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弓网在线监测系统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6.67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交通与建筑总770期第三十六期2021年12月郑州地铁3号线弓网异常磨耗情况分析宋相宇李耕高志良李亚刘立(郑州中建深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弓网关系本质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存在相互磨耗行为。
在正常的磨耗范围内,可根据检修规程进行修整和更换。
当发生异常磨耗情况时,磨耗量远超正常磨耗范围,弓网关系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持续恶化的情况。
本文针对郑州地铁3号线出现的异常磨耗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弓网关系;异常磨耗;滑动摩擦;接触网;导流中图分类号:U2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6-0077-03 Analysis on Abnormal Wear of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of ZhengzhouMetro Line3SONG Xiangyu LI Geng GAO Zhiliang LI Ya LIU Li(Zhengzhou CSCEC Shenzhen Rail Transit Co.,Ltd.,Zhengzhou Henan450000)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is essentially sliding friction,and sliding friction has mu⁃tual wear behavior.In the normal wear range,it can be repaired and replaced according to the maintenance regula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is deteriorating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bnormal wear and tear of Zhengzhou Metro Line3and the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Keywords:pantograph-catenary relationship;abnormal wear;sliding friction;catenary;diversion2020年12月初,郑州地铁3号线均衡修时发现碳滑板出现磨耗不均的情况。
简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运用安全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将旅客安全及时运送到目的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运作和安全管理是保证运输生产系统运营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和运输设备完好的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运维技术目的和优点,其次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运用安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工程车;安全引言传统地铁车辆采用计划修的维修制度,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作业模式。
受到人的随机因素及设备配置因素的影响,车辆检修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传统地铁车辆维修采用的计划修制度无法根据车辆使用状态及故障状态进行及时维修,库内检测存在检测方式不精确、不及时、不全面等弊端。
结合目前国内发展趋势,新建线路常采用最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与传统检修作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使检测结果的评判标准多样化,导致故障率不稳定。
1智能运维技术目的和优点智能运维技术基于智能感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手段,实现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工对轨道交通车辆的监控、维护、检修等工作,从而最大化提升轨道交通车辆运维工作的质量、效率、效益。
具体而言,智能运维技术的目的是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运营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提升轨道交通车辆整体运维效率。
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对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营和维护而言,有八方面优点:(1)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规程和工艺流程;(2)有效提高轨道交通车辆故障的日常检出率、车辆整体检修生产效率;(3)进一步降低轨道交通车辆日常维保人力工时,减轻一线维保人员工作压力,降低劳动强度;(4)进一步降低轨道交通车辆及零部件的全寿命周期材料成本;(5)及时预报轨道交通车辆故障发生的时间和起因,消除设备已有故障诱发的二次损坏;(6)具备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信息追溯和质量追溯能力;(7)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车辆整体的运营效率;(8)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车辆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安全性。
探究地铁接触网中弓网磨耗的原因地铁接触网是地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它负责为地铁列车提供电力供应,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而接触网中的弓网是地铁接触网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与地铁车辆接触,负责从接触网上获取电力并传送给地铁列车。
随着地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弓网磨耗成为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地铁接触网中弓网磨耗的原因,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弓网磨耗的原因1. 环境因素地铁系统作为都市公共交通系统,经常运行在城市密集的环境中,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杂质等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在弓网与接触网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弓网表面磨损严重。
城市中的气温和湿度变化也会对弓网的磨耗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弓网更容易受到腐蚀。
2. 运行因素地铁列车在不同的路段,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曲线、坡道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接触网对弓网产生一定程度的侧向压力或垂直压力,导致弓网的磨损程度不一。
地铁列车的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因素也会对弓网的磨损产生影响。
3. 设计因素地铁接触网的设计与安装质量也是影响弓网磨耗的重要因素。
如果接触网的设计不合理,安装质量不过关,就会导致弓网与接触网之间的摩擦增加,从而加剧弓网的磨损。
以上三点是导致地铁接触网中弓网磨耗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便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弓网磨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弓网表面的磨损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弓网表面的磨损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其电气接触性能下降。
而在潮湿的环境下,弓网更容易受到腐蚀,加剧了其磨损程度。
四、解决方法1. 加强维护保养要加强对地铁接触网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清理弓网表面的灰尘、杂质等颗粒物。
同时加强对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弓网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2. 优化设计与安装要进行接触网的设计与安装工作,确保其结构合理、安装质量过关。
特别是在曲线处,要对接触网的设计进行优化,减少地铁列车对弓网的侧向压力,降低其磨耗程度。
地铁车载ATC系统的研究及分析作者:张永刚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29期摘要基于地铁应用的日益广泛,车载ATC系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车载ATC系统的有关研究,从主要功能、系统冗余等多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扩大该系统的应用范围,为系统之后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铁;车载系统;研究;分析1 地铁车载ATC系统运行模式车载ATC系统(如图1所示)在运行过程中支持如下四种运行模式:第一,自动驾驶模式,即ATO模式。
处于该模式下,ATP子系统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所有处于运行状态的列车,其启动、运行、加速以及制动的工作均交由ATO子系统予以控制,无需司机进行操作。
若地铁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如系统设备未发生异常,且不存在人为干扰,则该模式可维持不变。
第二,处于ATP防护状态下的人工驾驶,也可称为ATP模式。
地铁处于该状态下,控制列车行驶的主要人员列司机,由司机按照列车当前形势速度以及同下一目标之间的距离提示驾驶列车。
此时,ATP子系统同时对列车目前的行驶速度进行检测,若检测所得数据大于预设值,便会向工作人员提示,同时采用一定安全制动方式予以处理,以此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第三,旁路模式,即Bypass模式。
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检核机制,当系统当中检核机制出现故障,且故障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排出时,旁路模式便可令系统作业避让出现故障的检核机制,以便令系统可以持续保持作业模式。
第四,切断模式,即OFF 模式。
当列车行驶过程中与出现故障或是部分关键性设备受损,该模式将电源切开,以保证列车的的安全性。
此外,列车停止运行时,也处于该状态[1]。
2 车载ATC系统ATP子系统2.1 ATP子系统主要功能ATP具有如下功能:第一,ATP系统可以接收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信号以及数据,同时对其进行译码处理。
第二,对当前列车行驶速度进行检测,确认当前行车速度点是否超过预设速度。
地铁供电系统刚性接触网弓网关系与优化策略分析摘要:本文对地铁供电系统的刚性接触网和弓网之间的关系以及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刚性接触网和弓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然后,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现有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接下来,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包括减少电网阻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方法。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铁供电系统;刚性接触网弓网;关系与优化策略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运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而地铁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刚性接触网和弓网。
刚性接触网通过弓网与列车实现电能传输,其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地铁供电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电网阻抗较大、供电可靠性不高等。
因此,对刚性接触网和弓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索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介绍地铁供电系统及刚性接触网弓网的基本概念1.1地铁供电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地铁供电系统是地铁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既是为了满足地铁列车的电力需求,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地铁供电系统主要通过供电设备将电能传输至接触网,通过接触网与列车的集电装置建立起有效的电气连接。
它不仅提供给列车所需的动力能源,还支持列车的制动和辅助系统运行。
因此,地铁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地铁运营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至关重要。
1.2 刚性接触网弓网的定义和功能刚性接触网弓网是地铁供电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用于确保电能的输送和接触。
它由铝合金杆、导线、绝缘件等构成,并通过安装在地铁车顶上的接触网弓架与接触网相接触。
刚性接触网弓网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地铁列车能够从接触网上获得稳定而高质量的电能供应。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够承受列车与接触网之间的动态作用力,并保证电能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太原地铁 2号线车辆全自动运行技术设计摘要: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为A型不锈钢全自动驾驶列车,为了匹配全自动驾驶技术,增加了多个系统及前沿技术,包括障碍物探测系统、脱轨检测系统、弓网监测系统、智能运维系统、BIM系统化工程、走行部监测系统、LCU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融入,全面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本文主要针对太原地铁2号线无人驾驶车辆相关各项新技术及符合性设计进行介绍。
关键词:地铁车辆全自动运行智能冗余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为A型不锈钢全自动驾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80km/h,车辆按照自动化驾驶等级最高的GOA4进行设计,具有自动唤醒、自动运营、自动休眠、远程控制等功能,可满足无人值守全自动无人驾驶运营。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是以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服务品质,提高经济性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电子、电气、机械以及信息技术的具有高度自动化水平的高智能化、高安全性、高效能、高RAMS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
太原地铁2号线车辆为了匹配全自动驾驶技术,增加了多个系统及前沿技术,包括障碍物探测系统、脱轨检测系统、弓网监测系统、智能运维系统、BIM系统化工程、走行部监测系统、LCU等,多项新技术、新功能的融入,全面提升了车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本文主要针对太原地铁2号线无人驾驶车辆相关各项新技术及符合性设计进行介绍。
1.全自动运行概述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全过程自动化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将列车运行的自动化等级(GoA)划分4级。
GOA 1:为传统意义上的ATP超速防护,信号系统只根据车辆位置确定限速,并承担超速保护的职责。
GOA 2:传统意义上的ATO控车运行,信号系统可以根据车辆位置控制列车行驶、控制车门,但应急事件与故障处理由司机完成。
GOA 3:取消传统意义上的司机设置,转而设置乘务员,信号系统控制车辆运行,但由乘务员负责故障或应急事件处理。
智能运维1 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运营里程和客流量持续增长,为进一步保障运营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等相继颁布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就如何保证运营安全给出了指导性意见[1-2]。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监测工作是实现基础设施状态全面感知、安全风险超前预警、设备状态准确评估、故障诊断预测,以及推进实施精准维修和预防性状态维修的重要手段,为轨道交通持续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保障[3-4]。
在高速铁路领域,已经形成包括小型检测系统、固定监测系统、车载综合检测系统在内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体系,其中车载综合检测系统是实现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动态、综合、高效检测的有效手段[5-7]。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早先基本采用人工、小型检测系统、专业检测车等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随着检测技术及运维理念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也正在不断引进包含地面监测系统、车载式检测系统在内的综合检测技术[8-10]。
除积极应用先进的检监测技术外,目前运营单位针对检测数据的综合管理也日趋重视,并逐步构建了各类数据管理平台,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奠定基础[11-12]。
文章全面分析工程车搭载检测系统、运营电客车搭载检测系统、综合检测车的应用范围、技术特点、应用效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监测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总结其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水平提供借鉴。
2 车载综合检测技术应用情况2.1 工程车搭载检测系统工程车搭载检测系统最常见的是单专业的轨/网检测车、钢轨探伤车等,随着综合检测技术发展,集合多专业检测系统的工程车也得到一定应用,例如轨/网检测车,可以完成轨道动态几何检测、轨道状态巡检、接触网零部件状态巡检、接触网几何检测等。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部分城市的地铁运营单位均配置了轨/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检测技术应用研究魏志恒1,徐 栋2,陈万里2,戴源廷1,王文斌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北京 100081;2.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068)摘 要:全面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是保障其安全运营的关键。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燃弧检测与分析代富强【摘要】弓网燃弧对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系统和列车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文章通过对弓网燃弧光谱的提取与分析,研制了基于特征紫外光和光子计数技术的弓网燃弧检测系统。
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实时检测弓网燃弧状态;燃弧状态与列车速度相关,速度越大,燃弧率和燃弧强度越大。
%Through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trum of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arcing, the paper studies and develops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arcing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UV light features and photon counting technologi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make real-time detection on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arcing state. Pantograph and catenary arcing state is associated with train speed, the greater the speed is, greater the rate of arcing and arcing strength will be.【期刊名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燃弧;检测分析【作者】代富强【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6.5+1城市轨道交通弓网供电系统中,列车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滑动接触获取电能。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受电弓与接触网会发生接触不良甚至机械性瞬时脱离的现象,导致弓网动态受流恶化,引起弓网燃弧现象的发生。
智能检修系统在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应用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轨道交通设备维修已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维修体系是轨道交通工具中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影响轨道交通工具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关系到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安全。
全部的检修过程都处于智能化检修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并且能够依据反馈的数据,制定出比较完善的、针对性比较强的维护计划,计划中涵盖了准备工作、编写计划、对部件损害的部位检修、车辆质量的检修、车辆事故的检修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等。
因此,我国的轨道交通车辆部门要更加注重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作,与时俱进,强化现代技术的应用,让智能化能够在轨道交通车辆检修系统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促进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检修系统;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应用引言智能检查维修系统可以完全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的日常检修要求,并可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运用车辆智能监控设备,与智能检修系统间达到信息共享,保证轨道交通在各项管理作业之中可以提升作业效率和信息整体的流畅化,在进行智能检修的时候,可以存储检修的参数,并在今后的工作之中,对轨道交通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剖析,可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通过逐渐完善智能化系统,可提升车辆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维修手段,减小维修的投入。
在运用智能维修的作用下,可以达到系统车辆的合理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保证车辆在今后的行驶之中,可以安全的行驶。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要求为了确保列车在正常运营中的技术状况,必须对列车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与保养,以确保整个城轨运营系统的稳定。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进行维修的时候,要根据城市轨道的整体布局和建设规模,将车辆的监测维修与不同整修阶段的维修的机理相联系,合理地制订出对应的维修制度,区别不同的工作类别和维修流程,并与特定的维修重点相联系,使不同的维修方式充分地利用各自的优点,从而可以有效地规避后续的车辆存在的安全危险,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
比如检修车辆轮对、检测轴温、弓网检测、蓄电池温度在线监测等智能化手段在车辆状态维护中,相比人工会减少很大一部分安全隐患。
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弓网关系及主要故障分析摘要: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是地铁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而弓网作为接触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地铁列车的供电质量和安全运行。
随着城市地铁的发展壮大,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弓网存在一系列潜在故障问题,如接触不良、弓网脱线、弓网磨损等,这对地铁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带来了风险和不便。
针对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的弓网问题,本文将对弓网与接触网系统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主要故障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为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的优化和故障排除提供支持。
关键词: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弓网;故障分析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运行离不开可靠的供电接触网系统。
其中,弓网作为供电接触网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承担着与列车接触传输电能的重要任务。
理解弓网及其在供电接触网系统中的作用与关系,对确保地铁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中弓网的功能特点,并深入研究弓网与其他关键组件之间的联系。
同时,通过对主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为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的维护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弓网的功能和特点1.1弓网的基本原理弓网是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弓头与弓绳的收放和弧度变化来实现与列车集电装置的接触。
当地铁列车运行时,弓头与弓绳自动伸出,与集电靴接触,从而将电能从供电线路传输到列车上。
弓网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适当的强度,以确保电能的传输和弓网的稳定性。
弓网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机械原理和导电原理,通过精确的弓头和弓绳设计,与列车集电装置实现接触,从而实现地铁供电接触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1.2弓网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弓网的结构由导线和悬挂系统组成。
导线通常采用铜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
悬挂系统包括弓头、弓绳和弓架等部分,用于支撑和控制弓网位置与姿态。
地铁电客车受电弓弓角磨损整治研究摘要本文对地铁电客车受电弓弓角磨损整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为今后类似情况下的受电弓弓角磨损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受电弓弓角;弓角磨损;整治1 引言受电弓用于将接触网上的电力传输至电客车上,为列车前进提供动力。
弓角作为受电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受电弓平稳通过接触网线岔、锚段关节等接触网转换点,防止受电弓钻入时发生弓网故障。
受电弓运行过程中存在动态的垂直和水平方向波动,故在静态的接触网线岔、锚段关节等两支接触线始触区处,受电弓与接触网运行参数需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最佳的匹配性保证弓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2 事件概况2023年9月,地铁车辆专业在登顶检查作业中发现某车MP2受电弓弓角出现了异常磨损,弓角磨损位置距离受电弓中心约400-450mm,存在烧伤熔点及刮伤现象。
车辆专业检查MP2车受电弓安装情况,各部件紧固状态及静态接触压力均无异常,后续检查多列车同拉出值位置也出现了相同的弓角磨损情况,均位于5车MP2后弓左侧。
2.1接触网排查分析根据受电弓弓角磨损位置,分析接触网异常点位应位于正线刚性接触网线岔或场段柔性接触网线岔;根据该线路电客车无法调头且多列车受电弓弓角磨损位置均位于同侧,进一步缩小正线排查范围,即正线下行线路刚性接触网线岔。
接触网专业组织对正线所有刚性接触网线岔、场段所有柔性接触网线岔进行了全面检查,除正线A站下行站前折返线岔侧线处接触网上有灼伤和银白色金属附着物外,未见异常。
2.2弓网在线监测分析分析该线路弓网在线监测视频,重点查看受电弓通过线岔及锚段关节时的运行情况,发现电客车通过科学城下行渡线线岔处时,受电弓弓角位置打火,接触网拉出值与弓角磨损位置距受电弓中心距离吻合。
2.3 线岔参数调整结合现场排查情况及弓网在线监测分析结果,可以明确A站下行站前折返线岔始触区处弓网匹配性不良。
测量接触网线岔500mm处两支接触线等高,满足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要求,具体参数如下:7月10日夜间调整线岔参数,在接触网线岔500mm处由原来的两支接触线等高,调整为侧线高于正线1mm,后续观察仍有轻微打火现象,较调整前有所改善。
地铁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当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将自动驾驶技术引入地铁车辆,以提高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和能源消耗,增强车辆功能和性能。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研发现状、优势和应用案例等方面探究地铁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研究和应用。
一、技术原理地铁车辆自动驾驶系统采用无人驾驶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车辆可以自动驾驶行驶,规避事故、管理能源、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人工误差等。
其中,传感器一般分为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GPS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收集反馈信息,包括路面、周围环境、车速和车辆位置等数据,通过控制系统计算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系统采用的控制系统一般分为两个模块:地铁运行控制模块和智能决策模块。
后者由计算机控制单元和算法组成,可以快速处理和解析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根据车辆行程和周围环境,进行优化规划和控制流程,进而实现自动导航、自动加速、刹车、转向和警报等功能。
二、研发现状地铁车辆自动驾驶技术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目前大多数城市都还处于研发阶段。
国内外一些知名厂商,如迪卡侬、百度和Uber等,都已经着手研究和试验相关技术。
不过,地铁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也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包括:1. 系统安全性: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需要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受网络攻击和软硬件故障的影响。
2. 协同互联:地铁系统中车辆和信号设备之间需要协同配合,以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运营,这就需要地铁车辆系统与信号设备之间能够实现实时自动通信。
3. 成本问题:如何将自动驾驶技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价位范围内,以满足经济成本和市场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4. 法律法规:地铁车辆自动驾驶技术所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还不太完善。
因此,这也需要通过立法等手段,加强监管和管理。
三、优势地铁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可以改变现有的地铁运营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车载弓网在线监测系统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弓网系统是地铁车辆牵引供电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其实时在线监测
能有效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营。
本文从地铁车辆检修需求出发,研究了弓网在
线监测系统在地铁车辆中的配置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投资的同时,对地铁
车辆的检修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弓网,监测系统,地铁,检修
1引言
受电弓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常用的一种受流装置,通过特定材质的碳滑板从接触网取电,为地铁车辆提供动力能源,弓网关系如图1所示。
但基于不同的受电弓和接触网设计特性,
一般的弓网问题主要有碳滑板偏磨、接触网异物及燃弧等[1]。
目前地铁主要采用DC1500V的大电流供电特性,弓网故障可能会引起供电系统的跳闸或车辆损坏,直接影响运营可靠性及
安全。
弓网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对弓网的匹配性及可靠性的实时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数据进
行分析处理,及时对故障信息进行报警[2],保障弓网故障不被扩大和恶化。
2车载弓网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2.1系统介绍
车载弓网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车载受电弓实时自动化、动态综合监测系统,在地铁车辆
运行时,无需接触,即可自动检测弓网状态和主要工作参数,系统除了对弓网各种状态以沈阳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地铁车辆为例,分析地铁车辆中弓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配
置需求情况。
沈阳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选择2列车的其中一个受电弓,配置了如图2中的所
有功能,前列车的另一个受电弓不再配置针对接触网状态的监测功能;除前列车外,其余列
车的每个受电弓加装摄像头装置,可以根据监控视频及图片,有效分析弓网接触状态、异物
情况及燃弧等。
这样既减小了巨大的工程投资,还可以满足运营检修需求,为故障排除提供
了可靠的保障。
2.3对车辆检修的指导意义
车辆段无线终端设备是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故障信息进
行记录等。
调度及检修人员可通过远程监控服务器,实时访问弓网的在线运行数据,获取报警、警告信息,及时处理故障,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设备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对
常规故障信息分类整理,为检修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减少检修人员工作量。
3结语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辆项目普遍采用刚性接触网,供电电流采用DC 1500V,使得列
车以低压大电流运行,车辆的受流情况较恶劣,弓网匹配和故障监测内容发生较多的变化。
隧道内车辆载客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对弓网监测定位精度均有严格的要求。
故
充分发挥弓网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远距离非接触动态监测的优势,依靠受电弓检测系统的
稳定运行,及时地发现受电弓突发的故障,可有效避免弓网事故的发生,保证地铁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胡涛,刘雅婷,余添明.基于运营车辆的车载弓网在线检测系统的算法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8,041(003):64-68.
[2]张玉文.广州地铁新线车辆受电弓在线动态检测系统[J].城市轨道交通研
究,2019,22(04):149-151+155.
[3]罗淞元,王虎高,王军民.车载式弓网实时监测系统[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
辆,2015,038(004):65-68.
[4]朱正凯.弓网监测技术分析[J].甘肃科技,2018,034(008):45-47.
[5]张文彬,顾先达.受电弓状态动态检测系统在地铁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2,000(003):19-21.
[6]张梓民.浅析地铁车辆加装受电弓监测系统的必要性[J].科学时代,2015,000(011):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