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
- 格式:ppt
- 大小:862.00 KB
- 文档页数:10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了解茶叶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为茶叶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反应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即可计算出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茶叶样品:选取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茶叶若干。
标准氨基酸溶液:精确配制一定浓度的谷氨酸标准溶液。
茚三酮试剂:称取适量茚三酮,用乙醇溶解并定容。
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液(pH 80)。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容量瓶、移液管、比色皿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研钵研碎后,置于具塞三角瓶中。
加入适量的沸水,在水浴中浸提一定时间,冷却后过滤,滤液即为待测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不同体积的标准氨基酸溶液于一系列容量瓶中,加入缓冲溶液和茚三酮试剂,定容后摇匀。
将上述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热一定时间,取出冷却至室温。
以空白溶液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于特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吸取适量的待测液于容量瓶中,按照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加入缓冲溶液和茚三酮试剂,定容、加热、冷却。
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标准曲线测定数据:记录不同浓度标准氨基酸溶液的吸光度值。
样品测定数据:记录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及对应的计算结果。
2、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
按照样品处理时的稀释倍数,计算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
3、结果分析比较不同茶叶样品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如茶叶品种、生长环境、加工工艺等。
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如样品处理的均匀性、反应条件的控制、仪器的精度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标准曲线绘制准确吸取200ug/ml的氨基酸标准溶液0.0,0.6,0.8,1.0,1.2,1.5,2.0 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各加水补充至溶剂为4.0ml,然后加入茚三酮和磷酸缓冲溶液各1ml,混合均匀,于水浴上加热15min,取出迅速冷至室温,再摇匀,加水至标线25ml,摇匀。
静置15min后,在570nm波长下,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夨订其余各溶液的吸光度A。
以氨基酸的微克数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的测定:吸取澄清的样品溶液1.5ml,平行三次,按标准曲线制作步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A 值,用测得的A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氨基酸的微克数。
公式:氨基酸总量(ug/100g)=(c/m*1000)*100式中c是指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氨基酸的ug数;M是指测定的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PH计酸度计测量ph的方法:(1)拿下笔帽(2)按on/off键,机器显示运作(3)将ph计放入待测液中(4)轻轻晃动ph计,保证内气泡逸出,使之于溶液充分接触,勿碰撞杯壁(5)ph计会立即显示数值,将笔置入待测液待数值稳定,30秒内将显示正确数值,(特:ph计数值上下浮动或不稳定是正常现象)(6)按hold键锁定数值,可在待测溶液外记录读取,继续按hold键解除锁定(7)按on/off键关闭ph计(8)轻甩PH计测试笔上多于的水,用蒸馏水或脱离子水冲洗,盖上笔帽测量温度方法在测试模式下,温度数值与ph数值同步显示在液晶面板上,但在校准模式下不显示,数值默认为摄氏温度。
(一)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半微量定氮法(1)原理:蛋白质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分解后产生碱性含氮物质,有氨、伯胺、仲胺等,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可在碱性溶液中被蒸馏出来,用标准酸滴定,计算含量。
(2)试剂①氧化镁混悬液(10g/L) 称取1.0g氧化镁,加100ml水,振摇成混悬液。
氨基酸检测试剂盒(茚三酮比色法)氨基酸(AA)检测试剂盒(茚三酮比色法)简介:氨基酸(Amino acid ,AA)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动物肝脏、肾脏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器官,氨基酸(AA)检测试剂盒(茚三酮比色法)(Amino Acid Assay kit)检测原理是在弱酸条件下,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情况下,能定量的产生蓝紫色的二酮茚胺(又称Ruhemans 紫),其吸收峰在波长570nm 处,在一定范围内颜色深浅(即吸光度)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该试剂盒主要用于检测血清、尿液、植物组织、食品、药品等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准备样品:①植物样品:取新鲜植物组织,清洗干净,擦干,切碎,迅速称取,按植物组织:AA Lysis buffer=的比例加入AA Lysis buffer 匀浆或研磨,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混匀,用滤纸过滤,滤液即为氨基酸粗提液,4℃保存备用。
②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20℃冻存,用于氨基酸的检测。
③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有必要用AA Lysis buffer 进行适当匀浆,离心5min ,留取上清即为氨基酸粗提液,4℃保存备用,用于氨基酸的检测。
④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氨基酸,可以使用AA Lysis buffer 进行恰当的稀释。
2、配制茚三酮工作液: 取适量的茚三酮显色液、AAAssaybuffer ,按茚三酮显色液:AAAssaybuffer=的比例混合,即为茚三酮工作液。
4℃避光密闭保存,2周有效。
3、配制维生素C 工作液: 取出1支维生素C ,准确溶解于10ml 去离子水,混匀。
4℃预冷备用。
-20℃保存1周有效。
注意:该试剂盒提供的维生素C 及其配制的工作液为过编号名称TC2153 100T Storage试剂(A): 氨基酸标准(50μg/ml) 1ml 4℃ 试剂(B): AALysisbuffer 250ml RT 试剂(C): 茚三酮显色液120ml RT 避光试剂(D):AAAssaybuffer 10.5ml RT 试剂(E): 维生素C 2支RT 使用说明书1份量。
茚三酮比色法测乙肝宁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邹龙;李仲秋;刘辉;夏新华【摘要】目的:建立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乙肝宁复方水提物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最佳除蛋白的乙醇浓度和药液比进行筛选;采用茚三酮比色分光光度法,于568 nm,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醇浓度为70%,生药浓度为1g/mL(生药比1∶6)可较好除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减少测定干扰;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标准曲线方程为:A=0.055 9C-0.225 3(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07%(n=9),线性关系良好.该法测得乙肝宁复方药材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47%,乙肝宁浸膏中含量为5.6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乙肝宁复方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2)002【总页数】4页(P161-164)【关键词】乙肝宁;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作者】邹龙;李仲秋;刘辉;夏新华【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03乙肝宁复方为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一临床有效验方[1],该复方由黄芪、白花蛇舌草、绵茵陈、金钱草、党参、蒲公英、制何首乌、牡丹皮、丹参、茯苓、白芍、白术、川楝子十三味药组成[2],具有补气扶正、健脾化湿、滋肾养肝、利胆清热、活血化瘀等作用[3]。
在本实验早期对乙肝宁复方工艺制备方法优化研究中,发现乙肝宁水提液经絮凝澄清纯化处理后在吸湿性方面较传统醇沉纯化方法处理后有较大改善[4]。
故本课题旨在考察壳聚糖絮凝澄清法对乙肝宁中无效成分游离氨基酸、鞣质、蛋白质等的作用,以探讨其较低吸湿性的原理,说明引起中药制剂吸湿性强的原因。
测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测氨基酸含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
有一种方法是茚三酮显色法。
这就像是一场神奇的化学反应魔法。
茚三酮这种东西就像一个侦探,专门和氨基酸打交道。
当它遇到氨基酸的时候,就会发生反应,然后变色。
我们可以把含有氨基酸的样品和茚三酮放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说合适的温度、酸碱度这些,让它们充分反应。
反应完了之后,就会出现颜色变化。
然后我们可以用一个仪器,就像一个专门看颜色深浅的眼睛,去测量颜色的深浅程度。
颜色越深,就说明氨基酸的含量越高。
这就好像颜色是氨基酸含量的信号,我们通过解读这个信号来知道氨基酸有多少。
还有高效液相色谱法。
想象一下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赛道。
氨基酸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运动员,在这个赛道上奔跑。
我们把样品注射到这个仪器里,然后通过各种设置,比如流动相的选择、流速的控制等等,让氨基酸在赛道上按照不同的速度前进。
最后它们会一个一个地到达终点,被检测出来。
不同的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表现来计算出每种氨基酸的含量。
这就像一场精确的赛跑比赛,我们通过观察运动员的成绩来统计数据。
再说说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这个仪器就像一个专门处理氨基酸的小工厂。
我们把样品送进去,它就会自动地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它里面有各种复杂的部件,就像工厂里的机器一样。
这些部件会把氨基酸分离出来,然后进行检测。
它能非常精确地测量出氨基酸的含量,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人,能够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
我记得在一个实验室里,他们要检测一种植物里的氨基酸含量。
他们先用茚三酮显色法做了一个初步的检测。
把植物样品处理好之后,和茚三酮混合在一起,然后在特定的温度下反应了一段时间。
等反应结束后,他们用分光光度计去测量颜色的变化。
通过颜色的深浅,他们大概知道了氨基酸的含量范围。
然后他们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更精确的测量。
他们仔细地准备样品,调整仪器的各种参数,让氨基酸在色谱柱里好好地“跑”一趟。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茚三酮反应,也称为米氏试验,是一种检测蛋白质中是否含有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这个反应的原理是,当茚三酮在酸性环境下与氨基酸结合时,会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紫色或蓝色的化合物。
在实验中,首先要将待测的蛋白质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溶液中,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茚三酮溶液,让它与氨基酸反应。
如果样品中存在氨基酸,则会发生显色反应,产生紫色或蓝色的化合物,而没有氨基酸的样品则不会出现颜色变化。
茚三酮反应的原理是基于氨基酸中存在α-羰基和氨基两个基团,它们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酸解离,使α-羰基上的羟基离去,形成不稳定的离子,并与茚三酮中的酮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产物并发生颜色变化。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比较敏感,只要氨基酸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就能够产生显色反应,因此适用于检测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
这种检测方法在生物化学实验中经常被使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茚三酮鉴定氨基酸概述1.茚三酮简介茚三酮(Ninhydrine),又称水合茚三酮,水合茚满三酮,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性粉末。
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者一级胺和二级胺的试剂。
当与这些游离胺反应时,能够产生深蓝色或者紫色的物质,叫做Ruhemann紫。
茚三酮常用来检测指纹,这是由于指纹表面所蜕落的蛋白质和肽中含有的赖氨酸残基,其上的一级胺被茚三酮检测。
在室温条件下,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溶于乙醇和丙酮。
茚三酮可以看作是是二氢茚-1,2,3-三酮的水合物。
1901 年,茚三酮被成功研制出来以后主要用于生物医学领域,1954年,瑞典科学家Oden 和Hofsten 将其应用于潜在汗液手印的显现。
茚三酮与汗液中的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发生反应, 生成蓝紫色的手印纹线。
茚三酮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
除去脯氨酸之外的大多数氨基酸,水解之后可与茚三酮反应。
水解中某些氨基酸的侧链也会被降解。
因此对于那些与茚三酮不反应或者发生其他反应的氨基酸需要另作分析。
其余的氨基酸经过色谱分离后可以比色定量。
在分析化学反应的薄层色谱(TLC)中,它可以用于检测所有的胺类,氨基甲酸酯类,在经过充分热处理后可以检测酰胺类物质。
2.实际运用2.1指纹鉴别汗液手印中的汗液成分绝大多数是水(约99%以上),其余是少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中包括了人体所含有的各种氨基酸。
茚三酮与手印汗液中的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而现出手印。
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来源于氨基酸当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时可以释放CO2的羧基碳。
在考古研究中,这个反应用于释放古老骨骼中羧基碳用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帮助重现古代生物的食物结构。
用一种标记底物处理的土壤,随后利用茚三酮与氨基酸的反应释放羧基胺,可以证明这种底物是否被吸收进微生物蛋白质。
这种方法成功的发现了一些氨氧化细菌(也叫做硝化细菌)利用土壤中的尿素作为碳源。
法医常用茚三酮溶液分析诸如纸张等多孔表面上的潜指纹。
手指所分泌的细微汗液聚集于独特的手指纹路表面,也即含有氨基酸的指纹,经过茚三酮处理可以将氨基酸指尖纹路变为可见的紫色。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一、氨基酸含量测定的重要性氨基酸可是非常重要的家伙呢!它们就像是构建我们身体这个超级大厦的小砖块一样。
不管是我们的肌肉、毛发还是各种酶类,都离不开氨基酸的参与。
所以呀,知道一个东西里氨基酸的含量就特别有意义啦。
比如说在食品领域,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就能知道它的营养价值有多高。
在制药方面呢,也能帮助确定药物的成分是否准确。
二、氨基酸含量测定的常见方法1. 茚三酮显色法这个方法可有趣啦。
茚三酮就像是一个专门寻找氨基酸的小侦探。
当茚三酮和氨基酸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生显色反应。
一般来说,不同的氨基酸会显示出不同深浅的颜色呢。
我们可以通过比色的方法,就是对比颜色的深浅,来大致判断氨基酸的含量。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它的小缺点,就是容易受到一些杂质的干扰,就像一群捣乱的小怪兽,可能会让结果不太准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可是个很厉害的高科技方法哦。
它就像是给氨基酸们安排了一场超级精确的赛跑。
把样品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里,不同的氨基酸在柱子里跑的速度不一样,就像运动员的速度有快有慢。
最后根据它们跑出来的时间和峰面积,就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啦。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超级精确,不过仪器比较昂贵,操作也有点复杂,就像开一架高级飞机,需要专业的训练才能做好。
3. 氨基酸分析仪法这种方法是专门为测定氨基酸而生的呢。
它能够自动地把氨基酸一个一个地分析出来,就像一个超级智能的分拣员。
它的优点是准确性也很高,而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氨基酸。
但是呢,仪器也不便宜,而且需要经常维护,就像照顾一个娇贵的小宠物一样。
三、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 样品的预处理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
如果样品里面有杂质,就像是在一锅好汤里混进了沙子,那测定结果肯定就不对啦。
对于固体样品,可能需要研磨得很细,就像把一块大石头磨成小沙子一样。
对于液体样品呢,可能需要过滤,把那些不该存在的小颗粒都去掉。
2. 试剂的选择和保存试剂就像是我们打仗的武器一样。
氨基酸定量测定的方法氨基酸定量测定有好几种超酷的方法呢。
茚三酮比色法,这方法步骤挺有趣的。
先把含有氨基酸的样品处理好,让它变成适合测定的状态,就像给它梳妆打扮一番似的。
然后加入茚三酮试剂,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下反应。
反应完了,就可以用比色计来测定吸光度啦。
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和反应时间哦,稍有偏差,就像厨师做菜火候没掌握好一样,结果可能就差之千里了。
在安全性方面,茚三酮试剂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危险,只要正常操作就好,稳定性呢,只要按照规定的条件来,还是比较可靠的。
它的应用场景可广了,在食品检测中经常用到,能快速知道食品中氨基酸的含量。
优势就是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比如说在检测牛奶中的氨基酸含量时,能很快得出大概的结果,这对保证牛奶的质量多重要啊!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厉害吗?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也是个很牛的方法。
要先把氨基酸进行衍生化处理,这一步就像给氨基酸穿上一件特殊的衣服,方便后续检测。
然后把处理好的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设定好各种参数,像流速、柱温这些。
这时候仪器就开始工作啦,把不同的氨基酸分离开来并进行定量。
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衍生化试剂的选择和操作一定要谨慎,不然就可能搞砸整个实验。
从安全性来讲,一些衍生化试剂可能有点小危险,要小心使用,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
稳定性方面,只要仪器正常运行,数据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在生物制药领域,HPLC可是大显身手,能精确测定药物中的氨基酸组成。
它的优势就是准确性高,就像神枪手打靶一样准。
拿一种新型的生物药来说,用HPLC测定其中的氨基酸含量,能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效果,这多棒啊!还有氨基酸分析仪法。
这方法专门针对氨基酸测定设计的呢。
把样品处理好后直接放进氨基酸分析仪。
分析仪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把各种氨基酸都找出来并定量。
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样品的纯净度,要是样品里有杂质,就像沙子混进米饭里一样讨厌。
安全性上,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来,没有太大问题。
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咱今儿就来说说这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它就像是解开食物营养密码的一把钥匙呢!想象一下,氨基酸就像是一群小精灵,在各种食物里蹦跶。
我们要测定它们的含量,就得有巧妙的办法。
先来说说茚三酮比色法,这就好像是个神奇的魔法,能让氨基酸现形。
把样品处理好后,加上茚三酮试剂,然后就等着颜色变化。
这颜色一变,就好像小精灵们穿上了特定颜色的衣服,我们就能知道它们有多少啦!这多有趣呀,就跟变魔术似的。
还有个方法叫甲醛滴定法,这就像是一场和氨基酸的小游戏。
加入甲醛,然后通过滴定来确定氨基酸的量。
就好像我们在和氨基酸捉迷藏,一点点找到它们的踪迹。
咱再说说高效液相色谱法,这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它就像是个超级侦探,能把不同的氨基酸一个一个地分辨出来,准确又可靠。
把样品放进去,它就能把各种氨基酸都给揪出来,让它们无所遁形。
那我们为啥要这么费劲去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呢?这可重要啦!你想想,知道了食物里有多少氨基酸,我们就能更好地搭配饮食呀,让身体更健康。
就好比我们知道了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才能走得更稳当。
而且呀,这对食品行业也很重要呢!厂家可以根据测定的结果来改进产品,让我们吃到更好的东西。
这不是很棒吗?测定总氨基酸含量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哟,有时候也会遇到些小麻烦。
比如样品处理不好啦,或者操作的时候不小心出了点差错。
但咱可不能被这些小困难打倒呀,要像勇士一样去克服它们!总之呢,总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是个很有意思又很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好好去了解它,掌握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方法,它们就像是隐藏在科学世界里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呢!你说是不是?。
实验一植物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茚三酮试剂显色法P199原理:游离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时能定量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产物呈蓝紫色,称Rubemans紫。
其吸收峰在570nm,且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游离氨基酸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①微酸、90℃: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
②脱水: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分子茚三酮和一分子氨进行缩合脱水,生成二酮茚-二酮茚胺。
材料:清水浸种吸涨的水稻、清水浸种萌发两天的水稻。
实验步骤:分别取1g萌发、未萌发水稻于研钵中,加入5ml醋酸(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研磨成匀浆后,用无置于沸水中加热15min,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并不时摇动,使之呈蓝紫色,用60%乙醇定容20ml,在57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样品氨基态含氮量(ug/100g鲜重)=CV T/V S W *100 ;C=A/k (k=0.103) ;V T=100/2 ;V S=1 ;W=1注意事项:1.测定前所用的玻璃仪器要干燥,所用的蒸馏水必须为无氨水;2.样品要磨匀,用无氨蒸馏水定容,并用干燥滤纸过滤;3.抗坏血酸易被还原;加入的量要严格控制,因为还原剂抗坏血酸会与茚三酮反应;4.水浴锅的液面要高于试管内的液面,使其加热均匀,并在加热后几秒再塞上塞子,水浴锅温度要高于90℃,15min后取出迅速冷却,再加入60%乙醇;5.稀释后要迅速比色;6. 谷物等蛋白质样品可用酸水解法讲蛋白质水解后,用本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可计算出样品蛋白质含量;7. 反应要在无水、有机、微酸的环境下进行。
最适PH为4.5,是乙醇-乙酸钠缓冲液和醋酸缓和后的PH。
思考题:1.茚三酮与所有氨基酸的反应产物都相同吗?为什么?不相同,因为有些氨基酸的结构不同,不含游离的氨基,如脯氨酸。
2.测定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有何意义?可以测定植物对氮的根吸收,测定植物的病理和逆境状态和植物的营养、施肥指标等。
实验⼆茶叶氨基酸含量测定(3学时)实验⼆茶叶氨基酸含量测定(3学时)⼀、⽬的要求学习氨基酸总量测定⽅法,了解氨基酸含量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基本原理茶叶中的氨基酸既是蛋⽩质的基本单位,⼜是合成许多⽣理活性物质的先质,且与茶叶⽪质有显著关系。
氨基酸与茶叶嫩度和⾹⽓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对茶汤的滋味、⾊泽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茚三酮⽐⾊法是茶叶经浸提后,氨基酸溶于⽔。
α-氨基酸在pH8.04的条件下与茚三酮共同加热,形成紫⾊络合物,⽤分光光度法在特定的波长下测定其含量,根据吸光度⼤⼩折算成氨基酸的含量。
三、仪器与材料1、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1g);分光光度仪;⽔浴锅;玻璃器⽫。
2、材料和试剂:(1)pH8.04磷酸盐缓冲液:A:1/15M磷酸氢⼆钠溶液:称含两个结晶⽔的磷酸氢⼆钠11.878g,或⽆⽔磷酸氢⼆钠9.467g 溶于1000ml⽔中。
B:1/15M磷酸⼆氢钾溶液:称取磷酸⼆氢钾9.073g溶于1000ml蒸馏⽔中。
取1/15M的磷酸氢⼆钠溶液95mL和1/15M磷酸⼆氢钾溶液5mL,混匀,配成pH8.04磷酸盐缓冲液。
(2)2%茚三酮溶液:称取⽔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1g,加25mL⽔和40mg 氯化亚锡(SnCl2·2H2O)搅拌均匀。
分次加少量⽔溶解,放在暗处,静置⼀昼夜,过滤后加⽔定容⾄50mL。
(3)茶氨酸或⾕氨酸标准液:称取174mg茶氨酸或147mg⾕氨酸(纯度均不低于99%)溶于100mL⽔中,作为母液。
准确吸取5mL母液,加⽔定容⾄50mL作为⼯作液。
四、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称取茶样1.5g,加沸⽔225ml,在沸⽔浴中浸提45min,每隔⼗分钟摇⼀次,⽔浴完后,趁热抽滤,残渣要⽤热蒸馏⽔洗2—3次,滤液冷却后定容到250ml容量瓶中。
2、测定步骤准确吸取试液1mL,注⼊25mL的容量瓶中,加0.5mL pH8.04磷酸盐缓冲液和0.5mL 2%茚三酮溶液,在沸⽔浴中加热15min。