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手术种类(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屈光手术的分类及其优缺点当前,我国近视人数正在不断地增多,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一系列治疗近视的医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角膜屈光手术在当前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患者的视力矫正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屈光手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并且各有优缺点。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屈光手术的类型和优缺点。
一、屈光手术的适应症对于屈光手术来说,不能够随意的做屈光手术,必须要符合一定的症状才能够进行。
比如年龄在18岁以上、屈光力稳定,在两年以上患者的精神和心理方面健康、有摘眼镜的愿望。
这一类人群可以考虑通过屈光手术的方式来改善视力,但是该手术进行之前必须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检查工作活动,保证符合相应的角膜厚度、屈光度数等一系列条件的患者,才能够进行手术,不同类型的屈光手术对于患者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手术之前,必须要提前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和检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二、屈光手术的分类及优缺点现阶段背景下,一系列技术的发展速度正在不断地加快,对于屈光手术来说,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既有优点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缺点,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1半飞秒(FS-LASIK)该种手术原理属于板层手术,对于近视度数≤ 1000度、散光或远视≤ 600度的人群更为合适,术后不适的感觉较轻,并且术后视力恢复速度较快,数小时内就可以恢复。
该种手术的矫正范围更广,比如有些患者由于身体的因素不适合做全飞秒手术,可以采用半飞秒手术的方式,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当前这一类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让广大患者更为满意,对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有关键的意义。
该手术的缺点是半飞秒手术需要制作角膜瓣,有一定角膜瓣位移的风险,比如在生活中受到了大力的撞击,需要进行二次手术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小。
2全飞秒激光(SMILE)这一类手术的方式优点是角膜的切口较小,不需要制作角膜瓣,并且对于患者角膜的损伤很小,术后恢复的时间很快。
角膜屈光手术的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角膜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调整眼睛的角膜曲率来纠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错误的手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角膜屈光手术已经成为改善视力问题的常见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角膜屈光手术的种类进行概述,并解释各种手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角膜屈光手术种类概述、常见的角膜屈光手术种类及原理解释、各类手术的适应症与不良反应风险以及结论与展望。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内容,方便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角膜屈光手术的种类,概述这些手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同时探讨各种手术方法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症和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风险。
通过阐述当前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范围,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为读者提供有关角膜屈光手术的全面了解,并为他们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角膜屈光手术种类概述2.1 什么是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纠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眼球屈光问题的外科手术。
这种手术常用于消除或减轻依赖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人们的视力问题,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2.2 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角膜屈光手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快速发展。
最早采用的是激光原位磨镶术(LASIK)和暴风雪切削术(PRK)。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出现了更多种类的角膜屈光手术,如神经节味电击术(LASEK)等。
2.3 角膜屈光手术的应用范围角膜屈光手术适用于很多不同类型的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老花眼。
手术的应用范围包括成年人和部分儿童(经专业医生评估后),且视力问题稳定且不再变化时才适合进行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是一项非常精细和复杂的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每种手术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限制条件,因此在决定接受哪种手术之前,患者需要与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评估。
屈光性手术种类的近况与进展综述【摘要】屈光问题的处理,传统方式多用镜片纠正,随着认识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屈光性手术日渐完善,本文重点概述介绍屈光性手术的不同种类,以期达到共同了解、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屈光手术;进展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7691004-7484(2013)-07-4141-01 屈光性手术是当前眼科界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一,手术对象可是角膜、晶状体或巩膜。
术式有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自动板层角膜成型术(AL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角膜表面镜片术(EP)等;晶状体屈光性手术有透明晶状体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巩膜屈光性手术有后巩膜加固术等。
1角膜屈光性手术角膜屈光性手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手术,由于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临床应用显示出在屈光不正等方面效果较满意。
1.1从RK到Mini-RK的发展从前苏联眼科医生Fyodorov第一例成功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成功之后,RK的手术器械和手术技巧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具体的原理如下:通过眼角膜的非穿透性放射状切口将位于角膜中心部位的光学区变平,曲率的直径变大,屈光率减小。
该方法比较适合于20到40岁左右的患者,-1.50到-8.00D的近视患者更为合适。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预测性还不是非常的准确,可能会使患者的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眩光,角膜瘢痕等症状。
1.2PRK适应症的扩大Marshal提出的PRK,在进几年的屈光手术中应用较多。
该手术方式是指通过激光来切削掉角膜光学区的上皮和前基质层,从而调整角膜前表面曲率,实现最终的减小角膜屈光力的目标。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比较的实用,其应用范围较广,例如不同性质的近视、近视散光等都可以运用该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其运用范围比较的广,但是其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手术对象是超过-10D 的高度近视患者,手术效果就不会太理想了。
屈光手术的分类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度来矫正视力问题的外科手术。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和目标,屈光手术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屈光手术分类。
1. 激光原理类手术激光原理类手术是屈光手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分类。
这类手术利用激光技术来改变眼球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LASIK手术。
LASIK手术通过切割角膜的表面,然后利用激光技术对角膜进行重塑,最后再将表面覆盖层复原。
这种手术方法是一种微创、快速恢复的屈光手术方法。
2. 植入类手术植入类手术是通过将人工晶体或其他屈光矫正器械植入眼球来改变眼球的屈光度。
这类手术适用于一些角膜薄或者屈光度较高的患者。
其中最常见的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将人工晶体植入眼球,从而替代原有的晶状体,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
3. 表面修复类手术表面修复类手术是通过修复角膜表面的问题来改善视力。
这类手术适用于一些表面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
其中最常见的是角膜移植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通过将损坏的角膜组织替换为健康的角膜组织,从而修复视力问题。
4. 其他类手术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分类外,还有一些其他类的屈光手术。
例如,ICL手术是通过将可折叠的人工晶体植入眼球来矫正近视或远视。
还有一些辅助类手术,如PRK手术和LASEK手术,它们也都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进行屈光矫正的。
总的来说,屈光手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度来矫正视力问题的外科手术。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和目标,屈光手术可以分为激光原理类手术、植入类手术、表面修复类手术和其他类手术。
每种手术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患者群体和疗效,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近视屈光手术原理
近视屈光手术是一种用于矫正近视的眼科手术,它通过改变眼球角膜的形状来调整眼睛的焦距,从而改善视力。
这类手术主要包括激光屈光手术和非激光屈光手术两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近视屈光手术的原理:
1. LASIK(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原理:在角膜表面切割一个薄瓣(瓣层),然后使用
准分子激光重新塑形角膜床的中央部分,以改变其
屈光力。
●效果:通过减少角膜的曲度,使进入眼内的光线能
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视力。
2. PRK(表面原位角膜磨镶术):
●原理:不切割角膜瓣,直接在角膜表面使用激光去
除角膜的微小部分。
●效果:与LASIK类似,通过改变角膜曲度使光线正
确聚焦。
3. LASEK(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原理:先用酒精溶液软化角膜上皮,然后将其翻
起,之后使用激光重塑角膜,最后将角膜上皮复
位。
●效果:同样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状来矫正视力。
4. ICL(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原理:在眼内植入一枚特制的透明晶状体,而不对
角膜进行任何改变。
●效果:植入的晶状体改变了眼内的屈光力,使光线
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
5. 角膜环植入术:
●原理:在角膜周边植入一种小的半圆形环,以改变
角膜中央部分的形状。
●效果:通过改变角膜中央部分的曲率,以矫正近
视。
这些手术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和风险,且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在决定进行任何一种近视屈光手术前,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潜在风险和预期效果,并与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详细咨询。
屈光手术原理
屈光近视手术主要原理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的方式,使患者的视力得到矫正。
屈光近视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
如果患者的角膜比较薄,可以通过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如果患者的角膜比较厚,可以通过飞秒激光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进行该手术之前,需要先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在手术之后恢复期间,短时间之内不可以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出现细菌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平时不可以过度用眼和经常看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和电脑等。
屈光手术类型
按照屈光手术的部位不同,屈光手术可分为下列类型:
(1)角膜屈光手术:在角膜上施行手术以改变眼的屈光状态。
①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原理:在角膜前表面中央区以外区域,行对称的放射状切开,使角膜中央区变扁平,以削弱角膜的屈光力,矫正近视。
这是矫正低、中度近视的方法之一,但其预测性差,可治疗范围有限,手术操作存在技巧,手术并发症较多。
②角膜基质环植入术
原理:在旁中央区的角膜层间,植入一对半环或一个圆环,使该区角膜隆起,中央区相对变扁平,屈光力减弱,从而矫正近视。
此手术仅适用于一1.00~一3.00D。
优点:术后视力恢复快,手术效果可调整,可逆。
缺点:术后视力波动,眩光,环周混浊。
③准分子激光
原理:准分子激光即波长193nm的氟化氩气体激光,其对角膜的穿透力小,热效应低,可精确去除角膜组织,切削表面非常光滑。
通过切削少量角膜浅表组织,以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减弱或增强角膜屈光力,从而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
(2)眼内屈光手术:在晶状体和前房施行手术以改变眼的屈光状态。
①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对混浊的晶状体行白内障摘除时,根据患者原有的屈光状态和视觉需求,植人合适的人工晶体。
适用于原有白内障的患者。
缺点:失去晶状体原有的调节功能。
②透明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于角膜过薄无法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高度近视者可行此手术,但失去了原有的调节作用,且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后发障等并发症。
③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角膜后面至晶状体前面的中央区植入一有屈光力的镜片,用以矫正原有的屈光不正,可维持原有的调节功能,但可能引起角膜失代偿、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3)巩膜屈光手术:
一些在巩膜上施行的手术可归类于屈光手术,如后巩膜加固术、巩膜扩张术等。
其疗效尚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