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深度报道的选题
- 格式:pdf
- 大小:175.46 KB
- 文档页数:2
《浅论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模板》摘要:一、抓好选题是关键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形式,与动态新闻相比,加强了报道深度,更多地注入了报道者的理性思考,它是记者在分析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交待背景,提出问题,揭示趋势的一种文体当今时代被人们称作信息爆炸的时代。
在这个信息传播速度如此迅捷的时代,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竞争力?毋庸置疑,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媒体的一个重头戏。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新闻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
《新闻学大词典》里对深度报道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式,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报道的形式。
”这说明深度报道已经不再满足向受众传达事实本身,而是对新闻进行深刻剖析,并由此揭示事情的发展趋势、后果和本质。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是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
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抓好选题是关键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
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偶发性事件,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
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
一般说来,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深度报道策划篇一:深度报道策划深度报道策划之香樟“僵尸车”遗留问题一、报道背景香樟楼下,食堂门口,自上学期以来始终堆放着一大批无人使用的自行车,在此期间,学校后勤处曾为了评优秀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自行车整理,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无人认领,无人管理的自行车,现在,在香樟楼下自行车破损现状越来越严重,大多数自行车已经不能骑了,但是几千辆自行车放在下面不仅影响公寓环境,影响整体美观效果,还浪费了学生资源,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到底该谁管?还有为什么没有管,我们以此为插入点进行深度报道。
二、报道主题探讨高校自行车遗留问题如何解决三、报道内容香樟自行车荒废无人骑的原因,以及现在大量自行车废置那里的处理问题,同学们对此的意见看法以及公寓管理者对自行车处理问题的意见看法,通过报道提供处理自行车的途径。
四、报道层次第一层:对自行车废置原因现象的初层次探讨。
第二层:通过采访同学,尤其是自行车的车主,来询问自行车将来的动向以及他们的解决办法,通过采访宿舍管理人员来解释自行车带来的不便。
第三层:解决办法,先从车主以及校方两方面来探讨解决办法,然后提出别的学校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解决办法。
五、采访方向:大方向:自行车的去留问题该谁说了算?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小方向:自行车的破损程度。
自行车的废置原因同学们对自行车的态度。
六、报道结构存在问题-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七、报道难度采访难度,以及学校方面的采访对象难以联系,总是被拒之门外以及一句话回复。
拍摄难度:本次拍摄我全是找同学借的器材,单反相机,三脚架,话筒等等。
所以要避免跟同学相同时间段使用器材,我只能起早贪黑。
剪辑难度:本次采访画面较多,采访对象讲了很多内容,所以配字幕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八、老师建议我在确定了选题后跟老师沟通后,得到了新的启发,首先老师指出这个选题之前也有同学做过,效果不是很理想,,希望我能找到比较权威的采访对象,另外,要有内容和深度,不能仅仅止于皮毛。
在对新闻形式上,老师给出了他的建议,形式不必太过死板,可以有感情,可以配乐,要做到观众爱看,喜闻乐见。
深度报道如何选题
陈立梅
【期刊名称】《城市党报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不同于消息、特写等新闻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的写作代表一个记者乃至一张报纸的品位与实力。
因此,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
一篇优质的深度报道,首先应确定选题,选准切入点。
【总页数】1页(P)
【作者】陈立梅
【作者单位】江城晚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2.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深度报道选题创新策略
3.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特点分析
4.浅谈地方主流媒体深度报道选题技巧
5.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深度报道选题创新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传媒实务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特点分析汤文慧(南京体育学院 奥林匹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深度报道类的新闻越来越多,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简单的动态新闻报道模式,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度剖析和挖掘,向社会呈现新闻事件的实质、影响及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等。
本文以央视的电视栏目《新闻调查》为例,从栏目选题和栏目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探析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的特点。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闻调查》;新闻选题;时宜性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4-0150-02一、引言深度报道类的新闻电视栏目是通过声音和动画的形象对社会重大事件或者社会现状进行分析预测、评价和归纳报道。
深度报道类新闻最典型的一款电视栏目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其通过记者到事件发生地亲自采访调查的方式,来探究和揭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通过选题的时宜性充分发挥了对社会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1]。
电视栏目的选题质量决定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同时也是电视栏目成功举办的关键。
二、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的重要性新闻选题是对深度报道类新闻进行题材的选择,通常在电视栏目的准备阶段,工作人员就要做好新闻的选题工作,而选题质量不仅能反映编辑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电视栏目的收视率,因此,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的质量和可行性与电视栏目的成功运行息息相关。
(一)选准题材能引发讨论,引导社会舆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都能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闻事件,而大多数网络上的新闻都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受众对新闻的完整性缺乏认识。
电视新闻报道不仅能将新闻完整地呈现给观众,还能对新闻进行深度剖析。
例如央视《新闻调查》中的《走廊医生》节目的播出,通过对网上新闻进行深度剖析,向人们还原新闻事件,在通过网络了解情况时,广大网民都表示支持医生,但是节目播出之后,网民又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矛盾双方都有问题,网络新闻把走廊医生过于夸大,医院本身可能也存在问题等。
地方都市报深度报导的选题策划初探
最近几年来 , 深度报导不停遇到地方都市报的喜爱, 但是过去关于深度报导选题的研究都是站在传统和宏观的角度, 将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合在一同来谈,
并无考虑到地方性都市报在实质操作中的详细状况。
地方媒体因为财力物力、
影响力范围以及自己定位等等要素, 实质上没有直接参加全国性重要选题的能力
和要求。
所以在关注范围有限的状况下把深度报导做得真实有深度、有硬度就是一件
需要好好思虑的事。
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地方都市报, 内容剖析法、深度访谈法和
察看法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笔者借助框架理论研究了《春城晚报》、《都市时报》
这两家云南都市报的深度报导, 试图找出地方都市报在深度报导中的选题思路、
影响选题的原由并提出相应的选题策略。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研究意义、相关的理论支撑以及本
文采纳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春城晚报· 深度报导》、《都市时报· 奔腾杂志》从题材种类、
题材地区散布、题材表现的价值观和表现题材的视角这四个维度进行的剖析和对
比 , 得出两报有三个同样的选题框架和两个不一样的选题框架。
第三部分是从
外面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体 / 集体层面商讨影响深度报导选题的要素。
第四部分针对前方提出的影响要素商讨了相对应的策略 , 并为地方都市报深
度报导的选题供给了“找寻国内外热门与当地的关系;从动向新闻中发掘线索,
追求第二落点;重视策划性选题”的建议。
1、深度报道的定义、选题思路、写作特点定义:深度报道是对某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所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
具体地讲,指的是新闻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中,努力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思想视域与报道方式对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所进行的专门话题报道或问题研究报道。
深度报道的特点一、内容的深刻性表现为话题集中,材料系统,信息准确,资讯丰富,认识全面,思想独到,发人所未发。
二、思考的科学性进行深度报道要多视角、多层次地立体、整体地思考问题。
三、表现方式的丰富性1、文体以通讯为主,兼有多样,佐之以特写、专访、消息、评论乃至于图片。
2、报道方式既可以单篇,也可以根据需要单元化,采用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
四、目标的主流化即讲求公共利益,着力发挥影响主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选题思路(一)报道的选题要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判断选题的社会价值时,报道者要善于打破常规,可以政治新闻题材经济化、文化化,经济新闻题材政治化、文化化,社会新闻题材法律化、经济化、政治化。
(二)抓独家新闻选题纸质媒体记者在抓独家新闻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1、善于见微知著2、网络论坛里刨素材3、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重大新闻(三)抓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原则之一是“空前绝后”,意思是新闻报道要抢先。
不过如果你抢不到这个第一时间,不妨追求其他同行不能再跟进的“绝后”报道。
(四)抓反应选题通过阅读其他新闻媒体的消息中或者从远初新闻事件中,选择深度报道的选题,对选题进行二度开发。
可减少对新闻资源的浪费,又能以深度胜出。
(五)关注民生民生新闻关注的是民生、民情和民意。
(六)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在选材上,要着重选择那些情节曲折、故事生动、情感真挚、内容健康、开掘余地大的事实,以适合于有足够的探索空间。
2、解释性报道定义:解释性报道,又叫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
是一种充分运用背景材料来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意义或预测新闻事实发展趋势的分析性的报道。
论文题目《试论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指导教师/职称作者姓名年级/专业年月日目录内容提要 (3)关键词 (3)一、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相关定义及发展现状 (3)(一)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相关定义 (3)(二)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4)二、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一)报道内容方面 (5)(二)报道形式方面 (5)(三) 管理体制与人才方面 (6)三、做好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思路 (6)(一)发挥网络媒体自身优势,做好深度报道 (6)(二)注意报道题材选择和新闻事实的把关,做好深度报道 (8)(三)报道主题要积极向上,宏扬主旋律 (8)(四)要加强人才方面的管理,培训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9)四、结束语 (10)谢辞 (10)参考文献 (10)试论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Investigation on In-Depth Report of Cyber Media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网络技术的新闻网站、博客、电子杂志等新媒体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并以其诸多“先天优势”在多个方面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冲击。
但在报道层面,这些网络媒体往往流于肤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处理上,缺少深度。
而深度报道有“全息摄影式”报道之称,以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见长,所以强化深度报道与自身优势的融合,将是网络媒体增强其媒体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其欲挤身主流媒体、完善自身的必由之路。
本文针对网络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试图整理出做好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思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based cyber media, such as news web, blog, e-magazine and so on, has been boomed. Moreover, its predominance has brought fierce impacts on traditional media in a range of aspects. However, a drawback of the new media is that usually lack of make in-depth reports, especially in significant news events. To strengthen combination of in-depth report and cyber media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ll upgrade the status to become a mainstream on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review of current status of cyber media on the issue of in-depth report to find out problems, make analysis on causes and thus look for some thoughts for improvements, combining with its self-advantages.关键词: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定义;现状;问题;原因;思路Key Words: Cyber Media, In-Depth Report, Definition, Status, Problems, Causes, Thoughts一、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相关定义及发展现状(一)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相关定义所谓网络媒体的定义有很多,也有人称之为“第四媒体”、“新媒体”。
深度报道经典范文深度报道经典范文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采访,对一个事件、一个问题或一个人物进行全面报道的新闻形式。
通过深度报道,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内幕和影响,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物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以下是一个关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深度报道经典范文。
题目: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背后故事正文: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脱贫背后的故事却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
采访中,我们得知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我们遇到了村民李大妈。
她一个人独自扶养两个年幼的孙子,丈夫因病早逝,儿子又在外地打工,连续几年无人问津。
然而,通过政府的帮扶,她种植了一亩优质茶叶,并且成为了合作社的股东,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现在,她不仅能够养活自己和孙子,还能给孙子上学,生活逐渐好转。
然而,脱贫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在另一个贫困县,我们采访了一位扶贫干部王明。
他告诉我们,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贫困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
这里的群众缺乏教育和技能,就业渠道有限,产业发展困难。
王明和他的团队为了找到合适的发展产业,走访了数百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和洽谈,最终确定了一条发展羊养殖产业的路子。
他们通过引进优质的种羊,培训群众养殖技术,建设销售渠道,使得群众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困难和挑战中取得的。
王明告诉我们,曾经有一次,由于雨水过多,山体滑坡导致养殖场被埋,给他们的努力又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除了个案报道,我们还采访了很多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
他们普遍认为,脱贫攻坚需要从经济、教育、医疗、生态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持续的帮扶政策和项目,需要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结论: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深度报道,读者能够对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了解背后的故事和艰辛。
选题例子校园1.再生性新闻的开发从一个已经出现的新闻,去寻找另外的角度,再做一个新闻,就是再生性开发的思路。
有一年献血,有位同学在网上写了封公开信,大概内容是:他在献完血之后发现自行车丢了,然后就去报案,后来分管校园安全的校领导知道这个情况后,与他沟通解决了这件事。
这样的选题,作为献血后丢车,再到事情的解决,作为一个新闻,已经够了。
但编辑部认为可以继续深挖,记者后来联系到校领导做了一个关于校园安全的专访。
2.对普通人的关注很多选题对象往往是普通人,受众喜欢看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故事,因为每个受众都是普通人。
传新曾经以《不为关注的上大人》组过稿,写上来的题目很有意思,比如学校里有一个修车摊主,本业不是修车的,但从孩子初中开始,跟随孩子一路上学的脚步,学上到哪里修车摊就摆到哪里。
学校的运动场有个管理员,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老头,但其实他还是一个马拉松运动员,两天跑一次马拉松。
每个学校都有这样的一些人,关注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事情,选题就来了。
3.服务类、民生类题材关注受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让他们感觉到新闻“有用”,愿意转发,有强烈的带入感和高度的相关性。
这几年大学寝室装空调广受关注。
如果做一个稿子,集中回答大家的问题,比如寝室里有的同学想装空调,有的不想装怎么办?大二换了寝室装好的空调要怎么办……这个稿件做出来,点击率肯定高。
再比如学校的打印店某天突然统一涨价了,为什么涨价?谁来组织这次涨价行为的?涨价后对师生打印复印的支出影响大吗?传新2月底刚刚做过这样一篇稿《上大打印店价格集体上涨:无法承受的“一角”》,目前阅读量近4万,不仅学生转发,很多打印店的老板也争相转发。
借着这个热点,再跟进来一篇《打印店老板的黑白人生》……这些东西跟每一个老师同学都相关,写出来不会没人看。
4.社会热点题材的校内化虽说是做校园媒体的,但社会热点题材在一定程度上是能校内化的。
主题性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论文摘要:电视新闻重点深度报道的特点电视新闻重点深度报道,是区别于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消息而言的。
它是对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拓展和延伸,它是运用电视的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归纳、分析、整理、解释、评价等,是比一般新关键词:主题性,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论文,电视,新闻,重点,深度一、电视新闻重点深度报道的特点电视新闻重点深度报道,是区别于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消息而言的。
它是对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的拓展和延伸,它是运用电视的手段,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归纳、分析、整理、解释、评价等,是比一般新闻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一种报道形式。
二、电视新闻重点深度报道的选题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电视新闻主题性重点深度报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它的好坏与成败,可以说,直接关系着《临夏新闻》节目的质量。
据统计,2013年,《临夏新闻》节目全年共计播发新闻稿件2978条。
其中,重点深度报道385条,包括我们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并参与采访的“新春走基层”“巾帼英雄风采录”“植树造林系列报道”“山地六项挑战赛”“古动物化石探秘”“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报道”“光辉的事业---教师节系列报道”“精彩2013”等12个系列深度报道。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深入基层一线、农户家中、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注重运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新闻采访报道手法,找寻新闻载体,反映新闻事件本身。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主题性重点深度报道对于《临夏新闻》节目的意义,也体现了州委、州政府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成效。
在选题内容方面,我们平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围绕党委、政府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选题策划。
其次,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成绩而开展一系列选题策划。
第三,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而进行重点选题策划。
第四,根据上级宣传部门的指示和要求进行选题策划。
第五,配合重大节日进行选题策划。
第六,围绕突发天气事件进行选题策划。
202012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变化万千,瞬息万里。
随时随地,每个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每个人也都是受众。
媒介也由报纸、广播电视发展为与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并存的新媒体时代。
但总的说来,无论是“短、平、快”新闻还是深度报道,仍然离不开新闻传播学的定义:即传播者、媒介和受众。
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仍然是五个“W”和一个“H”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结果。
“短平快”的新闻能够让受众知道发生了这件事,但是热议话题,受众更多的渴望了解昨天的背景、查看今天的进展、诠释明天的意义。
这就是深度报道这棵常青树不老的生命源泉。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深度报道贵在“质量”而不是“数量”。
好的选题是好的开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深度报道的策划和选题尤为关键。
在当今每个人都是信息受众的时代,一般来说适合深度报道分为3种情况:1.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与广大受众有着直接或者密切关系的、社会影响力、社会意义比较大或者各界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
2.新闻价值性强,甚至一个事件中包含多条新闻相关联。
3.新闻事件错综复杂,牵涉多个方面、层次,事件本身扑朔迷离,一再反转。
从深度报道的新闻源头来说,深度报道一般分为:1.突发性公共新闻。
这往往是一线记者的阻击战、遭遇战。
比如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夏季的抗洪抢险等。
2.以时间节点的季节性新闻。
这样的深度报道每年都在做,每年情况又都不一样。
比如:每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三夏”粮食生产、关系千家万户的高考、春运等。
3.国家重大政策、会议、活动的时政新闻。
比如:人大、政协“两会”、“一带一路”战略等。
4.重大节日的新闻。
2019年国庆节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
5.舆论关注的新闻。
这也包括网络上大家热谈的话题。
比如:“地摊”经济走红、女大学生青海失联引发舆论关于公共资源讨论等。
6.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
这类新闻往往以小见大,小人物、小事件,平平常常的家长里短中,反映政治、社会、经济的变化。
浅析深度报道摘要: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对于各类新闻事件的“积累,运用,再次积累,进而再次运用,并反复研究,并最终成文的过程”。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类别中的“生力军,”想来,也不能因“监督”而监督,反而应从文章主体上尽量淡化“个人本位主观主义”的色彩。
关键字:新闻作品积累运用深度报道新闻作品,是新闻工作者对于各类新闻事件的“积累,运用,再次积累,进而再次运用,并反复研究,并最终成文的过程”。
新闻是什么?新闻就是用及时、准确、真实确凿的新闻事件告诉读者“背后的真相”,并尽可能地理清事实真相,而不是要居高临下地“监督任何人和监督任何事。
”而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要使得新闻不失真,这就要记者各个方面的严格要求。
记者被冠以“无冕之王”称谓,并不十分恰当。
记者是一种职业,即“记”之者。
常言“今日之新闻,明日之历史”,那么,新闻记者只能是调查和记录一个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的工作者。
如果,过分夸大新闻记者的效用,便会使新闻记者“忘乎所以”,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位置。
就另一个方面来说,让记者和媒体承担过重的监督责任,在此时此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是完全办不到的,因为,中国的国体决定了新闻媒体发展的既定模式。
从以上观点来看,不能将丑无限的放大至极恶,也不能善无限的夸大至极善。
应该如“天平”一样,用一种职业的平常心去做新闻,才可能做出非情绪化的、较为客观扎实有分量的新闻。
一、关于角度的确定在同类型的媒体与媒体之间,在同一媒体的记者与记者之间,时常会出现同题竞争的问题。
同题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够促进媒体之间或记者之间有序良性发展的方法,所以,关键问题便落在了选取好的角度上。
同一事件,都按时间顺序或采访顺序罗列你说我说她说,不是好的深度报道。
好的深度报道,是在将事实真实告诉读者受众的同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读者受众自己去从内心深处玩味各种的“戏剧冲突”。
因此,报道角度是记者新闻选题最终落脚点,也是确定新闻选题的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