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营养 肥胖
- 格式:ppt
- 大小:8.00 MB
- 文档页数:84
---------------------------------------------------------------最新资料推荐------------------------------------------------------(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 D 和钙;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贫血,缺铁或铜;夜盲症,缺维生素 A;维生素 B1 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 B1;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 B2;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 PP;维生素 C 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 C。
二、营养与肥胖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 24 为超重,(BMI) 28 为肥胖。
WHO 则为(BMI) 25 为超重,(BMI) 30 为肥胖。
(BMI) =体重(kg) /身高(m) 1、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 20%~40%。
(1) 遗传因素:1 / 7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中遗传子女有 70~80%发生肥胖。
(2)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 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 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肥胖肥胖(obesity )指⼈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即全⾝脂肪组织块增⼤,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例的⼀种状态。
Excessive amount of body fat (美国标准):⼥性 > 35% body fat ;男性> 25% body fat 。
肥胖的类型按形态– 苹果型肥胖:多见于男性。
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型”或“向⼼性”肥胖,是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
腰带长寿命短– 鸭梨型肥胖:多见于⼥性。
肚⼦不⼤,粗,脂肪主要分布在外周,尤其是臀部和⼤腿,所以⼜被称为外周型肥胖,患慢性病的风险⼩于苹果型肥胖。
按⽣理基础– 脂肪细胞增⽣型:脂肪细胞数⽬增多,同时体积增⼤,⼉童期、青春期肥胖多属于此种,饮⾷控制效果不佳。
– 脂肪细胞肥⼤型:单纯的脂肪细胞体积增⼤,成年后发⽣的肥胖多属于此种,饮⾷控制效果较1.⾝⾼标准体重法 (weight for height)– 肥胖度(%)=[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kg )×100%– 标准体重(kg )=⾝⾼(cm )-105– 判断标准:理想体重±10%;超重≥10%;轻度肥胖20~29%;中度肥胖30~49%;重度肥胖50%2.⾝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别称:体质指数WHO 中国正常体重超重肥胖 18.5~24.9 ≥25~29.9 ≥30 18.5~23.9 ≥24~27.9 ≥283. 腰围和腰臀⽐腰围:男性I 度肥胖≥ 85.0-94.0厘⽶II 度肥胖≥ 94.0-102.0厘⽶III 长肥胖≥ 102.0厘⽶⼥性I 度肥胖≥ 80.0-84.0厘⽶ II 度肥胖≥ 84.0-88.0厘⽶ III 长肥胖≥ 88.0厘⽶WHO 腰臀⽐:男性WHR>0.9;⼥性WHR>0.8 上⾝性肥胖标准我国腰臀⽐:男性WHR ≥85cm ;⼥性WHR ≥80cm 上⾝性肥胖标准4.⽪褶厚度⽪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下脂肪厚度,可间接评价⼈体肥胖与否。
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人类身体的健康与营养代谢密不可分。
营养代谢是指我们所摄入的食物被身体吸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并运转于我们身体内部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适当的营养摄入对降低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
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而不断上升。
研究表明,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养成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习惯,对于预防糖尿病是非常有益的。
二、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代谢紊乱疾病,它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水平。
营养学家们指出,肥胖症往往与营养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营养不良的环境下,身体不得不将每一个瞬间积累下来的能量储存起来,导致体内脂肪的不断积累,从而引发肥胖症。
因此,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控制饮食量和多运动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是非常重要的。
三、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而引起的一种严重掉头疾病。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脑卒中,其中大多数人最终会失去生命能力。
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例如,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可通过其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累积,从而减少脑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
此外,适量摄入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食物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血管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适当的饮食强调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等食物,以及适量摄入鱼类和橄榄油等含有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食品,可以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总之,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适当的饮食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倡导营养均衡、科学的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品质。
肥胖症,作为当今社会日益普遍且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对于肥胖症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运动膳食营养安排是实现体重控制、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肥胖症患者运动膳食营养安排的原则,以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一、运动原则(一)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是肥胖症患者运动的首选。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
这些运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加速体内脂肪的燃烧,促进新陈代谢。
肥胖症患者每周应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每周进行 5 次,每次 30 分钟的快走或慢跑。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
(二)力量训练辅助力量训练对于肥胖症患者同样重要。
它不仅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还可以改善身体的肌肉骨骼健康,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肥胖症患者可选择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项目,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周进行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
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避免因不正确的动作导致受伤。
(三)运动强度和频率的逐步增加肥胖症患者在开始运动时,应从较低的运动强度和频率逐渐过渡到较高的水平。
运动强度的增加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负荷导致身体不适或运动损伤。
运动频率也应逐渐增加,以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和恢复。
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调整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动。
(四)运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肥胖症患者的运动不应仅仅局限于专门的运动时间,而应将运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尽量增加步行的机会,上下楼梯时选择爬楼梯而不是乘坐电梯,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等。
通过将运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运动的依从性和持续性,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五)运动计划的个性化制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减肥目标都不同,因此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超重和肥胖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为了科学指导公众进行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预防和治疗超重和肥胖,我们特制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工作者和广大公众提供全面、科学、实用的营养治疗建议,帮助超重和肥胖人群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实现健康减重,提高生活质量。
本指南将全面分析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营养治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人群的饮食特点和生活习惯,提出符合国情的营养治疗建议。
本指南还将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实施,帮助更多超重和肥胖人群了解营养治疗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饮食调整方法,实现健康减重,降低相关慢性病的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我们也期待医疗工作者能够积极应用本指南,为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营养治疗服务。
二、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超重和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超重和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定义:超重和肥胖是指人体内的脂肪积累过多,超过理想体重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超重和肥胖不仅影响个体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它们与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密切相关。
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超重和肥胖诊断标准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是通过个体的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的。
根据中国的标准,BMI在5-9之间为正常体重,BMI 在0-9之间为超重,BMI≥0为肥胖。
还有一些其他的诊断方法,如腰围、体脂率等,可以综合评估个体的肥胖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诊断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都有所不同。
肥胖症患者的运动膳食营养安排原则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体内脂肪储存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运动和膳食在肥胖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肥胖症患者的运动膳食营养安排原则,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体重和改善健康状况。
1. 控制总能量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是减轻肥胖症的关键。
肥胖症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适宜的能量摄入量。
一般来说,每日能量摄入应少于总能量消耗,以实现体重减轻。
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控制总能量摄入:•合理分配三餐:每餐摄入适宜的能量和营养素,避免暴饮暴食。
•控制零食摄入:限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零食摄入。
•饮食结构平衡: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确保全面的营养摄入。
2. 控制膳食中的脂肪摄入脂肪是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过多的脂肪摄入容易导致能量超标。
为了控制体重,肥胖症患者需要限制膳食中的脂肪摄入。
以下是一些降低膳食脂肪摄入的建议:•选择低脂食品:减少动物性油脂、黄油、奶酪等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烹饪方式改变:采用清炖、水煮、蒸等低油烹调方式,避免过多使用油炸。
•增加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坚果和鱼类。
3. 增加纤维素摄入纤维素是一种对减轻体重有益的营养素。
它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并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肥胖症患者应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摄入,以下是一些建议:•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素,有助于控制体重。
•选择全谷类食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是良好的选择。
•适量摄入豆类和坚果:它们既富含纤维素,又提供了一定量的蛋白质。
4. 合理安排运动运动对于肥胖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烧,并提高心肺功能。
以下是一些合理安排运动的建议:•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耐力训练:通过举重、拉力器等方式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增加日常活动量:步行上班、爬楼梯等都可以增加日常能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