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实验室管理办法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52.89 KB
- 文档页数:15
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学术探索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科学和高效运行,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的内容,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使用规定1. 实验室门禁管理实验室应设定门禁系统,并指定专人负责门禁管理。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非实验室人员需经过事先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2. 实验室设备规定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3.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1. 实验室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消防设备、急救设备等。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并测试安全设施的可用性,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
2. 实验室安全培训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定期参加安全知识的更新培训。
实验室负责人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档案,确保所有人员都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3.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化学品的购买、存储和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实验室负责人应建立化学品台账,记录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并定期检查化学品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限,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三、实验室工作纪律1. 实验室工作时间实验室的工作时间应明确规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具体安排。
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工作时间的安排,并维护好实验室的日常秩序。
2. 实验室数据管理实验室负责人应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应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归档。
3. 实验室文明行为实验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个人隐私。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有序进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的开放与关闭1. 实验室开放与关闭的时间由实验室负责人确定,并向实验室人员及时通知。
2. 实验室负责人有权根据实验室的需要临时关闭实验室,并通知实验室人员。
3. 实验室关闭后,应关闭实验室内的电源、气源等设备,并关闭门窗,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实验室人员的准入与退出1. 实验室人员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实习人员。
2.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人员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3. 实验室人员退出实验室时,应妥善保管实验室设备,遵守实验室内部纪律,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交接相关工作。
三、实验室的设备与物品管理1. 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实验室内的设备和物品的完好性,并做好相应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 实验室设备和物品应分类储存,并建立相应的登记台账,记录设备和物品的出借、维修等情况。
3. 实验室设备的使用须经过负责人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室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
3. 实验室内的危险品须分类储存,并标明明显的警示标志。
4.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五、实验室行为规范1. 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内部纪律,不得私自借用实验设备和物品。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食品进入,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
3. 实验室人员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方案和数据,并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保密规定。
六、实验室的管理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和领导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并及时做好汇报与反馈。
2. 实验室负责人有权对实验室人员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
3. 实验室负责人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1. 引言实验室作为科研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高效、规范,制定本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以规范实验室成员的行为,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2. 实验室使用权限2.1. 所有实验室成员(包括研究人员、实验室助理等)在得到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及授权后方可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资源。
2.2. 对于非实验室成员的个人,严禁未经授权进入实验室,未经批准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资源。
3. 实验室安全与卫生3.1. 实验室成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常识,严禁任何违反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
3.2.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实验室的严格卫生要求,定期清理工作区域和个人使用的器具,并做好洗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工作。
3.3. 实验室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消防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4. 实验室设备与保养4.1. 使用实验室设备前,实验室人员应事先了解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南,并遵循指南的要求进行正确操作。
4.2. 实验室成员在使用实验室设备,并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运行时,应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进行维修或处理。
4.3. 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使用。
5. 实验材料与样品管理5.1. 实验材料和样品的存放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材料和样品应用标签明确标注并分类存放。
5.2. 实验材料和样品的使用应事先经过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3. 实验材料和样品的管理应定期检查和清点,对于过期、变质或损坏的材料和样品应及时处理和更新,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科研诚信和知识产权6.1. 实验室成员应遵守科研诚信的原则,不得进行数据造假、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6.2. 实验室成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应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在维护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同时,也需要保障实验室安全、保护实验室财产和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
因此一个明确的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份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以便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实验室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
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应包括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员。
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实验室实验操作、实验设备管理、化学药品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3.实验室安全检查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是否良好,化学品是否妥善存放、标识与管理等。
4.实验室工作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及化学药品,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眼镜、手套、防护衣等等。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1.实验室设备管理机构实验室应设立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设备管理职责。
设备管理机构应包括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
2.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制定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更新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3.实验室设备维护保养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实验室设备标识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合理的标识,包括使用说明、使用频次、维修保养记录、使用者等等。
三、化学品管理1.化学品管理机构实验室应设立化学品管理机构,明确化学品管理职责。
化学品管理机构应包括实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
2.化学品管理制度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采购、储存、使用、处置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规定。
3.化学品采购采购化学品前,应对化学品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查,确保化学品的质量、品种和包装是否合格。
4.化学品储存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按照化学品的特定要求进行储存,并对化学品进行标识。
实验室管理规则在科学研究、教学实验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实验室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实验室人员管理1、实验室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负责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工作。
2、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能,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新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进行实验。
3、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得擅自离岗或早退。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提前向负责人报告。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1、实验室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运行良好。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2、实验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严禁违规操作设备,以免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3、对于贵重设备和精密仪器,应制定专门的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整理设备,保持其整洁。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安全是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任务。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通风设备、洗眼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穿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在进行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时,应至少有两人在场,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3、实验室应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对于需要使用的危险物品,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使用和处理,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4、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及时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等,清理实验现场,消除安全隐患。
四、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实验用品和仪器设备应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
2、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应符合实验要求。
对于有特殊环境要求的实验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内务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内务管理是指对实验室设备、仪器、药品以及实验室人员和工作环境进行统筹、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实验室内务管理原则:公开公平、德才兼备、依法管理、科学决策。
第四条实验室内务管理的目标: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保证实验室安全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第五条实验室内务管理的任务:建立完善的内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行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六条实验室内务管理的对象:实验室内的人员、设备、仪器、药品、实验室资源等。
第二章实验室内部管理第七条实验室内部管理是指对实验室人员行为、仪器设备使用、药品管理、实验室环境等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第八条实验室内部管理的内容包括:(一)实验室人员行为管理:要求实验室人员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严禁私自携带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食用、喧哗等行为,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
(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要求实验室人员正确、规范使用仪器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三)药品管理:要求实验室人员按照规定使用药品,注意药品的储存和保管,严禁私自借用、挪用、浪费药品。
(四)实验室环境管理:要求实验室人员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工作,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
第九条实验室内部管理的具体措施:(一)建立健全实验室内务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责和权限。
(二)组织实验室内务管理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管理水平。
(三)制定实验室内务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措施。
(四)开展实验室内务管理的检查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建立实验室内务管理的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实验室人员。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十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指对实验室内环境、设备设施、实验操作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第十一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保证实验室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实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化验室)管理规定实验室(化验室)是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管理中需要制定一系列规定以保证安全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个实验室(化验室)管理规定的例子,总结了一些主要内容。
一、实验室(化验室)管理总则1. 实验室(化验室)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按照科研和实验的需要建立管理制度。
2. 实验室(化验室)负责人应具备相应的学术和管理能力,对实验室的科研和实验工作负责。
3. 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化验室)的管理规定,做到安全第一,确保科研的正常进行。
二、实验室(化验室)的使用1. 实验室(化验室)仅限于科研和教学活动,禁止个人私自使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其他活动。
2. 实验室(化验室)使用前必须经过申请审批,未经批准不得使用。
3. 实验室(化验室)的使用时间应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安排,不得擅自改动。
三、实验室(化验室)设备和仪器1. 实验室(化验室)设备和仪器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养和维修,定期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实验室(化验室)设备和仪器负责人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并制定设备使用规定。
3. 使用实验室(化验室)设备和仪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四、实验室(化验室)安全管理1. 实验室(化验室)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系统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 实验室(化验室)中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应急出口和灭火器材,并保证其常年有效。
3. 实验室(化验室)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禁止吸烟和随意投放垃圾。
五、实验室(化验室)人员管理1. 实验室(化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和实验工作能力,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实验室。
2. 实验室(化验室)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具备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3. 实验室(化验室)人员应按照职责和规定进行工作,严禁私自更改实验方案和偷盗他人实验成果。
六、实验室(化验室)文档管理1. 实验室(化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文档管理制度,对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等资料进行及时归档和管理。
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
以下是对实验室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一、实验室设立与管理1. 实验室设立:实验室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和布置,确保合理的实验室设置和设备配备。
实验室的用途和功能明确,每个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
2. 实验室标识和安全: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实验室名称、实验室负责人、紧急联系电话等信息。
实验室安全设施完备,包括灭火器、紧急出口标识、通风设备等,确保实验室安全。
3. 实验室进出管理:实验室应制定进出管理制度,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并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
二、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1. 安全意识培训: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意识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实验室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安全操作流程、危险品管理、废弃物处理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3. 防火措施:实验室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电线路等,确保防火设施完好有效。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严禁乱丢乱堆易燃物品。
4. 废弃物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三、设备管理和维护1. 设备保养: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可靠。
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避免长时间待机或造成意外。
2. 设备调试和校准:实验室设备的调试和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和维护。
3. 耗材和试剂管理:实验室应合理管理耗材和试剂,避免过期使用和浪费。
试剂存放应分类整理,避免发生交叉污染。
四、实验室纪律和行为规范1. 实验室纪律:实验室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私自调取或携带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不得擅自离岗或在实验室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1、实验室是进行分析检测的工作场所,室内应保持整洁,物品摆放科学、合理。
2、在实验室内不准与分析检测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允许把与分析检测无关的物品带入室内。
3、4、5、6、7、分析检测人员在实验室操作时,按规定穿戴工作服。
在实验室内工作时,必须严肃认真,不得喧哗嬉闹。
分析检测人员在工作时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任何人不得将分析检测器材作为生活用品使用。
外单位人员未经许可不能擅自进入实验室内,参观人员应先与有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参观。
8、9、每天打扫实验室环境,清洁实验台面。
节假日前进行全面打扫除。
10、科长负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2)是用于规范实验室内部管理和日常运行的一套规范和制度。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的内容:1. 实验室安全管理:- 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和保管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预防事故的发生;- 要求实验室人员每年进行安全培训,并持续关注实验室安全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安全隐患。
2. 仪器设备管理:- 编制仪器设备清单,确保设备的数量、型号和状态都有记录;- 制定设备使用规定,包括设备的预约使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实验室冷链管理:- 制定冷链管理规定,确保实验室内的冷藏和冷冻设备的温度稳定和设备功能正常;- 设立冷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冷藏和冷冻设备的温度,记录温度变化情况;- 对重要试剂和样品进行冷藏管理,确保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4. 实验室清洁管理:- 制定实验室清洁管理规定,明确实验室人员的清洁责任;- 定期进行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包括台面、地面、设备和垃圾桶等区域的清理;- 对实验室内的化学试剂瓶和容器进行分类和整理,确保试剂正常存放和使用。
5. 实验室材料管理:- 制定实验室材料管理规定,包括实验室材料的采购、入库、出库和领用等流程;- 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实验室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能满足实验室的需求;- 设立材料专人负责,对实验室材料进行监控和管理。
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试验室管理制度内容目录1、试验室管理制度2、试验检测质量责任制度3、抽样管理制度4、环境保护制度5、试验检测安全管理制度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标准物质管理制度8、样品处臵管理制度9、档案管理制度试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是重要的检测场所,做好实验室管理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1、化验室布局合理,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域互相影响。
2、化验室的采光、能源、采暖、通风等应符合要求。
3、消耗性材料和物质的贮存及危险品管理要符合相应程序的规定。
4、废气、废水、烟雾要符合环保要求。
5、化验室要做好防盗和安全保密措施。
6、化验室应符合保障人身健康、安全的具体要求。
7、化验室应有保证检验工作良好进行,并符合保密要求。
8、质量负责人应履行监督职责,当发现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或辅助设施不符合要求时,要求检验人员终止检验,提出纠正和整改通知,并进行验证。
9、检验人员必须经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并对各项检验记录进行分类登记造册,按存档年限,定期清理到期资料,并分类造册。
10、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一律不得入内。
检验人员岗位职责1、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2、认真按照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操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3、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确保原始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
4、负责管理在测样品。
5、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情况的记录和日常的维护、保养。
6、负责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及安全保卫工作。
7、保护用户的技术秘密。
8、有权拒绝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和其他方面的干预。
9、努力不断提高检测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10、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本所的各项规定。
事故分析报告制度1、检验工作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事故处理;1)由于粗必大意,或保管不善丢失样品或人为原因造成样品损坏。
2)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验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三级文件 内部实验室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TQ3-05 版 本:2 2013.06.03 实施日期: 2013.05.10 发布日期:
批 准 会 签 审 核 编 制 明 岐 铝 轮 毂 仪 征 有 限 公 司
文件更改履历表 序号 版本 修订原因及内容说明 修订日期
~ 1 ~ 明 岐 铝 轮 毂 仪 征 有 限 公 司 1.目的: 为满足各型铝轮开发及量产中各项检验及测试需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实验室相关作业和人员管理。
3.定义: 无
4.职责: 4.1质保部工程计量科负责计量、测试及实验室管理。 4.2制造部负责量产件的送测。 4.3技术部负责提供图纸及试量产的送测。 4.4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实验室进行相关工作。
5.工作内容: 5.1工作人员职责分配 5.1.1工程计量科主要负责人职责: (1)熟悉并保证贯彻国际、国内颁布的有关质量、标准、计量等方面的政策、 法规和法令。 (2)保证实验室设备仪器配备,人员素质,各实验室环境条件等,能胜任各项检测任务。 (3)对实验室检测的公正性、独立性、科学性有全面的责任。 (4)负责编制实验室的中、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年度工作总结及配合财务部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 (5)负责签发实验室重要文件,审阅测试规范操作规程等内部文件代表实验室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 (6)审阅核准各种实验室检测报告。 (7)负责按相关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稽核。 (8)对实验室内部的劳动保护及人员安全负责。 (9)协调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及确保检测质量。 (10)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对质量问题的分析,追踪。
~ 2 ~
公 司 仪 征 有 限岐明 铝 轮 毂 5.1.2实验室技术人员主要职责:
(1)负责实验室各项计划的实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质量、计量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法令按公司内(2 SOP、SIP操作,确保测试质量的公正、可信。部的 (3)负责提出人员配备、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建议。 (4)对实验室内的安全、仪器的完好负责,并做好每日的点检工作。 (5)对所有检验、试验做好详尽的记录并开具检测报告。)对各相关部门送测件进行标识并分区摆放,生产部量产件的例行送测要正(6 确到位,必要时要做好跟催工作。)对测试完成件进行标识,超过保存期限的测试完成件要及时清点并做好回(7 炉工作。 (8)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各阶段的固定资产及在制品的盘点工作。 (9)负责监督公司计量管理及计量检定工作。 10)确保实验室内工作的落实完善。( 5.2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十分齐全,除了轮毂测试必须的三大项(弯曲,冲击,径向)之5.2.1外,还包括用于铝材成份检验的光谱仪,铝材性能测试的万能试验机,洛式硬度机直至轮毂涂层耐腐蚀性测试的盐雾实验机。这些设备均系国内外试验室的认之先进设备,其测试结果是值得信赖的,实验室已通过了VIA证。另外,实验室还建立了包括三坐标测量仪,各种量检具在内的量检具 中心。设备明细如下表: 质保部检测设备明细表: 项 次 设备名称 产地厂牌 型号 规格 数量
1 弯曲疲劳试验机 嵩中国天津久荣/盛机械工程股份 CFT-02 B-800A MAX 12KNM MAX800KGF 3台 2 径向疲劳试验机 中国天津久荣车 轮技术有限公司 RFT-2 MAX5000KG 2台 3 13°、30°/90°冲击试 验机 中国天津久荣车轮技术有限公司 ITM-02 ITM-03 MAXWeight 1050KG /MAXHIGHT 400MM 各1台
4 动平衡试验机 LEONARDO意大利国德 HOFMANN GEODYNA 6300P 22×14MAX 10台 5 光谱分析仪 上海超普仪器仪 表有限公司 FSQ 26频道 2台
2台 HOFMANN MONTY1270 ×MAX2214 6
拆胎机 ~ 3 ~
明 岐 铝 轮 毂 仪 征 有 限 公 司 7 X-RAY自动探伤试验机 德 国 XWHEEI 24 2台 山东莱洲市试验1HRC. HV. HB 台机 8 HB-3000 表面布氏硬度 机厂 无锡市意尔达试9 盐雾试验机 YQW-050 4.5KV 3验设备制造有限台 公司 3T WES-100 美斯特工业系统10 万能材料试验机 各1台 20T 有限公司 WEW-6000 7TT230 时代集团公司厚~01250um 仪 台11 测北京时代之峰技1台BM-4XBⅢA 12 金相显微镜 100~1000倍 术有限公司5台 13 TH120/TH140 度时代集团公司 提式硬计 手HV HB HRC 上海舜宇恒平科1台比重仪14 XT220A 0.0001g/220g 学仪器有限公司1台浙江昊宇工贸有 记重台秤MAX 60Kg TCS-60A 15 限公司 20 自制 16 减压测氢仪台 GLOHLSTATUS91 17 台900*900*800 三坐标测量仪 美国98 日本国际计测量118 台 摆振& 12″~22″FDBRC-6142W 动平衡机 株式会社1台℃558C MAX150 KARCHER 19 高压冷热水清洗机上海卡罗卡超仪1CAC-600-6 台 20 光源箱 器有限公司注:本实验室设备大多数系国外技术先进的厂家生产,其中轮毂测试必具备的三大项:冲击、弯曲、径向试验机通过日本VIA轮圈协会的认证。 5.3主要生产流程与检验项目:
工程别 检验项目 使用仪器 备注
铝锭进料 成份 光谱仪 熔铝 成份 温度硬度 气体含量 拉力试验金相组织 光谱仪 湿度控制器 压力式硬度机 减压试验机 万能材料试验机 金相显微镜
成型 模温 铸件对角厚度 铸件变形量内部组织 外观 模温计厚薄规 拔变样板 探伤X-Ray目视 限度样品
切冒口 加工余量 目视 ~ 4 ~ 明 岐 铝 轮 毂 仪 征 有 限 公 高温处理 时间、温度 时间温度记录器 整形 圆度、平面度 圆度规、塞片 低温处理 时间、温度 硬度 时间温度记录器 硬度计
机械加工 尺寸 偏摆动平衡 外观 量检具 量检具 平衡试验机 目视
气密性 泄气 压泄试验机 前处理 脱脂剂浓度 水污染度 皮膜剂浓度 滴定液 滴定液 滴定液
涂装 膜厚 色差附着性 硬度 膜厚计 色差仪 百格刮刀、胶带 铅笔硬度计 表面加工 尺寸外观 游标卡尺目视 限度样品 涂装 (透明漆) 膜厚 附着性硬度 耐腐蚀性 膜厚计 百格刮刀、胶带 铅笔硬度计 盐水喷雾
入库 尺寸 外观 标示及另配件 量检具 目视 出货 标示及另配件数量 外观 目视 目视 5.4测试: 5.4.1材料测试项目 )成份分析1( (抗拉强度 2) 3()延伸率 ) 布氏硬度4( ()5 组织 ( X6)射线探伤 ()表面材料:7 漆层厚
度 a. b.附着性、脆性~ 5 ~ c.盐雾试验 d.石击载荷试验 e.冷凝水试验 f.耐光照试 g.对化工产品的耐抗性 5.4.2性能测试项目 (1)13°冲击试验 (2)30°冲击试验 (3)弯曲疲劳试验 (4)径向耐久疲劳试验 (5)总平衡度 (6)PCD屈服试验(委外) 5.5测试标准: 5.5.1各检测项目所使用的标准,原则上按客户提供的标准检测,但必须满足最新发布的国际、地区或国家标准的要求。只有在经客户同意后才使用其它一些不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方法进行测试。 5.5.2本公司实验室已通过VIA协会认证,因此本公司在性能检测中使用最新版本的日本VIA标准。 5.5.3为确保新型式产品,投入量产时各项性能不因一些制程因素的波动而引起批量不良,因此在开发件的投入量产前,进行加严测试,具体如下: (1)13°冲击试验机 载荷根据VIA最新版标准,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加重10% (2)30°冲击试验 重锤高度根据VIA最新版标准,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加高20% (3)弯曲疲劳试验 弯曲力矩不变,转动圈数根据VIA最新版标准,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加20%。 (4)径向疲劳试验 径向载荷不变,转动圈数或里程根据VIA最新版标准,在一般使用的情况下加20%。 ~ 6 ~
按相关标准,采用化学渗透法进行探伤处理,根据被测件损坏的程度,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判定。若有争议可会同研发部门研讨或重新测试数只综合评估。 5.6测试流程: 5.6.1技术部、制造部依需求进行送测,在送测样品上作明显的标示并摆放于固定的各单位送测区域,如实填写【测试联络单】,并注明制程条件将所要检测的项目、原因等如实填写。 5.6.2接收【测试联络单】及测试件和【移转单】,核对其单据填写情况及其送测计划并登记收件日期及型式,填写移转接收单。 5.6.3依顺序进行测试,正常情况四天内可知结果,如有特殊需要,请部门主管签字同意后可开立急件,二天内可知结果. 5.6.4测试结束后将其标示测试项目结果并摆放于回炉区。经各部门研讨后才 可回炉处理(特殊测试样品保存期限另定)。 5.6.5出具报告,经签署后登记发放,实验室做好编号登记以便追溯。 5.6.6定期清理回炉区,将其回炉。 5.6.7测试工作流程图如下: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