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专题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568.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电影投影机投到屏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都比物体小2.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所示,这是妈妈给李华上网课使用的一款手机屏幕放大器。
其主要部件是一个透镜,通过它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手机上的画面,下面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应用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B.通过透镜看到的画面是放大的实像C.手机离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二倍焦距D.要想通过放大器看到的画面变大些,应将手机稍远离放大器4.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矫正图B.远视眼成像原理C.近视眼成像原理D.近视眼矫正图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12cm,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和蜡烛互换位置后光屏上不能呈现清晰的像B.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得到清晰的像6.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
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
某犯罪嫌疑人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为50cmB.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如果保持人与镜头的位置不变,撤去成像板,则不能成像7.如图,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出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l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u=8cm时,该凸透镜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D.物距u从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光屏上成的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9.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f时,成倒立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重点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板块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___;①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________1。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f<20cm B.f>10cmC.f<10cm D.f>20cm3.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章节分层训练试卷一、基础过关(每题5分,共30分)1.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2. (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__,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
3. (成像规律之物距与像距)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在______之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______之外。
4.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5.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6. (成像性质判断)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__的实像。
二、能力提升(每题8分,共40分)7. (实验探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种)。
8. (成像规律计算)已知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时,求像距和像的性质。
9. (成像规律应用)一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若将透镜的下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问光屏上的像有何变化?10. (成像规律与生活)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要使拍摄的景物范围更大些,应如何调节照相机?11. (综合应用)一凸透镜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透镜3f处移到1.5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如何变化?三、拓展创新(每题10分,共30分)12. (特殊成像情况)如果有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成像情况如何?请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13. (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显微镜和望远镜都用到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简述它们在成像方面的异同点。
14.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规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要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f<υ<2f照相机、眼睛u=2f倒立等大实像υ=2f测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υ>2f幻灯机、投影仪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源u <f正立放大虚像υ>u放大镜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投影仪(如图所示)①凸透镜B的作用:利用凸透镜成像;②平面镜A的作用:利用光的反射改变光路;③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答:凸透镜B向下调节,同时将投影仪原理屏幕。
(口诀: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2)照相机①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照相机的调节(调像距)a.由拍近处改拍远处: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b.由拍个人照改拍集体照:相机远离,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3)放大镜①放大镜成像的原理:u<f,像与物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 答:物体稍远离凸透镜(u<f),(口诀: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凸透镜的焦距①平行光法测焦距;②成等大的像:U=V=2f → f=U/2=V/2;③当物距远大于10倍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①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②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③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成像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根据光路可逆性,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变低了的虚像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变化的大小和入射角变化的大小是相等的D.当物距u和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2f>u>f时,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像距增大,像增大 B.像距减小,像增大 C.像距减小,像减小 D.像距增大,像减小9 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0.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12.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_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1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_________.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1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_____(填“上”或“下”)调整.(2)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3)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1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17.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_移动.1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19.想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图中的_________位置.若将一物体放在d点,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的实像.20.有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到距凸透镜前4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倒立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像.三.解答题(共5小题)2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_(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所给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于是利用图甲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使_________、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3)某次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了_________.如果让光屏上的像更小一些,除了移动光屏外,还应将蜡烛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如果再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他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3.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l)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_________;(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_________;(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
透镜成像规律1.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 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前10cm 处,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2.当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向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3.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变小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 )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 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4.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 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 C. 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D. 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5.如图是表示某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 ( ) A .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 B .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 C .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D .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6.如图,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图甲),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人(图乙),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______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8cm C.10cm D.18cm9.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10.如图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情况,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法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凡是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B .凡是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一侧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要么是放大的,要么是缩小的2、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水平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双手拿着塑料纸贴近报纸,透过水珠去看报纸上的字.看到的是【 】 A .字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字的倒立、放大的虚像 C .字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D .字的正立、放大的虚像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 .潜望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4、如右图所示,AB 为一条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MN 为透镜的主光轴,L 为透镜。
由图可知【 】 A .该透镜一定是凸透镜 B .该透镜可能是凹透镜C .若该透镜是凸透镜,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D .若该透镜是凹透镜,B 点一定是透镜的焦点5、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物体由3倍焦距处移至1.5倍焦距处的过程中,物体的像逐渐变小B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置于焦距以内的物体不能成像6、物体在凸透镜前,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若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减少一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A .不成像B .得到正立放大的像C .得到倒立缩小的像D .得到倒立放大的像7、一束光从凹透镜的焦点出发,下图中画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8、下图所示的凸透镜光路中,肯定错误的是【 】A BC D9、下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其中A`B`是物体AB 的像。
正确的是【 】A BC D10、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6 cmB .7cmC .10 cmD .20 cm11、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 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10 cmB .8 cmC .6 cmD .4 cm12、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 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为【 】 A .10cm >f >6cm B .10cm >f >7cm C .14cm >f >10cm D .20cm >f >14cm13、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像。
然后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了20 cm ,无论在哪都找不到物体的像了,透镜焦距是【 】A .40 cmB .30 cmC .20 cmD .10 cm1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物距u 为20cm 时,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v 为13cm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20>f cm B .cm 20cm 13<<f C .cm 13cm 10<<f D .cm 10.5cm 6<<f15、拍集体照时,摄像师发现两侧都有人不在画面中,而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
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画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使照相机离人群远些,并将镜头适当回缩 B .使照相机离人群远些,并将镜头适当伸出 C .使照相机离人群近些,并将镜头适当回缩 D .使照相机离人群近些,并将镜头适当伸出16、如右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B .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 .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 .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17、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B .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C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D .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18、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B .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C .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D .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19、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以下正确的说法【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C .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D .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20、参照上题的判断,选出以下的正确说法【】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21、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2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23、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24、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C.阴天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开大光圈D.阴天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延长曝光时间25、物体从2倍焦距处沿主轴移至5倍焦距处,下列过程中哪个物理量变大【】A.像距B.像的大小C.物像间距离D.像与焦点间的距离26、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有水时【】A.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B.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C.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小些D.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2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A.焦距大于30 cm的B.焦距小于30 cm的C.焦距等于30 cm的D.焦距等于15 cm的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29、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30、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1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10 cmB.当该蜡烛距凸透镜10 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 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缩小的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 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3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时,某同学还没有把像调到最清晰就开始观察并读取物距、像距,这样操作会影响到【】A.像的虚实B.像的正倒C.物距的测定D.像距的测定32、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由于蜡烛燃烧会逐渐消耗,这样会影响到【】A.像的大小B.像的正倒C.物距和像距的测定D.像在光屏上的位置33、在圆形玻璃鱼缸内游来游去的小金鱼,从侧面看起来比实际的大,这是因为【】A.水的圆形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面镜,起了放大作用B.水的圆形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起了放大作用C.人看水中物体时,总比实际的大D.看到的是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了,视角大了,所以看起来变大了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放大镜有放大作用,所以无论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怎样总是放大的B.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无论如何移动屏也接收不到光斑,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C.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可以不改变D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一定改变3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36、小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
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37、用镜头焦距不同的照相机拍摄同一处景物,焦距小的照相机拍摄的像比焦距大的拍的像要【 】A .大一些B .小一些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38、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放着一个粗细均匀的木棒AB ,则AB 所成的像A´B´的情况是【 】A .两头细、中间粗,A´、B´的位置均在一倍焦距以外B .A´端细、B´端粗,A´在左、B´在右,B´在2倍焦距以外C .两头粗、中间细,A´在右、B´在左,A´、B´均在2倍焦距以外D .A´端粗、B´端细,A´在左、B´在右,B´在2倍焦距以外请将以上题目的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题 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答 案A B PFFP透镜及其应用专题训练二作图与实验题1、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