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附解析)$788754
- 格式:doc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 1:D. 明矶的化学式:Al2(SO4)3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 2O2吸收CO2产生。
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Cl 2 NaOH(aq)2 Fe 冷燃、FeCl 2- — Fe(OH).Or ILOB S 点燃・ S °. ------------- H 2SO 4 高温SiO 2 C. CaCO, ------------ > CaO —高温0. H 20 D* N 比 __NO ——-__HNO 37.* CaO* CaSiO,B. CIO 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制取SO 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SOiL r1三A.制取SO 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 2D.尾气处理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 、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 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社会生活。
解题的关键要抓住节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保等要素。
化学学习要从生活实际出民,关注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化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答案】A【解析】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原子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关键,如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有机物的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区别。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重要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要理清。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内容时,以“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关注元素化合物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署名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地点。
3.请仔细查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据与自己能否符合。
4.作答选择题,一定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变动,请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一定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署名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地点作答,在其他地点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1. 2017年世单项选择题:此题包含10 小题,每题 2 分 ,合计2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俭集约利用资源, 倡议绿色简洁生活”。
以下做法应倡议的是A.夏季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人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使销售2.以下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选项是A.质量数为 31 的磷原子 : 3115PB.氟原子的构造表示图 :C.CaCl 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 Al 2(SO4) 33.以下相关物质性质与用途拥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 2O2汲取 CO2产生 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 2拥有复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 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以下制取 SO2、考证其漂白性、采集并进行尾气办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5. 短周期主族元素SO2 B. 考证漂白性 C. 采集X、Y、Z、W原子序数挨次增大,此中只有SO2 D. 尾气办理Y、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学科.网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C)A.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D. 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A. 制取SO2B. 验证漂白性C. 收集SO2D. 尾气处理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原子半径: r(X) < r(Y) < r(Z) < r(W)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 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 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B)A. 钠与水反应: Na +2H 2O Na++2OH– + H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 2Cl–+2H2O H2↑+ Cl2↑+2OH–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 + H+ + BaSO 4↓+H2O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OH–CaCO 3↓+H2O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C)A.B.C.D.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 )。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017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2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3、(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2分)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5、(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r(Y)<r(Z)<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6、(2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H2↑+Cl2↑+2OH﹣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7、(2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 FeCl2Fe(OH)2B、S SO3H2SO4C、CaCO3CaO CaSiO3D、NH3NO HNO38、(2分)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H2O(g)═CO(g)+H2(g)△H1=a kJ•mol﹣1②CO(g)+H2O(g)═CO2(g)+H2(g)△H2=b kJ•mol﹣1③CO2(g)+3H2(g)═CH3OH(g)+H2O(g)△H3=c kJ•mol﹣1④2CH3OH(g)═CH3OCH3(g)+H2O(g)△H4=d kJ•mol﹣1()A、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反应③也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CH3OH(g)═CH3OCH3(g)+H2O(l)的△H=kJ•mol﹣1D、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的△H=(2b+2c+d )kJ•mol﹣19、(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 ﹣、Cl ﹣B、c(H+)/c(OH﹣)=1×10 ﹣12的溶液中:K+、Na+、CO32﹣、NO3﹣C、c(Fe2+)=1 mol•L﹣1的溶液中:K+、NH4+、MnO4﹣、SO42﹣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10、(2分)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4分)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12、(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2(g)+3H2(g)⇌2NH3(g)的△H<0,△S>0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C、常温下,K sp[Mg(OH)2]=5.6×10﹣12,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5.6×10﹣4mol•L﹣1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13、(4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非金属性:Cl>SiB向滴有甲基橙的AgNO3溶液中滴加KCl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KCl溶液具有碱性C在CuSO4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白色沉淀可能为CuID某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A、AB、BC、CD、D14、(4分)常温下,K a(HCOOH)=1.77×10﹣4,K a(CH3COOH)=1.75×10﹣5,K b(NH3•H2O)=1.76×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 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C、0.2 mol•L﹣1 HCOOH 与0.1 mol•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 ﹣)+c(OH﹣)=c(HCOOH)+c(H+)D、0.2 mol•L﹣1 CH3COONa 与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CH3COO﹣)>c(Cl﹣)>c(CH3COOH)>c(H+)15、(4分)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2NO(g)+O2(g)(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v正=v (NO2)消耗=k正c2(NO2),v逆=v(NO)消耗=2v (O2)消耗=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2017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4。
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取SO2B。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社会生活。
解题的关键要抓住节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保等要素。
化学学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化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P15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CaCl2的电子式:D.明矾的化学式:Al2(SO4)3【答案】A【解析】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原子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关键,如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有机物的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区别。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重要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要理清。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内容时,以“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关注元素化合物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漂白性C.收集SO2D.尾气处理【答案】B【解析】A.铜和稀硫酸不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C.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将进气管伸到瓶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二氧化硫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可用于吸收尾气,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以二氧化硫的制备、性质验证、收集及尾气处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常见气体的制备的实验装置图的识别、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基本操作的认识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再全面分析必需的试剂和仪器、合理的实验装置、规范的实验操作、科学的条件控制,有些实验还需要从绿色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X) < r(Y) < r(Z) < r(W)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氧,Z为O元素,所以Y为N元素;钠是短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X原子序数最小且不与Y、Z同周期,所以X是H元素。
A.原子半径N>O,A错误;B.W的最高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是强碱,B错误;C.氮气的氧化性比氧气弱,C 错误;D .H 、N 、O 可以组成HNO 3等共价化合物,也可以组成NH 4NO 3等离子化合物,D 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周期律,考查学生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及元素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水平。
解题时首先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准确推断题给元素;然后确定有关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后依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推断各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钠与水反应:Na +2H 2ONa ++2OH – + H 2↑B .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 –+2H 2O H 2↑+Cl 2↑+2OH –C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 + H + +24SO -BaSO 4↓+H 2O 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 2++3HCO-+OH –CaCO 3↓+H 2O【答案】B【名师点睛】判断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反应能否生成所给产物、反应是否可逆等。
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电解质的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
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是否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守恒等。
④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如是否标注了必要的条件,是否关注了反应物的量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及其反应产物的影响(如本题D 选项中的足量石灰水)等。
⑤从反应物的组成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如本题中C 选项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为二元酸和二元碱。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 2Cl−−−→点燃FeCl 2NaOH(aq)−−−−−→Fe(OH)2B .S2O−−−→点燃SO 3H O2−−−→H 2SO 4C .CaCO 3−−−→高温CaO2SiO−−−→高温CaSiO 3 D .NH 32O−−−−−→催化剂,△NO2H O−−−→HNO 3【答案】C【解析】A .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A 错误;B .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B 错误;C .两步均能实现,C 正确;D .NO 不与H 2O 反应,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是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反应条件。
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转化条件,特别是要关注具有实际应用背景或前景的物质转化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C(s) + H 2O(g)CO(g) + H 2 (g) ΔH 1 = a kJ·mol −1②CO(g) + H 2O(g)CO 2 (g) + H 2 (g)ΔH 2 = b kJ·mol −1③CO 2 (g) + 3H 2 (g)CH 3OH(g) + H 2O(g) ΔH 3 = c kJ·mol −1 ④2CH 3OH(g)CH 3OCH 3 (g) + H 2O(g)ΔH 4 = d kJ·mol −1A .反应①、②为反应③提供原料气B .反应③也是CO 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 .反应CH 3OH(g)12CH 3OCH 3 (g) +12H 2O(l)的ΔH =2dkJ·mol −1D .反应 2CO(g) + 4H 2(g) CH 3OCH 3 (g) + H 2O(g)的ΔH = ( 2b + 2c + d ) kJ·mol −1【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以合成新能源二甲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简单化工流程的反应原理、能量的转化关系、化学反应焓变的概念、盖斯定律的运用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同时关注了节能减排、工业三废资源化处理、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社会热点问题。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 3+、Mg 2+、SCN –、Cl –B .()()–HOH c c +=1×10 −12的溶液中:K +、Na +、23CO -、3NO -C .c (Fe 2+) =1 mol·L −1的溶液中:K +、+4NH 、4MnO -、24SO -D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 +、+4NH 、24SO -、3HCO -【答案】B【解析】A .Fe 3+和SCN −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 错误;B .根据K W 可以求出c (OH −)=0.1mol/L ,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 正确;C .Fe 2+还原性较强,4MnO -氧化性较强,两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D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3HCO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和离子反应的实质的认识,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题时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①溶液中离子存在的条件,如23CO -、ClO −、OH −等只能大量存在于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Fe 3+、Al 3+、+4NH 等只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3HCO -既不能大量存在于酸性溶液,也不能大量存在于强碱性溶液,在弱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②溶液中离子的性质,如Fe 2+、I −、S 2−、23SO -等有较强的还原性,与强氧化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4MnO -、ClO −、Fe 3+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与强还原性物质不能大量共存。
③题干及选项中的隐蔽条件,如溶液的颜色、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等,特别强调一下,透明不一定是无色的,所有的水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
10.H 2O 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 2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 2O 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B .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 越小,H 2O 2分解速率越快C .图丙表明,少量Mn 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 2O 2分解速率越快D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答案】D【名师点睛】本题以双氧水分解的浓度时间曲线图像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图像、搜集信息及信息处理能力,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排除图中的干扰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