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 格式:ppt
- 大小:7.51 MB
- 文档页数:13
蒙古的起源蒙古族的起源多数学者都认为;蒙古族属东胡族系,公元一世纪末至二世纪初,匈奴为汉朝所破,东湖人的一支鲜卑人自潢水流域一带转徒其地,剩余的人也都自称为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公元四世纪中叶,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带鲜卑人的一个部落自称为“契丹”,另一个部落居住于兴安岭以西的鲜卑则称为“室韦”,蒙古部就是室韦人的一个部落。
称为“蒙兀室韦”。
史书记载,蒙古部落被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纳河畔一带居住下来,生息繁衍,许多年以后部落逐渐兴盛起来,并产生了许多分支,公元八世纪,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为了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外迁徒,这时已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选儿勒勒蒙兀”。
在出走的蒙古人当中,有一位很有声望的人,名叫孛二贴那,以他为首的选儿勒勒蒙古自称为“乞牙惕氏”。
乞牙惕氏人迁徒到了斡难河源头肯特山一带,生活方式由狩猎转为游牧。
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那的十二世孙,朵奔蔑儿干死后,他的寡妻阿阑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传说这三个儿子是感完而生的“天子”以孛瑞察儿为始祖的孛儿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选儿勒勒蒙古被称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们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大蒙古帝国。
用新的迁户制体系分人口,战败的部落如塔塔儿,克烈乃蛮被瓜分到各千户。
族属不同,社会发展不平衡,方言各异的部落在统一汗权统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基础,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
居住额尔古纳河山林里的蒙古部落(蒙兀室韦),约在九世纪中叶进入草原,成为草原游牧部落。
蒙古高原众多的部落族长长期相互抢夺,混乱不断,草原无安之日。
1162年,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大败世仇塔塔儿人时,铁木真降生额难河畔草原。
1170年塔塔尔人,也速该为九岁的铁木真定亲,返回的路上被塔塔尔人毒害。
也速该死后的第二年春天,尼伦蒙古部落祭祖。
蒙古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在亚洲,最早建立社会主义的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时间是1921年,力量是蒙古人民革命党,首都乌兰巴托,意为红色的城市。
而后是1945年的越南,1948年的朝鲜和1949年的中国。
这些国家虽然都号称是自主建立的社会主义,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苏联在其后面的“黑手”。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亚洲最早的“社会主义”——蒙古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
1911年武昌起义后,中国陷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
当时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
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上层王公的带领下宣布独立。
当然,与其他各省不同的是,北方那个处心积虑妄图瓜分中国的沙俄,经过多年的经营、分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完全操纵了外蒙古。
当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中国各省开始为重新统一、建立中华民国而开展各种政�B治活动的时候,外蒙古脱离了这一进程,开始宣布独立建国。
事实上,外蒙古立即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
中华民国的政权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后,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
刚刚建国不久的中华民国国力之弱可想而知。
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
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
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
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总算没有丢掉外蒙古。
好梦不长,1918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彻底推翻,上台的是比老沙皇更为阴险狡猾的“新沙皇”。
当时,苏联红军不断向西伯利亚挺进,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胁日益临近,坐卧不安。
于是他们开始与中国进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国怀抱的谈判,不过谈判进程缓慢而艰难。
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B府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外蒙古重新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蒙古帝国,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以总数才30多万人的军队,在50多年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中,先后灭了40多个国家,征服了720多个民族,消灭各国军队人数超过千万,征服各民族人口总数达六亿之多,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疆域最辽阔的国家----蒙古帝国。
其稳定时期版图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俄罗斯诸公国,南达爪洼中南半岛,在北纬15°~60°,东经15°~13°之间。
版图最大时期面积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四倍还多,占当时整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还多.而现在整个亚洲的陆地面积(包括所有岛屿)不过4400万平方公里。
1205年起,成吉思汗开始攻打西夏。
1211年蒙古铁骑进攻金朝,并占领中都。
1218年,蒙古大军灭掉西辽政权。
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进攻花刺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攻占多个主要城池。
花刺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素丹逃至里海孤岛病死。
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继续西进,在现乌克兰战胜基辅大公,后撤军。
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成吉思汗在贺兰山病死。
在蒙古大军的猛烈攻击下,西夏末代国王投降,西夏灭亡了。
1231年,成吉思汗的继任者、蒙古第二代大汗窝阔台兵分三路伐金,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对金作战,金灭。
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受阻于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
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率军东归争夺汗位的继承权。
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
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
1258年,西征军攻占巴格达。
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
蒙古族简介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
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
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
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
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
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
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
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
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一、概况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
蒙古族的词语蒙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蒙古族的词语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中,反映了他们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介绍一些蒙古族的词语,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一、蒙古族的基本词汇1. 蒙古族(Mongolian):指代蒙古族这个民族群体。
2. 蒙古(Mongolia):指代蒙古族的传统居住地,也是蒙古族人口集中的地方。
3. 敖包(Obo):蒙古族信仰的圣山,是他们进行祭祀的地方。
4. 辽阔(Vast):形容蒙古族居住地广阔无边。
5. 英勇(Brave):形容蒙古族民族精神,指代勇敢和顽强的品质。
二、蒙古族的礼仪用语1. 三种礼貌(Three Forms of Courtesy):指尊称年长者为“兄”、“弟”或“姐”,以示尊重。
2. 哈达(Hada):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礼物,是用丝绸制成的白色长方形布条。
3. 十三声辞谢(13 Forms of Thank You):蒙古族民间礼俗习惯,用以表达感谢之情。
三、蒙古族的传统文化词汇1. 骑射(Equestrian Archery):蒙古族的传统运动项目,指骑马射箭的技术和技巧。
2. 鞑靼(Tatar):蒙古族的一支流散至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分支,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3. 古鲁普(Gu Lu Pu):蒙古族的传统舞蹈,展示了他们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舞姿。
4. 毡房(Yurt):蒙古族的传统居住结构,是类似帐篷的圆顶构造。
四、蒙古族的饮食词汇1. 巴音(Bayin):蒙古族特色菜,是一道以马肉为主料的烩菜。
2. 乌梅汤(Ume Soup):蒙古族的传统饮品,是一种用乌梅制成的酸甜汤。
3. 牛奶茶(Milk Tea):蒙古族最常饮用的饮品之一,是用牛奶和茶叶煮制而成。
五、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词汇1. 马儿那达姆(Naadam):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一种集中展示民族特色的盛大庆典。
2. 春节(Spring Festival):蒙古族也庆祝中国的春节,这是一个传统的团圆和祈福节日。
内蒙古和蒙古国的区别
蒙古国和内蒙古的区别:
1、地理位置不同:蒙古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地处亚洲的内陆国家。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2、制度不同:蒙古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其政治制度是议会制共和国。
历史上,蒙古国的领土曾长期属于中国。
而内蒙古简称“内蒙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首府呼和浩特,采用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性质不同:蒙古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而内蒙古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级行政区,所占国土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
4.发展不同:蒙古国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山地多由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且国土内盐碱土壤较多,而且蒙古国的矿场十分地丰富,除此之外,还有比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蒙古国的主要产业包括矿业、农牧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服务业等,其中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
但由于蒙古国独立后,一直较依赖苏联,国内的资源几乎都交给苏联开发,所以工业化程度并不高,近几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蒙古国的经济又出现了负增长的局
面。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北部和蒙古国接壤,而内蒙古的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呈狭长地形,因为地底岩浆活动频繁且地层发育齐全,这就使得内蒙古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截至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0514.2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6.3%,人均生产总值更是高达854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