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一(2)第 2 课时总第课时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二(2)第 2 课时总第课时第二单元课题:认识图形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第二单元课题:练习四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第三单元课题:数数数的组成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第三单元课题:数的顺序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第三单元课题:多(少)一些、多(少)得多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一下第33-34页例题、想想做做1—6题。
课型新授施教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目1、通过教学,使学生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标2、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多些”、“多得多”的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学生在生活中有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概念。
挂图。
预习设计预习书本第39——40页,说说多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是什么意思。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提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1、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2、认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预设12分钟)1、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2)出示小组交流学习单观察理解图意,思考提出问题。
同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体会同桌的说法,两人讨论得出结论。
(3)集体交流。
2、小结。
三、综合应用,深化认识。
(预设13分钟)『板块一』1.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来说说怎么比较数的大小?2.认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板块二』1、教学例题。
(1)情境出示:小猴、小猫在进行折五角星比赛。
提问: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怎么说呢?同桌交流(2)小兔看到小猴、小猫在折五角星比赛,它也赶来了。
瞧,小兔折了74个呢!那小兔跟小猴、小猫比,怎样呢?指出:小兔比小猴多得多;小猴比小兔少得多3、小结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它们相关的程度。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42分)1.(2分)每束花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束花,还剩多少元?小刚列式为:65÷3=21(束)…2(元).验算时,他先算21×3,表示的是.2.(4分)□4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3.(4分)学校的一张书桌的价格是150元,是一张椅子的3倍,买一张椅子需要元.4.(2分)观察下图,请你写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图①是从面看到的;图②是从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面看到的.5.(8分)填上合适的单位.(1)数学书厚6 .(2)写字台宽6 .(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 .(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 .6.(4分)把一批小球按2个红色、5个白色的顺序排列,第30个小球是色,在排列的60个小球中,白色的小球占.7.(10分)32的4倍是,240是4的倍.8.(2分)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4千米,相遇时已行了全程的,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则甲乙两地的路程为千米.9.(2分)某班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如果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1cm,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cm,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cm.10.(4分)今天食堂买回四种菜,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包菜和菠菜共千克,四种菜共千克.二.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1.(2分)0÷17=0×1.(判断对错)12.(2分)任何数除0都得0.(判断对错)13.(2分)已知8.691÷A>8.691,则A>1..(判断对错)14.(2分)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判断对错)三.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2分)15.(2分)480÷80=6,480扩大10倍,80缩小10倍,商是()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16.(2分)要使6×(口+5)=48,口里应填()A.18B.8C.317.(2分)下面()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A.B.C.D.18.(2分)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A.B.C.D.19.(2分)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大约有()页.A.6500B.8000C.900020.(2分)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千米/时.A.60B.80C.90D.12021.(2分)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A.47B.48C.49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2.(8分)根据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完成下列问题.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2)四(1)班同学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多少人?23.(6分)数一数.图1一共个角图2 一共有个三角形,个梯形,个平行四边形.五.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2分)24.(4分)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4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25.(4分)三面用竹篱笆,一面是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已知竹篱笆长24米,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26.(8分)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可以求出从到的距离,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3)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约1000千米,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27.(6分)参加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四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42分)1.(2分)每束花3元,65元可以买多少束花,还剩多少元?小刚列式为:65÷3=21(束)…2(元).验算时,他先算21×3,表示的是21束花的总价.【分析】根据算式21×3中各个数据的意义以及乘法的意义,即可知道21×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解答】解:因为21是花的束数(数量),3表示花的单价,所以21×3表示的是21束花的总价.故答案为:21束花的总价.【点评】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应用题,体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一关系式的灵活应用.2.(4分)□4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6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5 .【分析】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比较大小,百位上的数字比一位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三位数,比一位数小,商就是两位数;由此求解.【解答】解:□49÷6中,如果商是三位数,□≥6,□里面可以填6,7,8,9;□里最小填6;如果商是两位数,□<6,□里面可以填1,2,3,4,5□里最大填5.故答案为:6,5.【点评】找出被除数和除数相同位数的前几位数(或前一位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判断出商的位数即可.3.(4分)学校的一张书桌的价格是150元,是一张椅子的3倍,买一张椅子需要50元.【分析】根据倍数关系,用150除以3就是椅子的单价.【解答】解:150÷3=50(元)答:买一张椅子需要50元.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4.(2分)观察下图,请你写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图①是从上面看到的;图②是从左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正面看到的.【分析】上面的立体图形匝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正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4个,上行1个,上行的一个与下行左数第二个成一列;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1个,下行2个,左齐;从上面能看到5个正方形,分两行,上行3个,下行2个,上行左边一个与下行右边一个成一列.【解答】解:如图图①是从上面看到的;图②是从左面看到的;图③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故答案为:上,左,正.【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5.(8分)填上合适的单位.(1)数学书厚6 毫米.(2)写字台宽6 分米.(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 分.(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 时.【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数学书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计量写字台的宽度用分米做单位;计量脉搏跳动78下需要的时间,用分做单位;计量汽车行驶60千米行驶的时间用时做单位.【解答】解:(1)数学书厚6 毫米.(2)写字台宽6 分米.(3)脉搏跳动78下大约需1 分.(4)汽车行驶60千米大约要1 时.故答案为:毫米,分米,分,时.【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6.(4分)把一批小球按2个红色、5个白色的顺序排列,第30个小球是红色,在排列的60个小球中,白色的小球占.【分析】小球是按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的顺序循环排列的,每次循环中有7个球,30÷7=4…2,可知第30个小球是红色.60÷7=8…4,也就是循环了8次,在排列4个球,其中有两个白色的球,所以白色球的数量是8×5+2=42(个)求出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球是按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的顺序循环排列的,每次循环中有2+5=7个球,因为30÷7=4…2,所以第30个小球是红色.因为60÷7=8…4,所以白球的个数是8×5+2=42(个),白色的小球占=.答:第30个小球是红色,白色的小球占;故答案为:红,.【点评】解此类题关键看看是怎么循环的,循环周期是什么,求第几个球的颜色,就用这个数除以周期,余几就是一周期中的第几个颜色的球.求一定数量的球中有多少某个颜色的球,要看看每次循环中有几个这种颜色的球,求出循环了几次,次数乘以个数求出数量,有余数,看看余几,到哪种颜色的球,有没有要求的颜色的球,如有加上这种颜色球的个数即可.7.(10分)32的4倍是128 ,240是4的60 倍.【分析】(1)求32的4倍是多少,就用32乘4即可;(2)求240是4的几倍,就用240除以4即可.【解答】解:(1)32×4=128(2)240÷4=60答:32的4倍是128,240是4的60倍.故答案为:128,60.【点评】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8.(2分)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4千米,相遇时已行了全程的,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则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64 千米.【分析】把全程看成单位“1”,相遇时快车已行了全程的,那么慢车就行驶了全程,慢车的速度一定,慢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所有慢车行驶全程的所用的时间也是行完全程时间的,用8小时乘即可求出相遇时间,再用快车的速度乘相遇时间,即可求出相遇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也就是全程的,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全程.【解答】解:8×(1﹣)=8×=(小时)44×÷=44×(×)=44×6=264(千米)答:甲乙两地的路程为264千米.故答案为:264.【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的正比例关系以及分数乘法的意义得出相遇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快车已经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解.9.(2分)某班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2倍,如果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1cm,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cm,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4 cm.【分析】根据题干,设男同学有a人,则女同学就是2a人,则女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50×2a=300a厘米,男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62a厘米,总人数是a+2a=3a,据此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男女同学的身高之和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他们的平均身高.【解答】解:设男同学有a人,则女同学就是2a人,则女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50×2a=300a(厘米)男同学的身高之和是162a(厘米)总人数是a+2a=3a(人)(300a+162a)÷3a=462a÷3a=154(厘米)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4厘米.故答案为:1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关键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总身高和总人数.10.(4分)今天食堂买回四种菜,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包菜和菠菜共41 千克,四种菜共81 千克.【分析】由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把它们加起就是这四种菜的总千克数;求出总的千克数去掉花菜与白菜的千克数就可以求出包菜与菠菜的千克数.【解答】解:由包菜和花菜共53千克,白菜和菠菜共28千克可知:四种菜共重:53+28=81(千克)那么由花菜和白菜共40千克可求出,包菜与菠菜共重:81﹣40=41(千克)故答案为:41,81.【点评】本题主要是把题意分析好,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不难求出要求的结果.二.判断题(共4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2分)11.(2分)0÷17=0×1.√(判断对错)【分析】根据0在乘除法计算中的特性,分别计算出0÷17,0×1的结果,再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0÷17=0,0×1=0;0=0,即0÷17=0×1;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都得0.12.(2分)任何数除0都得0.×(判断对错)【分析】“任何数除0都得0”即“0除以任何数都得0”,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这种说法错误,由此即可判断.【解答】解: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任何数除0都得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作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13.(2分)已知8.691÷A>8.691,则A>1.×.(判断对错)【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已知8.691÷A>8.691,则A<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14.(2分)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判断对错)【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一个人每分钟步行60米,20千米的距离最好坐公共汽车;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坐公共汽车去;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三.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2分)15.(2分)480÷80=6,480扩大10倍,80缩小10倍,商是()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分析】480扩大10倍后的数是4800,80缩小10倍是8,用4800÷8求出商,再比较两个商即可.【解答】解:480扩大10倍后是4800,80缩小10倍是8,那么:4800÷8=600;600是6的100倍;故选:A.【点评】商是随着被除数的扩大(缩小)而扩大(缩小),随着除数的缩小(扩大)而扩大(缩小).16.(2分)要使6×(口+5)=48,口里应填()A.18B.8C.3【分析】6×(□+5)=48,把□看作未知数,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6×(□+5)=486×(□+5)÷6=48÷6□+5=8□+5﹣5=8﹣5□=3.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把□看作未知数,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17.(2分)下面()容器的容量比1升小.A.B.C.D.【分析】根据生活实际,壶、暖瓶、压力锅的容积都大于1升,水杯的容积小于1升;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下面的容器的容量比1升少的是水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体积、容积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18.(2分)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 )A .B .C .D .【分析】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从左面能看3个正方形,分两行,下行2个,上行1个右对齐;据此解答.【解答】解:图中几何体从左面看能得到.故选:D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19.(2分)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大约有( )页.A .6500B .8000C .9000 【分析】一本书有394页,21本这样的书有21个394页,即394×21,把394看作400,21看作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394×21≈400×20=8000(页).答:21本这样的书约有8000页.故选:B .【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20.(2分)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 )千米/时.A .60B .80C .90D .120【分析】先用总路程除以相遇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那么速度和就是乙的速度的(1.5+1)倍,用速度和除以这个倍数,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再乘15就是甲车的速度.【解答】解:450÷3=150(千米/时)150÷(1.5+1)=150÷2.5=60(千米/时)60×1.5=90(千米/时)答: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速度和=总路程÷相遇时间求出速度和,再根据和倍公式:1倍数=两数和÷倍数和求解.21.(2分)三年级同学捐书,三(1)班捐了42本,三(2)班捐了58本,三(3)班捐了47本,平均每班捐()本.A.47B.48C.49【分析】根据题意,可把三年级三个班的捐的本数相加的和再除以3即可.【解答】解:(42+58+47)÷3=147÷3,=49(本),答:平均每班捐49本.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22.(8分)根据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完成下列问题.红星小学四(1)班同学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2)四(1)班同学在哪个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多少人?【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据此作图即可.(2)观察统计图可知:四(1)班同学在良等级的人数最多,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把把各等级的人数合并起即可.【解答】解:(1)作图如下:(2)7+4+12+11+2+3+1=40(人),答:四(1)班同学在良等级的人数最多,一共有40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步骤,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3.(6分)数一数.图1一共10 个角图2 一共有 2 个三角形, 4 个梯形, 3 个平行四边形.【分析】(1)根据角的意义可知,共顶点的5条线段,由于每条线段都要和另外的4条组成一个角,一共组成:4×5=20(个);又因为每两条线段只组成一个角,去掉重复计算的情况,实际只有:20÷2=10(个),据此解答;(2)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计算:三角形:单独1个三角形有1个,由2个图形拼成的三角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2个;梯形:由1个四边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平行四边形和1个梯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拼成的梯形有1个,由1个三角形1个梯形和两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梯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4个;平行四边形:单独1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由2个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1个;所以一共有3个;由此解答..【解答】解:(1)(5﹣1)×5÷2=20÷2=10(个)答:一共10个角.(2)三角形有1+1=2(个)梯形有1+1+1+1=4(个)平行四边形有2+1=3(个)答:图中有2个三角形,4个梯形,3个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10;2,4,3.【点评】(1)在计数问题中常常利用握手问题的解答方法,计数线段的条数、角的多少、正方形的个数等等.(2)主要考查计数方法的应用,养成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探寻事物规律的能力.五.应用题(共4小题,满分22分)24.(4分)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4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分析】首先用付给售货员的钱减去找回的钱,求出买苹果花了多少钱;然后用它除以买的苹果的重量,求出每千克苹果多少元即可.【解答】解:(20﹣4)÷8=16÷8=2(元)答:每千克苹果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减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25.(4分)三面用竹篱笆,一面是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已知竹篱笆长24米,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分析】要使所建的鸡窝面积最大,所围成的长方形越接近正方形面积就越大,是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又由于靠一面墙,所以,要围成一个长方形,(以墙为对称轴,合上另一部分是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宽的2倍,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围成的长方形的宽为米,则长为2米,2+2=244=24=6则:2×6=12(米),面积为:12×6=72(平方米);答:面积最大是72平方米.【点评】解答此题要明确:当周长一定时,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进一步结合实际数据选择灵活的解题方法.26.(8分)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可以求出从太原到上海的距离,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3)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约1000千米,在图中用符号“•”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分析】(1)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太到济南532千米,则967+532为太原到上海的路程;(2)由图文可以看出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南京到济南667千米,则南京到上海的路程为967﹣667(千米);(3)上海到济南967千米,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大约1000千米,说明刚过济南,正在济南到北京的路上,依此可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解答】解:(1)济南到上海967千米,太原到济南532千米,则太原到上海的距离为:967+532=1499(千米);答:967+532求的是太原到上海的距离,这个距离是1499千米.(2)967﹣667=300(千米);答:南京到上海有300千米.(3)上海到济南967千米,淘气一家从上海到北京已经行驶了大约1000千米,说明刚过济南,正在济南到北京的路上,依此可标出淘气一家的大致位置.故答案为:太原、上海.【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27.(6分)参加运动会的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多少人?【分析】根据题干,女运动员有120人,比男运动员的2倍少6人,那么男运动员的人数×2﹣6人=女运动员的人数,由此设男运动员有人,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男运动员有人,2﹣6=1202=126=126÷2=63答:参加运动会的男运动员有63人.【点评】解答此题容易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男运动员的人数×2﹣6人=女运动员的人数.。
【精品】2017-2018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A卷)苏教版(2014秋)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填空题。
(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 在1、―2、―3.4、0、+0.9、―10、+5、320、―156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
【答案】1、+0.9、+5、320; -2、-3.4、-10、-156【解析】试题分析:正数前可加+号也可不加,负数前必须有负号,小数有正数也有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故答案为:1、+0.9、+5、320;-2、-3.4、-10、-1562. 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数量。
(1)北方的冬天温度常常会降到零下10摄氏度,可以记作()℃。
(2)结冰点是()℃。
(3)如果飞机上升300米记作+300米,那么飞机下降500米,记作()米。
(4)河水下降20毫米记作-20毫米,那么河水下上升15毫米记作()毫米。
【答案】 -10 0 -500 +15【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上升为﹢下降为-。
结冰点为0℃。
零下用-。
故答案为: -10 0 -500 +15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9平方米3平方分米=()平方米 3.4公顷=()平方米793克=()千克8元9角=()元4平方分米=()平方米5公顷=()平方千米【答案】9.03 34000 0.793 8.9 0.04 0.05【解析】试题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千克=1000克1元=10角故答案为:9.03 34000 0.793 8.9 0.04 0.054. 在○里填上“>”“<”和“=”。
6.456 ○6.455 4.50 ○4.5 8.67千克○4000克500.9平方米○5平方千米7700公顷○7.7平方千米【答案】> = > < >【解析】试题分析: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千克=1000克小数后加0不改变大小故答案为:> = > < >5. 8.9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最新苏教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方程》测试卷B(含答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阅读题目,注意以下事项:一、填空(13分)1.x= -0.6,8/1.25=6.4.2.x/2.2,2x+1.2x=480,x=160,2x=320.3.x=0,x/2.9=0.4.x=4,x=5.5.x+148=480,x=332.6.a=2.7.3x-2=14,x=8,妈妈的年龄是26.8.3x=12,x=4,XXX买了12张,明明买了4张。
二、判断(10分)1.×,8x=0是方程。
2.√。
3.因为4.8-x=7.2,所以x=7.2-4.8,x=2.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方程x÷0.3=0.3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0.3得x=1.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5x=105B.9a+4.5C.b+1=1.2答案:C2.与方程3x+16=18有相同解的方程是(。
)。
A.20+x=28B.6x-3=21C.2x+8=18答案:C3.甲数是20,比乙数的5倍少5,乙数是(。
)。
A.5B.3C.4答案:C4.2个菠萝加1个苹果的质量与1个菠萝加4个苹果的质量相等,那么1个菠萝的质量等于(。
)个苹果的质量。
A.4B.3C.5答案:B5.甲数是a,比乙数的3倍少b,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
(a+b)÷3B。
(a-b)÷3C。
a÷3-b答案:B四、解方程。
(12分)4x+6x=1010x=10x=15x÷8=7.25x=57.6x=11.526×1.5-1.5×6=99=38-xx=29五、解决问题。
(25分)1.看图列方程。
(不计算)(12分) 1)5.6x+7.5=39.1x=5.62)2x+3.2=25.2x=112.世纪小学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的2倍多2人,已知五年级有150人,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8分)设六年级人数为x,则5年级人数为2x+22x+2=150x=74六年级人数为74.六、生活中的数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及答案·最新
简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主要针对第二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测验,涵盖了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和必考点,同时对知识点进行了拓展,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点,拓展孩子知识应用的作用,本试卷试题结合了其他地区试卷的精华,望对老师和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7. 妈妈用2米长的彩线围成一个,亮亮也用2米长的彩线围成一个
.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结果是()
A.比较长
B.比较长
C.同样长
D.不能比较
如图:
5. 把一个西瓜( )分成四份,每份是。
28. 奶奶今年72岁,妈妈的年龄是奶奶的,小红的年龄是妈妈的,小红今年多少岁?。
2019-2020一年级下册语文、数学期末测试卷(共4套)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一、请认真抄写下列生字。
真园选绿黄二、认真拼读,写出正确的词语。
zhuān xīn gān jìng zuòwèi kuài lè()()()()lěng dàn xiǎng niàn fāmíng bàn fǎ()()()()shān qīng shuǐxiù()三、比一比,再组词。
桃()名()活()汽()在()跳()各()话()吃()再()四、把合适的连在一起。
1、圆圆的春天2、一张古诗闷热的荷叶一座白云动听的天气一首蛋糕多彩的歌声一朵石桥蓝蓝的天空一块课桌五、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氵()()辶()()女()()月()()心()()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小白兔把白菜种(zhǒng zhòng)子种(zhǒng zhòng)在地里。
2、只(zhīzhǐ)有一只(zhīzhǐ)鸟飞过去。
3、望着(zhēzháo)窗外的大雨,妈妈很着(zhēzháo)急。
七、选词填空。
吗呢啊啦1、你知道天要下雨了()?2、大自然的语言多奇妙()!3、浪花为什么又要跑回家()?4、这本新书可好看()!长长常常1、小军()帮助李奶奶取报纸。
2、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已经________。
2、______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_。
3、______正________。
4、______把________。
5、______那么______那么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藏()(),()()一道开。
2、我画了个()()的太阳,()()冬天。
()()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
十、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来了,小朋友们可开心啦!今年过节可真丰富,有的进行了节目表演,有的组织了游艺活动,有的观看了卡通剧,还有的收到了精美小礼物呢!我最开心的是我当上了“六·一”的礼仪小姐,给和我们一起过节的市长伯伯献上红领巾。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总分100分,80分钟完成)2018.01一、填空题(27%,每空1分,第2小题2分)1.(1)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位,右边第二位是( )位。
(2)35.68中的“6”表示6个( )。
2.计算4.2÷0.35时,先将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 )移动( )位,转化成( )÷( )后再计算。
3.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共有人口1339720000人,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将改写后的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亿。
4.小薇买4枝钢笔,每支a 元;买5本练习本,每本b 元,一共付出的钱可用式子( )来表示;当a=4.5,b=2.2时,一共应付出( )元。
5.小明测得南京某天几个不同时刻的气温。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填空表中的最低气温是( )℃,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气温上升了( )℃。
6.在O 里填上“>”、“<”或“=” 0.6○0 1.43.56÷0.99○0.41.43×10○0.4÷0.17.1.25公顷)=(平方米 7000公顷=( )平方千米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本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 (2)南京玄武湖占地面积大约是470( )。
9.( )个0.01是1,2连续减去( )个0.25得0.10. 与右图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米。
11.如右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13.如图,长方形被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比梯形少180平方厘米。
2017-2018学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 分)一、我能拼,我能写。
pǔ xiě zì háo xún wân shā mò( ) ( ) ( ) ( )sī suǒ jiù yuán shãn mì jǐng tì()()() ( )二、照样子,写词语。
(6分)例:Pǔ xiě谱写——(诗篇)tàn wànɡ jiù yuán ——()——()zhǎnɡ wò duó zǒu ——()——()chuán dìjià shǐ——()——()三三、按要求写词语:(8分)1、写近义词。
赞扬----()敬佩----()奇异----()思索----()2、写反义词自豪----()喜悦----()消失----()冷静----()四、照样子,描述下面的人或物的特点。
(6分)例:桑兰:坚强不屈萧伯纳:恐龙:海底世界:庐山云雾:槐乡孩子:万里长城:五、把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填上序号。
(5分)( )我只好把钢笔交给了老师。
( )我感到很高兴。
( )我在学校门口拾到一支钢笔。
( )到了学校,我问同学是谁丢了钢笔,可谁也没丢。
(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我,还给我戴上一朵小红花。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4分)1、风筝飞上了蓝天。
(扩句)2、我们必须讲卫生的好习惯。
(改病句)3、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4、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缩句)七、联系课文内容填空(14分)1、《少年王勃》:他,,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时,竟忍不住:“奇才!真是奇才!”(4分)2、《望庐山瀑布》中“,”两句诗运用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
(3分)“林暗草惊风,。
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第3、6、8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2分)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2分)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3.(3分)2008年,某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请在表中填数.4.(1分)图书馆孙老师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请你帮孙老师算一下,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本《数学故事》.5.(3分)(1)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23粒珠子是色的.(2)小明照上面的规律排了50粒珠子,其中黑色有粒,白色有粒.6.(2分)在□里填上合适的数.7.(2分)2.89×6.1的积里有位小数,估计一下它的积大约是.8.(2分)3公顷=平方米;4200公顷=平方千米;0.12平方千米=公顷;35000平方米=公顷.9.(3分)在○里填上“>”、“<”或“=”.8.7○8.7÷0.12 8.7○8.7×0.12 8.7○8.7÷b(b≥1)10.(1分)A与B的乘积是328,如果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这时它们的乘积是.11.(3分)在横线里填上“一定”、“不一定”.a.两个数相乘,积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b.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c.如果a2=2a,那么a是2.d.甲、乙两个数都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近似值都是2.3,那么甲数和乙数相等.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5分)12.(1分)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判断对错)13.(1分)小数都比整数小.(判断对错)14.(1分)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判断对错)15.(1分)如果A×1.8=B×1.9,A≠B则A>B..16.(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不变.(判断对错).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5分)17.(1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不可能是()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18.(1分)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19.(1分)4.5÷b(b≠0),当b是()时,商一定大于4.5.A.大于1B.小于1C.等于120.(1分)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平方厘米?()A.3种18平方厘米B.4种18平方厘米C.4种20平方厘米D.4种24平方厘米四、慎重审题,细心计算.(共30分)21.(4分)口算下面各题.0.7+2.8=7.3﹣0.6=0.84÷0.2=0.12×0=0.4×0.05=0.5÷100= 5.2+3.8= 1.45+5.5=22.(6分)竖式计算.68﹣0.137=0.32×2.04=0.9÷1.1=(得数保留2位小数)23.(12分)用递等式进行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0.25×(0.4+40)0.67+1.28+9.33+0.723.18﹣(0.33+1.18)[1﹣(0.5﹣0.25)]×0.6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9分)24.(4分)(1)用一条线段将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5.(5分)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全班一共有人.得优秀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倍.(3)如果男生的平均分是9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5分,那么全班的平均分是分.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计27分)26.(6分)下面是星星花店几种鲜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1)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2)星星花店一天上午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27.(5分)一个鱼池的底面是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9.4平方米,长是8.4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28.(5分)100千克花生可榨油13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油可榨油多少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29.(6分)右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的示意图.张大伯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1)每棵白菜占地0.16平方米,一共可以种多少棵?(2)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30.(5分)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试分析怎样出售比较合适?为什么?2017-2018学年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南莫小学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第3、6、8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1.(2分)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3步,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向前进记为正,则向后退就记为负;收入记作正,则支出就记作负;直接得出结论即可.【解答】解:如果向前5步,记作+5步,那么后退3步,记作﹣3步,如果规定收入500元记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故答案为:﹣3步,﹣237元.2.(2分)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1.048,保留两位小数是 1.05.【分析】(1)10个0.1是1,说明这个数个位上是1,4个0.01说明百分数上是4,8个0.001说明千分位上是8,十分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据此写数即可;(2)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法解答.【解答】解:(1)一个数由10个0.1、4个0.01、8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1.048;(2)1.048保留两位小数是:1.05.故答案为:1.048,1.05.3.(3分)2008年,某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请在表中填数.【分析】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个位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同时添上一个“万”字;将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此数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近似值即可.注意改写时数的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应用“≈”连接.【解答】解:2828 9000吨=2828.9万吨≈2829万吨;9620吨=0.962万吨≈1万吨;2384230吨=238.423万吨≈238万吨;4.(1分)图书馆孙老师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请你帮孙老师算一下,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48本《数学故事》.【分析】共带了670元钱去购买一些《数学故事》.已知每本《数学故事》13.80元,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用总钱数除以每本的单价即得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多少本《数学故事》.【解答】解:670÷13.8≈48(本).答:带的钱最多可以购买48本《数学故事》.故答案为:48.5.(3分)(1)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23粒珠子是白色的.(2)小明照上面的规律排了50粒珠子,其中黑色有26粒,白色有24粒.【分析】本题把6个珠子看成一组,一组中珠子的排列顺序是黑、黑、白、黑、白、白,黑珠子和白珠子各有3颗;(1)先求出23里有几个这样的组,再根据余数判断;(2)先求出50里有几个这样的组数,还余几颗,再根据每组中黑白个3颗,以及余数的情况求解.【解答】解:(1)23÷6=3(组)…5(颗)余数是5,第23颗和第5颗颜色是一样的,白色;(2)50÷6=8(组)…2(颗)余数是2,这2颗都是黑色的,所以:黑珠子有:8×3+2=26(颗)白珠子有:8×3=24(颗)故答案为:白;26,24.6.(2分)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分析】根据负数的意义,以及数轴的特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4;﹣1;2.2;4.6.7.(2分)2.89×6.1的积里有三位小数,估计一下它的积大约是18.【分析】2.89里有两位小数,而6.1里有一位小数故积里应该有2+1=3位小数.我们可以把2.89看成近似是3,而6.1我们可以看成近似数是:6故我它们的积大约是:3×6=18.故他们的积大约是:18.【解答】解:2.89有两位小数,6.1有一位小数,故积里有:2+1=3,故积里有三位小数.2.89≈3;6.1≈6 故2.89×6.1≈3×6=18.故答案是:18.8.(2分)3公顷=30000平方米;4200公顷=42平方千米;0.12平方千米=12公顷;35000平方米= 3.5公顷.【分析】(1)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2)低级单位公顷化高级单位平方千米,除以进率100.(3)高级单位平方千米化低级单位公顷,乘进率100.(4)低级单位平方米化高级单位公顷,除以进率10000.【解答】解:(1)3公顷=30000平方米;(2)4200公顷=42平方千米;(3)0.12平方千米=12公顷;(4)35000平方米=3.5公顷.故答案为:30000,42,12,3.5.9.(3分)在○里填上“>”、“<”或“=”.8.7○8.7÷0.12 8.7○8.7×0.12 8.7○8.7÷b(b≥1)【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8.7<8.7÷0.12 8.7>8.7×0.12 8.7≥8.7÷b(b≥1)故答案为:<,>,≥.10.(1分)A与B的乘积是328,如果A扩大10倍,B缩小100倍,这时它们的乘积是缩小10倍.【分析】根据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就要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不变,所以因数A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B缩小100倍积就会缩小100÷10=10倍,据此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00÷10=10,答:一个因数A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B缩小10倍,它们的积缩小10倍.故答案为:缩小10倍.11.(3分)在横线里填上“一定”、“不一定”.a.两个数相乘,积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因数.b.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c.如果a2=2a,那么a一定是2.d.甲、乙两个数都是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后近似值都是2.3,那么甲数和乙数不一定相等.【分析】(1)此题根据两个因数都大于1,或都小于1,以及它们的积,来加以判断.可以举出例子说明.(2)在除法中,(被除数0除外)当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真分数小于1,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3)根据方程可求出x等于几;(4)要考虑 2.3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根据“四舍五入”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2.3比原数大.【解答】解:(1)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如果两个因数小于1,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例如0.1×0.2=0.002,积小于0.1和0.2.(2)由于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所以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比1小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3)a2=2a,a2÷a=2a÷a,a=2;(4)“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四舍”得到的2.3比原数小,2.34≈2.34,“五入”得到的2.3比原数大,2.3≈2.25.故答案为:不一定、一定、一定、不一定.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5分)12.(1分)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判断对错)【分析】首先小数和正数它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数按有无小数部分,分为整数和小数;而正负数是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把数分为:正数、负数、和0;所以0.34是小数,也是正数;据此解答.【解答】解:因为既0.34是小数,又是正数,所以“0.34是小数,但不是正数.”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3.(1分)小数都比整数小.×(判断对错)【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再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小数不一定都比整数小,例如120.3>1,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4.(1分)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判断对错)【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答】解:0除外的两个小于1的小数相乘,即两个因数都小于1(0除外),则它们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而如果有一个因数是0时,积也是0,说明积等于其中的一个因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1分)如果A×1.8=B×1.9,A≠B则A>B.√.【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先把所给的等式A×1.8=B×1.9,改写成比例式,进而得出A和B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因为A×1.8=B×1.9,所以A:B=1.9:1.8=19:18,所以A>B;故答案为:√.16.(1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面积不变.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根据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若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那么面积不变.【解答】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若底缩小3倍,高扩大3倍,则面积不变.故答案为:正确.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5分)17.(1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不可能是()A.长方形B.平行四边形C.等腰三角形D.直角梯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特殊情况,而把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对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由此得解.【解答】解: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如图:.不能拼成梯形.故选:D.18.(1分)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A.平方米B.公顷C.平方千米【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江苏省的面积用“平方千米”做单位.【解答】解:江苏省的面积大约10万平方千米.故选:C.19.(1分)4.5÷b(b≠0),当b是()时,商一定大于4.5.A.大于1B.小于1C.等于1【分析】4.5÷b(b≠0),当除数b<1,那么,4.5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所得的商一定大于4.5;据此选择即可.【解答】解:4.5÷b(b≠0),当b是小于1时,商一定大于4.5;故选:B.20.(1分)用18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长方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多少平方厘米?()A.3种18平方厘米B.4种18平方厘米C.4种20平方厘米D.4种24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意18根1厘米长的小棒围成长方形,可以分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长方形的长8厘米,宽1厘米;第二种情况长方形的长7厘米,宽2厘米;第三种情况长方形的长6厘米,宽3厘米,第四种情况长5厘米,宽是4厘米,第四种情况的面积最大.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第一种情况,长方形面积:8×1=8(平方厘米),第二种情况,长方形面积:7×2=14(平方厘米),第三种情况,长方形面积:6×3=18(平方厘米),第四种情况:长方形的面积:5×4=20(平方厘米);答:一共有四种不同的摆法,面积最大的是20平方厘米.故选:C.四、慎重审题,细心计算.(共30分)21.(4分)口算下面各题.0.7+2.8=7.3﹣0.6=0.84÷0.2=0.12×0=0.4×0.05=0.5÷100= 5.2+3.8= 1.45+5.5=【分析】本题根据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0.7+2.8=3.5,7.3﹣0.6=6.7,0.84÷0.2=4.2,0.12×0=0,0.4×0.05=0.02,0.5÷100=0.005, 5.2+3.8=9, 1.45+5.5=6.95.22.(6分)竖式计算.68﹣0.137=0.32×2.04=0.9÷1.1=(得数保留2位小数)【分析】(1)根据小数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注意把小数点对齐;(2)根据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3)得数保留2位小数,即精确到百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3位,根据小数除法计算方法,除到小数点后面第3位,然后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近似值即可.【解答】解:(1)68﹣0.137=67.863(2)0.32×2.04=0.6528(3)0.9÷1.1≈0.8223.(12分)用递等式进行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0.25×(0.4+40)0.67+1.28+9.33+0.723.18﹣(0.33+1.18)[1﹣(0.5﹣0.25)]×0.6【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3)把括号去掉.原式=3.18﹣0.33﹣1.18,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4)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计算乘法.【解答】解:(1)0.25×(0.4+40),=0.25×0.4+0.25×40,=0.1+10,=10.1;(2)0.67+1.28+9.33+0.72,=(0.67+9.33)+(1.28+0.72),=10+2,=12;(3)3.18﹣(0.33+1.18),=3.18﹣0.33﹣1.18,=(3.18﹣1.18)﹣0.33,=2﹣0.33,=1.67;(4)[1﹣(0.5﹣0.25)]×0.6,=[1﹣0.25]×0.6,=0.75×0.6,=0.45.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9分)24.(4分)(1)用一条线段将右边的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分析】(1)在长方形的长边截取一条与宽边相等的线段,连接该点和宽边的另一点,即可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求出等腰三角形面积,再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梯形面积.【解答】解:(1)如图:(2)三角形的面积:2×2÷2=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4×2﹣2,=8﹣2,=6(平方厘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2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2,6.25.(5分)下面是五年级(1)班期中测试情况统计图.(1)在竖轴上填上适当的数量.(2)全班一共有50人.得优秀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1.08倍.(3)如果男生的平均分是9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5分,那么全班的平均分是87.6分.【分析】白颜色的直条表示男生的人数,黑颜色的直条表示女生的人数,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1)纵轴上的每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2个单位长度表示10人,3个单位长度表示15人,4个单位长度表示20人,见下图:(2)得优秀的男生有15人,良好的有5人,及格的有5人,不及格的有1人;得优秀的女生有10人,良好的有10人,及格的有3人,不及格的有1人;分别求出这个班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进而求得本班的总人数和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列式解答即可.(4)用全班的总分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全班的平均分.【解答】解:(1)纵轴上的每一个单位长度表示5人,见下图:(2)男生的人数:15+5+5+1=26(人),女生的人数:10+10+3+1=24(人),全班总人数:26+24=50(人);男生是女生的:26÷24≈1.08;答:全班共有50人,男生是女生的1.08倍.(3)(26×90+24×85)÷50,=2340+2040)÷50,=4380÷50,=87.6(分),答:全班的平均分是87.6分故答案为:50,1.08,87.6.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计27分)26.(6分)下面是星星花店几种鲜花的进货价和零售价.(1)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2)星星花店一天上午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分析】(1)要求每种花卖出一枝各可盈利多少元,应分别求出两种花每枝花的进价,然后用零售价减去进价即可;(2)要求卖出玫瑰花32枝,百合花14枝,一共盈利多少元,根据第一问求出的结果,分别求出32枝玫瑰花和14枝百合花的盈利价格,相加即可.【解答】解:(1)百合花:8﹣55÷10,=8﹣5.5,=2.5(元);玫瑰花:2.5﹣10÷20,=2.5﹣0.5,=2(元);答:百合花卖出一枝可盈利2.5元,玫瑰花卖出一枝可盈利2元.(2)2×32+2.5×14,=64+35,=99(元);答:一共盈利99元.27.(5分)一个鱼池的底面是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9.4平方米,长是8.4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分析】由长方形的面积S=ab可得:b=S÷a,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解答】解:29.4÷8.4=3.5(米)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5米.28.(5分)100千克花生可榨油13千克,平均每千克花生油可榨油多少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分析】(1)用榨出油的重量除以花生的重量计算每千克花生可榨油的重量;即用13除以100进行计算即可;(2)用花生的重量除以榨油的重量即可得到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的花生重量.【解答】解:(1)13÷100=0.13(千克);(2)100÷13≈7.69(千克);答: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油0.13千克,榨一千克花生油需要7.69千克花生.29.(6分)右图是一块梯形菜地的示意图.张大伯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种白菜,三角形地种萝卜.(1)每棵白菜占地0.16平方米,一共可以种多少棵?(2)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白菜地的面积,然后用白菜地的面积除以每棵白菜的占地面积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12.8×8.4÷0.16=107.52÷0.16=672(棵);答:一共可以种白菜672棵.(2)(22.4﹣12.8)×8.4÷2=9.6×8.4÷2=40.32(平方米);答:萝卜地有40.32平方米.30.(5分)王大伯今年收获了2.4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元,请你试分析怎样出售比较合适?为什么?【分析】本题只要分别按分级出售时的价格与不分级出售时的价格计算出结果即能得出怎样出售比较合适:2.4吨=2400千克,如果分级出售,2400千克的一半是2400÷2=1200千克,所以一级品能卖1200×2.4=2880元,二级品能卖1200×1.6=1920元,共卖2880+1920=4800元;如不分级出售:2400×1.8=4320元,4320元<4800元,分级出售卖的钱多,所以分级出售出较合适.【解答】解:2.4吨=2400千克分级出售:(2400÷2)×2.4+(2400÷2)×1.6=(1.6+2.4)×(2400÷2)=4×1200=4800(元);不分级出售:2400×1.8=4320(元);4320元<4800元,分级出售卖的钱多,所以分级出售出较合适.答:分级出售出较合适.。
2017-2018学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统分人 统分复核人
得分
一、 我会算。(共15分,每小题1分)
71+6= 8+51= 39-8= 4+26= 64-40=
5+52= 46+3= 52+7= 23+8= 85-4=
76-50= 66-4= 63-8= 54+8= 35+9=
二、填一填。(共20分,每空1分)
1、(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数是85,读着( )。
2、6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100是由( )个十组成的。
4、8与15的和是( );被减数是50,减数是26,差是( )。
5、和39相邻的数是( )和( );比100小20的数是( )。
6、5个5个的数,40里面有( )个5。
7、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读着( )。
8、把下列的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9 81 18 46 ( )﹤( )﹤( )﹤( )
9、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
(1)、50 48 46 ( ) 42 40
(2)、2 4 ( ) 8 10 12
三、不计算,在
〇里填 “﹤”“﹥”或“=”。(共6分,每小题1分)
93-6〇96-60 65-8〇59+8 56-30〇30+26
27+7〇29+7 47〇30+17 33-8〇33-7
四、用竖式计算。(共18分,每小题3分)
16+58= 32+29= 93-45=
85-17= 16+35= 93-26=
五、填表格。(共12分,每小题6分)
1、小明的课外书和小丽的差不多,小华的课外书比小丽的多得多,
小军的课外书比小丽少一些。在合适的答案下面写上他们的名字。
30本 58本 24本 31本
小 丽
2、 书 名 数学故事 童话故事 森林王国 原 有 35本 ( )本 50本 借 出 20本 36本 ( )本 还 剩 ( )本 4本 8本 六、我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共29分,第1小题4分,其余每题5分,列式计算就可以了,不用答题) 1、篮球有24个,足球有35个,排球有30个。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有多少个? 2、猪场小学一年级(2)班一共有46个同学,其中有留守儿童29人。有多少人不是留守儿童? 3、猪场派出所扣留了18辆面包车后,37辆小轿车。共扣留了多
少辆车?
4、学校体育器材室有两根拔河绳,长绳的一根有50米,短绳有
38米。长绳比短绳长多少米?
5、小林带50元去新街超市买一辆玩具坦克,找回4元,一辆玩具
坦克要卖多少钱?
6、六一活动跳绳比赛中,陶茂跳了80下,李弘璐条了67下,李
弘璐比陶茂少跳了多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