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50.55 KB
- 文档页数:9
《法律逻辑学》复习资料二把不同排列顺序的意识进行相关性的推导就是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就是,当人类听到别人陈述的事情时,大脑开始历经复杂的讯号处理及过滤,并将信息元素( Information element ) 经过神经元(w Neuron) 迅速的触发并收集相关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超感知能力。
之后由经验累积学习到的语言基础进行语言的处理及判断,找出正确的事件逻辑。
1、ABC三人都喜欢说谎话,有时候也说真话。
某天,A指责B说谎话,B指责C说谎话,C说AB两人都在说谎话。
后来上帝通过读心术知道其中至少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请问谁在说谎话?答案:运用假设排除法推理得出是B说的是真话,A和C都是说谎话。
2、一个村子里,有50户人家,每家都养了一条狗。
现在,发现村子里面出现了n只疯狗,村里规定,谁要是发现了自己的狗是疯狗,就要将自己的狗枪毙。
但问题是,村子里面的人只能看出别人家的狗是不是疯狗,而不能看出自己的狗是不是疯的,如果看出别人家的狗是疯狗,也不能告诉别人。
于是大家开始观察,第一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二天晚上,没有枪声,第三天晚上,枪声响起(具体几枪不清楚),问村子里有几只疯狗?只有晚上才能看出病狗,并且一天晚上只能看一次。
答案:3条!推理过程:A、假设有1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其他狗都没有病,那么就知道自己的狗有病,所以第一天晚上就会有枪响。
因为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1。
B、假设有2条病狗,病狗的主人会看到有1条病狗,因为第一天没有听到枪响,是病狗数大于1,所以病狗的主人会知道自己的狗是病狗,因而第二天会有枪响。
既然第二天也没有枪响,说明病狗数大于2。
由此推理,如果第三天枪响,则有3条病狗。
一、什么是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以法律和司法实践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的逻辑形式、逻辑方法、逻辑规则或规律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法律逻辑学的性质1.法律逻辑学是介于法学与逻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应用学科。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点第一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1、概念的内涵:就是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具有的特有属性,也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有别于其他对象、因而能够同其他对象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
2、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该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就是可用该概念来指称的所有被指称者。
3、概念的分类:1)根据概念外延反映的对象数量的不同,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通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
普通概念:就是其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乃至无穷多个对象的概念2)根据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集合体,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集合体:是指由若干个相同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
3)根据概念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简单概念:就是不能对之加以分解的概念。
复合概念: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而成的概念.4)概念的其他分类*根据概念外延所指称的对象,是独立的实体还是依赖于实体二显现出的某种属性,分为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是以具有某种性质为特征还是以缺乏某种性质为特征,分为正概念与负概念*空概念:是反映没有分子的类即空类的概念(例:上帝)。
*论域:就是正负两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类。
4、概念间关系及应用:是指两个不同概念在外延方面的逻辑关系,亦即它们外延指称的对象是否完全相同而形成的关系。
1)全同关系。
2)真包含于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的关系(种属关系)。
3)真包含关系:就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相同的关系(属种关系)。
*外延大的概念-—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种概念4)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恰好等于其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之间的关系叫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如果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A、B,都真包含于属概念C,并且A、B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C的全部外延,则A、B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叫反对关系。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 )。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 )关系。
A.全异B.全同C.交叉D.真包含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关系。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D.真包含关系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11.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 )。
A.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B.判断→简单判断→复合判断C.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D.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证由_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将“有的律师不是共产党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_____;再将所得结论换位后为__________。
4.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 ________ 而后件_____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5、词项的两个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 所谓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是指____________被_________的情况。
7、类比推理的结论是________,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仍有两种可能______,_________。
8、侦察推测的逻辑方法,一般至少包含以下三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1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1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1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1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1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1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1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 。
1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1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运用归纳推理中的 得出的结论。
20.归谬法主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 的否定后件式。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I.“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冇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儿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来说明的。
A.仅从内涵方面B.仅从外延方面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A.所有的语词都是农达概念B.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C .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 .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B.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D.负概念4.“冇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A.单独概念B.普遍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5.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那么,a与b这两个概念具有()关系。
A.全异B.全同C.交义D.真包含7.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关系。
A.全同关系B.全异关系C.交叉关系 D •真包含关系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9.“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A.语词定义B.发生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10.“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II.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
A.思维形式一推理一演绎推理B.判断一简单判断一复合判断C .概念一集合概念一非集合概念 D.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形一等角三角形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共6页 第1页 共6页 第2页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若“所有的法官都是懂法律的”为真,则“所有不懂法律的都不是法官”取值为 。
2、在“并非如果张三进入过犯罪现场,他就是罪犯”这一判断中逻辑常项是。
3、根据 律,若“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为真,则性质判断 和 均为假。
4、若q p ∨为假,则)()(q p q p ∧→←取值为5、一个有效的性质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则此三段论是 第 格 式。
6、“中国的法官是廉洁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廉洁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或 关系。
7、与“张三不是杀人犯而是强奸犯”相矛盾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 。
8、“法律不是一天就能读完的,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看,它犯了 错误。
9、“某地一水泵房被盗,竟现场勘察后发现,现场内的4台电机被盗,经周密侦察,侦察人员抓获了3名盗窃分子。
经审查,他们对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都只承认盗了1台,即共3台电机,并当场将赃物交出。
后经反复调查,也未发现他们之中有人两次从现场盗窃电机。
于是,侦察人员认为,一定还有另外的盗窃分子偷盗了第4台电机。
”这个结论的得出使用了穆勒五法中 的 法。
(4分)1.“只有p ,才q ”与“p 或者q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否定定义 D.以比喻代定义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
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 4.“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的。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 是PB.所有的S 不是PC.有的S 是PD.有的S 不是P 5.“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间具有( )。
法律逻辑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逻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法律条文的解释B. 法律推理和论证C. 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D. 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逻辑学中的基本推理形式?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因果推理答案:D3. 在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推理规则?A. 肯定前件B. 否定后件C. 逆否命题D. 否定前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法律推理的合理性?A. 证据的充分性B. 法律条文的明确性C. 法官的主观偏好D. 社会公众的期待答案:A、B、D2. 法律逻辑学中,以下哪些属于法律论证的要素?A. 论题B. 论据C. 论证方式D. 论证结果答案:A、B、C三、判断题1. 法律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对)2. 法律逻辑学中的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对)3. 法律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
(错)4. 法律逻辑学中的因果推理是一种演绎推理。
(错)四、简答题1. 简述法律逻辑学中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别。
答: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其结论的真值由前提的真值决定,如果前提是真的,结论必然是真的。
归纳推理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其结论的真值并不由前提的真值直接决定,结论的真值是或然的,即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2. 描述法律逻辑学中类比推理的基本步骤。
答:类比推理的基本步骤包括:(1)确定两个或多个案例之间的相似性;(2)基于这些相似性,推断出一个案例的结论可能适用于另一个案例;(3)评估这些相似性是否足以支持结论的转移;(4)得出结论,即如果两个案例在关键方面足够相似,那么一个案例的结论可能适用于另一个案例。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因盗窃被判刑,出狱后不久再次因盗窃被捕。
请分析甲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逻辑学中的“重复犯罪”概念,并给出理由。
答:甲的行为符合法律逻辑学中的“重复犯罪”概念。
一、单选题1.“P∧q”的等值判断是()。
A、P→qB、P∨qC、P∧qD、P←q答案: D2.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D、违反排中律答案: C3.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D、推不出答案: C4.以“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逻辑错误。
A、定义过宽B、定义过窄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答案: C5.“在下列各组判断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A、必然P与可能PB、必然非P与可能PC、可能P与可能非PD、可能非P与必然P答案: A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为真。
A、某甲必然是凶手B、某甲可能是凶手C、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某甲不必然不是凶答案: C7.“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某甲或某乙有罪D、某甲或某乙无罪答案: D8.“给王某定抢劫罪说不过去,不给王某定抢劫罪也说不过去。
”这一议论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
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答案: C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A、同一律B、矛盾律C、排中律D、充足理由律答案: B10.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由“允许非P”可以推出()。
A、禁止PB、允许PC、必须非PD、不必须P答案: D11.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答案: A12.在归纳推理中,前提与结论有必然性联系的是()。
A、完全归纳推理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C、科学归纳推理D、概率归纳推理答案: A13.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与结论的联系是()。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指导2005年秋法律逻辑学是注册视听生法学专业(专科)的省开选修课。
课程主教材采用姜成林主编的,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字教材《普通逻辑学》(修订版),是考核的主要依据。
同时还配有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内容包括各章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等,同学们复习时,应结合这些练习进行。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是单项选择题(32%)、图示题(20%)、分析题(48%)。
考核的重点是对逻辑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下面对各章的复习重点作一概要介绍:第一章引论重点掌握:1、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第二章概念重点掌握: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概念有哪些种类?3、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些关系?4、定义和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定义或划分的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5、怎样对概念进行概括或限制?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重点掌握:1、判断的两个逻辑特征是什么?它的种类有哪些?2、性质判断的结构、种类及其逻辑形式是什么?3、性质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如何?4、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如何判定?同素材的A、E、I、O四种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怎样?5、推理由几部分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6、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种类有哪些?各种性质判断直接推理的逻辑形式及推理规则是什么?第四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重点掌握:1、三段论推理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第五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重点掌握:1、联言判断的断定情况、逻辑形式、真值表怎样?联言推理的有效式有几种?2、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断定情况、逻辑形式、真值表怎样?3、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规则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断定情况、逻辑形式、真值表怎样?第六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重点掌握:1、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充要条件假言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形式、推理规则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各种负判断的等值判断的逻辑形式及其等值推理。
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法律逻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 “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
”这几个判断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A.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E.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民”这个概念属于()4.“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是 ()5. 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7. 当“所有S 是P ”与“有的S 是P ”均假时,则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关系。
8.“物理学就是研究物理的科学”作为定义,犯了 () 的逻辑错误。
9. “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10. “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 的逻辑错误。
11.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常限制的有1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3.在性质判断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14. “凡犯罪行为都不是合法行为”这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是15. “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老张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
”这一三段论犯了1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判断的主、谓项的周延情况是A.主项、谓项都周延E.主项、谓项都不周延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17. “大部分人是懂法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所有的S 是P E.所有的S 不是P C.有的S 是P D.有的S 不是P18. “甲与乙是同案犯”这个判断是()判断。
A.仅从内涵方面E.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C. 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D. 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A.集合概念E.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D.负概念A.单独概念C.集合概念D.负概念A. 都是集合概念 E. 都是非集合概念C. 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 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6. 如果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并且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那么,a 与b 这两个概念具有() 关系。
A.全异C.交叉D.真包含A.全同关系E.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真包含关系A.定义过宽C.同语反复D.循环定义A.语词定义C.功用定义D.关系定义A.定义过宽C.定义用否定联顶D.以比喻代定义A. 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 E. 判断T 简单判断T 复合判断C. 概念-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D.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A. 主项和谓项E.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A. 全称肯定判断E. 全称否定判断C. 特称肯定判断D. 特称否定判断A.主项、谓项都不周延 E.主项、谓项都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A. 大项不当周延 E. 小项不当周延C. 两否定得结论D. 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根据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中的下反对关系,可以进行推演的是 ()“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是 ()“所有S 是P ”与“没有S 是P ”之间具有()A.反对关系 E.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A.反对关系E.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主项和谓项相同而质和量不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A.反对关系E.下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差等关系以SAP 为前提进行换位法推理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PASB. PISC. PISD. PIS“没有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不是刻苦学习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A. SAPB. SEPC. SIPD. SOP“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这个三段论是 ()A.有效的推理形式B.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C.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D.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大多数大学教师都会一门外语;她是大学教师,所以,她会一门外语。
”这个三段论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以“所有P 是M 有S 不是M 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
A.有的S 是PB.所有的S 都是PC.有的S 不是PD.所有的S 都不是P以“没有M 不是P ”和“有的S 是M 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推理正确的结论是 ()。
A.没有S 是PB.没有S 不是PC.有的S 是PD.有的S 不是P“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这一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重要的。
因此,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重要的。
”这里运用的推理是 ()A.相容选言推理B.关系推理C.不相容选言推理D.联言推理“如果不以事实为依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
”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A.pAqB.pVqC. ( pV q )D. ( pAq ) T r当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时,它的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
A. p 真q 假B. p 真q 真C. p 假q 真D. p 假q 假已知 “p— q ” “ p A q ” “ p r q ”均真,则()。
A. p 真q 真B. p 假q 假C. p 真q 假D. 非 p 真非q 假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
A. p A qB. p j qC. p r qD. p <—> q“pA q ”的等值判断是()。
A. p r qB. p V qC. p A q“p r q ”的等值判断是()。
A. q r pB. q J pC. p j q“p j q ”的等值判断是()。
19.20.21. 22. 23. 24. 25.26.27.28.29.30.31.32.33.34. 35. 36. 37. 38. 39.A.由真推假E.由假推真C.由真推真 D.由假推假A.反对关系 E.矛盾关系 C. 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D. p J qD. p J qp A q”的等值判断是()A. p A qB. p V qC. p A qD. p V q40.“ p A q”的等值判断是()A. p i q C. D. p V q41.负全称肯定判断的等值判断是A. SAPB. SIPC. SOPD. SEP42.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A.可能非PB.可能C.必然非PD.不可能非P43.与“可能是罪犯”等值的判断是()A.必然不是罪犯B.不必然是罪犯C.不可能不是罪犯D.不必然不是罪犯44.“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
”其等值判断是()A.小王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B.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C.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D.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45.在下列各组模态判断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A.必须P与可能PB.必须非P与可能PC. 可能P与可能非PD.可能非P与必须P46.依据模态判断间的反对关系所能进行的有效推理是B.口P T口PC. 口P T口P47.“负判断”可概括为()A.性质判断B.复合判断C.简单判断D.否定判断48.“现在不是强调大胆改革开放吗?这就是说,可以随便改任意干。
这段议论()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49.断定“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同真,则()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0.同时否定SEP和SOF,则(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1.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52.断定“所有的S是P”与“有的S不是P”同真(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 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53.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A.从个别到一般B.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C.前提蕴涵结论D.从个别到个别54.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和结论联系是A.都是必然的B.都是或然的C.前者是必然的,后者是或然的D.前者是或然的,后者是必然的55. “全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特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单称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所以,凡否定判断的谓项都是周延的。
”这一推理是A.简单枚举归纳推理B.科学归纳推理C.完全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56.“在若干要求离婚的案件中, 情况各不相同,但双方感情破裂是相同的。
可见,双方感情破裂是要求离婚的原因。
”这是运用()判明因果关系的。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57.在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是()58.在反证法中,当论证反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二、多项选择题(包括双项选择题)1. 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可表达为 ()2. 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3. 在“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这个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5.如果所有的a 是b,那么a 与b 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7.违反“定义项外延与被定义项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这一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9. 下列各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反变关系的是E. 司法机关、法院10.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E.复合判断限制为负判断11. 下列推理中,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反对关系而进行推演的有效形式是 A. SAP^SEPB. SAP^SEPC. SEiSAPD.12.当判断() 取值为真时,判断“班上同学都是团员”取值为假。
14.以“所有的P 是M'、“所有的S 不是M'为大、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必然推理()A.所有的S 不是PB.所有的S 是PC.有的S 不是PD.有的S 是PE.没有15. “我们不靠天吃饭,而靠天吃饭是作自然界的奴隶。
所以,我们不作自然界奴隶。
”这个三段论是E.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原则16.以“联言判断是复合判断”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推理,推岀的结论是17.当肢判断“ p ”、“ q ”均真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A.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E.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C.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D.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E.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A.单独概念C.集合概念D.正概念E.负概念A.非集合概念C.负概念D.集合概念E.单独概念4.在“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个判断中,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A.单独概念C.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E.正概念A.全同关系E.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6.当SAP 真而SOP 假时, S 与P 的外延关系应是()A.全同关系E.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交叉关系E.全异关系A.同语反复 C. 定义含混 D. 定义过宽 E. 定义过窄8.“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暴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