1)4 s (2)2 s解析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相对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37°-μcos 37°)=ma 则a =g sin 37°-μg cos 37°=2 m/s 2,根据l =12at 2得t =4 s.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1,由牛顿第二得,mg sin 37°+μmg cos 37°=ma 1则有a 1=mg sin 37°+μmg cos 37°m=10 m/s 2 设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经历的时间为t 1,位移为x 1,则有t 1=v a 1=1010 s =1 s ,x 1=12a 1t 21=5 m<l =16 m 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瞬间,有mg sin 37°>μmg cos 37°,则下一时刻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受到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发生突变.设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 2,则a 2=mg sin 37°-μmg cos 37°m=2 m/s 2 x 2=l -x 1=11 m 又因为x 2=vt 2+12a 2t 22,则有10t 2+t 22=11,解得:t 2=1 s(t 2=-11 s 舍去)所以t 总=t 1+t 2=2 s. 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倾角θ=37°,以12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
考点巩固卷传送带模型建议用时:50分钟考点序号考点题型分布考点1水平传送带模型3单选+2多选+2解答考点2倾斜传送带模型3单选+3多选考点3传送带模型中的划痕问题5多选考点01:水平传送带模型(3单选+2多选+2解答)一、单选题1(2023·全国·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16m/s顺时针匀速运行,左右两端A、B之间距离L=16m。
现将一质量m=2kg可看做质点的物块轻轻放到传送带A端,同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
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0,重力加速度g=10m/s2。
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B.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t=1sC.摩擦力对物块做功W=96JD.物块运动到B端时,恒力F的瞬时功率P=200W2(2023春·河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为速冻食品加工厂生产和包装饺子的一道工序。
将饺子轻放在匀速运转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不考虑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
关于饺子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饺子一直做匀加速运动B.传送带的速度越快,饺子的加速度越大C.饺子由静止开始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增加的动能等于因摩擦产生的热量D.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等于饺子增加的动能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甲所示,将一物块P轻轻放在水平足够长的传送带上,取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物块P最初一段时间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小物块一直受滑动摩擦力B.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速运动C.传送带做顺时针的匀加速运动D.小物块最终有可能从图甲的左端滑下传送带二、多选题4(2023·甘肃兰州·统考一模)近年来网上购物的飞速增长催生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及解析—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1.如图所示,飞机场运输行李的倾斜传送带保持恒定的速率运行,将行李箱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底端,当传送带将它送入飞机货舱前行李箱已做匀速运动.假设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已知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实现这一目的前提是μ<tan θB.做匀速运动时,行李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为零C.全过程传送带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D.若使传送带速度足够大,可以无限缩短传送的时间2.(多选)图甲为一转动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的右侧有一滑块以初速度v0从光滑水平面滑上传送带,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传送带,这一过程中滑块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滑块()A.从右端离开传送带B.从左端离开传送带C.先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后受静摩擦力的作用D.变速运动过程中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3.(多选)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个薄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其质量为M,t=0时刻,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水平滑上长木板,此后木板与物块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mB.M=2mC.木板的长度为8 mD.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4.(2023·甘肃省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匀速转动的传送带左右两端相距L=3.5 m,物块A(可看作质点)以水平速度v0=4 m/s滑上传送带左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设A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为v,g取10 m/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速度等于2 m/s,物块不可能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若传送带速度等于3.5 m/s,v可能等于3 m/sC.若A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等于3 m/s,传送带可能沿逆时针方向转动D.若A到达传送带右端时的瞬时速度v等于3 m/s,则传送带的速度不大于3 m/s5.(多选)(2023·福建福州市高三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A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运动,质量为m的小滑块B轻放在木板左端,经过一段时间恰好从木板的右端滑出,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只增大m,则小滑块不能滑离木板B.若只增大M,则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变短C.若只增大v0,则小滑块离开木板的速度变大D.若只减小μ,则小滑块滑离木板过程中小滑块对地的位移变大6.(多选)如图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 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 (N)的变力作用,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图乙中t2=24 sD.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 m/s27.(2023·山东泰安市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间的距离为16 m,质量分别为2 kg、4 kg的物块P、Q通过绕在光滑定滑轮上的细线连接,Q在传送带的左端,且连接物块Q的细线水平,当传送带以8 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Q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传送带以8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B.Q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2.4 sC.Q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4.8 mD.Q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的过程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恒为20 N 8.(2023·河南信阳市模拟)如图甲所示,在顺时针匀速转动且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底端,一质量m=1 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向上滑动,传送带足够长,物块的速度与时间(v-t)关系的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1)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块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3)物块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相对传送带的路程.9.(2023·辽宁大连市检测)如图所示,一质量M=2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右端有一质量m=2 kg的小滑块A,对B施加一水平向右且大小为F=14 N的拉力;t=3 s后撤去拉力,撤去拉力时滑块仍然在木板上.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2.(1)求有拉力时木板B和滑块A的加速度大小;(2)要使滑块A不从木板B左端掉落,求木板B的最小长度.1.C 2.AD 3.BC 4.D 5.AB6.ACD7.C [当传送带以v =8 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时,Q 恰好静止不动,对Q 受力分析知m P g =μm Q g ,解得μ=0.5,A 错误;当传送带以v =8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物块Q 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m P g +μm Q g =(m P +m Q )a ,解得a =203 m/s 2,当物块Q 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即8 m/s 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由v =at 1,解得匀加速的时间t 1=1.2 s ,匀加速的位移为x =v 22a =4.8 m ,则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L -x v =1.4 s ,Q 从传送带左端滑到右端所用的时间为t 总=t 1+t 2=2.6 s ,B 错误;加速阶段的位移之差为Δx =v t 1-x =4.8 m ,即Q 从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相对传送带运动的距离为4.8 m ,C 正确;当Q 加速时,对P 分析有m P g -F T =m P a ,解得F T =203N ,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有F T ′=20 N ,D 错误.] 8.(1)0.5 (2)6.4 m (3)4.8 m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物块的初速度v 0=8 m/s ,物块的速度减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加速度发生变化,所以传送带转动时的速度v =4 m/s ,从t =0到t=0.4 s 时间内,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 1=⎪⎪⎪⎪⎪⎪Δv Δt =8-40.4 m/s 2=10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 1,解得μ=0.5.(2)设在t =0.4 s 后,物块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解得a 2=2 m/s 2,物块从t =0.4 s 开始,经过t 1时间速度减为零,则t 1=42 s =2 s ,从t =0到t =0.4 s ,物块位移为x 1=v 0Δt -12a 1(Δt )2=2.4 m ,从t =0.4 s 到t =2.4 s ,物块减速到零的位移为x 2=v 2t 1=42×2 m =4 m ,物块沿传送带向上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为x =x 1+x 2=6.4 m.(3)从t =0到t =0.4 s ,传送带位移为x 3=v Δt =1.6 m ,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Δx 1=x 1-x 3=0.8 m ,从t =0.4 s 到t =2.4 s ,传送带位移x 4=v t 1=8 m ,物块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Δx 2=x 4-x 2=4 m ,故物块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路程Δx =Δx 1+Δx 2=4.8 m.9.(1)2 m/s 2 1 m/s 2 (2)5.25 m解析 (1)对滑块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1mg =ma 1,故A 的加速度大小为a 1=1 m/s 2,方向向右;对木板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μ1mg -μ2(m +M )g =Ma 2,解得木板B 加速度大小为a 2=2 m/s 2.(2)撤去外力瞬间,A 的位移大小为x 1=12a 1t 2=4.5 m ,B 的位移大小为x 2=12a 2t 2=9 m ,撤去外力时,滑块A 和木板B 的速度分别为v 1=a 1t =3 m/s ,v 2=a 2t =6 m/s ,撤去外力后,滑块A 的受力没变,故滑块A 仍然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木板B 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 2′=μ1mg +μ2(m +M )g M=5 m/s 2,设再经过时间t ′两者达到共速,则有v 1+a 1t ′=v 2-a 2′t ′撤去外力后,A 的位移大小为x 1′=v 1t ′+12a 1t ′2B 的位移大小为x 2′=v 2t ′-12a 2′t ′2故木板B 的长度至少为L =x 2-x 1+x 2′-x 1′代入数据解得L =5.25 m.。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2025年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用动力学和能量观点分析传送带模型和滑块木板模型(附答案解析)1.(2024·云南省名校联考)如图所示,斜面AB 的末端与一水平放置的传送带左端平滑连接,当传送带静止时,有一滑块从斜面上的P 点静止释放,滑块能从传送带的右端滑离传送带。
若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逆时针转动,滑块再次从P 点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可能再次滑上斜面B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增长C .滑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增多D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得更快2.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 的物体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右端,已知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为保持木板的速度不变,从物体放到木板上到物体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须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 ,则力F 对木板所做的功为( )A.mv 24B.mv 22C .mv 2D .2mv 2 3.(多选)(2023·福建龙岩市期中)如图甲,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速率始终不变。
t =0时刻在传送带适当位置放上一个具有初速度的小物块。
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已知小物块质量m =1 kg ,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大小为2 m/sB.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5C.0~t2时间内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36 JD.0~t2时间因摩擦产生热量为15 J4.(2023·河南省联考)全国平均每天有3亿多件快递包裹在分拣寄递中。
一种交叉带式分拣机俯视图如图甲所示,有一组小车沿封闭水平导轨匀速率运动,小车上表面装有传送带,传送带运动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垂直。
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动力学模型——传送带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轻轻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
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 sin θ解析:选A 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小于v,可能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与v相同,也可能先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于v,故A正确;粮袋开始运动时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g(sin θ+μcos θ),故B错误;若μ≥tan θ,粮袋从A到B 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也可能先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粮袋从A到B不一定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足够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速度大小为v1,一个物体从传送带底端以初速度大小v2(v2>v1)上滑,同时物块受到平行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作用,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是( )解析:选C因v2>v1,则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上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向下,若F=mg sinθ+μmg cosθ,则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将一直以v2向上匀速运动,选项B正确;若F>mg sinθ+μmg cosθ,则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将一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正确;若F<mg sinθ+μmg cosθ,则加速度向下,物体将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物体受向上拉力和静摩擦力而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且始终以v1=2 m/s的恒定速率运行。
传送带一、多选题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从A端到B端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一直受到滑动摩擦力B.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D.物体经7.5s到达传送带二、单选题3.(2023春·上海闵行·高一校考期末)如图,一传送带的上表面以1v向右做匀速运动,其右侧平台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0v向左冲上传送带。
若传送带足够长,并且1v小于0v,则物体在返回平台的瞬间,其动能与刚离开平台瞬间相比( )A.增大B.减小C.不变D.都可能【答案】B【详解】物体在减速和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物体在返回平台之前向右的速度就已经达到1v,之后不会再加速,则物体在返回平台的瞬间,其速度大小为1v,小于其刚离开平台瞬间,即动能与刚离开平台瞬间相比减小。
故选B。
4.(2023·辽宁阜新·统考模拟预测)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的倾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物块,结果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v、0t已知。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可能沿传送带向上运动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tan C.0t时间后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sing D.若传送带反转,则物块将一直以大小为三、解答题【答案】(1)1.25s;(2)0.8【详解】(1)由题图乙可知,包裹在0~0.5s1x 0.5s后包裹做匀速直线运动,有【答案】(1)212m/s;(【详解】(1)求物体刚滑入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答案】(1)4m/s;(2)【答案】(1)2【详解】(1)物块A从释放到与传送带共速的这段时间内,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1a,对A、B。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夯实专练(传送带模型)1.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传送带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滑块,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v 0、t 0已知,则( )A .传送带一定顺时针转动B .μ=tan θ+v 0gt 0cos θC .传送带的速度大于v 0D .t 0后滑块的加速度为2g sin θ-v 0t 0【答案】:D【解析】: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滑块下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将一直匀加速到底端;当滑块上滑时(mg sin θ<μmg cos θ),先做匀加速运动,在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将做匀速运动,两种情况均不符合题图乙,故传送带是逆时针转动,选项A 错误;滑块在0~t 0时间内,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匀加速下滑,a 1=g sin θ+μg cos θ,由题图乙可知a 1=v 0t 0,则μ=v 0gt 0cos θ-tan θ,选项B 错误;滑块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的加速度a 2=g sin θ-μg cos θ,解得a 2=2g sin θ-v 0t 0,选项D 正确;由前述分析结合题图乙知,传送带的速度等于v 0,选项C 错误。
2.(多选)(2019·黄冈模拟)机场使用的货物安检装置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率运动,AB 为传送带水平部分且长度L =2 m ,现有一质量为m =1 kg 的背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的放在水平传送带的A 端,可从B 端沿斜面滑到地面。
已知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背包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为2.1 sB .背包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为2.3 sC .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0.3 mD .背包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为0.1 m【答案】:AD【解析】:背包在水平传送带上由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μmg =ma ,得a =5 m/s 2,背包达到传送带的速度所用时间t 1=v a =0.2 s ,此过程背包对地面位移x 1=v 2t 1=12×0.2 m =0.1 m<L =2 m ,共速后背包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没有相对位移,所以背包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Δx =vt 1-x 1=1×0.2 m -0.1 m =0.1 m ,背包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x 1v =2-0.11s =1.9 s ,所以背包从A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为:t =t 1+t 2=2.1 s ,故A 、D 正确。
传送带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水平传送带模型(1T -4T )目标2水平传送带图像问题(5T -8T )目标3倾斜传送带模型(9T -12T )目标4倾斜传送带图像问题(13T -16T )【特训典例】一、水平传送带模型1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传送带始终保持v =0.4m/s 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 、B 间的距离为2m ,g 取10m/s 2。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B.行李经过2s 到达B 处C.行李到达B 处时速度大小为0.4m/sD.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m【答案】C【详解】A .开始时行李初速度为零,相对皮带向右滑动,可知摩擦力为f =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 解得a =2m/s 2故A 错误;BC .行李达到和皮带速度相同需要的时间为t 1=v a =0.42s =0.2s 位移为x 1=v 2t 1=0.42×0.2m =0.04m 行李匀速到B 的时间为t 2=L -x 1v =2-0.040.4s =4.9s 行李从A 运动到B 处的时间为t =t 1+t 2=0.2s +4.9s =5.1s 故B 错误,C 正确。
D .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Δx =vt 1-x 1=0.4×0.2m -0.04m =0.04m 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绷紧的长为6m 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v 1=2m/s 运行。
一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面滑上传送带,其速度大小为v 2=5m/s 。
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若传送带的速度为5m/s ,小物块将从传送带左端滑出C.若小物块的速度为4m/s ,小物块将以2m/s 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D.若小物块的速度为1m/s ,小物块将以2m/s 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答案】BC【详解】A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 ,速度减至零时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μg =2m/s 2则x =v 222a=6.25m >6m 所以小物块将从传送带左端滑出,不会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B .若传送带的速度为5m/s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受力情况不变,则运动情况也不变,仍会从传送带左端滑出,B 正确;C .若小物块的速度为4m/s ,小物块向左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v '22a =4m <6m 则小物块的速度减到零后再向右加速,小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时的位移大小为x=v 122a=1m <4m 以后小物块以v 1=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右端,则小物块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2m/s ,C 正确;D .若小物块的速度为1m/s ,小物块向左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v 222a=0.25m <6m 则小物块速度减到零后再向右加速,由于x <x ″,则小物块不可能与传送带共速,小物块将以1m/s 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右端滑出,D 错误。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传送带”模型问题)练习1. (2023ꞏ广东省深圳中学阶段测试)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开始运行,当其速度达到v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行。
传送带速度达到v 时,煤块未与其共速,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μ与a 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a gB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v 2μgC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v μgD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v 22μg2. 如图所示,一绷紧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10 m/s 运行,某时刻将一滑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 、B 间的距离足够长,将滑块刚放上去2 s 时突然停电,传送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a =4 m/s 2的匀减速运动至停止(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则滑块运动的位移为( )A .8 mB .13.5 mC .18 mD .23 m3. 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传送带上,且始终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关于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B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C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4.(多选)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
如图甲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传送带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传送带模型】1.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x传(x传为传送带对地的位移)2.系统产生的内能:Q=f x相对(x相对为总的相对路程).3.求解电动机由于传送物体而多消耗的电能一般有两种思路①运用能量守恒以倾斜传送带为例,多消耗的电能为E电,则:E电=ΔE k+ΔE p+Q.②运用功能关系传送带多消耗的电能等于传送带克服阻力做的功E电=fx传(特别注意:如果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的运动分匀变速和匀速两个运动过程,这两个过程中传送带都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匀变速运动过程中两者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匀速运动过程中两者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4.传送带问题分析流出图:(一)水平传送带例1 如图所示,长为5m的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将质量为1kg的小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
已知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求小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1)传送带对小物块做的功;(2)传送带与小物块摩擦产生的热量;(3)因放上小物块,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变式:若小滑块以3m/s的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求:(1)传送带与小物块摩擦产生的热量;(2)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
(二)倾斜传送带例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其中A、B两点间的距离为3.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
现将一质量4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B点,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g为取10m/s2,则在传送带将小物块从B点传送到A点的过程中:2(1)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2)摩擦产生的热量;(3)因放小物块而使得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例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A、B两端间距L=16m,传送带以速度v=10m/s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基础练习:牛顿运动定律运用之传送带模型一、单选题(下列题目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满足题意的)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 m/s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运行.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2 s 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取g=10 m/s2.下列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 sinθ3.如图所示,传送带保持v0=1 m/s的速度运动,现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从传送带左端放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传送带两端水平距离x=2.5 m,则运动时间为(=A.1sB.2sC.3sD.4s4.如图甲,MN是倾角θ=37°传送带的两个端点,一个质量m=5kg的物块(可看作质点),以4m/s的初速度自M点沿传送带向下运动。
物块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最终从N点离开传送带B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C .物块在第6s 时回到M 点D .传送带的速度v =2m/s ,方向沿斜面向下5.如图,MN 是一段倾角为θ=30°的传送带,一个可以看作质点,质量为m =1kg 的物块,以沿传动带向下的速度04v =m/s 从M 点开始沿传送带运动。
专题28 传送带模型
1.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度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
A .L v +v 2μg
B .L v
C .
2L μg D .2L v
2.
[2021·四川绵阳二诊]如图所示,大型物流货场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保持不变,传送带可向上匀速运动,也可向上加速运动;货箱M 与传送带间保持相对静止,设受传送带的摩擦力为F f .则( )
A .传送带加速运动时,F f 的方向可能平行传送带向下
B .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同质量的货箱,F f 相等
C .相同的货箱,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越大,F f 越大
D .相同的货箱,传送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f 越大
3.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4m ,以v 0=4m /s 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 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m /s 2
,则煤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
As Bs Cm
D.划痕长度是2m
4.
(多选)如图为应用于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的简化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 )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Bs到达B处
C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
5.
[2021·安徽省黄山市月考]水平传输装置如图所示,在载物台左端给物块一个初速度,当物块通过如图方向转动的传输带所用时间t1,当皮带轮改为与图示相反的方向传输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t2,当皮带轮不转动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t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一定小于t2B.一定有t2>t3>t1
C.可能有t3=t2=t1D.一定有t1=t2<t3
6.(多选)匀速转动的长传送带倾斜放置,传动方向如右图所示,在顶部静止放上一物块,在物块下滑过程中,规定沿传送带向下为正,下列描述物块运动过程中的v-t、a-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7.[2021·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月考](多选)如图所示,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传送带上某位置轻轻放置一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v 0、t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B .μ=tan θ+
v 0
gt 0cos θ
C .传送带的速度大于v 0
D .t 0后木块的加速度为2g sin θ-v 0t 0
8.[2021·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多选)三角形传送带以1m /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个小物块A 、B 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 /s 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 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 、B 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物块A 、B 到达底端时的速率相同
D .物块A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之比为1∶2
专题28 传送带模型
1.B 小物块向右运动,如果一直加速运动则a =μg ,L =12
at 2
,t =
2L
μg
,如果到达
右端时恰好与传送带共速t =L v 2
=
2L v ,如果先加速,后匀速t 1=v
μg
,t 2=L -v
2
t 1
v
=L v -v
2μg
,t 1
+t 2=L v +
v
μg
,则A 、C 、D 选项可能,B 选项是匀速运动,不可能.
4.BD 行李的加速度为a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用时t 1,μmg =ma ,a =1m/s 2
,v =at 1,t 1
=1s ,x =12at 21 =0.5m<2m ,以后匀速时间为t 2=L -x
v =1.5s ,行李从A 到B 时间t =t 1+t 2=
2.5s ,旅客从A 到B 时间t ′=L v
B ,A 、
C 错误,B 正确;若行李一直匀加速运动,时间最短,由L =12
at 2
min 可知t min =2s ,D 正确.
5.C 6.AC
7.AD 由题图乙知,小木块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0后,以较小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0~t 0时间内,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t 0后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A 正确;0~t 0时间内,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a 1=v 0t 0,由以上两式解得μ=v 0
gt 0cos θ
-tan θ,B 错误;当小木
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小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反向,由题图乙可知,传送带的速度等于v 0,C 错误;t 0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 2,联立可得a 2=2g sin θ
-v 0t 0
,D 正确.
8.BC 由题意,mg sin37°>μmg cos37°,对A 、B 受力分析可知,A 物块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A 物块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物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位移大小相等,则运动的时间相等,A 错误,B 正确;由于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时间也相等,由公式v =
v 0+at 可知物块A 、B 到达底端时的速率相同,C 正确;对A ,划痕的长度等于A 的位移与传
送带的位移之差,以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
mg sin37°-μmg cos37°
m
=g sin37°
-μg cos37°=2m/s 2
,由运动学公式x =v 0t +12at 2,得A 运动时间为t =1s ,所以传送带运动
的位移为x =vt =1m ,所以A 对皮带的划痕为Δx 1=(2-1)m =1m ,对B ,划痕的长度等于B 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B 对传送带的划痕为Δx 2=(2+1)m =3m ,所以划痕长度之比为1∶3,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