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蚌壳里的夜诗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9
2007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之“珍珠”诗歌
陆波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卷),期】2007(0)6
【摘要】材料与话题珍珠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歌所蕴涵的哲理,自选角度。
【总页数】2页(P40-41)
【关键词】高考作文;珍珠;心灵;诗歌;猜想;选角度;试题;人文精神;话题作文;浙江省【作者】陆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4
【相关文献】
1.成熟与低头——2013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 [J], 程必荣;许炜;
2.材料+命题作文:“以自己的方式”——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 [J], 程必荣;
3.新材料作文:春芽悄然冒出——2013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 [J], 程必荣;
4.草叶·星辰·面包·水仙——2012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 [J], 程必荣;
5.2008年高考作文试题猜想之“珍珠与黑点” [J], 赵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必练审题立意训练20题1.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2.请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广为人知,郭沫若曾仿拟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引出一个合适的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就能化难为易了。
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诗》“广为人知”,便点出了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法。
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诗》“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语句,则运用了逆向思维,说明看问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这样一分析,就不难确定出所给材料的主要意思:1、对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
蚌壳—珍珠13级8班刘建国“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经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不被昔日的苦难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珍珠的美自然是在蚌壳的磨砺下脱颖而出。
“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总能够再次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快乐地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监狱中27个春秋的点缀,使他身上溢满了人性的光辉;人生中96年岁月的洗礼,使他身上散发着高尚的气息。
正是这不平凡的事迹,不一般的磨砺,造就了这样的传奇—曼德拉。
沙砾的经历造就了自己的光彩,艰苦的经历也造就了卓别林的人生。
他是一个孤儿,卖过报纸也送过牛奶。
早年悲惨的遭遇让他得到启迪,他不畏困难,坚信理想。
最终,他的“也许有一天”变成了“有一天”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表演家。
困难的条件并没有使他垂头丧气,而使他更加坚定,更使他踏上人生巅峰,万人瞩目。
蚌壳有好多,珍珠也有好多。
史铁生一双无法行走的脚,却踏出地坛最美的足音;孤寂的黑暗挡不住海伦炽热的心,她对生命的追求与知识的渴望将自己引向光明;被禁锢在轮椅上的霍金,思想却遨游于广袤的天空,取得及其辉煌的成就。
沙砾承受了生命的磨砺,变成了耀眼的珍珠;而有些沙砾却难以忍受,被风吹向沙漠,吹得无影无踪。
他们的起点相同,而终点却不同。
蚌壳造就了他们,磨砺造就了他们,让他们绚丽多彩,光彩照人。
没有作茧自缚的疼痛,哪来破茧成蝶的美丽?这个世界充满了蚌壳,充满了磨难。
它们像一堵墙,让我们停滞不前,我们推墙一下,墙不会倒;推墙十下,墙也不会倒;推墙百下,墙还是不倒……但不知不觉中,在这反复循环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已经变成了“珍珠”,已经发出了光芒。
是的,努力奋斗了,你就是那颗耀眼的“珍珠”。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的蚌壳,来造就一颗美丽的“珍珠”;愿你生命中有足够的阴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来凤一中杨学周【试题回放】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你没有理由沮丧﹨为了你是秋日﹨彷惶﹨你也没有理由骄矜﹨为了你是春天﹨把头仰﹨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
【参考立意】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②敬畏生命!③我们(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最美最特别的存在,都是不输任何存在的存在。
【学生作文题目】①自信造就精彩人生②我自信,我出色③为自己高歌④为自己喝彩⑤扬起自信的风帆⑥做生活的主角⑦自信活出精彩自我⑧自信,让你活得更精彩⑨做好自己,活出精彩⑩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课堂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雷抒雁《星星》最佳立意:最佳拟题:2、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光和影杜运燮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更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阴影会躲过人的眼睛∕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也裹在一片灰黑色之中最佳立意:最佳拟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泰戈尔《错觉》最佳立意:最佳拟题:4、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世上,好像——只有沙子最不值钱然而最宝贵的东西——金∕就在它的里面——苗得雨《沙》最佳立意:最佳拟题:5、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花儿低低的对看花的人说∕“少顾念我罢,我的朋友!让我自己安静着∕开放着∕你们的爱∕是我的烦扰。
”最佳立意:最佳拟题:6、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下自己的立意和标题。
你知道∕你爱惜∕太阳天天升起;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升起。
珍珠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包含的哲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话题材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诗,试题要求根据这首诗蕴涵的哲理作文,这就比一般的话题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考生必须首先弄清话题材料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立意。
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过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才换得了生命的闪光。
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参考题目:①成功与磨难②生命与挫折③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生命的突围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董克嘉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远离京都的路上,他出乎意料的平静:没有对小人的愤怒咒骂,没有对苍天不公的仰天长叹,没有对至亲结发的依依不舍……或许已在磨难中变得麻木不仁,去往黄州的路上只留下一个失魂的苏轼,孑然一身,形影相吊。
公元1082年,同样是在一个寂寥的悲秋,又恰在一个最易令人触景伤怀、吊古伤今的地方,苏轼与友人飞舟月下,举酒诵诗。
幽幽的箫声中,苏轼出乎意料地将失去的一切抛在脑后。
在一个最该失意惆怅、痛哭流涕的时刻,他选择与清风明月为伴,超乎人生得失,以一种失落文人特有的豁达包容了永恒与瞬间。
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失魂落魄的苏轼,却多了一个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的苏子;朝廷里少了一个醉心政治的高官,却多了一个牵犬擎苍,亲射虎看孙郎的太守。
历史埋葬了一个权显一时的官吏,却又在中华文化的园地里扶植起一个砥柱中流般的巨人。
于是,苏东坡完成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突围,不仅是文化的突围,更是生命的突围。
我们或许没有经历过“苏东坡式的人生”,但生命又何尝不是在一次次“苏东坡式的突围”中不断发展?生命就像艰难困苦交织而成的网,常会在难以预料中一次次羁绊我们前进的步伐。
流泪与抱怨或许是消解痛苦最为简便的方式,但泪水与躁怒往往会将我们推向更黑的深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有些人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但恰恰这些人活出了生命的境界,更好地实现了人生价值。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
阅读材料,审题要点:突出思辨性。
首先,“恰恰这些人活出了生命的境界,更好地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语境限制”的语境限制,让“一般人所看轻的”、“一般人所看重的”中的“看轻的”或“看重的”不能从正面理解,应指那些比较庸俗的眼光、认识。
其次,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写作时不应只写一面,而应在概念的辨析比较中突出自己的认识。
再次,写作时应将“看轻的”“看重的”具体化,赋予其具体内容,才便于展开分析议论。
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
(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
(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
(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
(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
(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
(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由物及人法写。
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