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_王家耀
- 格式:pdf
- 大小:238.14 KB
- 文档页数:6
《地图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读书报告高俊院士的《换一个视角看地图》[1]一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的地图学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以及有待深化及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与技术。
作者通过参加地图作品的评阅工作,由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作品的描述对象、表达内容、品种、可视化类型等方面缺少创新性,时代气息不浓)引发对于地图学发展的忧虑,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对地图的大量需求与现代学者对地图学的理论及发展研究较少而对技术比较热衷之间的矛盾。
在第二部分,作者从人类的生存谈起,讨论了地图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地图不仅是空间认知的工具,还是空间思维的工具,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人类的发展。
对于另类空间,同样需要空间认知与思维,但此时需要利用或研究新的地图学理论与方法来解决。
在第三部分,作者讨论了地图被淡化的原因:①科技的发展改变或简化了地图的生产设计成本及流程,慢慢的失去人们的重视;②地图生产越加普及,相应的价值随之减少;③电子地图的出现丰富了地图的品种,拓宽了地图的概念及范围,但是,读者及专业人员对于地图的认识却没有改变;④空间数据库使得地图从资源变为产品,对地图来说,其重要性的地位已明显下降等等。
最后,作者对有待深化的理论进行阐述,如拓宽地图的定义,扩大地图的品种和领域;修正三维将替代二维的观点(因为两种方法各有特色,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走出影像将替代地图的误区(因为一幅航空影像对大多数缺少判释能力的读者来说,信息量非常有限,远不如地图的信息量大)等等。
王家耀院士的《创新思维改变地图学》[2]一文创新思维对于地图学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由于创新思维的存在,使得传统地图学发展成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传统地图学已经被数字化地图学所取代,正向以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地图学转变。
第一部分讲述地图学获得迅速发展和巨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①,地图本身就是表达复杂地理世界的最伟大的创新思维,因为地图作为一门科学语言,能跨越自然语言和文化而被广泛接受。
中级制图员习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正等轴测图的三个轴间角均为120°。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保存文件是将已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重新命名或存储在其他位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凡是真诚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职业行为就是有道德的职业行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用计算机绘图时,栅格捕捉的作用是为了得到屏幕上准确的坐标点。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粗实线表示不可见轮廓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使用计算机绘图时,使用鼠标左键点击菜单即可发出命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AUTOCAD是目前我国比较流行计算机绘图软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标注尺寸时,经常选择组合体的对称面、底面、端面主要轴线或某个点作为尺寸基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断面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对应截面部分的形状。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有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多面正投影和单面正投影。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图纸大小可以随意确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侧垂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反映实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正交线指的是在正交方式下绘制的直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命令窗口是用户与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对话的区域,可用键盘在该区域直接输入点的坐标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正交直线,以两直线的交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圆弧,圆弧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连接圆弧的连接点,以连接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连接弧的圆心。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两表面相接时,不管相接表面是否平齐,在相接处都必须画线。
《现代地图学》第一次作业为什么说地图学已进入信息科学领域?信息时代对地图的制作和应用,以及理论研究有什么影响?要回答为什么地图学已进入信息科学领域,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地图学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地图制图学科已发展到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经历了传统地图学到数字化地图学并进一步向信息化地图学发展的过程【1】。
信息化时代的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利用空间图形科学的、抽象概括的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空间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利用和可视化,以图形和数字形式传输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2】。
目前,计算机数字地图制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模拟地图制图,并正向信息化地图制图发展。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计算机的问世和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空间数据的获取、表达、存储和提供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在此基础上,地理与信息化的结合促进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兴起,使得利用计算机处理庞大的地理数据成为可能。
利用GIS可对地图数据进行快速查询检索,地图更新,空间分析等,并且可以构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
2.遥感(RS)也成为了地图制图的重要数据来源,实时的数据保证了地图数据的现势性。
3.信息化已深入影响了地图学的研究方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和进步,地图学出现了系列地图、遥感地图、机助制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新的方法和形式。
信息时代对地图的制作和应用,以及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包括【3】:1.具有更为智能,稳定的地图数据采集来源/更新体系。
高精度GPS静态测量目前已达±1mm的精度水平,定位精度的提高对于满足地图学对大比例尺数据采集与更新的要求具有重大意义;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满足地图三维和四维数据的要求;在空中三角测量的基础上,利用软件自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2.空间数据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成为了现代地图学的新发展方向。
制图综合知识及其应用作者:于蕾郭景仁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29期摘要:制图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阐述了制图综合知识的概念、结构以及组织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利用制图综合知识可以对制图的各个环节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制图过程实现自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制图;综合知识;应用引言制图综合知识指的是根据所制图的用途、制图区域以及地理特点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完成制图任务,并且建立起反映出区域地理规律以及特点的地图模型的制图方法的统称。
制图过程中所使用的综合知识,主要是来源于制图综合规范以及制图专家的经验积累,是对各种规范以及经验的总结。
代表了制图综合的运行规则、方法以及模型等。
在制图综合系统中,制图综合知识是制图过程的基础,完成制图任务需要在对各种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制图综合知识转变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工作流程,并且对该流程进行执行完成,可以提高制图综合的自动化水平,提高制图效率。
1 制图综合知识的概述制图过程中有几个约束条件,其中约束条件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图形约束、拓扑约束、结构约束、过程约束。
知识是各种理论以及实践的综合,因此,知识中需要包含条件、区域环境、具体操作内容等几个方面。
制图综合约束准则可以表示为:GenerKnowledge< ID,Cod,GQ,GC,GO,GA>其中,ID表示约束准则的记录编号,Cod表示约束准则的数据编码,GQ 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阈,GC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环境,GO表示约束准则的综合操作,GA表示综合算法。
图1表示一个约束准则的结构描述以及记录。
图1 知识表达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的记录号与说明是知识结构化描述过程中的辅助项,主要是对知识的编号进行标注,同时,对知识进行附加说明。
编码是唯一的标识目标,长度阈、宽度阈、电压阈、面积阈等内容都隶属于知识的综合阈,在应用制图综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判断,然后通过选取、转换、合并、编辑等操作,实现制图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