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公益海报的设计意义——以关爱老人题材创作为例王邻霖;喻湘龙【摘要】公益海报作为一种普及度很高的宣传手段,一直为人们所探讨和研究,什么是公益海报,公益海报有哪些特点,如何设计创作公益海报,如何把公益海报的价值理念传达出去都是我们值得研究学习的.本文以关爱老人为设计题材,从中提出设计想法和传达价值理念,通过海报里传达的视觉语言来影响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14【总页数】1页(P53)【关键词】公益海报;价值理念;设计意义【作者】王邻霖;喻湘龙【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00;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24.3公益海报和社会活动、文化现象、公共法规、道德理念等紧密相关,一般都应用在公共场所,或者面向社会进行告示宣传,并且不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公益海报设计中图案、图形、图式的运用,应以图形设计为主,文字为辅,合理的创意搭配才能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海报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传播的媒介,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与号召力。
设计初衷:通过对于社会的洞察,发掘出社会中存在的不好社会现象,通过海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当今社会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空巢老人,很多儿女因为工作或者即使有空余的时间但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不能多陪伴自己的父母,以至于父母和儿女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空巢现象因此越来越多。
希望通过公益海报的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让做儿女的我们多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亲切:题材来源于生活,少了一些商业气息,多了一分人性化的意味,所以笔者在设计中,将社会时事通过图形语言来表达,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有“身在其中”的意味。
实用:将社会现象和设计美学相结合,塑造出一个完整、直观的公益文化形象。
让人们能够更快更直接的认识到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直观:公益海报以面的形式表现公益文化,运用黑与白有强烈的对比关系,因为黑白具有很强的时尚感。
海报设计理念范文精选5篇5海报设计理念范文第一篇广告平面设计理念对于设计,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发明。
二是革新或称之为改良。
首先“发明”是从无到有,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
如果只是对产品的外观、形态、性格等方面进行改变,那只是在发明基础上的“革新”。
? 所以这涉及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
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使用的一种材料--塑料,早在19 世纪初(BBC于1825年)就出现了。
可以说,有很多发明是科学走在前面,而技术的产生却在其后。
再讲一个例子: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的一个皇帝带兵征服了土耳其。
他的士兵发现那儿有一种石头能用来燃烧取暖,这就是“石油”。
在拉丁语中是“石头”的意思。
二千年后的今天,石油已成为我们的主要能源之一。
那么,是科学先于技术,还是技术先于科学呢?我认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有时是科学在先,经过研究、发现、发明,然后科学的运用变成技术。
有时,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一种需求,一种技术,最后经科学家转化为科学。
石油如果没有发动机的出现,也不会有象今天如此广泛的使用。
这说明材料资源的运用取决于机械的发展,反过来,又对机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是一个辨证的关系。
这说明一种生产的过程(材料、能源的过程),与一种好的材料导致好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好的材料、好过程、好产品互为的关系。
同时好的产品又取决于好的结构、好的功能。
这又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问题。
它指的是从人类最早的、有序的、有组织的、有效率的一生产组织方式,一种结构化产业。
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同样的标准、尺度等进行塑造,这种由师傅设计,工匠营造的生产方式,早在古埃及就已开始了。
再如现代的“福特”,在美国上了第一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生产线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问题是,装配线上的工人来自完全不同的国家,使用不同的语言,如何使他们在同一生产线上工作呢?从组织管理角度讲,生产装配线是比较合适的。
图像设计
探求新知
探求新知
•归纳:
海报的设计构思分为图像设计和文字设计两部分。
图像设计是考虑怎么样选择和制作图像.
文字设计是考虑文字内容及书写位置和文体的大小样式等。
•思考2、构成海报的基本结构
探讨二:一张优秀海报的关键是什么?
创意
◎公益海报图形的创意的表达手段
关联想象、对比、拟人、替代
教师进一
步帮助学
生分析海
报的基本
构成,根据
海报图片
学生探究,
教师加以
总结
进一步研
究分析海
报的设计
关键。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制作
◎公益海报的制作过程
1、选择主题
2、选取主图形象
3、图形创意处理
4、文字(与主图相关的文字,表达主题的文字)
根据学习
公益海报
激发学生
创作热情,
学生课前
贮备的材
料进行海
报设计.
20’
表达主体的
文字
具有视觉
冲击力的
主图
与主图相关的
文字
《公益海报设计》教学设计
《公益海报设计》
教学设计
瓦房店市机械机械制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于帅。
全民阅读公益海报设计说明实训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个人素质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度依赖手机、电视、网络等,忽视了对经典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关注与培养。
为了弘扬全民阅读的公益理念,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本次实训的设计目标是设计一个全民阅读的公益海报。
二、设计目标1.以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传递出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2.突出全民阅读的理念,鼓励更多人加入到阅读的行列;3.通过海报的设计,提高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认知和关注度。
三、设计思路1.主题确定:海报的主题是全民阅读,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突出阅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2.内容选择: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或代表性图书封面,突出文学艺术的魅力与价值;3.色彩搭配:通过明亮鲜艳的色彩搭配,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4.字体设计: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并注意字体风格与海报整体风格的协调;5.图案设计:使用简洁明了的图案,表达阅读的内涵和意义;6.信息传递:在海报上加入简短有力的口号或小标题,突出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四、设计方案1.海报整体风格:采用明快鲜艳的色彩,背景以白色为主,搭配鲜亮的红色、蓝色、黄色等颜色,整体效果简洁明快,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2.图案选择:选择几本经典文学作品的书封,将它们放大并排列在海报顶部,以突出文学的重要性;3.文字设计:在海报底部放置一个大字“阅读”,字体选择书法体或手写字体,体现文学的艺术性;4.口号设计:添加一条简短有力的口号,如“读书,让人与世界相遇!”或“阅读改变你我,书籍点亮未来!”等,旨在引起人们对阅读的关注与认同;五、制作过程1.确定设计风格和主题,进行素材收集和筛选;2.进行初步的绘图和文字排版,确定整体布局;4.将电子版海报打印出来,进行审稿、讨论和修改;5.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再次制作和调整,制作出最终版海报;6.将最终版海报进行大规模打印和制作,以便在各种场合和媒体上进行宣传和展示。
学年论文题目:利用Photoshop进行环保海报公益广告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1)班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利用Photoshop进行环保海报公益广告设计学生:*** 指导教师:***摘要: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它肩负着明确社会公益文化信息宣传的责任,它的表达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向。
生态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如何发挥公益广告的职能,让环保公益广告能真正为生态环境立言,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就提醒了环保公益广告制作者需要新的观念。
环保海报公益广告的制作,只有结合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的唤醒大众对环保的意识。
为了解决目前公益海报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使用Photoshop软件来制作一个环保公益海报,利用树叶、沙漠、草地、气泡、蓝天、白云、小鸟等素材来构成海报的主体;用Photoshop独特的抠图功能将这些素材准备好;制作蓝天效果的时候用Photoshop的渐变功能,从上往下进行蓝、浅蓝到白色的渐变;用Photoshop的画笔工具特有的功能制作连体字;然后用Photoshop的图层合成功能将所有图层合成起来;最后用Photoshop 的剪贴蒙版功能对所有的图层进行色调的搭配调整制作出最终的海报。
整张海报主题鲜明,结构简单,颜色搭配清晰,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关键词:公益广告;环保;Photoshop;海报目录引言 (1)第1章 Photoshop软件功能 (2)Photoshop的功能 (2) (2) (2) (2) (2) (2) (2)第2章公益广告的概述及特征 (3) (3) (3) (3) (3) (3)第3章设计的背景 (4) (4) (4) (4) (4) (4) (5) (5) (5) (5) (6) (6) (6)第4章设计过程 (7) (7) (7) (7) (7) (7) (10) (16) (16)结束语 (18)致谢词 (19)参考文献 (20)引言本设计主要用Photoshop 结合环保理念进行公益海报设计。
公益海报《忆》的设计说明欧阳学文设计理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孝”。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这种美德掩埋,他们认为父母对我们做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只需要欣然的接受,无需考虑回报他们。
就像“爱情”这个话题一样,“亲情”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可以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
我们的成长里有他们辛苦的汗水,我们的旅程中有他们深刻的足迹,他们总是默默的付出着,默默的坚持着。
在我们开心的时候,他们会在心里微笑;在我们失意的时候,他们会给我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是他们陪我们走过春夏秋冬,度过艰难坎坷。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关心父母,就算他有满腹经纶,有很强的实践能力,那他的人生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设计背景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忙于工作和各种应酬,渐渐忽略了父母的生活。
他们或居住在乡村与猫狗相依靠,或居住在城市足不出户。
生活中充斥着孤独,直到他们老去死去。
公益广告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一个分支,是将现在广告转变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个可行方法。
它将现在主义气息与传统文化揉杂在一起推动民族精神的传播。
所以我设计了这张海报,《忆》就是要把父母的心声体现出来,让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停下脚步,思考一下自己曾经为自己的父母做过什么,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
不要让他们只能在记忆里寻找我们,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知道要去关心他们。
设计分析一、结构整幅图的背景图案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心是一个妇女(我们可以把她看作是某个母亲)的侧面。
这个侧面采用抽象的表现方法,利用嘴角线条的下撇,突出的表现妇女忧伤的表情。
在她的头部是一个几何图形—圆,圆内分为四个模块,采用剪影分别表现了四个场景:左上方的是父母陪着幼小的孩子嬉戏的欢乐场景,旁边是一棵小树苗。
右上方的是母亲教孩子读书的温馨场景,小树苗成长为小树。
左下方的是孩子长大后结婚的喜庆场景,小树长成绿荫。
右下方的是母亲拄着拐杖,佝偻着背的孤单身影。
公益标志及其基本理念和创意思路公益标志,是社会公益事业的视觉代表,旨在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社会进步。
一个优秀的公益标志,不仅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更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出人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参与。
基本理念:1. 传递信息:公益标志的首要任务是传递信息。
它需要清晰、直接地表达出公益事业的主题和目标,使人们能够快速理解并产生共鸣。
2. 引起共鸣:一个好的公益标志应该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使他们对公益事业产生共鸣。
这需要设计师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3. 独特性:在众多的公益标志中,独特性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独特的标志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可持久性:一个好的公益标志应该具有持久的价值,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保持其吸引力。
这需要设计师在创作时考虑标志的未来发展,确保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创意思路:1. 深入理解:在设计公益标志之前,需要对公益事业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了解其背景、目标、受众以及所面临的问题等。
2. 寻找灵感:灵感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如自然界、艺术、文化、科技等。
设计师需要保持敏感,善于发现并抓住灵感。
3. 创意草图:在找到灵感后,开始进行创意草图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向和风格,不受任何限制。
4. 反馈与修订:将草图分享给他人,获取反馈并进行修订。
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最终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5. 制作与实施:最后,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将标志制作出来,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印刷工艺进行实施。
同时,也需要考虑标志在不同媒介上的应用,如网站、海报、宣传册等。
第1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创意海报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传播信息、激发情感、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创意海报设计的爱好者,我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渐领悟到创意海报的魅力所在。
以下是我对创意海报的一些感悟心得体会。
一、创意海报的独特魅力1. 视觉冲击力创意海报的设计,首先要注重视觉冲击力。
通过独特的构图、色彩搭配、字体设计等手法,使海报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如我国著名设计师黄海的作品,其海报设计往往以简洁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和富有张力的构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情感共鸣创意海报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
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元素、符号和画面,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共鸣。
如我国公益海报《拒绝校园欺凌》,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生动的表情,揭示了校园欺凌的残酷现实,唤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3. 品牌塑造创意海报在品牌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独特的视觉形象和品牌元素的巧妙运用,创意海报能够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可口可乐的创意海报,以简洁的图形和明快的色彩,传递出品牌年轻、活力的形象。
二、创意海报设计技巧1. 精准定位创意海报设计首先要明确目标受众,了解他们的喜好、需求和痛点。
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确保海报内容与受众产生共鸣。
例如,针对儿童市场的海报,可以采用生动、可爱的元素,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构图巧妙创意海报的构图要巧妙,使画面充满层次感和节奏感。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是运用对比、对称、平衡等构图原则;二是巧妙运用留白,使画面更具透气感;三是通过动态构图,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
3. 色彩搭配色彩是创意海报设计中的关键元素。
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提升海报的视觉效果,传递特定的情感。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色彩与品牌形象、海报主题的契合度。
以下是一些色彩搭配技巧:(1)主色调:选择与品牌形象、海报主题相契合的主色调,如蓝色代表科技、绿色代表环保等。
海报设计毕业论文海报设计毕业论文导言:海报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方式,具有直观、简洁、生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篇毕业论文将探讨海报设计的历史演变、设计原则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方面,旨在深入研究海报设计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第一章:海报设计的历史演变1.1 古代海报设计的起源古代海报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当时人们通过刻画图案和文字来传递信息。
这种传统的海报设计方式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使用颜色和插图等元素进行设计。
1.2 印刷术的发明与海报设计的革新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海报设计得以大规模生产和传播。
在15世纪的欧洲,印刷术的发展催生了海报设计的繁荣。
著名的德国画家阿尔布雷希特·杜勒在海报设计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还能有效地传达信息。
1.3 海报设计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报设计逐渐从传统的纸质海报转变为电子海报和网络海报。
现代海报设计更加注重创意和互动性,通过动态效果和多媒体元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第二章:海报设计的设计原则2.1 色彩运用色彩是海报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增加海报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在海报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应与主题相符,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对比,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2.2 字体设计字体在海报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适的字体选择可以增加海报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在字体设计中,需要考虑字体的大小、形状和风格等因素,以及与海报主题的契合度。
2.3 图像与排版图像和排版是海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图像的选择应与海报主题相关,并且要注意图像的清晰度和构图。
排版的设计要符合信息传达的逻辑顺序,同时要注意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第三章:海报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3.1 商业广告海报设计商业广告海报是海报设计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精心设计的海报,企业可以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量。
公益海报设计中插画的作用分析摘要:随着现代设计风格多元化, 插画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能使不同年龄的观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海报传达的信息, 将插画融入公益海报中使传达信息带有一种亲和力, 从而更加贴近生活, 以求达到与观者的共鸣引导观者发现问题, 如何使插画成为一种在公益海报设计里快速传递信息有效的表现手法, 将插画更好的运用到海报设计中加深视觉张力引起观者更大的社会反响, 是此文的探索研究目的。
关键词:插画; 公益海报; 表现手法;一、公益海报与插画(一) 公益海报“公益”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公共的利益, 海报又称“招贴”“宣传画”等, 结合两者的定义就是把这些以公共利益性为主题的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传达某种观念, 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 以宣传公共道德, 公共法规, 社会文化等内容, 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或社会风尚。
不带有明显的商业目的的宣传。
(二) 插画插画, 西文统称为「illustration」, 源自于拉丁文「illustraio」, 意指照亮之意, 也就是说插画可以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明确清晰。
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 以其直观的形象性, 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 在现代设计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
二、插画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一) 插画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创意在公益海报中运用插画表现其随意性和偶然性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同时有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插画的广泛性决定了在应用中识别易懂的特点, 公益海报的观者人群的范围较大, 与插画形式的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在不同年龄层次的观者中传达其信息。
其中在运用插画形式的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创意。
1.创意切入点。
在公益主题与表现创意找到合理的联系点, 不应过多停留在传统的创作方式上, 对问题的再现阐述揭示公众在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所忽略的问题, 以借物表达, 使其主动与艺术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
单位代码: 10458学号:104581701098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探究RESERRCH 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METAPHOR IN PUBLIC SERVICE ADVERISEMENT作者姓名:赵诗影学科:设计学培养类别:全日制学术型研究方向:品牌与广告设计指导教师姓名:刘波(教授)2020年 6 月 1 日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并承担由学术不端行为所导致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山东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艺术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的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绪论 .. (1)第一节研究背景 (1)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1)第三节研究现状 (2)第四节研究方法 (2)第二章公益海报与“隐喻”手法的解读 (3)第一节公益海报的概述 (3)一、公益海报的基本含义 (3)二、公益海报的性质 (3)第二节“隐喻”手法的概述 (4)一、“隐喻”手法的基本含义 (4)二、“隐喻”和“明喻”的对比解析 (4)第三节“隐喻”手法的形成缘由 (5)一、基于内心层面的情感表达 (5)二、基于精神层面的审美需求 (5)三、基于视觉层面的氛围营造 (6)第四节“隐喻”手法的表现特性 (6)一、“隐喻”手法的双关呈现 (7)二、“隐喻”手法的象征表达 (7)第三章“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审美特征与设计原则 (8)第一节“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审美特征 (8)一、风趣横生“诙谐美”的流露 (8)二、委婉隐约“含蓄美”的呈现 (9)三、触物抒情“意蕴美”的延伸 (10)第二节“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原则 (11)一、形义相通的相似性原则 (11)二、画面效果的和谐性原则 (11)三、内容表达的简洁性原则 (12)四、深层涵义的暗示性原则 (14)第四章“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艺术表现 (14)第一节公益海报中视觉符号的隐喻表现 (14)一、以喻“借言”:文字符号的隐喻表现 (15)1、文字隐喻的“图像化”表达 (15)2、文字隐喻的“意象性”表达 (16)3、文字隐喻的“喻示性”表达 (17)二、以喻“借形”:图形符号的隐喻表现 (18)1、图形隐喻的“传承性”表达 (18)2、图形隐喻的“形式性”表达 (20)3、图形隐喻的“互动性”表达 (21)三、以喻“借色”:设计色彩的隐喻表现 (22)1、色彩隐喻的“指向性”表达 (22)2、色彩隐喻的“情绪化”表达 (23)第二节公益海报中“情节式”意味隐喻表现 (24)一、以点带面,多层面意义的整体表达 (24)二、意味绵长,耐人寻味的叙事表达 (25)第五章“隐喻”手法在公益海报中的设计思考 (26)第一节增强公益海报的公信力度 (26)第二节提高公益海报的文化内涵 (27)结语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论文发表及作品获奖情况 (32)中文摘要“隐喻”手法是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是诗歌创作中的常用手法之一。
侯一铭Hou Yiming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Academy of Design Arts,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Xi'an Shaanxi 710062摘 要: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难题,迫切地要求设计师将创新设计理念和社会需求结合,为社会问题发声。
本文对拐卖儿童问题的案例查阅和当事人采访为主要途径,结合公益性海报的基本特征及创意图形表达进行视觉艺术创作,力求通过公益海报设计帮助更多人了解拐卖实情并帮助被拐儿童及家庭早日团聚。
关键词:公益海报;公益宣传;海报设计;黑色漩涡Abstract: The problems that the society is concerned about are also the problems that design needs to solve. Designers are urgently required to combine innovative design concepts with social needs to speak for soci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case review of child abduction issue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parties as the main way,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welfare posters and creative graphic expressions to create visual creations, and strive to help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abduction and trafficking throughthe design of public welfare posters and help abducted children and others. Family reunion early.Keywords: public welfare posters; public welfare publicity; poster design; black vortex 引言: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就是设计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故选题“黑色漩涡”以海报形式揭示拐卖儿童问题,引发公众思考。
论现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作者:崔静
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创新公益海报的设计理念与方式,能够更好地凸显主题,提升艺术效果,使公益海报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
本文主要以现代公益海报设计为例,主要论述了向现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与表现。
关键词:公益海报设计;创意;公益性;国际化
1、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元素替代
元素替代作为一种创意手法,因其新鲜的图像图形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公益海报设计中经常使用。
具体而言,元素替代就是在保持元素轮廓的基本特征前提下,将原图形中的全部或一部分用其他相似的图形替换,创作出焕然一新又富有新鲜意味的新形象、新图形。
这种手法看似荒诞,不合逻辑,实则能够使公益海报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在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还能带来超越思维与想象且富有哲理的启示。
首先,形义替换。
形义替换是指用图形的形和义的联系来替换,用这种手法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基于形与义的联系,找寻新的突发点,用图形的一部分来替换另一个图形,讲究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与设计作品主题相符。
比如,一则宣传和平的公益海报设计,就用手榴弹替代了鸟巢中的小鸟,手榴弹和小鸟看上去毫无关联,却在受众的内心形成了刚硬冰冷与柔软温暖这种对比强烈的感受,深刻的含义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空间替换。
空间替换是指在保持基本元素的情况下,改变图形的填充物,进行不符合常规逻辑的空间变换。
这种手法主要通过缩小或者放大空间关系,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比如,一则反映动车组相撞事故的主题海报,其设计理念是将人体骨头与动车外形作空间替换,制造出一种强烈的空间冲突,将伤痛感直接带到受众的骨子里,给人以强烈的伤痛感。
最后,感觉替换。
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同样能够传达视觉目的,在公益海报设计中,两种或多种感觉的替换能够形象生动地表达设计主题,传达情感。
比如,一则提倡多吃蔬菜的公益海报,为了凸显“并非没每朵蘑菇云都对身体有害,请多吃西兰花(蔬菜)”的设计主题,在保留西兰花的外观形状基础上,跟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状进行替换,表现了一种云朵翻腾的感觉,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这种将视觉、味觉、触觉相互融合与替换的手法,更显得西兰花清脆可口,有效诱发了受众的食欲。
2、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心理干预
在公益海报设计中,设计师为了在强化海报主题的同时,引发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常常会借用色彩带来的不同心理情感对受众进行心理干预。
这是因为色彩在心理学角度看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象征热情,令人心情振奋;蓝色代表宽广,让人镇静。
这些色彩能够直观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潜意识角度影响他们的情绪,起到心理干预的作用。
首先,利用色彩的象征寓意。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公益海報设计中,色彩运用得当,
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
比如,一则以禁烟为主题的公益海报设计,将红色作为底色,与白色的香烟变形成的绳节形态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吸烟的危害,让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进行反思,而这种效果的实现恰恰是发挥色彩暗示力的结果。
其次,配合几何图形。
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单纯的几何图形一旦与公益海报中的色彩元素相结合,便会被赋予新的涵义,成为设计师和受众心理世界互动的桥梁。
比如,一则宣传音乐的公益海报,设计师将许多颜色鲜艳的方形配合红、黄、绿等高纯度色彩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活泼、明快,将爵士乐的音高变化赋予色彩感,给受众带来一种想要自由摇摆、跳动的强烈心理感受,这种视觉暗示的手法使得公益海报更具引导性和说服力。
3、公益海报中的国际化演绎
无论是商业海报还是公益海报,优秀的海报作品总是能够定位准确,从而吸引它所面对的受众群体。
就公益海报而言,其内容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面对的人群是也是普通的社会大众,所以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公益海报只限于本国民众的情况已经无法适应全新的社会环境。
想要发挥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必须将国际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满足本国人民需求的同时,跨越国界和种族的限制,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首先,选题的国际化。
既然面对的受众群体是世界范围内的人民大众,在公益海报设计中,设计师就要从选题定位开始,找准切入点,使海报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应有的影响力。
比如,冈特兰堡的《书籍》系列公益海报设计,就将受众定位成世界范围内的普通大众,借助巧妙的视觉想象营造了一个有趣的书籍和现实相结合的奇幻场景,这一场景没有理解的障碍,从而使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轻松从中感受到作品的主题。
其次,创意的国际化。
巧妙、新鲜的图形创意,能够让设计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设计作品。
正因如此,在对公益海报进行国际化演绎时,图形创意必不可少。
比如,一则在以“水是生命”为主题的海报设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就将图形创意发挥到极致。
在这则公益海报中,设计师融合了东方篆刻艺术,在“循”字之中包含鱼、人、水 3 种事物,这种将中国古老的篆刻文化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表达了水和人之间是一种平衡和循环的关系,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传递给了世界人民。
再次,手法的国际化。
从传统的手绘风格发展至今,海报的表现手法已经有了极大的丰富,摄影拼贴、数码风格等新形式不断出现,给海报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影响也更加广泛。
比如,同样是一则以“水是生命”为主题的公益海报设计,这则海报的设计师选用了摄影的方式表达作品的诉求点,配合摄影的写实魅力,能够跨越国界,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这种真实的视觉体验和强烈的心理冲击是其他表现手法所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黄天灵,刘骏.论现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创意与表现[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4-56
[2]代广红.环保公益海报[J].戏剧之家,2016(1):154.
作者简介:
崔静(1990-),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