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设计的模型:

1.ADDIE模型

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执行(Implementation)与评估( Evaluation)

–(1)分析:目标分析;行为(能力)分析、目标人群分析、媒体选择、任务分析、成本分析;

–(2)设计:界面设计、序列设计、课的设计、学习者控制;

–(3)开发:这一阶段通常通过程序员、绘图艺术家、作家以及学科内容专家的共同合作将设计蓝图具体化并产生一个工作模型,然后,通过对工作模型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对评价反馈结果的整合,最终产生一个完整的学习程序;

–(4)执行与评估:最后的两个阶段包括把完成了的程序交付给学习者并对目标的达成度作出评价。

2.格拉奇埃利模式

格拉奇埃利模式是一个典型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焦点。已有的教师、学生、课程计划、设备、设施和资源都是进行设计的前提条件。设计的目的是解决教师在这些条件下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设计往往发生在学校教师想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通常由老师自己来完成设计任务。

这类模式的设计重点是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选择、改变和运用已有的媒体材料,而不是从头开发。

3、肯普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模式中寻找自己工作的起始点,按具体需要编排设计顺序。肯普对学科内容、目标的确定和资源选择等方面的阐述对教师很有吸引力,但他对教学活动、形成性评价和修改的说明却不够详细。

肯普模式的主要特点:

a、强调了十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要素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决策。

b、要素之间没有线条连接表明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不考虑某一要素。

c、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在这种环行结构模式的中心,说明它们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归宿,各个要素都应围绕它们而进行设计。

d、表明教学设计是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

e、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从任何地方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迪克和凯里模型

迪克凯利模型中的步骤是连续的,一般不能跳跃,但是形成性评价可以在任何一个步骤之后进行。

该模型对需求评估不重视,没有相应的措施。

教学策略的开发部分相对单薄。

较适合于大型的教学开发项目和个别化教学。但其中整体设计的思路对完善教学过程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历史阶段:

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

教学设计作为一个领域出现于教育之外,美国军方在二战中培训大量新军人时所用,其后应用于企业培训,在社会需要非常旺盛后才开始理论研究。但作为一种思想,它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A 20世纪上半叶,北美教学设计研究起源于几个心理学家试图把心理科学运用于教育情境的努力。杜威和桑代克为教学设计研究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B 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崛起。

C 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二.需求分析

教学问题的定义

教学问题是指教学系统严重不适应学习者的情况,是教学系统中存在着严重设计不良的状况。实际上是学生的学习困惑问题

教学问题分析的基本步骤:

绩效问题指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或者目标状态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

论证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开端,经系统调研形成总的设计目标有助于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现实意义:用科学的体系和方法来不断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解决― 为什么教‖ 的问题

(二)学习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

n 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是否存在、性质、解决的可能性)

n 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

n 分析并确定总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

1.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

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既定目标作为期望值—学习者学习现状=差距

数据收集:

(1) 将用行为术语描述的期望状态具体化,形成一套完备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它设计出测验题、问卷或观察表来收集信息;

(2)根据指标体系分析学习者近期的测试成绩或产品合格记录等现成材料;

(3)开座谈会

2.外部需要分析法:是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找出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外部参照法同时也是对机构内部目标合理性进行论证的有效方法。

社会需求—学习者现状=差距

主要用于课程开发中学习需要的确定。

数据收集:

(1)对毕业生跟踪访谈、问卷调查;(2)分析毕业生的工作记录;

(3)设计问卷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4)现场调研

(5)专家访谈;(6)Delphi方法

3.内外结合需要分析法:在社会需求、教学目标、学习现状之间找差距。

需求信息的获得方法

1)内部期望值

查阅内部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计划)

访问内部目标决策者

文献

2)现状:

直接——问卷(测试)、面谈、观察

间接——教师、档案(学习成绩等)、文献

3)社会期望值:

专家调查——访谈、Delph、文献

个案调查——单位、毕业生、问卷

(四)学习需要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需要是学习者的需要。

获得的数据是真实的,能可靠地反映现实情况。

协调所有参加者的价值观念,取得对期望值和差距的一致看法。

要以学习行为结果来描述差距,避免用方法或手段找问题。

需要分析是无止境的。

分析的成果是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需要分析的结果

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

1)列出的差距是不是学习需要?

2)有没有可合并的差距

3)有没有非教学原因引起的差距?

4)剩下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差距是否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或培训解决?

5)能否通过比较简单又明显的方法解决问题?

6)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

三.教学目的分析

一、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

言语信息是一种陈述性知识,即学生将信息贮存在长时记忆库中,必要时能够作出回忆和陈述。言语信息有四种具体形式:称呼、事实、有组织的事实和言语索链。智力技能是利用符号或概念的能力。用来对环境作出心理内部的符号表征及发生互动。智力技能具体有四种类别,即辨别、概念、规则与原理、问题解决。

态度,这相当于―情感性知识‖,即影响个体对自身行为作出选择的内部状态。所谓内部状态,实际上指情绪情感。

认知策略是控制思维过程的技能,在问题解决或其他学习活动中用于监控思维和行动的心理规划,它好比是现成的高级规则,帮助我们选择和激活与目标相关的具体的智力技能,并且在运用智力技能和思维结果方面提供指导。

动作技能是指通过一系列平稳、协调和适时的肌肉或躯体运动来达成某一目标,例如投篮技能需要运球、跳跃(起)、投球、落地等一组动作。

这五类学习结果是一个整体。实际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重的

二、梅里尔的业绩-—内容矩阵分类理论

梅里尔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创立―成分呈现‖这一教学设计理论时,对认知学习结果的分类采用了二维矩阵形式。其中,一维是业绩,另一维是内容

业绩维通常是指学生学业行为的表现,共有三个层次:记忆:要求学生开展记忆搜索以便再现或确认先前贮存的信息。

应用:要求学生将通则应用于某些特定的事例之中。

发现:要求学生推导或找到一项新的通则。

内容维通常是指教学具体材料所涉及的项目,分为四种类型:

事实:是指某项数据资料与事件,或者名称与部分等之间的联系。

概念:是一组分享共同特征并被赋予相同名称的事物、事件或符号等。大部分语词都是作为概念来使用的。

程序:是指达成某一目标,解决某类问题及生产某种产品等所必须的先后步骤。

原理:用来解释和预测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