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第五级经理人
- 格式:ppt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3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卓越,二者有什么区别?我特意去百度查了:优秀不是样样满分,也不需要天生好资质,但一定要有自律的基础。
例如并非是享受单调的工作,但是能够做到自律,这就是优秀。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保证进步。
卓越,是另一种优秀,就是高超出众,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卓越往往是一种由梦想支配的战略境界、地位。
一个人、一个企业,只有立非常之事方可能称之为卓越。
他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少走寻常路,锐意进取,勇于变革,常常引领一个时代、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事标竿。
一句话,卓越是能够在实现自己超出常人独特价值的同时,还能主动的帮助别人实现梦想。
那么作为采购员的我们是属于5级经理人的第几级呢,1级是能力突出的个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巨大的贡献;2级是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我们工作中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常说:我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不需要管别人怎么样,这样的.人可能永远停留到1级经理人甚至不能称其为经理人;3级是富有实力的经理人,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4级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愿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5级是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那么从优秀到卓越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当我们取得了杰出的业绩时,我们要学会谦逊,回避大家的恭维,做到不自吹自擂,把杰出的成绩持续下去,戒骄戒躁;为了长远的目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有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毅力,遇事冷静从容,分阶段制定好目标,建立标准去执行解决困难;当遇到问题是首先要想是否是自己的问题,不应推卸责任埋怨别人,或者说自己运气不好,凡事自省后方可找到问题所在,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成功时不能将功劳全部归结到自己身上,要将结果归功于团队的努力,大家的协助。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个人领悟《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从优秀到卓越》是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
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呢?是不是卓越的企业都有所谓的特殊"卓越气质"?发展的瓶颈是不是真的难以突破?*讲述作者在经过研究后发现实际情况与人们一直以来“将一个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一步是为公司设定一个新的方向、新的愿景和战略,然后找到合适的人,再朝这个新的方向前进”的认知恰恰相反。
在确定方向之前,挑选合适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精力放在组建合适的管理队伍上,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雇员才是。
一、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人实现跨越的公司组建管理队伍不能遵循“1个天才加1000个助手”的模式,虽然举足轻重的天才是公司最大的财富和成功的原动力,但是一旦天才离开,公司没有完整的管理系统很快会变成一盘散沙。
要挑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组建卓越的管理团队才能将公司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
在挑选人才上,看重的是品质的好坏、价值观是否统一,而不是高学历背景、实际技能的掌握、特殊的知识和工作经验。
实现跨越公司的管理队伍是由这样的人员组成的:一方面,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上,他们会争论不休坚持己见,另一方面,一旦有决定了,他们就会服从决定,绝不计较个人得失。
真正合适的人都想成为伟大事业的一份子,他们不是为了计较一时的回报而是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创建伟大的公司竭尽力。
二、如何挑选合适的人没完没了的重组和随心所欲的解雇,从来不是实现跨越公司的成功之道,在人力筛选上要做到严格但不冷酷无情,如何做出严格的人事决定,有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若无法确定,则宁缺毋滥,保持观望态度;第二,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第三,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以图发展,而不是解决你的最大难题。
如何挑选合适的人,其中作者有提到“在彻底否决之前会花上一番功夫研究是不是只是职务不合适的问题”,这一点我觉得在我们的工作中很适用。
“第五领导⼒”: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 很多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并⾮师出有名,也完全没有制订⼀套完整的执⾏程序;他们对危机既不过分激动,也不过分倾⼼;他们决不会凭空制造出⼀个所谓的“危机”来;他们从不采⽤某种⽅式去“激励”职⼯,他们的职⼯总是⾃我激励,也从没有证据显⽰⾦钱和变⾰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恐惧也不是变⾰的驱动因素,但它确实使平庸者长存;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但它只能在变⾰已经开始之后起作⽤;⾄于最后⼀个神话,戏剧性的结果不见得来⾃戏剧性的过程,即使你希望这样的戏剧性不断地继续下去。
⼀个让经历其中的⼈感觉激动⼈⼼的⾰命,基本上不⼤可能导致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
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完成了⼀个为期5年的研究项⽬,通过研究可以越来越清楚地发现,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个优秀企业向卓越企业的转变。
何谓卓越?门槛⾄少是,在过去15年⾥,⼀个公司的累计股票收益率超过股市平均⽔平⾄少三倍。
我们系统地调查了1435家公司。
实际上,调查的11个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它们的平均累计股票收益率是股市平均⽔平的6.9倍,是杰克·韦尔奇执政时期的通⽤电⽓的2倍多。
在每⼀个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的公司⾝上,都有⼀个共同因素:没有戏剧性的时刻。
恰恰相反,他们都是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坚定不移地执⾏⼀套完美的流程,这套流程让每⼀个公司,包括公司的每⼀位领导、公司每⼀个员⼯都朝着⼀个⽅向共同努⼒。
第五级领导⼒=谦虚个性+职业意志 如果你是公共汽车司机,在出发之前你要弄明⽩你要去哪⾥,你怎样到达那⾥,谁要和你⼀块去。
把公司看作公共汽车,那些把优秀公司改造成伟⼤公司的领导者⾸先决定的则是“和谁⼀块去”,⽽不是“要去哪⾥”。
他们先把合适的⼈叫上汽车,让不合适的⼈下车,并让合适的⼈有合适的位置。
不管情况多么恶劣,他们始终坚持⼀个信条:⾸先决定⼈选,然后决定⽅向。
那些能把优秀公司改造成伟⼤公司的领导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很清楚三个简单的道理:第⼀,如果你⾸先考虑“和谁⼀块去”这个问题,你就能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化着的世界。
从优秀到卓越第二章第五级经理人文章对经理人的等级划分第一级:能力突出的个人用自己的智慧、知识、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级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为实现集体目标贡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第三级富有实力的经理人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
第四级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全身心投入、执著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业绩标准努力。
第五级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即:谦逊+意志=第5级经理人正例一:吉列与科尔曼·莫克勒合伙公司买下了吉列公司5 3></a>. 9 %的股份,并发起一场代理战,试图控制吉列公司的董事会,将公司卖给出价最高的收购者,从中捞一把股份收入。
如果按佩雷曼的出价抛售吉列的股份,股东们本可以立即在股票上赚到4 4 %的收入。
看着1 . 1 6亿股股带来的2 3亿美元的短期股票收益,大部分经理人本可以屈服,抛售手中的股票大赚一笔,还可乘机兑换成现金。
科尔曼·莫克勒并没有屈服,虽然他本可以在自己的股票上大赚一笔,但是他选择了为吉列的辉煌未来而战。
并最终战胜了对手。
表明:第五级经理人永远之前的决心,以及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司的利益高于个人例一。
正例二:大卫·麦克斯韦和联邦国民抵押协会麦克斯韦把公司从一个每个营业日都损失1 0 0万美元在其后的9年中变为一个高绩效、可与华尔街最好的企业相匹敌的公司,每个个营业日可以赚400万美金。
但是,麦克斯韦仍处于事业巅峰时却退休了,并将公司交给了一个同样有能力的后继者吉姆·约翰逊,因为他感到,如果自己继续呆下去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并在退休后由于退休金而公司惹争议的情况下,自己捐了550万美金的退休金差额!大卫·麦克斯韦身上充分体现了第5级经理人具有的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
他们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功。
第九章职业生涯与企业(四)一.五级经理人体系1.卓越的企业《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讲到两个概念:一个是优秀的企业,一个是卓越的企业。
这本书给出的定义是:如果某企业比同行赚钱多,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优秀的企业;而只有当企业连续15年的市盈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这个企业才可以称作是一个卓越的企业。
2.卓越的经理人一个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经理人,卓越的经理人是第五级。
第五级经理人会将个人谦虚的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的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卓越的业绩。
第五级经理人最大的特点是坚定、执着,他们通常非常地谦虚,有很强的事业心。
下图给出了五级经理人的具体标准。
图6-8 五级经理人体系图二.个人与企业的关系一个企业就好像一辆高速运行的列车,企业员工本来是应该坐在列车上的。
而有的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自己跟企业没有什么关系,于是他把一条腿放在车上,另一条腿不肯放上去,如果看到第二辆列车,就跳了上去。
这样一种状态,结果肯定是非常危险的。
员工不能与企业同心同德,首先损害的是员工的利益,而且对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比如说有的员工一旦离开,就会带走一部分客户,将企业客户资源变成了个人资源。
三.发展性工作和维持性工作我们在工作生涯中,一定会遇到两类工作:发展性工作和维持性工作。
1.发展性工作是指向高目标移动的工作,也就是说你做了这件事情,就会得到明显的好处,或者是待遇,或者是晋升。
2.维持性工作是指向平行方向移动的工作,就是说你做了这件事情,不会得到明显的好处。
我们日常工作中,做得最多的是维持性工作,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全在做这件事情。
关键是要在维持性工作中找到发展性工作的亮点!四.角色转换之五—从“社会人”变为“企业人”年轻人走入社会,一定要摆正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在做出你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时,千万不能“不见鬼子不挂弦”,要学会融入其中,小聪明耍不得。
在公司里面,会日复一日地重复大量的维持性工作,关键是你能否找到发展性工作的亮点,这对于你整个生涯规划会起到关键作用。
从优秀到卓越《从优秀到卓越》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那么,从优秀到卓越的读书心得怎样写?下面给大家分享从优秀到卓越,欢迎借鉴!当然,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方案、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幸运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
相反,这一过程酷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一圈,积蓄势能,一直到达突破点,并完成飞跃。
训练有素的人阶段包含:第5级经理人和先人后事。
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著、谦虚而无畏,他们不爱抛头露面,保持低调,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有决心做任何事情,成功归于别人,业绩不佳,责备自己并承担所有的责任;先人后事,设法得到适宜的人才,不适宜的下车,然后决定将车开向何方,在人员选择上宁缺毋滥,一旦觉察换人势在必行,就即刻行动,不惜一切代价把出色人才抓在手里,以图开展。
训练有素的思想阶段包括:直面残酷的现实和刺猬理念。
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首先敢于面对事实,敢于面向所有的决定,了解真实情况后坚守“斯托克代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不管有多大困难。
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他们是什么。
刺猬理念就是把复杂的场面压缩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理念,通过三环的反复自问和碰撞:你对什么充满热情、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像刺猬一样只知道一件大事并且坚持不懈,不要像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缺乏一致性。
训练有素的行为阶段包含: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技术加速器。
训练有素的文化需要人们遵守一贯制度,但给人们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列出不能做的事项并坚决遵守。
技术加速器,技术是开展势头推动力,而非创造者,这种技术是否直接效劳于你的刺猬理念?如果是肯定的,就需要率先使用这种技术,如果答案是否认的,就要把相似技术加以比较或者干脆忽略它。
这其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第5经理人和直面残酷的现实,我觉得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的思想才是最关键的,就如书中所提,衡量某人是否适宜,不是看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或是实际技能,而是看内在性格特征。
《从优秀到卓越》第1-3章学习感悟第一章:优秀是卓越的大敌格言:“令死神望而却步的,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
”从优秀到卓越框架:积蓄力量,接着实现跨越,然后进入3个更开阔的阶段: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计划、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
相反,这一过程酷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又一圈,积蓄势能,一直到达突破点,并完成飞跃。
第二章:第五级经理人格言:“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
”第5级经理人: 不爱抛头露面、沉默寡言、内向甚至害羞-这些领导人都是矛盾的混合体:个性谦逊,但又表现专业。
在单位转变的关键时期,每个实现跨越的单位或者公司都需要第五级经济人,第五级经济人指的是在经理人能力的5层体系中,位于最高层的经理人。
第五级经理人体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混合体:谦逊的个性和坚定的意志。
他们个个都有雄心壮志,但他们把公司的、而非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五级经理人培养接班人,为公司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做好铺垫,而以自我为中心的第四级经理人物色接班人却导致公司的失败。
第五级经理人表现出一种令人折服的谦虚。
他们都不爱抛头露面,保持低调。
相反,2/3对照公司的领导都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导致了公司的毁灭或者平庸。
第五级经理人的领导并不等同于“公仆式领导”。
他们都被创造可持续业绩的内在需要所驱动和感染。
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有决心做任何事,不管这些决定有多么重大、多么困难。
第五级经理人表现出一种工人式的勤劳---比起表演的马,他们更象拉犁的马。
第五级经理人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别的因素,而非他们自己。
当业绩不佳时,他们看重镜子里,责备自己,承担所有责任。
而对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则相反-----成功时他们看重镜子里居功自傲,业绩不佳时则向窗外看,埋怨别人。
第三章:先人后事格言:“有时候我们无法等待某个人。
2023年《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精选8篇)《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最近读了一边由吉姆·科林斯写的《从优秀到卓越》,该书用对比方法比较卓越公司与对照公司如何从优秀转变为卓越,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
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七方面进行了阐述: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
下面我就感触最深方面谈谈读后的心得体会:一、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领导。
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其中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是决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面人员的价值取向。
因此,为使公司走向卓越,其领导人肯定是面对工作具有雄心壮志的决心完成任何事,面对成功具有令人折服的谦虚保持低调,面对利益始终把公司放到第一位,面对困难有魄力采取积极行动。
二、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理念。
“先人后事”的理念。
强调卓越公司的领导者在人员选择上严厉但不冷酷无情,如果没有适合的人选,宁缺毋滥。
金钱是一种商品,但人却不是。
如果缺乏资金,往往可以通过时间和人才来弥补,但如果缺乏合适的人,金钱却是不能弥补的。
把每一个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每一个人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创造让实事说话的大气候理念。
创造人们有无数机会被倾听的文化氛围。
做到有对话,有争执,但没有强制。
作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相互指责。
“做“刺猬”不做“狐狸”的理念。
强调做事情要向“刺猬”一样,用满腔的热忱专心做好“一件大事”,并且坚持不懈的向成功努力,最终实现成功。
刺猬的理念很简单,但应用于实际却很难。
平时也知道专注于一两件事的功效,但人的欲望,社会的复杂,往往让人处于一种浮躁,如果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做一两件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也是很成功了。
就像《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虽然天生愚笨,资质平平,但胜在思想单纯,心无杂念,做每件事都很专心致志。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第五级经理人”柯林斯把从优秀到卓越的第一要素归结为“第五级经理人”(参见《从优秀到卓越》)。
第五级经理人的定义是:将个人的谦逊品质与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第五级经理人集谦虚与意志于一身,立志献身于组织,因此能带领组织走向高速发展之路。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第五级经理人倾向于建设一种正面情感型文化。
他们奉行“先人后事”的理念,把建设人才队伍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只要正确的人进入组织,就自然而然会做出正确的事情。
第五级经理人在招聘和提拔人时,首先关注的不是能力,而是契合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特质。
另外,第五级经理人能够避免“情感型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比如他能够在广泛选取合适的人“上车”的同时,坚持让不适合的人“下车”;他能够为企业提出一个“刺猬理念”(简单而深刻的企业使命,不同于共生型文化中的宏伟目标和愿景)来激励整个组织前进。
有趣的是,柯林斯的“五级经理人”理论与企业文化的四型八态理论也息息相关。
《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的第四级经理人是建立优秀企业的领导者,他的特质是:坚强有力,全身心投入、执着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业绩标准努力。
这样的领导者,是“共生型”文化领导的典范。
他们精力充沛,能力超强,领袖欲和支配欲强烈,往往能以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推动组织快速前进。
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领导者往往是组织的毒药,当他的影响力一旦消失,整个组织会陷入“不能自理”的极度混乱。
所以拥有这种领导人的组织,通常会在一段辉煌之后,陷入快速下滑。
其组织生命力和持久力的短促是不能列入“卓越”企业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情况在国内是很常见的,那些堪比明星的“企业家”或“高管”,只能到第四级经理人的层次,在他们身后,人们往往会提出一个疑问:谁能来接替他?他不在了的话,这个组织还有救吗?柯林斯在书中对第四级经理人(优秀企业领导人)和第五级经理人(卓越企业领导人)做了很详细的比较,但是对第三级经理人却着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