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 格式:docx
- 大小:81.82 KB
- 文档页数:8
日落西峡——还原日本侵略军最后惨败西峡的历史李保铨序言应该还原日本侵略军惨败西峡的历史二O一三年十月十八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世界欠中国战争债,有一个伟大贡献被忽略》一文中,大声呼吁中国人应该将“中国在二战期间对同盟国抗日战争的贡献”,“转化为中国在本地区的政治资本”,以助推中国在世界“赢得重大影响力。
”因此,张召忠将军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邱毅教授,在2013年10月27日的《海峡两岸》节目中,呼吁两岸中国人共同合作,立即行动起来,抢救、发掘中国抗战史料,联袂写好令中国人民骄傲和世界人民骄傲的《中国抗日战争史》。
作者闻声而动,即刻执笔撰写《日落西峡——还原日本侵略军惨败西峡口的历史》一文,为顿促“世界还中国战争情”助推一点微薄之力。
张召忠将军特别指出:“我们要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们应该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不断的宣传,还原中国抗战史的原貌,这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1年12月8日,在白宫对副总统杜鲁门讲:“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本侵略军’就能抽出百万精锐,横扫东南亚,尔后和德国东西钳掉苏联,那将意味着那简直是世界的未日。
”中国的抗战一直拖着日本陆军百分七十的主力和百分五十的空军主力于中国战场上,所以,全世界一致公认“中国的抗战,为拯救世界人民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西峡抗战”这是中国军队打得日本侵略军最惨的唯一战役。
日本昭和15年《中国派遣军》一书,这样记载下历时142天的西峡抗战,打得日本侵略军惨败的实况:“惨烈的西峡口战役,逼使日军撤退时,不能处理死者的尸体,使其暴尸异国山野的唯一战役。
它给日本人留下了千载难忘的遗憾,应将这一极为惨痛的事件书写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
”1945年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如果执行日本裕仁天皇的“东主西从”作战方针,不发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把精锐的105万侵华日军和在中国的50%的日本空军,从中国内地调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投入太平洋战场作战,美英联军必败。
侵华日军甲级战犯大结局——资料来源社会报刊、杂志△头号战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1884年12月30日生于日本东京青山地区一个军官家庭,1899年就读陆军幼年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
授衔少尉分配到中国东北。
1935年9月任关东军司令官,组编宪兵队,在通化捕杀我爱国师生80余人,柳河160余人,在东北华北共杀戮200万以上的中国人。
1945年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被逮捕。
1946年5月3日押进国际军事法庭受审,在28名战犯55项罪行中东条英机占其中54项。
1948年12月22日晚零时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一同押上绞刑架,零晨10分30秒绝命,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生于日本东京四名坂盯街一个武士家庭,就读陆军幼小学校,士官学校直到陆军大学毕业,此期间参加过库页岛战役,在本国当过教官,教过中国学生阎锡山、孙传芳等156人。
1915年2月踏入中国领土。
策划“皇姑事件”炸死张作霖、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对全中国实行“抢光、杀光、烧光”三光政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残害我抗日军民6700万人,烧毁房屋55000间,抢走牲畜19000头,烧毁粮食3000万斤。
1945年8月15日冈村宁次接到天皇密电,明白战败已成定局。
感到绝望,这时他却收到蒋介石密电,要冈村宁次暂保武器装备,持现有态势听候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之命令。
1945年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公布战犯名单时冈村宁次为一号战犯。
1946年1月远东国际法庭公布战犯名单时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松井石根都列在其中,此时的冈村宁次自忖,死刑难免,但蒋介石想方设法庇护他、重用他,不以战犯论处,1946年6月蒋介石秘密将冈村宁次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发挥他的所谓“军事天才”。
远东国际军事法曾几次照会国民政府令冈村宁次到庭受审,国民党当局制造多种理由搪塞过去了,本应判极刑的冈村宁次由蒋介石、李宗仁、汤恩柏极力庇护,审判官石美瑜在判决书上签字竞以无罪释放。
围歼改击溃的雪峰山战役雪峰山战役也称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中日两军主力最后一次大规模会战。
战役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
主战场为湘西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
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
结局是中国军队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获得战役的胜利,但也留下了遗憾。
日军异想天开的战役赌注1945年2月25日,一支神秘轰炸机编队轰炸日本本土,其中几颗炸弹命中日本裕仁天皇皇宫,日本举国哗然,认为天皇尊严遭受凌辱,不可忍受。
于是,日本首相小矾国昭责成日军大本营调查此举系盟军那支航空队所为,日军大本营很快查明这支轰炸了皇宫的航空队系中美联合航空编队,起自中国湘西小城芷江。
此外,日军还发现,战略交通平汉、粤汉、津浦铁路线经常遭受起自芷江机场的美机破坏。
日军大本营遂下令日军中国派遣军给予报复。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得此令欣喜若狂。
冈村宁次是日军著名的中国通,策划和指挥了许多侵华事件和重大战役,在华北占领区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极其凶残和狂妄。
1944年11月,冈村宁次就任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他上任伊始,踌躇满志,拟定进攻重庆方案,企图一举消除中国政府军的抵抗。
但方案被东京大本营否决。
因为日本判定美军将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由此大本营规定中国派遣军实行东、西两面战略,东主西从,即以对美军为主,对中国军队为辅的方针。
对此,冈村宁次表面服从,内心仍坚持自己的方案。
他认为,必须在美国军队登陆之前,消灭中国军队,否则会遭受东西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
此次冈村宁次依令拟定芷江攻略作战,其实该作战只将进攻芷江,捣毁中美联合航空队机场视为小目标,即战役第一步。
而下一步则沿湘黔公路攻占贵阳,尔后会攻重庆,战役终极目标旨在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逼迫中国政府投降。
冈村宁次自己的算盘打得很好,但是能实现吗?有实现的条件吗?日本军人向来有冒险赌运的传统,这种传统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甜头。
历史真相:常德保卫战之一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1943年6月的鄂西会战结束,这场日本叫做江南歼灭战的大会战中,日军付出了2万人的伤亡,结果仅仅抢到53艘运输船而已。
国军第六战区伤亡自然更大,为4万多人,但因为战区高达14个军,并没有伤到元气。
由于第六战区仍然具有强大的实力,1943年下半年侵华日军考虑再做一次局部的大规模攻势,消耗第六战区的实力,以保证华中日军的安全。
此次日军战略的中心选在了湖南西北部重镇常德,这就是老萨今天要说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常德会战。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进入了1943年下半年,大日本帝国面临的危险日益增加。
1943年6月,盟军在新几内亚登陆,日军连遭重创。
8月日本空军在新几内亚的力量全军覆没,盟军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1943年10月,在印度的中国驻印军开始发动了缅北反攻战役。
装备现代化英美武器的驻印军战斗力强大,将日军精锐十八师团打的节节败退,无法招架。
1943年11月,美军发动吉尔伯特群岛战役。
经过苦战,吉尔伯特群岛日军守备部队6400人,除251人被俘外(其中233人是朝鲜工兵),全部被歼。
这是美军第一次在对日的大规模两栖登陆战中获胜,这预示着日本帝国在太平洋上开始陷入崩溃。
太平洋战争如此不利,欧洲战场更是接近完蛋。
苏德战争中,1943年7月到8月,库尔斯克会战结束。
虽然此战苏联仍然付出远比德军大得多的伤亡(苏军伤亡85万,德军伤亡50万),却彻底失去了苏德战争的战略主动地位,转为防御颓势,从此苏军开始收复大片失土。
南欧的战争中,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同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垮台。
9月盟军在意大利本土登陆,盟军司令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和意大利巴多格里奥政府分别广播停战宣言,宣布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
更惨的是,1943年4月18日,连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军神山本五十六大将也被美军飞机击毙。
到了这个地步,日本高层的有识之士,包括东条英机本人都已经明白,轴心国是必败无疑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哪位将军一次抗令换来5亿美元逼得日军三换司
令
导语:薛岳违抗军令逼得日军三换司令1939年,日军攻下上海南京等重大城市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长沙,从战略大局出发,为了保存实力,蒋介石下
薛岳违抗军令逼得日军三换司令
1939年,日军攻下上海南京等重大城市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长沙,从战略大局出发,为了保存实力,蒋介石下令第九战区,万一长沙不守就撤退,并不打算和日军在长沙展开决战。
但当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咬住了“万一不守”几个字,坚信长沙一定守得住,甚至不惜违抗军令,这个人就是薛岳。
当时薛岳致电军委会,表示愿与长沙共存亡,这一说不打紧,可吓坏了陈诚和白崇禧。
俩人赶紧飞到长沙,面劝同僚,说薛岳打长沙就是抗令!但薛岳不以为意,说了这么一句话“战胜,是国家之福;战败,我必自杀以谢天下苍生!”。
致电蒋介石,明确表示要抗令打长沙,最终蒋介石也同意了,下令:在长沙打!
话说回来,别人都认为打不得,为什么薛岳就这么有把握,偏要打,还堵上自己的性命。
没那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原来薛岳心里早有退敌之策—天炉战术。
所谓天炉战术,就是薛岳根据长沙一带的地形制定的战术打法:将兵力在作战带,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诱击、侧击、尾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敌军的兵力与士气,最后,把敌军“拖”到决战地区,再狠狠的围歼之。
它因薛岳保长沙,败日军而成名。
薛岳胸有成竹,日军骄横跋扈,就这样,长沙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罪恶冈村宁次承认自己第一个推行慰安妇制度导语:1918年3月,为阻止苏俄军队的东进,英、法军队在摩尔曼斯克登陆,实行武装干涉,日本也乘机出兵,向中国的北满及与之毗邻的西伯利1918年3月,为阻止苏俄军队的东进,英、法军队在摩尔曼斯克登陆,实行武装干涉,日本也乘机出兵,向中国的北满及与之毗邻的西伯利亚扩张。
3年期间,先后共有11个师团的日军入侵中国东北和苏联。
在侵略苏俄的过程中,日本的娼业主们得到特许,带领妓女随军行动,向日军提供性服务。
尽管如此,仍发生了大量的日军强奸事件,导致军队性病流行。
据统计,约有10% — 20%的日军官兵患有性病,总数达12000人,因性病减员的人数远多于伤亡人数。
这次性病大流行极大地震撼了野心勃勃正在走向战争之路的日本军方。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海军于1932年初在其海外最大基地上海,开始试探性地推行军队的性服务措施。
日本海军选择了一批在虹口的日本妓院作为指定性服务场所。
1932年在上海开业的日海军性服务场所达17家,共有艺妓279人、妓女163人。
1936年底有记录的为10家,它们是一心亭、东优园、大胜馆、筑紫、浮舟、曙、都亭、上海俱乐部、胜利亭和红梦。
在这些妓院里,有日本女子102人,朝鲜女子29人。
另外还有4家是海军指定的、官兵可以自由进出接受“慰安” 的“贷座敷”。
军队管理者为士兵嫖妓提供专门处所和组织有卫生保障的娼源,可以说是日本军方的首创。
首次征召妓女并组织“慰安妇团” 到战地为日军做专门服务的,是侵华日军罪魁冈村宁次。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上海派遣军到沪。
当时在沪日军达4万人,发生了多起强奸战地妇女的事件,引起中国和各国舆论的严厉谴责。
为了防止日军发生大规模的强奸事件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冈村宁次和张自忠有交集吗真相怎样
导语: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冈村宁次作为日军统帅领兵南下,妄图占领中原。
1940年5月,冈村宁次的三十万大军逼近襄河,中国军队一退再退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冈村宁次作为日军统帅领兵南下,妄图占领中原。
1940年5月,冈村宁次的三十万大军逼近襄河,中国军队一退再退,将中国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张自忠是当时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仅率领三个团的兵力对抗日本。
张自忠曾说,中国到了如此地步,已无法推脱,以至于一个司令亲自上阵杀敌。
这种舍我其谁的豪迈让我们这些后辈赞叹,也让日军赞服。
1940年5月7日,张自忠率领三个团长驱直入,竟然在中间截断日军,从后面直捣日军指挥部。
张自忠图片
冈村宁次与张自忠就这样交锋,战争一触即发,战火瞬间点燃。
可是这对惺惺相惜的对手谁也没想到,这次战争竟是冈村宁次与张自忠最后一次对战。
由于军队力量相差悬殊,因此几乎可以想象,这场战争几乎是日军对中国军队的围剿屠杀。
纵使这样,张自忠也没有退缩一步,一直率众打到冈村宁次指挥部后面。
后来冈村宁次回忆此次战役,依然有些后怕,甚至担心自己可能也会在那场战争中送命。
5月16日,张自忠全身7处重伤,战死沙场,上千战士无一生还。
日本军人对张自忠的军人气概十分敬仰,将他的尸首收敛埋葬,凭吊祭拜。
在经过宜昌时,十余万百姓不惧日本直升机出门凭吊,张自忠最终在重庆安葬。
1956年冈村宁次在回忆时也对张自忠的爱国精神、战争谋略赞叹不已,对这位对手心存敬重。
冈村宁次提出三光政策是什么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抗日爱国将领薛岳薛岳(1896—1998),绰号“老虎仔”,广东乐昌人。
早年参加粤军,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
抗日战争中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
后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任海南防卫总司令,失败后撤退台湾。
他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
先后任贵州省主席、抗日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湖南省主席、总统府参军长、广东省主席、国大代表等职,国民革命军将领,军事家。
抗战时期,指挥过四次长沙大会战,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曾获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自由勋章,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百战名将之一。
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
2月27日,南昌失守。
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
9月下旬,日军六个师团在百多架飞机和三百多只舰船配合下,从赣北、鄂南、湘北分兵六路向长沙进犯。
薛岳调集25个军、52个师的兵力,分别部署在赣北、鄂南和洞庭湖畔,以阻止日军从侧面进攻。
10月初,经过20多天的战斗,日军遭到惨败,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包括少佐以上军官40余人。
受到蒋介石嘉勉电,并犒赏参战将士15万元。
1941年9月下旬,日军以11军为主,派遣四个师团及两个独立旅团,共约15万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只舰船支援下,分兵两路,第二次进犯长沙。
薛岳调集了17个军共20万兵力,在正面进行“后退决战”的同时,将七个军部署于东侧山地,实施侧击,牵制敌人。
经过逐次抵抗后,诱敌深入伏击地带予以重创。
最后,日军被迫逃回原据点。
国军取得了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日军又以12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侵犯。
薛岳命守军逐次抵抗后,将敌诱致捞刀河、浏阳河决战地区。
1942年1月初,完成了对日军的反包围。
从东、西、南、北方向球心攻击,将敌击溃。
薛岳见残敌突围北逃立即命令各部追击、侧击和截击。
这次会战,历经半个多月,使日军伤亡五万多人。
系列电视片:《成都建川博物馆的非常记忆》第四集《正面战场》2005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字幕:台北市】【字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同期声:樊建川说:“樊建川”。
连战说“久仰久仰,欢迎欢迎”】樊建川,这位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民间收藏家,是应国民党方面的邀请,专程来到台北连战办公室的。
【连战:你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中华民族啊,留下记录。
】【樊建川:谢谢。
】当天晚上,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也接见了樊建川,再次肯定了樊建川的收藏工作。
【字幕: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蒋孝严:很有意义的,一定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樊建川受到国民党高层的接见,是因为他在建川博物馆聚落中专门设立了一个以国民党军队抗战为主题的正面战场博物馆。
这是一尊全副德式装备的国民党士兵雕像,他是抗战时期成千上万国民党军人的缩影。
这尊雕像的身后,是全国第一个以国民党军队抗战为主题的正面战场博物馆,陈列的全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抗战文物。
走进正面战场馆,首先看到的是蒋介石在庐山训话时的浮雕。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和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蒋介石于1937年7月17日,也就是“七·七事变”后的第十天,在庐山发表谈话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敌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的这一训话,烧制在不同的瓷器上,授予参加庐山训话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这把茶壶就是宋希濂将军保留下来的。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当局原来曾希望日本的侵略会适可而止,也曾为他们“共同防共”的说法所打动。
但事实表明,日本的侵略目的是吞并整个中国,这既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也给国民党当局以致命打击。
冈村宁次佩刀作者:刘中刚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2015年第08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藏着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投降时向当时的中国政府呈交的佩刀。
这把佩刀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是在华日军缴械、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彻底覆灭的象征。
冈村宁次的佩刀由刀和鞘两部分构成,整体呈弧形,长度为1.01米。
刀身为钢质,占全长3/4。
刀身中间起脊,近刀背处有很长的血槽。
刀尖为侧锋,基部有护套。
刀柄较长,可双手持握。
刀柄呈椭圆形,镂空雕花饰,两侧分别嵌有八枚铜质镀金日本皇花,交错绑扎着皮质细条。
柄首有套,装环,上系长带双缨。
刀鞘为朴木质,外包蛇皮,上有三道箍,两端均饰箍套。
头部有铭文,一面为“273913番”的字样,另一面为“实用新案特许”的字样。
另外还佩有专门用来置放战刀的扁长方体木盒,木盒涂有褐色油漆,内底为红色衬垫。
盒盖为长向抽拉式,盖面刻有“日本投降代表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大将呈缴自佩战刀一把,谨呈委员长蒋,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于南京”的字样。
由此可以判断,该木盒系冈村宁次呈交战刀后由何应钦指令制作的。
冈村宁次,侵华日军主要战争罪犯,大将军衔,日本东京人,早年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曾参加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3年,冈村宁次从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参谋本部任职;1917年至1927年,先后任驻华武官、陆军参谋本部中国班员、中国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等;1927年任第六联队联队长,次年率部入侵山东,后任参谋本部战史课课长;1932年2月任上海派遣军参谋副长,参与一二八事变,同年4月晋升为少将,8月调任关东军副参谋长;1933年2月兼任驻伪满洲国武官,5月代表日本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任陆军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翌年晋升为中将,任第二师团师团长;1938年6月任第十一方面军司令,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41年晋上将,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和“无人区”政策;1944年春率部参加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8月任第六方面军司令,率部攻占桂林、柳州,11月出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冈村宁次偷地图作者:来源:《文萃报·周五版》2019年第51期1938年6月,日军集结重兵沿着长江溯流而上,向武汉发起进攻。
中国第五战区、第九战区在长江两岸步步设防,进行阻击,敌我双方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个省份展开激战。
四个月后,日军进逼目的地武汉,10月25日,空袭武汉岱家山,27日占领汉阳,武汉宣告沦陷。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粮食重要产地,也是经济重心,而日军仅用四个月就占据长江沿岸四个省份;仅用三天时间,就攻占了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城市武汉。
除了日军武器精良,兵员作战素质高之外,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有一批詳尽的华中军用地图。
冈村宁次的参谋官曾说:“武汉会战和中国大陆各次作战,多亏有这些五万分之一的地图。
”冈村宁次也在回忆录中表示,“武汉作战时所用的华中地区五万分之一地图,大部分是我秘密得到的。
”冈村宁次怎么会得到中国华中地区的作战地图呢?其实,早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前,冈村宁次已经多次来到中国,并很早就结识了孙传芳、阎锡山等人。
1907年,清政府向日本派遣108名留学生,到东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孙传芳所在队的队长正是当时23岁的冈村宁次,该队队员还有卢香亭、陈仪等人,比冈村宁次小一岁的孙传芳和冈村宁次关系尤为密切。
两年后,孙传芳毕业回国,冈村宁次考入日本陆军大学。
1914年8月,冈村宁次被分配到参谋总部任中国班员,专门负责分析来自中国的情报。
一战结束后,他又频繁来到中国,从事间谍活动。
在阎锡山担任山西统治者时,冈村宁次多次来到山西,和阎建立亲密关系,窃取了大量情报。
1923年12月,冈村宁次担任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武官,而孙传芳当时已是一方诸侯。
1925年10月,孙传芳组织五省联军,一举击败张作霖的军队。
为了感激冈村宁次,孙传芳聘请其担任高级军事顾问。
1926年7月,北伐战争爆发,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目标直指割据自立的皖系军阀吴佩孚、直系军阀孙传芳、奉系军阀张作霖。
抗日第一名将薛岳薛岳,字伯陵。
抗战开始后,薛岳主动请缨杀敌,率部参加了“八一三”上海抗战。
1939年代理第9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两湖和江西部分地区对日作战。
广州、武汉相继陷落后,粤汉间的湖南成为日本侵略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日军在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的情况下,于1941年12月23日,又以第40师团主力发动了第三次对长沙的进攻。
薛岳总结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复杂地形,与敌后退决战的“天炉战法”。
敌军先乘大雨和夜色突破了我军前沿阵地,渡过新墙河,扑向汨罗江北,并与沿粤汉线南下的日军第3师团会合后,很快攻至汨罗江南岸,进入我军预设之决战区域。
薛岳向所部官兵下达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
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他要求“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确实掌握部队,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
日军第3师团在飞机支援下向长沙东南阿弥岭等中方阵地发起了进攻。
薛岳下令第10军李玉堂布下巷战阵势,守卫长沙市区。
双方在长沙东南郊展开激战,拼死争夺,几乎所有据点都反复易手。
敌军的攻势受挫。
为了加强长沙防守和反击力量,薛岳又调第77师进入长沙预备作战。
与此同时,他部署外围的中国各军由远处向长沙逼近。
当敌军看到被中国内外线兵团包围的危险准备撤退时,薛岳即命令各部队从不同方向对敌军展开围追堵截。
日军且战且退,损失惨重。
薛岳指挥中国军队利用湘北山丘河流交错纵横的复杂地形,继续以各种方式追击,使敌处处挨打。
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大捷。
整个战役共歼灭日军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薛岳奉调到南京,被任命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编入左翼军,投入淞沪战场。
从这时起,薛岳将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奋战八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纵观整个抗日战争,薛岳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单单三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10万余人,其军事生涯也走向了巅峰。
1937年8月20日,国民政府在滇黔组建第三预备军,以龙云为司令,薛岳为副司令。
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
正确看待侵略历史?
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的签字本质上只是日本政府在战败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投降的一个象征性行为,并不能完全代表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的正确看待。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来解释这个问题:
1.投降书签字的背景:冈村宁次是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将领,
作为代表日本军方签署投降书。
日本在经历了广岛和长崎
两次原子弹爆炸后,以及苏联对日发动的侵华作战的压力
下,决定接受盟军的无条件投降要求。
2.投降的原因:日本政府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国内
的状况严峻,经济崩溃,军事力量已不复可靠。
面对无法
逆转的局势,日本政府不得不接受盟军的投降要求。
3.投降与历史反思的区别:投降并不等同于对过去侵略历史
的全面反思。
日本政府在战后并没有完全承认和反省其战
争的侵略行为,也没有对侵略所带来的破坏和伤害承担真
正的责任。
4.日本政府对历史的态度:虽然战后的日本政府做了一些努
力来审视历史,例如通过教育改革和正式道歉等行动,但
是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和争论。
历史教科书的修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仍然引起国际社会和受害国的批
评。
因此,虽然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意味着日本政府接受了战败和投降的事实,但不能完全代表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的全面正确看待。
历史反思和确立正确历史观仍然需要深入的努力和持续的对话。
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撼山易撼薛将军难核心提示:毛泽东评薛岳: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叶挺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冈村宁次评薛岳: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关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是否消极避战的问题已经不需要再争论了,倒是国民党的一众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排序,到目前还略有争议。
关于这个座次的排定,目前大概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将张自忠排在第一位,第二个是以王耀武为先;最后一个,则是以薛岳打头。
所谓战功排序,还是应当以实际的歼敌数量和所指挥战役的成果而定,而不应当考虑此人的政治倾向或者是否被编进教科书。
如果按照这一原则,指挥部队在武汉会战的万家领几乎全歼日军第一零六师团,又在三次长沙会战中歼灭日军10多万人的薛岳
将军,应是当仁不让的国民党“抗日第一将”。
薛岳其人
薛岳,字伯陵,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
薛岳绰号“老虎崽”,原名薛仰岳(因其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其父以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而起名“仰岳”)抗日战争中,薛仰岳改名薛岳,以示不仅仰慕岳飞更将身体力行。
在国民党将军中,薛岳素以能战、苦战、善战著称。
抗战期间,更以四次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被日军称为“中国战神”、“长沙之虎”。
他更是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辉煌功绩,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授予“自由勋章”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薛岳在台湾的亲属曾讲过这么一个小故事:薛岳晚年时,有些当年日本兵的后裔想到薛岳在台湾嘉义的寓所去拜访他,说要感谢薛将军在长沙会战后把战死的日本兵尸骨收集在一起,给予厚葬,十分人道。
薛岳一听日本人就来气,说他们杀了这么多中国人,还不肯认错,坚决不见……
他又是一个和共产党部队作战多年的国民党将领。
红军长征时,薛岳亲率国民党中央军8个师穷追不舍,给红军造成很大威胁,可以说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他也长追了两万里。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有劳伯陵兄远送”。
杨成武上将在晚年回忆湘江战役时曾说:“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埋在湘江边上了。
”此言非虚。
那一仗,长征的中央红军从8.5万人打成3万人,主攻者即是薛岳。
还是杨成武上将,1987
年5月在文章中写道:“对他们(指民国将领)的历史坚持进行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
”
薛岳在解放战争时,坐镇徐州,与陈毅、粟裕部队鏖战华东。
解放初,薛岳在海南构筑“伯陵防线”,毛泽东寄语解放海南岛的前线将领:“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
薛岳是1949年离开大陆的,在台湾待了近半个世纪,直至1998年病逝。
万家岭大捷斩日寇近万
“雷鸣谷是周围环山的狭小盆地,我们向这峡谷进军。
后来才知道,周围的山中有数万敌军在等待我们。
“当我发现敌军来袭时,我听到令人恐怖的迫击炮声越过我的头上在前面五十米的地方爆炸了。
炮弹击中了马群,马群炸了窝般地在烽烟中乱冲胡撞。
离开九江时有数千匹马,到雷鸣谷,连一匹马也没有了。
从第二天开始,我们的中队就躲在水沟的土
堆四周跟敌军对峙。
然而由于四周的山中都是敌人,子弹从四面八方飞过来。
“战友们大部都受伤,也有些因为饥饿和疲惫而倒下来。
死在水沟的战友们,他们的脸色都变成茶色而浮肿,白花花的蛆虫从他们的鼻孔和嘴巴掉下来。
一连几天都没吃东西,只能从漂浮着同伴尸体的水沟里舀脏水喝,活着的人也都快变成了鬼。
我也觉得我的死期到了。
对着十月的月亮,我放声大哭。
”
上述文字摘自日军原一零六师团的一个幸存者———辎重队运输兵那须良辅战后所著的《地狱谷中的三个星期》一书。
书中记录了作者的部队在一次空前惨烈的大战中的悲惨遭遇。
这次大战就是万家岭大捷,是由薛岳将军亲自指挥的。
战斗过程
1938年6月,日军为实现攻占中国抗战中枢的企图,先后调集第二军、第十一军约35万人,企图沿大别山北麓和长江两岸西上,从南北两个方面合围武汉。
1938年6月28日,最高统帅部电令薛岳:闵家铺之敌位于南浔、瑞武路间,乘虚冲入,其患堪虞,应努力歼灭之。
薛岳即令东面我第四军之九十师阻击日军,抢占有利地形,层层堵击;又令西面李汉魂所部之九十一师、预六师阻击敌军。
在我不断抵抗周旋下,敌第一零六师团的后方联络线从28日左右断绝。
1938年10月2日,薛岳命令南浔、德星线上的第四、七十四军,第一八七、一三九师包围万家岭地区日军于东半面;命瑞
武线的新十三、十五师,第九十一、一四二、六十师,预六师包围日军的西半面,向敌发起第二期攻势。
此时,国军兵力已占明显优势。
国军从东西两路同时向敌一零六师团发起攻击,敌我反复争夺,战况惨烈。
1938年10月3日,我第九十、九十一师从东西联合夹击南田铺,重创敌军,并以密集炮火轰击敌一零六师团司令部所在地,使敌师团司令部亦“面临危险之状态”。
1938年10月5日,薛岳电请蒋介石,缩短外围战线,从东西南北四面对敌一零六师团形成包围。
1938年10月17日,我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始总撤退,敌第一零六师团残部和铃木支队汇合,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
万家岭战役至此结束。
战果
是役,薛岳所部共毙伤日军第一零六师团8000多人,占该师团总人数一半以上。
击毙的敌军军官包括第一一三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和工兵第一零六联队长茶村秀男中佐,大队长3人;重伤第一四五联队长市川洋造中佐,大队长2人,联队副官1人,中队长和小队长死伤过半。
三战长沙成就虎将之名
1939年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
这时,他已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第一次长沙会战历时二十余天,歼敌约两万人,是日军侵华
以来遭受损失最大的战役,对日军士气打击严重。
事后日本军部的总结报告也承认:“中国军队攻势的规模很大,其战斗意志之旺盛,行动之积极顽强,在历来的攻势中少见其匹。
我军战果虽大,但损失亦为不少。
”蒋介石在给薛岳的嘉勉电中也掩饰不住喜悦之情:“此次湘北大捷,全国振奋,诚是为最后胜利之佐证,而对于人民信念、国际视听,关系尤钜。
骏烈丰功,良深嘉庆。
”
1941年12月23日,日军在新墙河上游油港以北地区发起进攻,并扬言要在长沙过1942年元旦,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
薛岳针对日军的进攻行动制定名为“天炉战法”的后退战战略,这一战略取得了空前成功。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万余人,被俘139人,中国军队伤亡2.8万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
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美国记者福尔门实地采访湘北战场后,在报道中说:“中国第三次长沙大捷,证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装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
”日军事后在对这次会战失败的检讨中说:“重庆军节节败退,我军是完全跳入重庆军事先设置的陷阱而进行作战的”,“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信念”。
就历次中日战争中的战场成果与记录而论,第三次长沙会战
的战绩应是最为辉煌的,就兵力动员的规模以及日军死伤来看,中国军队在长沙大捷的表现,比在台儿庄、万家岭、昆仑关、上高会战所得的胜利,还更为出色。
而薛岳将军更是因此被日军称之为“长沙之虎”。
战果
前三次长沙会战,薛岳所指挥的部队共歼灭日军11.75万人(三战歼敌人数分别为2万、4.15万和5.6万)。
虽然中国军队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失利,长沙和衡阳相继失守,但仍给日军造成了伤亡2.2万人的惨重代价。
★薛岳精彩语录
湘省所处地位关系国家民族危难甚巨,吾人应发抒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
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
★名人评价
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毛泽东
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叶挺评万家岭大捷
薛岳指挥机敏,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员“干将”。
———粟裕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冈村宁次
★经典战法
“天炉战法”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第九战区上下都进行了长时间的检讨,总结有关的经验教训。
在经过长期反复考虑后,薛岳提出了号称“天炉战法”的一整套作战方案:当日军发起进攻时,第九战区的部队在保存自己的情况下,节节抵抗,节节后退,尽量地拖累和疲耗敌人,达到这一目的后,便自动向斜侧后方山地撤退(不是直线撤退),绕到敌人的包围线外面去,从更大的层面上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砌成两面“天炉之壁”。
同时,在中间地带,彻底地破坏交通道路,空室清野,诱敌至决战区域,而断其后路,从四面八方构成一个天然“熔炉”,最后将包围之敌予以歼灭。
当年的中国战史出版局还曾专门出版了薛岳撰写的《天炉战》一书。
书的前言有这样一段文字介绍:“他(指薛岳)的战略战术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无以名之,故曰《天炉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