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与传统护理方法对早产儿护理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将6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鸟巢护理,即对暖箱内早产儿采用布卷围成的“鸟巢”放入暖箱中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体位放置。
结果:试验组早产儿较对照组体重增长加快,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鸟巢护理可促进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使其体重增长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鸟巢护理早产儿【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351-01鸟巢式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方法。
早产儿从温暖的羊水、柔软的胎盘中提前娩出,被安置在暖箱中,四肢暴露于暖箱中,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易哭闹,能量消耗增多。
针对这一问题,我科护士采用布卷围成的鸟巢,为早产儿提供类似子宫的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对早产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对其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对象 2012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65例,出生后无严重合并症,母亲均无内科病史。
将65例早产儿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33例、32例。
试验组男21例,女12例;出生体重1400—2900g,平均2285.15g;胎龄28w—36+6w,平均胎龄35.3w;入院日龄20min—1h,平均0.586h;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出生体重1550—3250g,平均2433.4g;胎龄31+2w—36+6w,平均胎龄35.8w;入院日龄20min—5h,平均0.706h。
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阿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鸟巢”制作方法:本科使用的是自制简易鸟巢,即将1mx1m的棉质柔软绒布床单对角卷成圆形长条,从早产儿头部开始,沿身体四周围绕成一个高约10cm的形似“鸟巢”的柔软绒布圈,绒布卷两端在早产儿头部向下折入暖箱垫板下固定,颈肩部垫软枕,以保持颈部伸展位。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观察近年来,鸟巢式护理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通过观察其效果,可以判断其在促进新生儿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模拟母体子宫环境的护理方式,它通过让新生儿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得到支撑和贴合,帮助他们适应外界环境。
鸟巢式护理还能够减轻新生儿的焦虑和不适感,促进睡眠,提高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新生儿身体功能的发育。
我在一家儿科医院进行了一项针对新生儿的鸟巢式护理效果观察研究。
共选取了100名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他们分成两组,每组50名。
其中一组接受了鸟巢式护理,另一组则接受传统的护理方式,持续观察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观察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观察方法。
对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等进行了详细测量,并定期记录和比较了两组新生儿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新生儿的生长速度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身体各项指标均高于传统护理组。
我观察了新生儿的睡眠情况。
通过记录每个新生儿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醒来次数,发现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新生儿睡眠质量更高。
他们入睡更快,睡眠时间更长,醒来次数更少。
这说明鸟巢式护理在促进新生儿睡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还观察了新生儿的情绪状态和喂食情况。
通过观察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哭闹情况和食量等,发现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新生儿情绪更稳定,哭闹较少,并且食欲更为旺盛,进食量更多。
我还检测了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通过采集新生儿的血液样本,检测其免疫指标。
结果显示,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更为健全,免疫指标水平更高。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改善新生儿的睡眠质量,提高食欲,增强免疫力。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推广鸟巢式护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摘要】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重要性,因为新生儿的特殊护理需求需要得到重视。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独特的护理方法,通过模拟孕妇子宫环境,帮助新生儿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文章介绍了鸟巢式护理的定义和原理,提出了其对新生儿的益处,并详细描述了实施该护理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对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证实了其积极作用。
总结指出了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性和效果,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鸟巢式护理将为新生儿提供更加贴心的护理服务,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鸟巢式护理、安全感、信任感、身心健康、效果评估、步骤、注意事项、应用前景、特殊护理需求1. 引言1.1 介绍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性通过鸟巢式护理,新生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建立身心联系,有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鸟巢式护理也能够提高护理者和新生儿的亲密度,增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关注新生儿的特殊护理需求,尤其是通过采用鸟巢式护理这种温暖、亲密的护理方式,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解释为什么需要关注新生儿的特殊护理需求新生儿是一个非常特殊且脆弱的群体,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外界环境和刺激非常敏感。
由于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同于成人,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新生儿的皮肤薄嫩,易受到感染和损伤,需要轻柔细心的护理。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特别注意喂养和消化问题。
新生儿的睡眠模式和规律尚不稳定,需要有规律的护理和安排。
新生儿的认知和情绪的发展也需要得到重视和呵护。
2. 正文2.1 鸟巢式护理的定义及原理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在新生儿护理中日益受到关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源于模仿动物临产前为幼崽搭建的保护性环境。
鸟巢式护理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温暖的环境,以模拟母体子宫中的环境,让新生儿感受到类似胎内的温暖和安全感;通过对新生儿的包裹、定位和触摸等方式,增强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安全感;通过建立密切的亲子联系,促进新生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情感投射。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鸟巢式护理的概念鸟巢式护理最早是由美国加州了蒙塔利公园的妇幼保健中心提出的,它是一种特殊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旨在保证新生儿在靠近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照顾和治疗。
这种护理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亲子接触、母乳喂养和家庭式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合适的生理、心理和环境支持,来促进新生儿的成长与发育。
1、促进早期皮肤接触早期皮肤接触是新生儿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家庭感情,同时有助于婴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免疫功能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充分利用了亲子接触的优势,鼓励母亲与婴儿进行早期皮肤接触,从而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的疼痛反应和厌食症等问题的发生。
2、促进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婴儿的免疫力,还能促进其智力发展。
鸟巢式护理模式通过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为母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3、促进新生儿发育在鸟巢式护理模式下,新生儿得以接受到充分的自然光和自然声音,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同时,这种护理方式所提供的适宜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等条件也有助于维持新生儿体内的稳定环境,避免它们遭受环境紊乱和伤害。
4、降低医疗成本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家庭式护理的优势,将婴儿从重症监护室中转移回家庭,使医院所需的资源大大减少。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因医院住院而导致的家庭和社会成本,对于提高医疗效益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鸟巢式护理模式对于促进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提高母婴情感交流和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这种护理模式需要有专业的医疗保障和合适的环境条件,不能盲目推广和过度依赖。
因此,在实践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和改进。
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睡眠质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鸟巢式护理干预是针对新生儿的一种护理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模仿鸟巢对宝宝的包裹
和温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鸟巢式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睡眠质量和生理功能
的影响十分显著。
首先,鸟巢式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睡眠质量。
由于新生儿的睡眠模式与成人有
所不同,因此需要特殊的护理方式来保证其健康成长。
鸟巢式护理的包裹感能够使新生儿
感觉到温暖和安全,从而能够更好地入睡和保持睡眠状态。
此外,鸟巢式护理还能够减少
新生儿因环境变化或外界干扰而导致的睡眠中断,使其获得更加连续和充足的睡眠。
其次,鸟巢式护理干预还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生理功能。
新生儿的生理功能非常脆弱,
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鸟巢式护理的包裹感能够给予新生儿一种仿佛还在子宫中的感觉,从而减少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难度。
此外,鸟巢式护理还能够促进新生儿的肠胃蠕动,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其排便情况。
通过这些生理功能的改善,新生儿的发育能够得
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最后,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的情感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生儿在出生后需
要一定的情感安全感来适应新的环境。
鸟巢式护理的包裹感能够让新生儿感到母亲的安全
陪伴,从而减少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同时,鸟巢式护理也能够增强母亲和新生儿之间
的情感联系,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密关系。
总之,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的睡眠质量、生理功能及情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来说,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其健康成长。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是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之一,需要得到特别细心的护理和照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方法被引入到新生儿护理中,其中包括鸟巢式护理。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源自丹麦的护理方式,通过模仿鸟巢来模拟胎儿在子宫中的环境,提供一种安全、舒适和温暖的环境,对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会为新生儿提供一个仿制鸟巢的护理环境,包括保持室温适宜、提供柔软的睡袋和枕头、定期按摩等。
这种护理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新生儿的哭闹,还能促进新生儿的脑部发育和情感交流能力。
本文旨在观察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观察和分析实施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护理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生理发育和行为状态的影响;2. 研究鸟巢式护理在促进新生儿母婴亲密联系和情感交流方面的作用;3. 比较鸟巢式护理与传统护理在新生儿健康状况、母婴情感反应等方面的差异;4. 探讨实施鸟巢式护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护理措施提出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升新生儿护理水平和改善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正文2.1 鸟巢式护理的定义鸟巢式护理是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的护理方法,其概念源自于鸟巢对幼鸟的保护与呵护。
在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强调营造一个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以模拟胎内环境,帮助新生儿平稳过渡到外界生活。
鸟巢式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温度调节,保持适宜的温度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触摸和接触,定期的皮肤接触可以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另外还包括喂养、安抚、睡眠等方面的护理。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新生儿护理的方法,它模仿了鸟巢的结构,以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来促进新生儿的发育和生长。
该方法主要包括皮肤对皮肤接触、保暖包裹和维持母婴亲子关系等方面。
下面将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浅析。
鸟巢式护理中的皮肤对皮肤接触有助于新生儿的早期发育。
新生儿出生后,他们的皮肤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而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可以提供温暖、安全和亲密的感觉,有助于新生儿适应新环境。
皮肤对皮肤接触还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睡眠、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鸟巢式护理中的保暖包裹可以提供良好的温度调节。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失温的情况。
保暖包裹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温度,预防新生儿的热量流失,保持其体温稳定。
保暖包裹还可以减少外界刺激,使新生儿感到安全和舒适。
鸟巢式护理强调母婴亲子关系的维护。
新生儿需要与母亲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这对于他们的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母婴亲子关系的建立需要母亲和新生儿之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
鸟巢式护理提倡母亲与新生儿的密切接触和交流,通过亲吻、抚摸、拥抱等方式,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联系,促进母乳喂养和母婴情感互动。
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是人类生命中最脆弱的阶段,他们需要特别的呵护和护理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温度调节、喂养、清洁和监测。
随着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护理方法——鸟巢式护理逐渐被引入到新生儿护理中。
鸟巢式护理是一种模拟母亲怀抱的护理方法,通过将新生儿放置在类似鸟巢的温暖、舒适且安全的环境中,来模拟母亲的怀抱。
这种护理方法被认为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感、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并减少压力和焦虑。
随着对鸟巢式护理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机构开始将其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
对于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和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对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以期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并观察其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鸟巢式护理的概念、应用、优点、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观察数据,以期能够揭示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行为状态、情绪安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借此研究为新生儿护理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也将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鸟巢式护理的概念鸟巢式护理是一种以模仿鸟巢孵化过程为灵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
在自然界中,鸟妈妈会将自己的身体贴近蛋,用自己的体温来孵化蛋,并借助自己的翅膀来保护孵化中的小鸟。
而鸟巢式护理也是基于这个原理,通过保持接触来传递温暖和安全感,为新生儿提供温暖和安慰。
鸟巢式护理强调的是新生儿与护理者之间的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
护理者可以将新生儿放置在自己的胸前或怀中,用双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身体,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和言语交流。
这种亲密接触有助于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和依恋感,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结。
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早产儿并发症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采用鸟巢式护理降低早产儿并发症效果观察。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7月于本院收治早产儿200例,根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鸟巢式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鸟巢式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干预后体重、头围及身长的增长、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鸟巢式组体重、头围及身长增长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鸟巢式组呼吸暂停、硬肿症及喂奶不耐受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鸟巢式护理能有效降低早产儿并发症,促进其生长发育,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uratinve effect of Niaochaoshi care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in preterm neonates. Methods 200 preterm neonates from February 2014 to Jul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Niaochaoshi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50 case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patients in Niaochaoshi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iaochaoshi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preterm neonates’body weight,head circumference and height growth,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 analyzed. Results Body weight,head circumference and height growth of the Niaochaoshi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pnea,hard swollen disorder and the incidence of feeding intolera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Niaochaoshi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emature infant complications,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It is worth for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Niaochaoshi care;Preterm neonates;Complications;Hard swollen disease早產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而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而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律、呼吸暂停等,体位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而容易引发硬肿症,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等而容易导致其出现喂养不耐受等,从而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预后[1-2]。
浅析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鸟巢式护理的定义鸟巢式护理是一种以建立积极的护理环境为基础,以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和尊严为原则,以提高患者自主性和自尊心为目的的护理模式。
在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强调将新生儿置于类似鸟巢般温暖、安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定制化的护理计划和团队协作的护理方式,全方位地满足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1. 促进早期婴儿的生理发展:鸟巢式护理注重提供安静、温暖和安全的护理环境,有利于新生儿的生理发育。
根据研究,鸟巢式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重增加和吮吸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早产儿的早期康复和健康成长。
2. 提高家庭满意度:鸟巢式护理鼓励家长参与新生儿的护理过程,让家长亲身感受到新生儿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家长的信心和能力。
研究表明,家长参与鸟巢式护理的新生儿康复速度更快,家庭满意度也更高。
3. 降低院内感染率:鸟巢式护理采取家居化的护理方式,减少新生儿的滞留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降低医疗成本。
鸟巢式护理也让新生儿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有利于新生儿的早期康复和发育。
4. 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鸟巢式护理强调团队协作和个性化护理,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
三、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局限性1. 资源投入较大:鸟巢式护理需要提供专门的护理环境和护理设施,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贫困地区,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完全实施鸟巢式护理。
2. 护理团队需求较高:鸟巢式护理需要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高度的专业性,对护理团队的要求较高。
在一些医疗机构,由于护理团队的素质和配备问题,难以完全贯彻鸟巢式护理。
3. 家长配合度不一:鸟巢式护理强调家长的参与和配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家长的配合度不一,有些家长缺乏护理意识和能力,难以有效参与到鸟巢式护理中来。
当前,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推广。
鸟巢式护理与传统护理方法对早产儿护理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鸟巢式护理与传统护理方法对早产儿护理的
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观察组采用鸟巢式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比较两组
早产儿生命体征、进食、体重增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比对
照组生命体征平稳,安静,进食增加,体重增长多。结论 鸟巢式
护理更有利于早产儿的病情稳定,生长发育。
【关键词】 早产儿;鸟巢;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身长在46cm
以下的新生儿[1]。早产儿的护理质量对其病情稳定、体重增长、
预后起重要作用,鸟巢式护理是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早产儿发展性照
顾的一种方法,我科对早产儿采用鸟巢式护理,对增强早产儿的舒
适感和安全感,满足心理需求,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取得很好的效
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60
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男婴38例,
女婴22例,出生体重1200g-2500g,孕周33-35周apgar评分8-10
分为研究对象,排除先天性心脏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需持续正压通气(coap)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周期性呼吸的患儿,
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显
著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放置暖箱常规护理。观察组
采用鸟巢式护理,用纯棉棉布卷曲成长条状,环绕在早产儿的四周,
颈下放小枕以便气道打开,根据患儿胎龄和体重调节暖箱温度
1.3 评价项目 每日分别测量两组早产儿生命体征、进食、体重
增长、住院天数。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的生理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命体征平
稳,心率0.05),见表1。
3 讨 论
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
不全,需置于暖箱内保暖。早产儿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是造成新
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研究报道我国早产儿死亡率为
12.7%-20.8%[2],因此加强早产儿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生长
发育,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鸟巢式护理能给予患儿全身温柔的接触,维持早产儿各项生理指
标的稳定,让患儿安静舒适,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感觉更舒适、
安静、减少哭闹。此外婴儿在宫内的姿势是胎头俯屈,颌部贴近胸
壁,肘关节屈曲,上臂接近胸部,前臂在胸前交叉或平行,膝关节
和髋关节重度屈曲,大腿贴近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于宫内[3],
这种生理体位被认为是婴儿感觉最安全、最舒适的体位,在传统式
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宫内相似环境,
发展手口综合能力,以满足非营养性吸吮[4]。使早产儿更快的恢
复,减少住院天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差发生率明显减少,经皮测
spo2<85%、心率﹤120/min的例数要少,观察组出院时体重增加明
显,住院时间缩短,说明观察组早产儿各项生理指标要更好,从而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此外住院时间缩短也
减少了早产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之,鸟巢式护理能更好地维持患儿体温和高血氧饱和度,能较
好控制心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的早日恢
复。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193.
[2] 孙自文.早产儿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
12(6):222.
[3] 王曼.妇产科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47.
[4] 余捷文,金伟.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j].护理学报,20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