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铁系和铂系元素.ppt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23
22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22-1铁系元素通性ⅧB族元素与其它各族元素不同,有三个直行共九个元素,即第四周期的铁、钴、镍,第五周期的钌、铑、钯,第六周期的锇、铱、铂,通常把这九个元素按其性质上的接近程度分为两组,把第四周期的Fe、Co、Ni称为铁系元素,而其余六个元素则称为铂系元素,这里先讨论铁元素。
1.铁系元素的基本情况价电子构型3d64s2 3d74s2 3d84s2主要氧化数 +1.+2.+3 +2.+3.+4 +2.+3.+4原子半径(pm) 124.1 125.3 124.6离子半径(M2+) 74 72 69电离势(KJ/mol-1) 764.0 763 741.1电负性 1.83 1.88 1.91φ0M2+/M(V) -0.473 -0.227 -0.232①从价电子构型看,外层4s轨道均有2个电子,次外层3d轨道分别为6.7.8而原子半径,离子半径以很相近,因此性质相似。
②由于3d轨道已超过5个电子,全部价电子参与成键的可能性减少,随着价电子数的增加,从Fe-Co-Ni形成高氧化态的趋势减小;Fe有稳定的+2.+3氧化态,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可出现不稳定的+6氧化数(高铁酸盐FeO42-);Co则通常表现为+2,在强氧化剂存在下可出现不稳定的+3氧化态;Ni则经常表现为+2氧化态。
这可理解为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原子序数增加(3d电子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使核对价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故3d电子的稳定性增加而难于参加成键。
因而显高氧化态趋于困难。
③从电离势和φ0值可以看出从Fe-Ni金属活泼性减弱,这也可从Z*的变化加以理解。
2.单质的性质①都具有铁磁性,即经磁场作用后,能使磁场大大加强,磁场取消后也不立即消失。
②都是中等活泼的金属。
(见φ0M2+/M)a.在常温和无水蒸汽存在时,几乎不与O2、S、Cl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但在高温下,则能与很多非金属和水蒸汽反应。
如:b. 它们都能溶于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