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抗菌剂
- 格式:docx
- 大小:12.89 KB
- 文档页数:1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标准方法的制定工作,是根据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达的制标任务,计划编号2008B034,由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起草研究。
二、编制依据本标准方法是根据 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经研究、改进和大量的验证后而制定的。
经检索查新,国际标准尚无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国内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方法概述国内外研制了各类无机抗菌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
但该类材料的抗菌性能检测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大多参照国外的行业标准,因而检测结果不具有权威性。
日本抗菌制品技术协会SIAA(Society of Industrial-technology for Antimicrobial Articles )1995年推出并于1998年修订了《抗菌制品的抗菌力评价试验法-薄膜密着法》。
该标准于2000年12月编入国家工业标准JIS Z 2801-2000《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在国内,2001年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一个行业标准《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JC/T 897-2002),2002年轻工业部制定了《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 QB/T2591 -2003)行业标准,2003年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负责制定了抗菌建材产品第二个行业标准《建筑用抗细菌塑料管抗细菌性能》,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负责制定了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鉴于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系统、完整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方法,迫切需要建立无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的标准检验方法。
第25卷第2期中国钼业Vol.25No.2CHINAMOLYBDENUMINDUSTRY2001年4月April2001钼酸银无机抗菌剂张文钲郑学军(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710016)摘要简要叙述了钼酸银、、关键词钼酸银钼酸锌无机抗菌剂中图分类号:TQ136.1+2文献标识码(2001)02-0025-03 INORGOFSILVERMOLYBDATEZhengXuejunResearchInstituteofNonferrousMetal,Xi’an,710016)AbstractTheproperties,productionprocessesandapplicationforinorganicantibacterialagentofsilver molybdate,compositeofsilvermolybdateandzincmolybdatewerereviewedbriefly.Keywor ds Silvermolybdate,Zincmolybdate,Antibacterialagent1钼酸银无机抗菌剂抗菌的概念涵盖了灭菌、杀菌、防霉、防腐、除臭和消毒等抑制微生物的相关作用。
抗菌剂指在一定时间内,能使某些致命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的生长或繁殖保持在必要的水平以下的物质。
目前抗菌剂(或称抗菌材料)可分为三大类: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有季胺盐、聚乙烯吡咯酮、双胍、有机卤、有机锡和咪唑等。
有机抗菌剂的应用历史有50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军队就穿着用季胺盐与纤维混炼制成的军服来防止受伤时人体被细菌感染。
无机抗菌剂有活性炭,载银、载锌、载铜无机化合物、载银陶瓷等,另一类是最近研发的光催化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三氧化钨等。
特别是纳米级二氧化钛。
天然抗菌剂主要是天然动植物的提取物,如某些中草药浸出液,绿茶提取物以及近代生物化学从虾、蟹、甲壳类外壳提取物如脱乙酰壳多糖等。
无机抗菌剂机理
无机抗菌剂的机理有以下几种:
1.破坏细胞膜:无机抗菌剂如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等可与细菌细胞膜中的脂肪酸和磷脂结合,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菌失去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导致细胞死亡。
2.抑制酶活性:无机抗菌剂如铜离子、银离子、锌离子等可抑制微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影响其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3.捕捉自由基:无机抗菌剂如氧化锌、氧化铜等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捕捉自由基,使细菌失去活性。
4.干扰核酸合成:无机抗菌剂如铜离子、锰离子等可与细胞内的核酸结合,干扰细菌的DNA和R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阻止细菌的繁殖。
5.干扰蛋白质合成:无机抗菌剂如氯化铜等可干扰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过程,破坏其蛋白质结构,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医用抗菌材料的种类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家具的选择更需注重环保和无异味。
医院家具不仅要给患者、医生带来舒适和安全感,更要在材料和生产工艺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负责。
今天博生医疗为大家介绍一下医院家具在生产时使用哪些抗菌材料,不同家具类型在实现抗菌性能时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目前,抗菌剂已经基本被分为四大类: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
01-1 天然抗菌剂天然抗菌剂的使用由来已久,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会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抗菌素了。
天然抗菌剂以其中常见的壳聚糖和甲壳素为例,其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够达到抑菌的功能。
但是由于其提取成本高昂、使用寿命不长、容易炭化、分解等问题,所以天然抗菌剂并没有在市场上大规模生产。
01-2 有机抗菌剂其来源丰富、可操作性强,并且在贮存中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有机抗菌剂很早就开始被人们使用,具有悠长的历史。
像福尔马林,便是初期使用很是普及的有机抗菌剂。
但是有机抗菌剂的不耐热,易分解、毒性强等特点也是局限其发展之处。
01-3 无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有金属离子型,在纳米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常见的有银离子抗菌剂和铜离子抗菌剂等;还有光催化型半导体材料,以二氧化钛抗菌剂为代表。
相比于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在发挥作用时,能达到更高的抗菌率,同时性质也更加稳定。
01-4 高分子抗菌剂将有机抗菌剂和天然高分子抗菌剂的特点结合起来合成了具有抗菌性能的高分子。
高分子抗菌剂的优势在于其能够长时间地抗菌,同时其稳定的性质还能够确保其不会挥发,更不会侵入人体皮肤;能提高抗菌的效率和针对性,可以使用的更长久且没有毒性残留的困扰。
从医用家具本身对材料的需求出发,医用家具首先需要满足安全、绿色环保、耐酸碱、耐腐蚀、耐磨等基本要求。
基于这些,抗菌剂与医用家具的结合应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02-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家具设计中。
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作污洗间和工作台等家具。
纳米银系无机抗菌剂
产品简介
纳米银系无机抗菌剂是一种在无机磷酸盐离子交换体上负载银粒子的高效、安全和耐热的广谱性抗菌剂。
产品外观为粒度均匀的白色超细粉末,不易分解。
可以很容易的在纤维、薄膜及塑料树脂成型品中混匀加工,在涂料、陶瓷中的分散性也非常好,其物理化学性能十分稳定,具有良好的抗变色性能。
技术指标
润河纳米针对各类产品都有相应型号的抗菌粉末剂产品,不仅如此,为适应不同客户的需要还拥有各种抗菌塑料母粒及浆料产品,从而使得客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抗菌效果
RHA系列产品对于广谱微生物菌类都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下表是对各种微生物的最大抑制发育浓度(MIC)。
对于各种微生物的最大抑制发育浓度(MIC)mg/ml
抗菌效果的长效性
RHA系列产品的抗菌性能具有很长的持效期。
在经过耐水实验和耐光实验后仍显出很好的抗菌效果。
抗菌效果持续性试验
安全性
RHA系列产品已通过各种实验被确认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耐热性
应用建议范围
根据用户对抗菌要求和材料性能的不同,建议添加抗菌粉的量为0.5-1.0%
请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处,产品启封后请尽快使用。
说明:Nafur™是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凡是购买具有Nafur™标志的商品,即意味着可以享受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保障,您可以通过致电公司业务或技术服务获得相关的技术支持。
上海润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方式为86-21-64109022。
新型塑料添加剂(IV):光触媒型无机抗菌剂季君晖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101摘要介绍了几种光触媒抗菌剂的抗菌机理、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光触媒抗菌剂抗菌机理制备方法进展自东京大学藤岛昭教授和桥本和仁教授等发现TiO2具有光催化能力,在光或环境能量作用下TiO2具有分解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以来,光触媒型抗菌剂就迅速发展起来。
研究表明可用作光触媒抗菌剂的材料主要为N型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CdS、WO3、SnO2、ZrO2等,其中TiO2是目前最常见的光触媒型抗菌剂,尤其是锐钛型TiO2。
该材料毒性低,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
抗菌能力强,抗菌谱广,具有即效抗菌效果,如银系抗菌剂的效果发挥需要24hr 左右,TiO2抗菌作用发挥仅需1hr左右。
由于TiO2抗菌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催化作用进行的,本身并不象其他抗菌剂会随着抗菌剂使用逐渐消耗而慢慢效果下降,所以光触媒抗菌剂具有持久的抗菌性能。
光触媒抗菌剂无毒、无特殊气味、无刺激性,本身成白色,而且颜色稳定性好,高温下不变色,不分解,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因此光触媒抗菌剂也成为了抗菌材料研究热点之一。
1995年光触媒制品首次在日本面市,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包装、化妆品、纺织品、日用品、高分子材料及建材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藤岛昭教授预测,到2005年世界上有关光触媒及其相关出品的价值可能超过1兆日元。
一、光触媒抗菌剂的抗菌机理目前光触媒抗菌剂主要为锐钛型TiO2抗菌剂,其抗菌机理是基于光催化反应使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有机物分解而具有抗菌性能。
锐钛型抗菌剂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当TiO2吸收波长小于等于387.5nm的光子后,价带中的电子就会被激发到导带,并按下反应式形成带负电的高活性电子e cb—,同时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的空穴h vb+。
在体系内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985603A[43]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21]申请号200510120767.9[22]申请日2005.12.19[21]申请号200510120767.9[71]申请人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804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F3.8栋C、D座七、八楼[72]发明人关有俊 何唯平 [51]Int.CI.A01N 59/06 (2006.01)A01P 1/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54]发明名称一种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抗菌剂,按重量份组成为:电气石50~90份;光催化材料5~25份;稀土复合盐或稀土氧化物4~30份;金属氧化物或可溶性金属盐1~2份。
上述光催化材料为纳米TiO 2、纳米ZnO、纳米CdO、纳米SnO 2,其中优选锐钛型纳米TiO 2。
上述稀土复合盐或稀土氧化物为La、Ce、Nd、Sm、Pr、Eu、Y的无机盐类和/或氧化物,优选镧、铈、钕的无机盐类和/或氧化物,它作为抗菌剂的协同促进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无机抗菌剂具有光催化作用、负离子释放功能、远红外功能及金属离子抗菌功能,是多种功能协同增效的新型复合无机抗菌材料。
该抗菌材料不仅可以杀灭和抑制与其接触的病菌,并且可以通过电气石自身的电场及释放的负离子杀灭空气悬浮的细菌病毒,起到全方位抗菌的效果。
200510120767.9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1、一种无机抗菌剂,其特征是按重量份组成为:电气石50~90份;光催化材料5~25份;稀土复合盐和/或稀土氧化物4~30份;金属氧化物或可溶性金属盐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抗菌剂,其特征是:上述电气石是镁电气石、铁电气石、镁铁电气石、锂电气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抗菌剂,其特征是:上述光催化材料为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CdO、纳米SnO2。
2023年复合无机抗菌剂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医疗、日化等领域的卫生与安全。
复合无机抗菌剂因其具有广泛的杀菌、抑菌作用、长效抑制细菌生长、高效稳定性、低毒无害、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在食品、医疗、日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已形成以全球性为主、区域性为辅的格局。
以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中国等地为代表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复合无机抗菌剂领域各自有着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其中,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复合无机抗菌剂企业技术和市场占据国际领先地位,占据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人们对食品安全、医药保健、消毒杀菌等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在食品加工领域,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复合无机抗菌剂不仅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还能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医疗领域,复合无机抗菌剂不仅可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杀菌,还可用于医用材料的抗菌防污、医疗纱布的杀菌防腐,能够保障医疗卫生的安全。
在日化领域,由于人们对日用品的卫生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复合无机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消毒洗涤用品中,如百洁布、牙刷、洗手液等。
从竞争格局来看,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一直处于激烈的竞争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市场上不断出现新的产品。
同时,人们对环保概念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也促使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向更为环保、无害的方向发展。
此外,由于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较为成熟,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因此各个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大,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总体来看,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复合无机抗菌剂虽然低毒无害,但必须经过有效控制和安全使用,否则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另外,随着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保型复合无机抗菌剂,但这些产品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024年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分析报告1. 简介复合无机抗菌剂是一种新型的抗菌剂,由多种无机材料复合而成。
它具有抗菌性能强、持久、广谱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加工、城市环境、家居卫生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全球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2.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X%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这主要受到全球抗菌需求的增加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的影响。
3. 市场分析3.1 区域分析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这主要归因于该地区医疗设施的发达和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随着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3.2 应用领域分析复合无机抗菌剂在医疗、食品加工、城市环境、家居卫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医疗领域是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这是因为抗菌剂在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设施中能有效地减少细菌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食品加工行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促使了复合无机抗菌剂的需求增加。
4. 市场驱动因素4.1 人口增长与老龄化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老龄化趋势是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人口增长带来了更大的抗菌需求,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则意味着对抗菌保健产品的增加需求。
4.2 卫生意识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对抗菌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特别是在医疗和食品领域,人们对卫生问题更加关注,这推动了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的发展。
4.3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亚洲太平洋地区等新兴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对抗菌剂的需求快速增长。
这些市场的庞大人口基数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为复合无机抗菌剂的市场提供了巨大潜力。
5. 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复合无机抗菌剂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
市场上存在许多国内外的厂商和供应商,如BASF、DowDuPont、Lonza Group等。
银及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李毕忠银及银锌复合抗菌剂及其应用李毕忠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一、概述抗菌剂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及病毒等病原体高度敏感的化学物质。
通过研制和筛选适当的抗菌剂品种,我们只需将其少量添加于其它通用材料中,经适当加工工艺过程后,便可制成符合特定使用要求的抗菌材料及制品。
无机抗菌剂与有机类、天然类抗菌剂相比,具有安全性高、长效性好等优点,而且尤其是其优异的耐热性(使用加工温度常可经受>600-1000℃高温),使其成为在塑料、化纤、甚至陶瓷等材料中使用的首选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一般含有银、锌、铜等金属离子成分负载在某些无机载体,如沸石、磷酸盐、羟基磷灰石、可溶性玻璃等类型的结构中或表面层间,具有缓释抗菌金属离子的作用,所以有优异的抗菌长效性。
日本从1980年代开始重点投入开发无机抗菌剂,目前在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和应用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石冢硝子、品川燃料、东亚合成、钟纺等几大制造商的抗菌剂占有整个日本市场的80%以上。
1999年,日本无机抗菌剂产量为1000吨,销售额约为60亿日元。
1996年抗菌塑料约35000吨,1999年约74,000吨(6000亿日元)。
欧美地区主要沿用有机抗菌剂,但Ciba、Dupont等公司近年来也有无机抗菌剂品种在销售。
无机抗菌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银、铜、锌金属离子,它们的使用安全性有科学评价的结论,已获得美国FDA和EPA的准许,同时也为人类长期实践所检验。
但是,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技术复杂,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难度大。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抗菌性很强的银化学性质活泼,易转变为棕色的氧化银或还原成黑色的单质银,即出现变色,而且银的使用成本高。
所以,国际上始终将解决变色问题和降低成本问题视为无机抗菌剂制备技术的核心和两大难点。
我国科学家从1990年代开始跟踪研究无机抗菌剂和抗菌防霉材料,如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及其所属的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沸石基银及银锌复合无机抗菌剂的研制和应用中,发挥了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开发出一种成本适中、耐变色的无机抗菌剂,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
防腐剂有哪25种?用于食品保藏的抗菌剂可以区分为无机和有机的两大类,CO2,SO2,H2O2,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脂肪酸、酒精等为常用的抗菌剂。
一、无机类1、SO2、亚硫酸盐类①漂白作用和还原作用。
②减少植物组织中的氧气,抑制褐变反应。
③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酶性变,比如多酚氧化酶的反应。
④可与有色物质作用而漂白,比如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用于苹果、马铃薯、果脯原料等。
⑤用于防止非酶褐变,如藕、土豆片等。
⑥抑菌作用、抑制昆虫。
⑦可以强烈抑制霉菌、好气性细菌,对酵母的作用稍差一些。
⑧亚硫酸对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其存在状态有关,亚硫酸分子在防腐上最有效。
⑨毒理学评价及可能的危害。
无致癌和不影响生殖,对某些细菌有致突变作用,高计量下,哺乳动物细胞中可导致染色体损害,但在当前的适用剂量下,对多数人无害。
关于其危害,主要对过敏的哮喘者有诱发的可能。
2、过氧化氢因具有氧化还原作用而具有杀菌效果,特别对厌氧芽孢杆菌杀灭效果好。
工厂用于无菌包装容器及塑料容器的消毒处理。
3、卤素(氯)食品工厂设备清洗及加工用水等广泛采用次氯酸钙(钠)或直接加氯进行消毒(漂白粉)。
消毒原理——次氯酸。
加氯处理时,水中存在能和氯反应并使它失去杀菌效力的物质,例如H2S和有机杂质等,只有这些物质全部和氯结合,即满足了水本身需氯量而有残余游离氯出现后,才具有有效的杀菌能力或抑制微生物生长活动的能力,此时水的加氯处理达到了转折点——氯转效点。
各种水因其有机质和干扰物质含量不同,它们的转折点也不同(P740)。
pH较低时,氯的杀菌效力可提高。
4、CO2高浓度的CO2能阻止微生物的生长,高压下,CO2溶解度比常压下高,因而高压下,防腐能力也大——碳酸饮料的防腐。
CO2也常和冷藏结合在仪器用于水果保鲜、气调保鲜——减缓呼吸作用。
5、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两者都有延迟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后者由于靠酶转化或亚硝酸盐而起作用,用量大一些。
抑制梭状芽孢杆菌有效。
纺织用抗菌剂的种类、特性与使用方法纺织用抗菌剂可分为天然、有机和无机三大类。
每类抗菌剂各有其优缺点,有机类抗菌剂效果好,品种多,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菌剂,但存在耐高温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用于合成纤维纺丝工艺;天然类抗菌剂通常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其应用X围窄,多数严重影响织物的色光;无机抗菌剂耐热性好,但用于纺织品后整理难以获得耐久的效果,并且大部分品种存在重金属的毒性问题。
1·1 有机抗菌整理剂有机类抗菌整理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溶出型与非溶出型。
溶出型抗菌整理剂与织物不是以化学方式相结合,因此能通过与水接触被带走,这类抗菌整理常剂主要用于用即弃类纺织品(一次性纺织品)上。
常见的溶出型抗菌剂主要有:醛类、酚类、醇类、某些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类)、有机杂环化合物(如吡唑类、嘧啶类、吡咯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铜化合物、有机锌化合物、有机铅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以与一些其他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由于这类抗菌剂一经洗涤便会脱落,所以并不能用于需要多次洗涤、效果持久的纺织品。
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能与织物以化学键结合这种整理剂处理过的织物对于穿着和反复洗涤具有耐久性。
其方法是在纤维上接枝或聚合抗菌剂或在纺丝原液中混入抗菌剂,以达到控制释放活性物质从而获得耐久性的目的。
非溶出型抗菌剂与纤维通过牢固的化学键结合,一方面使药剂不能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对细胞核(遗传因子)没有影响,不会出现耐药菌;另一方面,抗菌剂还不会被人体的分泌物吸收而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所以除了某些特定用途,非溶出型已经全面取代了溶出型抗菌整理剂。
常用的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剂主要有:有机硅季铵盐类、二苯醚类、有机氮类、硝基呋喃类、双胍类、氯苯咪唑类等。
1·2 无机抗菌整理剂无机抗菌剂是具有抗菌性的金属离子等无机物与其与无机载体的复合体。
它具有耐热加工性好的优点,可广泛用于塑料、合成纤维、建材、造纸等行业。
无机抗菌剂
功能原理:
微生物与抗菌剂表面或溶出的抗菌成分接触,抗菌成分吸附病菌并与其中酶蛋白的巯基(-SH)和氨基(-NH2)等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导致酶蛋白沉淀或失去活性,能量和呼吸代
谢被中止和中断。
性能指标:
抗菌性能:
最小抑菌浓度(MIC,%W/V):对大肠杆菌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0.025;
最小杀菌浓度(MIC,%W/V):对大肠杆菌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0。
抑菌率(%):对大肠菌97.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95.9;
物理性能:
外观:白色粉末;密度2.75;具有化学和热稳定性;
粒度:小于2微米含量大于90%(D90<2mm);
特点优势:
●高效抗菌安全持久抗菌持效时间5年以上;
●功能发挥无需条件产品抗菌功能的发挥不受光照等外界条件制约,且容易检测;
应用领域:
纺织纤维、塑料、地板、涂料、陶瓷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