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_简易数字电容测试仪+原创
- 格式:pdf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15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3篇)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摘要:本文着眼于目前普遍应用在城市道路上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了一个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电路。
进行交通灯状态变换的分析和交通灯总体框架的设计。
关键词:交通灯控制电路 proteus 仿真电路设计1引言1.1设计任务首先设计让倒计时显示器按规律运行的电路,再通过倒计时电路的信号来控制交通灯按4 种状态循环变换。
电源电路采用9V 变压器、整流桥和稳压管,使220V 的交流电转换为5V 的直流电。
4Hz 方波脉冲由555 定时器产生,再由74LS193 实现4 分频,最终输出1Hz 的脉冲信号;用两块74LS193 实现倒计时,一块显示十位,一块显示个位,用2 个D 触发器74HC74实现30s,20s,5s 时间的转换;利用倒计时电路控制4 个状态。
最后通过74LS138 和相应的逻辑门实现对交通灯亮灭的控制。
1.2 要求设计一个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电路。
要求如下:(1)南北方向(主干道)车道和东西方向(支干道)车道两条交叉道路上的车辆交替运行,主干道每次通行时间都设为30s、支干道每次通行间为20s;(2)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车道除了有红、黄、绿灯指示外,每一种灯亮的时间都用显示器进行显示(采用倒计时的方法);(3)在绿灯转为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s 钟,才能变换运行车道;(4)黄灯亮时,要求每秒闪亮一次;(5)同步设置人行横道红、绿灯指示。
(6)设计相关提示:所设计的交通路口为一十字路口,不涉及左右转弯问题2 交通灯控制电路分析2.1交通灯运行状态分析交通灯控制电路,要求每个方向有三盏灯,分别为红、黄、绿,配以红、黄、绿三组时间到计时显示。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 引言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展示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成果。
2. 设计目标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电路,能够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
具体要求如下:1.采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不使用任何存储器元件。
2.输入端包括两个4位二进制数,输出端包括一个4位二进制数和一个进位信号。
3.采用基本门电路实现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AND、OR、XOR等。
4.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验证计算器电路的正确性。
3. 设计思路3.1 加法器设计思路加法器是计算器电路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
我们采用全加器的设计思路来实现加法器。
全加器的真值表如下: | A | B | Cin | Sum | Cout | |—|—|—–|—–|——| | 0 | 0 | 0 | 0 | 0 | | 0 | 0 | 1 | 1 | 0 | | 0 | 1 | 0 | 1 | 0 | | 0 | 1 | 1 | 0 | 1 | | 1 | 0 | 0 | 1 |0 | | 1 | 0 | 1 | 0 | 1 | | 1 | 1 | 0 | 0 | 1 | | 1 | 1 | 1 |1 | 1 |由于需要实现4位二进制数的加法,我们将采用4个全加器进行级联来实现。
3.2 减法器设计思路减法运算可以转换为加法运算来实现。
我们可以使用补码的方式实现减法器。
补码的求法为:先对减数取反(按位取反),然后加1。
将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后,实质上是将被减数加上减数的补码进行运算。
4. 数字电路设计4.1 加法器电路设计我们采用逻辑门电路实现全加器。
以下是全加器的电路设计图:全加器电路设计图全加器电路设计图4.2 减法器电路设计为了实现减法器,我们需要对输入的B进行取反操作,并且在B的最低位输入一个常数值1。
以下是减法器的电路设计图:减法器电路设计图减法器电路设计图5. 性能评估为了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用例对计算器电路进行测试。
stm32电容测量仪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STM32单片机设计和制作一个电容测量仪,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
实验原理:电容是电子元件中常见的一种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储存电荷。
在电容测量仪中,我们使用了STM32单片机的内部模拟数字转换器(ADC)来测量电容。
ADC将电容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电容的值。
实验器材:1. STM32F103C8T6开发板2. 电容3. 电阻4. 面包板5. 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STM32开发板插入面包板中,并连接相应的电源线。
2. 将电容和电阻连接在面包板上,组成一个简单的RC电路。
3. 使用连接线将RC电路与STM32开发板的ADC引脚相连。
4. 在STM32开发板上编写程序,配置ADC并进行电容测量。
5. 将程序下载到STM32开发板中,并进行实验测量。
6.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并记录电容的测量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电容的测量值。
根据测量值和实际电容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可以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如果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则可能存在测量误差或电路中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基于STM32的电容测量仪。
通过该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电路中的电容值,并可以用于实际的电子电路设计和测试中。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对于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在实际应用中,电容测量仪可以用于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电路设计等领域。
通过测量电容值,可以判断电容的健康状况,避免因电容老化或损坏引起的电路故障。
此外,电容测量仪还可以用于电路的质量控制,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电路设计中,测量电容值可以用于验证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并为电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因此,电容测量仪在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一份总结和分析报告。
该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该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逻辑门、布尔代数、编码器、解码器等。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组成小组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适合的数字逻辑门、如何进行仿真测试等。
通过团队的协作,我们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最终,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和测试。
该设计包括时钟显示、闹铃和定时器等功能,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颇丰。
综上所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 -。
目录一、摘要关键字设计要求 (3)二、正文第一章系统概述一、设计思路 (4)二、设计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4)三、系统框图及工作原理 (5)第二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一、555单脉冲的产生 (7)二、555多频震荡的产生 (8)三、单频和多频相与 (10)四、74160N计数器计数 (11)五、数码显示管显示 (12)第三章系统综述、总电路图一、整体电路图 (14)二、系统综述 (14)第四章结束语一、收获和体会 (16)二、缺点和改进 (16)参考文献 (17)元器件明细表及附图 (17)鸣谢 (21)四、教师评语 (22)数字式电阻测试仪摘要:数字化测量仪器较模拟仪器具有使用方便,测量精确等优点。
本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数字式电阻测试仪的设计,介绍了数字式电阻测试仪的设计方案及其基本原理,并着重介绍了数字式电阻测试仪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思路,原理及整体电路的的工作原理,控制器件的工作情况。
设计共有三大组成部分:一是系统概述,本部分概括讲解了电路的设计思想和各部分功能;二是各单元所用器件、其性能和在电路中的功能。
三是设计小结,这部分包括设计的完成情况,并提出本系统需要改进的地方及遇到的困难。
关键字:电阻转化电压555单稳态触发器74160N 数码显示。
设计要求:1. 被测电阻值范围100Ω~100kΩ;2. 四位数码管显示被测电阻值;3. 分别用红、绿色发光二极管表示单位;4. 具有测量刻度校准功能。
1)电容量测试仪的量程为1——999kΩ;2)测量的结果用3位数码管显示;3)根据所测容量范围,可考虑分3个量程来实现;4)给定测试电压为9V,可用实验室专门电源提供,不需另外设计;第一章系统概述一、设计思路数字式电阻测试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再通过计数、译码,由数码管直接显示出阻值。
由555触发器产生单脉冲和多频振荡器,再利用74160N计数器对单脉冲个数进行计数,然后再通过译码显示,将阻值直接显示在数码管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模板篇一: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一、设计目的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物理量,温度的控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积极的意义。
如温室的温度控制等。
另外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模拟电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A/D转换器是现实世界中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桥梁。
在以往的A/D器件采样控制设计中,多数是以单片机或CPU为控制核心,虽然编程简单,控制灵活,但缺点是控制周期长,速度慢。
单片机的速度极大的限制了A/D高速性能的利用,而FPGA的时钟频率可高达100MHz以上。
本设计进行时序控制、码制变换,具有开发周期短,灵活性强,通用能力好,易于开发、扩展等优点。
二、设计的基本内容本次设计主要是基于FPGA+VHDL的温度控制系统,可编程器件FPGA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使用使得数字电路的设计周期缩短、难度减少。
设计采用模块化思路,包括四个模块FPGA控制ADC0809模块、分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元件例化模块,再加以整合实现整个系统,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基于FPGA的信号采集系统主要有:A/D转换器,FPGA,RS232通信。
A/D 转换器对信号进行会采集,A/D 内部集成了采样、保持电路,可有效的降低误差,减少外围电路的设计,降低系统的功耗。
A/D在接受到指令后进行采集,FPGA采集控制模块首先将采集到的通过A/D 转换城的数字信号引入FPGA,而后对数字信号送往算法实现单元进行处理,并存于FPGA内部RAM中。
1. 实验设计指标及要求:1.1课题说明:在体育比赛、时间准确测量等场合通常要求计时精度到1%秒(即10 ms)甚至更高的计时装置,数字秒表是一种精确的计时仪表,可以担当此任。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以数字方式显示的计时器,即数字秒表。
1.2设计内容:a) 数字秒表需求分析,信号及属性定义;b) 电路原理设计、分析、参数计算,画出电路原理;c) 电路安装与实验测试。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导语: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以下XX为大家介绍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专业班级:自动化112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xx指导教师: xx 设计时间: xx教师评语:成绩评阅教师日期所谓数字钟,是指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计时器。
相对机械钟而言,数字钟能实现准确计时,并显示时、分、秒,而且可以方便准确的对时间进行调节。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实现整点报时的功能。
因此,数字钟的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要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掌握数字钟的原理,学会设计简单的数字钟。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24时制地的数字电子钟,具体要求如下: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鸣叫五次低音,整点时再鸣叫一次高音。
数字电子钟所采用的是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和十进制计数器74SL160,根据时分秒各个部分的的不同功能,设计成不同进制。
秒的个位,需要10进制计数器,十位需6进制计数器。
秒部分设计与分钟的设计完全相同;时部分的设计为当时钟计数到24时,使计数器的小时部分清零,从而实现整体循环计时的功能。
(1)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系统箱, (2)直流稳压电源,(3)集成芯片:74LS161 2个、74LS160 4个、 74LS00 2个、 74LS20 1个。
(4)喇叭,1/4W、8Ω。
计数部分:利用74LS161芯片,74LS160芯片和74LS00芯片组成的计数器,它们采用异步连接,利用外接标准1Hz 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1. 显示部分:将两片74LS161芯片和四片74LS60的Q0Q1Q2Q3脚分别接到实验箱上的数码显示管上,根据脉冲的个数显示时间。
(一)设计步骤及方法所有74LS161芯片和74LS160的16脚接5V电源(置为1),3脚、4脚、5脚、6脚和8脚接地。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系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电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数字系统电路是由数字逻辑电路构成的,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数字系统电路主要包括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基本单元电路。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电路实验箱2. 数字万用表3. 示波器4. 逻辑分析仪5. 编程器四、实验内容1. 逻辑门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TTL、CMOS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测试方法。
(2)实验步骤:1)搭建TTL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测试TTL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 触发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D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2)搭建JK触发器电路,测试其逻辑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计数功能。
3. 计数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同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2)搭建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加法计数功能;3)搭建计数器电路,实现定时功能。
4. 寄存器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实验步骤:1)搭建4位并行加法器电路,实现加法运算功能;2)搭建4位并行乘法器电路,实现乘法运算功能;3)搭建移位寄存器电路,实现数据移位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逻辑门电路实验通过搭建TTL与非门电路和CMOS与非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2. 触发器实验通过搭建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电路,测试了它们的逻辑功能,实现了计数器电路,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3. 计数器实验通过搭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电路,实现了加法计数和定时功能,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特别说明
此资料来自豆丁网(http://www.docin.com/)
您现在所看到的文档是使用下载器所生成的文档
此文档的原件位于
感谢您的支持
抱米花
http://blog.sina.com.cn/lotusbaob
http://www.docin.com/p-6263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