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神经
- 格式:ppt
- 大小:5.44 MB
- 文档页数:19
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系统部分四、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接受、整合、传递信息。
神经胶质细胞:营养、保护、联系。
第一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
白质,灰质,神经核,神经节中枢神经系统(CNS)的重要部位及机能:(1)脊髓(2)脑: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间脑(丘脑、下丘脑)脑干(中脑、桥脑、延脑)小脑二、神经系统的进化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刺激与反应:生理学上将凡能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任何因子称为刺激。
二、兴奋与兴奋性:兴奋:活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
兴奋性:活机体对刺激产生相应变化的能力。
三、引起兴奋的条件:(一)组织的机能状态。
(二)刺激的特征:1、刺激强度2、刺激时间3、强度变化率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四、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又称膜电位或跨膜电位。
是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测得RP为-10 ~ -100mV的直流电位,内负外正,称极化。
RP负值加大称超极化,RP负值减小称去极化,去极化后电位回复称复极化。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是诱发产生Ap,使Na+通道大量开放时的临界膜电位。
局部兴奋=局部反应(去极化)=局部电位<阈电位即阈电位以下的细胞膜的电位波动局部电流的定义:某一小段纤维因受到足够强的外加剌激而出现动作电位,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的神经段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出现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 。
局部电位特点非全和无,随刺激强度增大,局部电位增大传导距离远,电位渐小称电紧张性扩布可以叠加或总合达阈电位产生AP局部电位特点①不是“全或无”②电紧张扩布③没有不应期动作电位特点①“全或无”现象②无衰减③时间短暂总和作用:同时或相继给予神经纤维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时,引起组织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