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球仪与经纬度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6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主要介绍了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经纬线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经纬线的划分。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球的概念和地图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仪和经纬线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经纬度的计算方法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3.理解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能够使用地球仪和经纬度进行简单的地理定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3.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球仪和经纬线的特点。
2.使用实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球仪和经纬线的理解。
3.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教授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示例图,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的作用和重要性。
提出问题:“地球仪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的图片和实例,介绍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解释经纬线的划分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经纬线的分布。
3.操练(10分钟)利用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示例图,讲解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特定的经纬度位置,加深对经纬度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地球仪和经纬度示例图,进行简单的地理定位。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地球仪和经纬度的掌握。
地球仪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的表面被划分为经度和纬度,以便于我们在地球上进行定位和导航。
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是地球地理特征的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分布规律。
一、经度的分布规律经度是指从地球上的某一点到通过该点的子午线的角度或弧长。
地球上的经度是按照子午线划分的,从0度开始,向东经度逐渐增大,最大为180度,然后从180度开始向西经度逐渐增大,最大为360度。
经度的分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经度在赤道附近分布较密集,赤道是地球上纬度最大的地带,经度线在赤道上的间距较小,这是因为地球的周长最大,需要更多的经线进行划分。
2. 经度向两极逐渐稀疏,地球的两极是纬度最小的地带,经度线在两极地区的间距较大,这是因为地球在两极地区的周长最小,所以经线的数量相对较少。
3. 经度线在东西方向上均匀分布,地球的东西两侧分布了大量的经线,这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时区的划分和定位。
二、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是指从地球上的某一点到通过该点的纬线的角度或弧长。
地球上的纬度是按照纬线划分的,赤道为0度,向两极逐渐增大,最大为90度。
纬度的分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纬度在赤道附近分布较密集,赤道是地球上纬度最大的地带,纬线在赤道上的间距较小,这是因为地球的周长最大,需要更多的纬线进行划分。
2. 纬度向两极逐渐稀疏,地球的两极是纬度最小的地带,纬线在两极地区的间距较大,这是因为地球在两极地区的周长最小,所以纬线的数量相对较少。
3. 纬线在南北方向上均匀分布,地球的南北两侧分布了大量的纬线,这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和天文观测。
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形态,它们的分布使得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和导航。
经纬度的使用不仅在地理学和导航领域有重要意义,还在气象、地震、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是地球地理特征的体现,它们的分布使得我们可以在地球上进行定位和导航。
如何读懂地球仪上的经纬度当我们拿起地球仪,上面纵横交错的线条常常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但其实,这些线条——经纬度,是帮助我们准确了解地球上各个地点位置的重要工具。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步步揭开经纬度的神秘面纱,学会如何读懂它们。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度。
经度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被称为子午线。
我们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作为 0 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 180 度,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
那么,怎么通过经度来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呢?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大橙子,我们把它竖着切成很多瓣,每瓣的边缘就是经线。
比如,北京的经度约为东经 116 度。
这意味着,从本初子午线往东数 116 度,就到了北京所在的经线位置。
接下来,再看看纬度。
纬度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赤道是0 度纬线,也是最长的纬线。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纬度逐渐增大,分别称为北纬和南纬,最大到 90 度。
纬度的作用可不小。
它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地方距离赤道有多远,从而反映出该地的气候特点。
比如,赤道附近地区通常比较炎热,而越靠近两极的地方则越寒冷。
像北极点就是北纬 90 度,南极点则是南纬90 度。
那在地球仪上,如何准确找到经纬度的度数呢?一般来说,地球仪上都会标有清晰的刻度。
经线的度数通常标注在南北两极之间,而纬线的度数则标注在赤道和极点之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经纬度,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在地球仪上找到纽约的位置。
先找到 0 度经线,然后根据纽约所在的经度是西经 74 度,向西找到对应的经线。
再看纬度,纽约大约在北纬 40 度,沿着赤道向上找到 40 度纬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纽约的大致位置。
知道了经纬度,我们就能更精确地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比如,当我们说一个地点的坐标是北纬 30 度、东经 120 度时,就能够在地球仪上迅速找到这个地方。
在实际生活中,经纬度的应用非常广泛。
航海家们依靠经纬度在茫茫大海中确定船只的位置,飞行员利用经纬度规划航线,地质学家通过经纬度研究地球的地质结构,甚至我们在使用手机地图导航时,背后也离不开经纬度的支持。
地球和地球仪《经纬度》反思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它的意思是学生拿着地球仪通过观察去发现经纬线的特点,去发现并归纳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经纬网定位的方法。
但是就是这地球仪上的两种线,甚至学生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搞清楚。
到现在还有学生问我“为什么纬度的数字要写在图的右侧(或左侧)从上到下竖着排......?”那如果让你数一数人行横道的斑马线有几条,你要把每一根斑马线的序号写在什么位置?(只能是左侧或右侧)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在方格状经纬网上,给经纬度标上字母是一个难点,记住找到纬度(或经度)度数变大的方向,“上北下南”比较好记,“左西右东”比较难记。
正好可以和后面东西半球判断相联系。
通过比较经度大小的方法,西经和20度比较,东经和160度比较,在东半球就举右手,在西半球就举左手,教学中的反馈一目了然。
几次下来,学生潜移默化的就记住了“左西右东”,而且当作一种课堂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寓教于乐,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当然更好。
2013.9.23。
地球仪经纬度划分讲解地球是一个广阔的星球,全球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经纬度区域,以帮助人们在地球上定位和导航。
经度和纬度是用来测量地球表面上任意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地球仪经纬度划分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经度的概念。
经度是指从地球的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之间的角度,它是从东向西方向测量的,并以0度到180度的范围进行划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0度经度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它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
如果我们向东旅行,经度值将逐渐增加,直到达到180度经度线,该线与本初子午线相反,通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
通过经度的划分,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纬度的概念。
纬度是指从地球的赤道到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之间的角度,它是从南向北方向测量的,并以0度到90度的范围进行划分。
最重要的纬度线是赤道,它位于地球的中心,划分了北半球和南半球。
再往北,我们会遇到北回归线,标记为23.5度N,它也是夏至点的位置。
而往南,我们会遇到南回归线,标记为23.5度S,它是冬至点的位置。
通过纬度的划分,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经纬度划分的目的是让人们能够在地球上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利用经纬度,人们可以使用GPS设备确定自己的位置,导航到目的地,并规划旅行路线。
此外,经纬度还被用于气象预报、海洋航行和航空导航等领域。
学习和理解经纬度的划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全球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地球仪经纬度的划分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经度和纬度的测量,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和导航,也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了解经纬度划分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世界。
同时,它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旅行以及全球交流提供了指导和便利。
让我们珍惜这份宝贵的知识,探索更多关于地球的奥秘。
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
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
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
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
南、北纬各有90°。
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
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
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
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
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