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组 依依惜别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研讨课教案_0
- 格式:docx
- 大小:22.87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性学习——依依惜别——《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的演讲中,掌握把握演讲材料的选择。
初步明白演讲稿的撰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对老师、同学、学校的感激和留念之情。
培养学生团结同学、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对老师、同学、学校的感激和留念之情。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演讲的写作特点和能充满激情的演讲。
【学情分析】※教材简析《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中一篇综合性学习的课文,它是一篇演讲稿。
它充满激情,文章开篇创设情境。
接着深情地回忆了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事,真情流露。
最后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依依不舍。
※设计说明演讲稿也叫演讲词。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等;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演讲的基础上体会浓浓的师生情、校园情。
让学生学习写演讲稿。
※学生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了解演讲技巧,体验演讲的技能。
在反复的演讲中,掌握把握演讲材料的选择。
初步明白演讲稿的撰写的方法,会写演讲稿和能做到较好的演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呀!小学六年级的学习生活瞬间就要过去了。
你们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告别这难忘的小学生涯。
我们这单元就是围绕“难忘小学生活”的第二个板块“依依惜别”开展的综合性学习。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用精彩的演讲畅想心中的毕业歌。
出示课题: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二、阅读课文感悟特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演讲稿:演讲稿也叫演讲词。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等;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给校长的建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课文,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写建议书。
3.培养热爱母校、关心母校发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学写建议书。
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1.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即将告别母校。
提问:在这六年中,什么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你对母校的未来有什么期待?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二、学生自由阅读材料《给校长的建议》1.学生根据提示阅读材料《给校长的建议》。
①作者给校长提出了什么建议?②作者为什么要给校长提出这些建议?③从这份建议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母校怎样的感情?2.学生汇报。
三、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学校有什么建议。
1.激发表达欲望:从大家之前的发言中,老师可以体会到,大家和这位作者一样,也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也对母校未来的发展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
对于学校,你有怎样的建议呢?2.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建议。
(利用图表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表达。
)3.及时评价、总结。
四、发现建议书的特点1.学生再次自主细读建议书。
2.引导谈话:①你认为作者的建议书能引起校长的重视吗?(学生可能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看法,要引导他们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教师不预设立场。
)②作者在建议书中都写了些什么?这对我们给学校提出建议有哪些启示?③建议书有哪些格式上的要求呢?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及时总结评价。
五、学以致用1.激发写作兴趣:把自己对办好学校的一些想法写成建议书吧!2.学生自主写作。
3.展示学生的建议书,指导修改、完善。
六、总结全课。
1.总结全课,布置作业: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建议。
2.下课。
依依惜别——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演讲稿特点及格式。
2.把握演讲材料的选择、开头引入、情感把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师对学生的爱,同学之间的关爱,培养学生团结同学、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了解演讲稿的格式,初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恩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深情诉说,激情导入小学六年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是极为重要的第一站。
六年的时光,你们从天真的“小不点”成长为翩翩少年,从懵懵懂懂的娃娃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小学毕业生。
在这儿,你们与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
在即将毕业离开母校的时候,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追忆往事,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作为永久的珍藏,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二、初读,整体把握1、大声朗诵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
2、同学们读得真用心,老师想问问,当你读着这篇演讲稿时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了吗?3、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作者主要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呢?三、精读,体会情感1、再默读3-5自然段,先独立思考文章举了几件事,再小组交流。
请生汇报过渡语:小学六年的生活,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回味。
在这六年的生活中,我们珍藏了多少流光溢彩的珍珠啊!下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即将离开深爱的学校、老师、同学,此刻,千言万语融汇成一句话:再见!2、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领会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谈谈作者哪一段描写,谈谈作者哪一段描写,最让你感受到类似的依依惜别之情?(追问:有没有类似的感情举例说说)四、回忆探究这篇演讲稿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依依惜别之情,也再次让我们了解到了演讲稿的写作方法。
1、根据本课学习,回忆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难忘小学生活》板块2《依依惜别》教学设计(共3篇)《依依惜别》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第二板块《依依惜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课时划分:四课时第一课时:写赠言、制作同学录【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把握“依依惜别”板块中开展的活动方式。
通过对“范例”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写赠言的基本要求,学会制作同学录。
通过赠言的方式回顾小学生活,抒发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1.用多媒体播放母校的风景图片,四季图片、文体活动照片等,创设依恋母校的情境。
2.多媒体展示送别诗,师生齐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古人离别时,多做送别诗,今天,我们即将小学毕业,走向人生之路,在此时我们想用什么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呢?【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与小学毕业生的生活相关的问题,采用展示校园图片、古人送别诗等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二、自主选择活动形式1.学生读第二板块“依依惜别”,讨论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自由发言,并详细介绍这种方式的特点及好处。
2.师生共同探究各种方式的可行性。
3.最后明确:常用的方式有:写赠言、制作同学录、开展演讲、写倡议书、建议书、给老师写信、结合母校情况开展实践性活动,再为母校建设出一次力,开毕业联欢会等。
【设计意图: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通过学生通过阅读活动要求,结合班级实际,选择活动方式。
】三、探究赠言的特点及写法1.明确本节课的活动内容及目标。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演讲稿的基本特点
2.通过自己创加深作者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依
依不舍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写演讲稿及在创作中提升对母校的不舍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就要告别母校了,你们想对母校说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
来读读《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思想
感情的。
二、读了解内容。
1、学生朗读。 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重
音。
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道出了他的心声? 文章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
难忘的三件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
长会。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渡:作者通过这三
件事表达了对母校,对老师,以及对同学之间什么情感呢?
1、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什么?
2、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报答不了阳光给予的恩
泽,学生无法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
3、学生歌曲表达对自己母校的深情 齐唱《感恩的心》
4、分小组学习总结演讲稿的特点。
演讲稿
开头:称呼(引起对方注意、礼貌、庄重)
内容:以情感人,引起共鸣。
结尾:礼貌用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四、当堂训练。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了,你对自己的母校、老
师、同学有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学习文中的小作者,以《再见了---
》为题,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情感。
五、学生展示读自己的作品(抒发自己对母校对同学的不舍之情)
六、教师读自己的演讲稿抒发自己对学生的不舍与期望。
七、播放送别歌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