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 格式:docx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的描述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是指1978年12月18日至2018年12月18日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这一时期的改革被广泛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也是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关键一步。
在这30年的时间里,中国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就,下面将对一些主要的成就进行描述。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中国的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状态。
然而在经过这30年的改革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量。
中国的GDP在这个时期内从相对低水平的1569亿元增长到了约90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中国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
这个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从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逐渐变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把几亿人带出贫困。
其次,改革开放30周年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发展成就。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教育体系之一。
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显著的延长。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同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更开放的思想和文化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宽容和多样化。
第三,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还取得了重大的科技和创新成就。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研发能力大幅度增强。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成为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国。
中国还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最后,改革开放30周年还带来了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
中国以和平发展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主张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
中国已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和外交合作关系,并且成为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形势变化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
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两者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
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从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
政治,经济,政策和支付风险指数分别排在第42位,51位,76位和23位。
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
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1978-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系数为67.7%。
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成就一:中国社会和谐稳定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启动,象征着国家试图寻求更有活力的社会发展理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逐步走向注重效率的活力发展的社会形态,通过经济发展和繁荣带动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2006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以人本民生为主导,使各阶层各群体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社会进入和谐稳定的新时期。
成就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经过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资源配置由原来的行政分配逐步过渡到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突破,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市场价格机制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成就三: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亿元,2007年上升到246619亿元,连续5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成就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增长了40.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30.5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210亿元增加到2007年末的172534亿元。
1978年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有2.5亿,2006年农村贫困人口降低到2148万人。
联合国和国际有关组织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成就五:交通发展日新月异1980年以后,我国交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0多公里。
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出入境人数居世界前列,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步入世界前列,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1979-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历过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19年,年均增长9.2%;新加坡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0年,年均增长9.9%;中国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1年,年均增长8.7%;中国台湾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6年,年均增长9.5%;韩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30年,年均增长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长达29年的高速增长,因而我国的高速增长期至少与目前世界上高速增长期保持最长的韩国持平或更长,这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1978-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比较注:①为1989-2007年年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本文中国数据均来自于国际组织。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32801亿美元。
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
是美国GDP的12.3%,是日本GDP的25.7%,是德国GDP的63.1%,是英国GDP的83.1%,是法国GDP的90.2%。
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GDP的18.1%,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是日本GDP的49.3%,接近一半,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是德国GDP的80.5%,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总结其取得的显著成就,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变革,逐步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全球金融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展开的。
在国内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金融体系效率低下,资金分配机制僵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方面,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革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也致力于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金融业开始了艰难而坚定的改革之路,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风雨岁月。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主要围绕着银行体系的改革进行。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改革开放十大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万的0.0171%。
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12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多年的过往: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外,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对内,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同时,改革开放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这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而且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对于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1、经济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中,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个: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第二个: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第三个: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
大改革 大开放 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以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
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为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国经济迅速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改革开放的改革开放的30年,年,是我国经济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0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的30年,是我国逐步摆脱低收入国家不断向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迈进的30年。
年。
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9.8%的增长速度。
的增长速度。
的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按照改革党和政府按照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三步走”的伟大战略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无前的精神,奋发图强,开拓进取,19871987年提前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第一步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1995年实现再翻一番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5年进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对比数据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对比数据1978年,我国GDP为3645.2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121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
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为102398亿元; 2006年,我国GDP又突破20万亿元,为211923亿元,折2.7万亿美元。
2002年,我国GDP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3.9%、日本的37.0%、德国的71.8%,2006年上升到相当于美国的20.0%、日本的60.6%、德国的91.3%。
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成就:(1)GDP已达249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1.9%,突破3.6万亿美元,世界第四。
(2)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32%。
财政增幅几乎等于GDP增幅的3倍。
(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增长23.5%。
世界第三。
进出口相抵,外贸顺差达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4)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加,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世界第一。
(5)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
世界第一。
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
最近5年中,我国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2002年为4.4%,2007年为5.5%。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迅速实现了和平崛起,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正在改变着世界。
当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前进乏力时,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中国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一)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
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英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一)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xx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航船正式扬帆起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范围由特区逐步扩大到了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初步形成从沿海向内地推进的格局。
xx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沿边城市,开放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
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
202x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区域性推进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至此,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二)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外开放以“出口创汇”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成为政策的基本指向。
针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xx同志指出,对外开放不仅要继续扩大商品贸易,而且可以让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办企业、搞加工贸易。
这样就使原来的对外经贸交流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和生产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外债、到国际市场融资等多种方式被广泛采用。
论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重要表现中国从30年前改革开放而来的伟大成就数不胜数,而我们重点论述中国在这30年中所取得的经济上的成就,这是最为伟大,也是最为重要与核心的成就之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一个无足轻重的贸易小国,到如今的世界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演绎的沧桑巨变,可以从贸易规模、增长速度、贸易结构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得到生动的体现。
第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1950年,我国外贸总额只有11.3亿美元。
改革开放前,受制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外贸总体增长缓慢,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先升后降。
1977年我国进出口额为148.04亿美元,仅比1950年增加了136.7亿美元,同期我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0.91%降至0.64%。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束了长期封闭状态,外贸发展增速加快。
1978~2001年,我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5.9%。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贸进入改革开放后发展最迅速、最平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2~2008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26.1%,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世界排名也由全球第8位跃升至第3位,其中出口仅次于德国位列全球第2。
2008年,我国进出口额达到2.56万亿美元,是新中国成立后30年贸易总量的15倍。
经过6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第二,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发生了质变,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以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为主。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产业基础薄弱,我国出口产品以粮食、生铁等初级产品为主,价值低、数量少。
据统计,1950年仅肠衣一项出口就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1.7%。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我国相继形成了轻纺、机电、IT产品等优势出口产业。
1981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首次超过初级产品;1986年,纺织品取代石油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食品1072 200711211218 林月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行三十年了。
这三十年是伟大的三十年,是祖国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的篇章的三十年。
一、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二、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三、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
四、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
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以前农村劳作耕田主要用的都是牛,且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水稻有插秧机,采集木材有电锯。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增长。
粮食生产不断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我国十三亿人民,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
回顾历史,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很多人住的最好的都只是平瓦房,进村的路一遇见下雨,就会变成烂泥路想走都困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说活水平也随着提高,现在不少人人都建起了楼房,家里还买了各种样式的家用电器,老百姓的生活过的也越来越有滋味,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穿着方面也趋向中高档成衣化、多样化。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衣服随处可见,式样色泽较为单一,中山装为当时的主要式样,脚穿的是布鞋和解放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的开篇,以一连串数据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当然,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何更好的发展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越来越值得大家思考。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取得的成就1、GDP从占世界1.8%升至6%,综合国力由弱到强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经济核心指标,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1978年,我国GDP只有3645亿元,而2007年上升至24.95万亿元,年均增长9.8%,而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只有3.0%。
30年来,我国GDP世界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2、国家财政收入从1132亿到5.1万亿元,财政家底愈发厚实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79年至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2%。
国家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3、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处在温饱不足状态,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
经过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
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3倍。
改革开放30年之八大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
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万的0.0171%。
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1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 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
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
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
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
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
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
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实力快速成长;人
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的重要成员。
中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
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迈出了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其后不算太长的时间里,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发生了沧海桑田、翻天覆
地的变化。
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对这30年的成就做一总结。
一、经济实力快速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在1978年~2019年度
30年中,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
近30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
现在中
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三。
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
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据相关统计,截至2019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
1.7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
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就人均GDP而言,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的人均GDP是119美元,2019年则
达到了3629美元,2019年是1952年的30.5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年均增长6.4%,
平均约12年翻一番。
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
收入增长了6.7倍。
就城镇居民而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发
生了巨大变化。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了小康型阶段并逐步向富裕型过渡,消费
质量明显提高,居民的吃、穿、住、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构
成发生明显变化。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9年的11759元,居民收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工薪收入外,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
占比重逐步上升。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就农村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不仅促成了我国农业增
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上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人类消除贫困史
上的一个奇迹。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农民的衣、食、住、行、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在农村,砖瓦房比比皆是,小洋楼也不稀罕,一部分农民还在城里买
了商品房。
平板电视机、自动洗衣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农家,小汽车也已进入
部分富裕农户。
截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率达
98.54%,建制村通公路率达88.1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
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
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
在农村改革方面,安徽等一些地区率先
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改革试验,这一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人
民群众的普遍支持,随后推广到全国。
在企业改革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有企业扩大
自主权试点,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在财税体制方面,推行两步“利改税”,逐步推进“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
在流通体制方面,废除了农副
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逐步培育农产品市场。
四、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逐步建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得到较大发展: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进
一步放开了竞争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要素市场逐步形成。
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了投资体制,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扩大。
土地、劳动力、技术、产权、资本等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构建也取得相当进展。
其中资
本市场的发展引人注目,资本市场尽管发展历史虽然比较短,然而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
我国股市规模、市值占GDP比重、交易量、交易系统的先进性等,都出现大幅跃升,相关
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对国企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另
一方面减少了间接金融,降低了整个金融风险。
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有力
的推动作用。
五、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
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
广度推进。
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发展格局。
从1978年到2019年,对
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
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
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19年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
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
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我国还积极迎接世界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国外直
接投资7745亿美元,吸引外资规模连续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就是中国制造(和组装)产品大量出口,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不仅如此,随
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也开始积极“走出去”,以全球化的视野在海外开展投资,整合产业链,以快速提升自身竞争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企业去他们那里投资。
回首30年前,每个中国人也许都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的国家在那一刻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天,也许每个中国人都有理由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与成就。
然而,我们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远未完成,中国还面临着
诸多困难与挑战。
在面对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时,也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拿出一份清醒一份拼搏一份责任去期待这个国家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